上外有個「徐日文」!師者徐旻:命中注定 與日語有緣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SISU 上海外國語大學

編者按:他中學起學習日語,留校任教整整二十年,是深受學生愛戴的「天使老師」;他是潛心育人的師者,是名副其實的「最強助攻」,曾輔導70餘名學生參加全國各類演講、口譯等競賽,累計斬獲50多個獎項,桃李滿園;他是「王牌翻譯」,實踐、教學、編教材,樣樣精通,此次疫情期間他為上海市外事辦官網翻譯每日疫情通報,三個月來,累計翻譯材料百餘份,字數超過9萬字,其中2月1日至3月24日連續53天每天翻譯不間斷。

他就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副教授、高級翻譯學院日語口譯專業碩士生導師徐旻老師。

●●●●●

以譯戰「疫」:爭分奪秒 字斟句酌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外資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上海作為國際化都市,擁有為數眾多的外企,如何幫助在滬外企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疫情動態,成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注的重要問題。為此,1月31日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的官網主頁開始以中、英、法、日、韓五種語言,發布本市每日疫情防控的最新情況及國家政策的最新動態。徐旻老師便是日語翻譯組的一員。

當上海外事辦工作的老同學找到他時,徐旻老師毫不猶豫的就接下了這份翻譯工作。他認為,在繁重的阻擊疫情工作中兼顧外籍人士的語言需要,官方力量主導加上志願者配合,體現了上海的國際化風範,他很高興「能在機緣巧合之下做力所能及之事」。

由於疫情的緊迫性,外事辦每日疫情防控信息的翻譯工作,除了對譯文文本有較高的要求,還對翻譯的時效性有很高的要求,這就讓長期進行口譯工作的徐旻老師有了一定的優勢。口譯工作具有及時性的特點,要求譯者同步實時的進行翻譯,這很好的訓練了徐旻老師的反應能力,幫助他能快速準確的完成外事辦緊迫的翻譯工作。疫情期間,他在每天下午兩點左右接收到篇幅一兩千字不等的中文稿,一個小時左右便能高效的完成任務,當日便能公開發布。

但是熟悉徐旻老師的人都知道,他的看家本領是口譯,而這次協助外事辦的翻譯工作卻是筆譯。與口譯相比,筆譯不僅要求準確通順,還要求要字斟句酌、精簡工整,如翻譯「不瞞報、不謊報、不漏報」時,既需要切確的翻譯出對應的日文,又需要句式上的工整。再如「居家辦公、在線辦公、錯崗上班、分時到崗、輪流到崗」,這些詞句含義豐富,為了確認各種情況的具體含義,徐旻老師在翻譯時還特別諮詢了人事勞務專業的朋友。此外,他的翻譯稿件中還經常涉及稅務、勞務、人事、法律等多方面的內容,時常出現諸如「倒春寒」、「不約」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詞彙,還會不時的遇見官方稿件中的長難句。每每面對這樣的問題,為了確保翻譯的「信、達、雅」,他都會對比不同翻譯軟體的結果、詢問身邊相關行業的朋友、積極與外事部同事溝通,查看相關論文。

徐旻老師2月底根據近翻譯內容做的關鍵詞詞雲

隨著漸漸適應外事辦的翻譯工作,徐旻老師也開始積極主動的提前做好翻譯準備。每天新增病例數等公開信息,他會根據早間「上海發布」公布的數字提前填好。有一次,官方的文字稿兩點多還沒有傳過來,他便根據網上發布會的視頻,自己先翻譯了起來。徐旻老師說,「3月9日那天,文字稿3點才傳來,我有點等不及,於是根據網上的發布會視頻,頭一次做了『聽翻』,當然後續還按文字稿仔細校對過。」

2月1日至今,整整三個月的時間裡,徐旻老師共翻譯了百餘份材料,累計字數超過9萬字,最長材料4667字,最短材料4字,其中2月1日至3月24日連續53天每天翻譯不間斷。這樣的翻譯數量和節奏,徐老師表示,他也是頭一次經歷。他說:「我覺得這次的工作挺有意義,或者說成就感吧。」

如今,戰疫仍在持續,徐旻老師的筆譯工作也沒有停歇。他表示,這次的翻譯任務對於他來說,就像是一次「實習」、一次「業務訓練」,讓他受益匪淺。這段翻譯經歷不僅鍛鍊了他自己的翻譯技能,也為今後自己的教學和同學們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實戰素材。

「徐日文」:結緣日語 情定上外

「旻」,上下拆開是「日文」,冥冥之中仿佛也暗示著徐旻老師與日語的緣分。

憶起與日語的初相識,還得追溯到徐旻老師小學升初中時的一個不經意間的選擇。當時正處於中日關係的「蜜月期」,受到時代大環境的影響,又出於小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他便在上外附中的語種志願上填寫了日語。

上外附中畢業後,他「順其自然」來到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日語)專業學習,再到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然後留校任教,成為上外海日本文化經濟學院副教授。徐旻老師與日語、與上外的緣分,看上去。

從中學時代開始的與日語的朝夕相處讓徐旻老師在日語學習上多了一份「佛繫心態」,遇到任何困難不驕不躁,把「慢慢來」當作對抗挫折的法寶。「我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打的底子很重要,很有幫助。比如說聽力課,當時肯定有沒聽懂的東西,但是後來慢慢就好了。當你學到一定的程度,自己能夠把日語當成一樣東西去用,就會覺得學習是比較自由而輕鬆的。」

徐旻老師坦言自己在日語學習過程中沒有遇到特別大的困難,唯一遇到小挫折是進大學後,發現自己的語音、語調、發音和聲調不規範。「中學以前學的時候可能老師也不是很講究,外教也沒有特別細地給我們調整,所以有點問題。進大學後被外教說了,解決的方法就是拿著課本,對著錄音機,把所有的詞全都標一遍聲標,然後再仔細地讀下去。」

本科畢業後,徐旻老師作為本專業唯一被保送的研究生,留在上外攻讀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在那個讀研很小眾的年代,每年一般只有一個研究生。「一群老師帶我一個人,老師們都圍著我一個人轉。搞語言的,搞文學的,包括外教,還專門帶著我讀古文。」這段在上外讀研的經歷,徐旻老師至今記憶猶新,回想起來,覺得非常幸福。

如今,在上外學習日語十餘載,在日本文化經濟學院執教二十年,常被上外的同學們親切地稱呼為「徐日文」老師,回顧起和上外日語的緣分時,徐旻老師表示,「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他笑著說,「家人給我取名時只是因為我是秋天出生的,旻是秋天的意思。但某種程度上,我和日語也是真的有緣。」現在他也總和人開玩笑說,人如其名,」從名字上就能看出我是做什麼的。」

「天使老師」:傳承上外基因,創新課程思政

「聲音好聽!」

「上課超有趣!」

「日語超厲害!」

「即使課上問題回答得不好老師也只會耐心鼓勵!」

提起徐旻老師,日語專業的同學們瞬間化身迷弟迷妹,紛紛稱讚起這位「天使老師」。(戳這裡,聽徐旻老師朗誦片段:SISU·語魅 | 月が綺麗ですね)

徐旻老師教授的課程主要集中於口譯和同聲傳譯方面,而日語口譯課在上外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徐旻老師認為在傳承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己學生時代學到的東西整理、消化,同時結合現實動態,不斷更新素材,讓這個課的主幹保持穩定,內容卻能常上常新。

《新編日語口譯》教材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的《新編日語口譯》教材是在以前曾憲憑老師的口譯教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承了編寫的思路,但內容都是新創的。」這本教材獲得了上海市優秀教材獎。

而關於教學方式,徐旻老師覺得從學到教,自己也在傳承、傳遞之前老師所教的東西。「在我相關的學科這邊,課程體系和口譯,都是以前老師教我們,然後我們現在再去教授給接下來的學生。即使外在的硬體條件變化了,但是基本的脈絡,還有口譯這邊的實戰的思路,就一直是傳承下來的。」

在教學工作上,徐旻老師參與了多項課改活動,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也是挑戰比較大的課程思政項目。他在原本的日語口譯課程中,融入相當數量的新鮮話題,體現積極的價值引導,讓原本枯燥的思政元素,不再成為「為思政而思政」的硬性搭配,而是和口譯教學「無縫銜接」。

在日本文化經濟學院籌建「基礎日語」以及「日語口筆譯」課程思政教學團隊的工作中,學院幾乎所有專業課教師都參與其中,真正做到全員投入育人工作。徐旻老師也積極參與其中,於17年開始課程思政的探索。他將重點放在挖掘多年的「隱性思政教育資源」上,在傳統口譯教學內容模塊基礎上,強化「國家發展」、「中日關係」、「外交知識」、「傳統文化」等多方面內容,幫助學生在提高語言的同時,多方面接觸話題、豐富知識,從業務能力和思想素質兩方面為學生夯實基礎。

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他有專門安排的素材,但更多的是在教學內容的自然穿插相關內容,如把傳統的「致辭口譯教學」模塊和「中日關係」「國家發展」等元素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徐旻老師還強化了課堂上的「聊新聞」環節,力求讓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近兩年,在他的課堂上,學生們既關注了「中日邦交45周年紀念活動」、「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訂40周年」、「中日兩國總理互訪」等中日兩國交往大事,也通過各種媒體資料了解了「一帶一路」、「博鰲論壇」、「中美貿易摩擦」等中國與世界的最新動態,更獲得了「雙十一」、「日本流行語」等社會文化類知識擴充,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廣闊開放的國際視野。

這項由徐旻老師牽頭的課改活動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充分肯定,徐旻老師獲得了上外本科優秀教學二等獎。

徐旻老師作為課程思政優秀教學獎獲獎教師代表分享外語課程思政改革經驗

課程之外,徐旻老師還注重通過線上的方式與學生交流。他平日會在微信群裡發布時事新聞,與學生們交流討論。不僅如此,徐旻老師還會在自己創建的公眾號中時不時發布日語學習的經驗和有關日語的日常感想,與上外學生以及全國日語學習者交流互動。

「最強助攻」:做一個輔助者,見證學生成長

從教二十年來,徐旻老師輔導70名學生參加全國、全市各類演講、口譯等競賽,50多人獲獎(點擊連結,閱讀在徐旻老師指導下獲獎學生的相關內容:)。在去年十月份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口譯大賽,徐旻老師帶領上外日語口譯小組參賽,其中張思同學和袁雨馨同學分別獲得交傳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和同傳一等獎。

提及自己在專業賽事上的「神助攻」,徐旻老師謙遜地表示,自己只是一個輔助者的角色,為學生們提供經驗,見證他們的成長。

比起自己的專業指導,徐旻老師認為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加重要。「我覺得重要的是他們自己的態度,不是說我要讓他成為什麼樣子。我以前也這樣努力過,學生不太積極,我推著去走,但是做出來效果其實並不好。所以現在很多時候我是起一個輔助的作用,把我自己的一些經驗,比賽中常見的準備等,和同學的努力結合在一起。」

對於競賽,徐旻老師認為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讓他在競賽輔導的過程中最有成就感的是學生們能在備戰過程中真正有所收穫。

徐旻老師指導學生在第十二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上獲得佳績

「你不可能永遠是常勝將軍,或者說有時候即使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很精彩的收穫。」徐旻老師更在乎的不是學生在競賽中有多高的名次,而是見證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幫助下逐漸成長,慢慢走向更廣闊的天空。

目前,在疫情的影響下,徐旻老師和同學們還繼續上著網課。為了方便即使了解學生口譯練習情況,及時互動,提高課堂體驗,徐旻老師選擇了直播授課的形式,並不斷探索改進線上教學方式。「錄播雖然能更好的保證授課視頻的質量,但是對於口譯課這樣實操性強的課,難免有點隔靴搔癢,因此,我選擇了直播的方式」。並且,他在直播課堂的互動中,常將疫情期間在外事辦翻譯的收穫與同學們分享,還與學生探討翻譯中碰到的「倒春寒」等詞彙的譯法,將筆譯任務融合到教學之中,「既藉助外腦,又加強教學」。(徐旻老師分享翻譯「倒春寒」的心得:)

徐旻老師有個公眾號,名為「徐日文」,簡介是「命中注定,和日語有緣」。

如今,外事辦日語翻譯工作仍在繼續,雲端課堂上也每周如期與同學們見面,上外的「徐日文」老師也在繼續用心續寫著他與日語的不解緣分。

相關閱讀

□ 上外師者俞祖成:以筆為器帶學生促戰疫,心系基層入現場做科研

策劃 | SISU融媒體中心 新傳快遞

採寫 | 陳曉 梁文慧 李磊

編輯 | 李磊

原標題:《上外有個「徐日文」!師者徐旻:命中注定 與日語有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聽說外事辦官網上的每日疫情通報日文版,是「徐日文」翻譯的?
    2月1日開始,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副教授徐旻便承擔起日語版的翻譯任務。徐旻自中學起學習日語,博士畢業後從事日語教學工作整整二十年。「旻」字意為秋天,徐旻出生在秋天,父母便給他取了這個名字,而「旻」字拆開正好是「日文」,因此徐旻也自稱「徐日文老師」。他調侃道:「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日語!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學思漢和,撥雲見...
    上外「享」你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日語)專業分享即將開始時間:5月19日 18:30-19:30主講:鄭韻 霍明月本次分享邀請到了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學姐們做客「上外『享』你2020」主題分享活動,通過和大家分享自己在上外日本文化經濟學院的學習經歷,幫助對上外、對日語相關專業感興趣的學弟學妹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 SISU |【師者】何暉:知言以知人,「何」樂而不為
    任教十多年,在上外培養國際化漢語人才的目標下,何暉老師還在不斷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如何把中國的故事講到外國學生的心裡去。她認為,較好的方式是「我講一部分,他們講一部分,我們討論得出一個新的結論。」她說,事情有多種解讀,解讀之間並無優劣之分。「如果能夠深入挖掘到為什麼我們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個是很高境界了。」儘管這樣的境界需要多次討論才能達到,但互動的氛圍十分重要。
  • SISU |【師者】孫遠:日月之行,若出「棋」中——在圍棋中洞察人生
    編者按:從小時候看父親挑燈夜戰鑽研下棋,到少年時代走上專業道路,再到帶領上外圍棋選手在世界大賽中屢屢奪冠;從中學時期在圍棋的道路上遭遇挫折,到轉而學習日語,再到將圍棋與日語巧妙結合,他的人生是一次次精彩的
  • 2020上外日語口譯MTI——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漢口譯超囉嗦經驗帖
    考上外的同學們都知道,因為上外特殊的分數計算方式,所以這一科只要考到過線水平就可以了。我仗著自己是個高中時背書還算勤快的文科生,9月初開始拿著肖爺爺的1000題刷。但整個9月花在這門課上的時間並不多,因為複習計劃安排不得當,只好暫時把時間分給其他的科目。後來到了10月學院有一個為期三周的實習假。我趕緊把1000題刷完,然後看了一遍錯題。
  • 譯童書 通世界: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我們高翻這邊程喆老師組建西班牙語隊伍、李苑菲老師領銜法語組、王倩老師領銜日語組、李磊榮老師領銜俄語組、張秀麗老師領銜阿語組、昔秀穎老師領銜韓語組、孫瑜老師領銜德語組,此外東方語學院還推薦了泰語宋帆老師和波斯語的研究生,西方語系王建全老師領銜義大利語組……」說起上外志願譯者團隊的積極配合,搭建起整個團隊框架的吳剛老師對所有參與師生充滿感激,「不少譯者每晚都要挑燈夜戰,熬到後半夜是常事
  • 上外師生領銜外譯多語種抗疫童書
    他告訴記者:上外高翻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翻譯理念、翻譯團隊合作模式、質量監控流程以及各種翻譯技術的運用。這次項目,也是學院綜合實力的一次大展示。「不少譯者每晚都要挑燈夜戰,熬到後半夜是常事。這麼大的一個項目有報酬都未必能撐下來,大家全靠一股愛心撐著,最後居然做成了!」
  • 賀重陽 | 上外舉行2020年敬老節座談會暨老教授協會成立揭牌儀式
    SISU·重陽近日,上海外國語大學在虹口校區上外迎賓館舉行慶祝第33個敬老節大會。他深情說道,各位老同志都曾為上外的建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為上外的發展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值得全校師生尊敬和關愛。今年是學校「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明年將是「十四五」的起始之年。當前和未來,上外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
  • 男人太空旅行,不小心懷上外星人的孩子,一口氣生下8個小老頭
    「男人太空旅行,不小心懷上外星人的孩子,一口氣生下8個小老頭」在木星和土星之間曾有一個繁榮一時的空間殖民地「渦潮」,從地球專門有一條名為246666號公路的銀河街道通往殖民地。不過在通車150年後,銀河街道漸漸衰落,面臨廢除的命運。在這條路上,有一條小小的漢堡店,由極度熱愛漢堡的店長諾亞(香取慎吾 飾)和妻子諾厄(綾瀨遙 飾)共同經營。最近,諾亞懷疑妻子有外遇,為此憂心忡忡。這一天,諾亞的舊愛(優香 飾)帶著怪異的丈夫(梶原善 飾)出現,讓諾厄心中升起不安。
  • 漂洋過海遇見你——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推免經驗分享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篇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的推免經驗帖,小姐姐目前正在日本留學,所以算是漂洋過海來考試惹~經驗帖內容從考試準備到保研的全部流程,講得非常詳細,希望能給想報考上外學碩方向的同學一個參考。
  •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英語學院!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之英語:「英...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英語學院!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之英語:「英」華風採,追求卓越!學院設有10個研究中心,包括英國研究中心、美國研究中心、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等。英語學院擁有一支學術造詣精湛、教學效果優異、科研成果豐碩、梯隊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的優秀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72人,包括教授20人、副教授24人、講師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5人。
  • 首家高校翻譯研究院成立 上外外語五大領域有專屬研究平臺
    上外校長李巖松表示,近年來,外國語言文學的學科架構和知識體系深刻變化,對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提出新要求,形成文學、語言學、翻譯、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國別區域研究等五個發展方向。對此,上外積極推進學科機制創新,先後成立高級翻譯學院、語言研究院、文學研究院、跨文化研究中心、語料庫研究院和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等機構,深化外語學科內涵建設,助力外語學科高端人才培養。
  • 大學教師採用不雅圖片教授日語 出格操作成功讓自己丟了「飯碗」
    大學教師採用不雅圖片教授日語 出格操作成功讓自己丟了「飯碗」時間:2020-12-08 14: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學教師採用不雅圖片教授日語 出格操作成功讓自己丟了飯碗 師者,為人表率,承擔的不僅僅是教授知識的責任,還應當對學生以身作則,不能帶頭行不正之風。
  • 韓國男團徐旻佑家中去世!年僅32歲!距離金鐘鉉自殺才三個月!
    而且徐旻佑剛剛服過兵役,粉絲都特別期待他回歸之後的發展~這麼多年輕的少男少女們,自己家的藝人一個個被逼到走到這一步,這得是多大的壓力啊~經紀公司真的不反省一下嗎?韓國娛樂圈接到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噩耗,真的不能做出一點改變嗎?還要多少這種事情才能警醒!要知道離韓國男團SHINe的主唱,27歲的成員金鐘鉉燒炭自殺,才過去了三個月的時間啊!
  • 上外英文版《只要平凡》MV,致敬每一位抗「疫」戰士!
    但面對疫情時,我們也都有「活著的勇敢」:同心戰疫,我們並不懼怕;守望相助,我們共克時艱。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是無數平凡人在夜以繼日的付出。醫護人員、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愛心人士……各行各業的每一位抗疫戰士都 「握緊手中的平凡」,他們「願為險而戰」,燃燒「生命的火」,點亮了平凡人的戰疫必勝之信心。
  • 潭州教育:訓導驅金輪,明月照歸人,你不知道的潭州日語老師
    今天來給大家分享的是廣州日語vip的班主任--幻想老師,幻想老師是一個有衝勁有激情,對待同事熱情關懷,對待學員嚴謹認真的好老師。幻想老師在班主任崗位上待了半年多,從入職以來的懵懵懂懂,到現在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比如現在幻想老師就一個人帶7個班,成為我們日語帶班老師最多的一位優秀老師。幻想老師作為班主任,工作時間基本都是中午1點鐘上班,晚上10點半下班,除了工作的日常之外,晚上上完課之後還要填表,回復大家的信息。
  • 196名上外「小葉子」 19種外語服務進博會
    今年,上外進博會志願者總人數繼續佔全市高校首位,在1132名報名者中選拔出的196名上外「小葉子」中,六分之一有過進博會服務經歷,掌握三門及以上外語能力的志願者達到18%,75%的志願者掌握兩門外語,他們將為本屆進博會提供19個語種的外語服務。近三年來上外共為進博會派出了1400多名志願者,參加進博會服務也已經成為上外學生的「必選課程」。
  • 擇校攻略·嘉興上外秀洲學校|年年小升初預警?
    「海學惠風十載,鍾靈毓秀未來」上外秀洲,作為一所2010年才建校的年輕學校,幾屆中考下來的成績都比較不錯,在嘉興所有的初中裡能排得上號。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去年紅色預警了的學位,今年可能依舊會預警~01、關於上外秀洲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是秀洲區的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公辦學校。
  • 當高考日語也淪為富人的工具,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
    校長給我們展示了一組數據:在入學時全縣中考前1000名的學生他們學校只佔6人,前2000名的學生他們學校只佔45人,但在參加高考時,1287個參加高考的學生,有1037人的分數到達了本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