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那些關於中國歷史的BUG,連《大明王朝1566》也未能倖免

2020-10-05 古今眾談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在看一些電視劇時不可避免的去探尋劇中歷史劇情的合理性,久而久之,就會發現一些電視劇中會出現一些歷史BUG,當然有點雞蛋裡挑骨頭之嫌。

如果完全的架空歷史,比如《琅琊榜》,就不需要讓讀者去挑歷史毛病了。

《康熙王朝》---「我孝莊」

2001年拍攝的《康熙王朝》中有一個比較有趣的點,就是斯琴高娃飾演的孝莊太后總是會說自己「我孝莊」。

《康熙王朝》

這個,不得不說,有點超前的。所謂的「孝莊皇太后」乃是其去世之後由其孫子康熙帝所上的諡號,康熙帝對於這位敬愛的祖母所上的諡號極其尊崇: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

所以,在皇太后還在世時,她是不可能知道自己這個諡號的。

《三國演義》---「蜀」字旗

老版的《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小細節,有點值得玩味,那就是劉備所建立的「漢」,在徵戰時出現了「蜀」字旗。

《三國演義》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定國號為「漢」,以表示續漢家江山之意。史學上稱為「蜀」或「蜀漢」只是為了便於史書上區分,三國時期蜀國在領軍作戰時只可能懸掛「漢」字國旗或將軍姓氏旗,唯獨這個「蜀」字旗不合規矩。如果,劉備知道他的國號被改成了「蜀」,想必他也不必再「興復漢室」了。

《獨孤天下》---確定兄弟們的年齡沒問題嗎?

2018年大火的《獨孤天下》很好的普及了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歷史,這一點還是值得稱讚的。但是,有一點還是不吐不快。

《獨孤天下》

就是,劇中人物的年齡設定。從劇照上可以看出,宇文護、宇文邕、楊堅三個人年齡基本相近,所以這樣才能在愛情戲上增加戲份,這一點也能理解。

歷史上這三個人的年齡到底如何呢?

宇文護,北周權臣,(513年-572年);

宇文邕,北周第三位皇帝,(543年-578年);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541年-604年);

從年齡上看,宇文護整整比堂弟宇文邕大了30歲,比楊堅大了28歲。所以,如果宇文邕和楊堅風華正茂20歲時,宇文護已經是五十知天命的年紀了。

相比之下,還是電視劇《蘭陵王》中宇文護的設定更為靠譜些:

《蘭陵王》中的宇文護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後漢」

雖然現代人學歷史,都知道五代十國時期的五個國家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但是這個「後」字也是後世為了區分歷史所加的國號修飾。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劉承祐

劉承佑,是皇帝不假。但是,他作為皇帝,他也不能隨便把國號改了:

後漢??嗯??

劉承祐自己說成「後漢」,他也是超前的給自己國號定了個修飾詞,避免了後世史學家難以區分眾多以「漢」為國號的政權。

《情深深雨濛濛》---何書桓的旁白

《情深深雨濛濛》第41集,大家集體上街貼尋人啟事尋找如萍,何書桓有一段旁白:

《情深深雨濛濛》第41集

「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雖然,這段旁白是何書桓的回憶,但是放在這裡還是有些突兀。

《龍珠傳奇》---完全的胡扯八道

這部劇被網友集體聲討,因為它完全的歪曲歷史:

劇中設定明末抗清名將李定國,親手殺妻殺女,更剃髮易服,留起金錢鼠尾,片方甚至還惡意到用同一個演員,去同時扮演一個和他相貌相同、據說是他兄弟的清宮太監。

《龍珠傳奇》

由於對李定國的肆意抹黑,電視劇在播出後遭到了網友們的集體聲討,令該劇口碑一路直下,收視率節節下滑,日最低收視率甚至僅達0.11%,就這麼不死不活拖到播完了事,大結局收視也只有可憐的0.258%。

《陸貞傳奇》---歷史上的高湛:感謝現代人幫我洗白

這也是一部大火劇,但是火不代表精。

《陸貞傳奇》

劇中陳曉飾演的北齊皇帝高湛重情重義,堪比一代仁君。但是,真實歷史上的高湛可謂惡貫滿盈:殺兄弟、誅侄子、逼奸皇嫂,北齊在其任上國力急轉直下,最終在32歲時因酒色過度而死。

《大明王朝1566》---一點小瑕疵

作為豆瓣評分高達9.7分的歷史大劇,《大明王朝1566》以其完美的演繹為國人呈現了歷史大劇的魅力。

《大明王朝1566》

在這裡無意於吹毛求疵,只是看劇過程中發現一點小疑惑:這部劇中出現了「江蘇」以及「江蘇巡撫---趙貞吉」。

第9集中浙直總督胡宗憲向「江蘇巡撫」趙吉貞借糧食,趙吉貞有也不肯借。實際上明朝是沒有江蘇省的,當時所謂的「江蘇」也是胡宗憲的轄地。

胡宗憲問趙貞吉借糧

江蘇作為省份名稱出現於清朝,清政府有感於南方賦稅重地江南省過於龐大,因此將其拆分為江蘇和安徽,江蘇取自「江寧」和「蘇州」兩座城市首字合成,這才有了江蘇之說。

清朝的江蘇和安徽

這部劇中還出現了「湖南」之名稱,同樣的在明朝時期只有「湖廣布政使司」,到了清朝時才開始湖廣行省南北分治,也才有了湖南之說。

相關焦點

  • 豆瓣9.7《大明王朝1566》看歷史影視劇對歷史人物的另類「解讀」
    于是之前筆者有感而發,分析了一篇有"洗白"嫌疑的文:從《大明風華》的「魔幻」劇情說,這類歷史影視劇的三個改編困境,但這幾天的劇情真的有點"無力",遂而轉向翻"故紙堆",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於是就看到了《大明王朝1566》。
  • 國劇巔峰《大明王朝1566》背後的那些歷史:時間線與人物關係
    《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這部神劇,自拍攝至今,幾近波折,口碑被推上國劇巔峰後來又對著歷史讀物再看,就恍然有了一種漸入佳境的全新感覺。  劇中那些精彩紛呈的明喻、暗喻、陰謀、陽謀這裡就先不說了。就從淺顯處入手,來聊聊《大明王朝1566》中背後的那些歷史,希望對喜歡這部歷史權謀劇的觀眾們有所裨益。
  • 《大明王朝1566》背後的歷史|嚴黨為什麼招惹身為儲君的裕王
    導語《大明王朝1566》是國產劇的巔峰之作,在前大部分描繪了清流和嚴黨的鬥爭,但是很多觀眾會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裕王是大明朝事實上的皇儲,嚴黨就算是再厲害,怎麼就那麼不知死活的和以裕王為核心的清流死磕,其實劇中隱去了一個歷史上很重要的人物。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驀然回首才發現,在這部電視劇面前,近些年大部分國產歷史劇,連歷史的邊都沒有摸到,也僅僅是「古裝劇」而已。歷史劇,一種在國產劇中近乎消失的門類——當然,如果把歷史劇的範疇擴大到僅僅以歷史題材為背景,那它的香火一直未絕。 只不過,「歷史」這個古色古香的瓶子裡,裝著的大多是充滿現代意味的瑪麗蘇故事。
  • 從《朱元璋》到《大明劫》,影視劇中大明王朝的面孔越來越清晰
    在他創作的五部歷史劇中,除了《康熙王朝》《三國》,其餘三部——《朱元璋》《鄭和下西洋》《江山風雨情》,都是明朝劇。 2006年,中國電視劇塑造了兩個朱元璋,一個是胡軍版的《朱元璋》,一個是陳寶國版的《傳奇皇帝朱元璋》。 相比之下,胡軍版的朱元璋更加立體,並且通過精妙的文本和考究的表演,把歷史與現實做了一次勾連。
  • 《大明王朝1566》後,中國還有可堪入目的歷史劇嗎?
    只要認真觀看《大明王朝 1566》的觀眾,就會發現,海瑞這個角色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看似剛正不阿的海瑞是一個有計謀,甚至有點腹黑的角色。中國歷史劇,未來之路究竟如何?2007年一月,大明王朝在湖南衛視上映,但只得到了0.5%的收視率,這對於資本來說是失敗的存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獲得這麼一點報酬,非常不值得。還不如把資金投入到宮鬥劇中,低投入,高回報。何樂不為呢?
  • 為何《大明王朝1566》是中國最好的國產歷史劇?| 循跡曉講
    《大明王朝1566》與前作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這部劇並沒有絕對的主角,也沒有從任何一個角色個人的角度展開敘事,而是跳出角色的立場,對人物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全面地、歷史地展現故事情節和人物衝突。
  • 高分巨作《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這部作品是張黎導演的。它的視角和立意與眾多電視劇完全不同。但無疑是一部超時空的好作品。豆瓣評了9.7的高分。而同一導演導演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也是9.7的高分。我們能看出來,《大明王朝1566》雖然演義的是歷史,可反映的確是當下,它的一切權謀和當下的官場非常接近,看幾處橋段,比如「鐵王座之爭」,完全可以契合到當下的權謀爭奪中的一個例子。
  • 《大明王朝1566》女演員現狀,閆妮獲大發展,胡靈靈徹底沉寂
    2007年,閆妮在《大明王朝1566》中飾演李妃,屬於劇中戲份較多的女演員。不過,《大明王朝1566》中畢竟還是老戲骨比較吸睛,這部劇並未讓閆妮大火。她在劇中飾演玉芬,這個角色在她的塑造下,溫婉知性,善良淳樸,成為了當時的國民女神。在《大明王朝1566》中,王雅捷飾演身份卑微的風塵女子芸娘。
  • 大明王朝1566:兩副眼鏡隱藏的歷史真相
    《大明王朝1566》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歷史觀,並運用了當代藝術審美手段,對歷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動的解讀。大明王朝1566裡面戴眼鏡出鏡的角色少之又少在大明王朝155第12集裡面,「眼鏡」出現了一次。徐階這幅眼鏡似乎太現代從眼鏡的歷史來看,中國最古老的眼鏡是水品或透明礦物質製作的圓形單片鏡(即現在的放大鏡),在宋代時就有人用水晶鏡掩目來提高視力了。明代開始到現在一直稱為「眼鏡」。十三世紀元代,我國已能利用水晶的折射率做成眼鏡,幫助解決視力不足的困難,但當時戴眼鏡的人並不多。
  • 盤點國產精品電視劇,《琅琊榜》上榜,《大明王朝1566》穩居榜首
    一、《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可以說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聯袂主演。《大明王朝1566》播出後,一舉包攬多項大獎,更為可貴的是,在學術界對於《大明王朝1566
  • 盤點國產精品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穩居榜首,《琅琊榜》上榜
    國產的影視劇中也是有一些值得觀看的,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國產經典電視劇:一、《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可以說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聯袂主演。
  • 在今天,為什麼人們仍懷念《大明王朝1566》?
    馮保、呂芳、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嘉靖、裕王、海瑞,他們漸次登場,一個個歷史人物,在虛構的世界中重演真實。那時很少有人想到,這樣一部「枯燥」「乏味」「冗長」的作品,會成為中國歷史劇的代表作,而它的出現與慘澹收場,標誌著一個歷史劇黃金時代的離去。大雪是《大明王朝1566》的隱喻。
  • 《走向共和》17年,只有它,敢與《大明王朝1566》叫板
    就連小編身邊的朋友也是見人就安利。不過,《大明王朝1566》已閱數遍,今天姑且不提。今天著重給推薦另外一部劇,這部劇目前豆瓣評分9.7分,同《大明王朝1566》不相上下。如果《大明王朝1566》敢說自己是第二,那這部劇就敢說自己是第一,這就是王冰、呂中、馬少驊主演的電視劇《走向共和》。
  • 《大明王朝1566》十三年後何以還能這麼火?
    張黎導演擅長拍歷史劇,習慣從歷史的角度,用豐富的人物形象,來發掘世道人心背後潛藏的人性。這一點,在他拍《大明王朝1566》之前的另一部作品《走向共和》中,實力就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而編劇劉和平就更不用說了,他之前擔任編劇的《雍正王朝》,《李衛當官》等作品中,對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病進行深刻的揭露嘲諷,對各個階層人物的塑造,可謂爐火純青。
  • 9.7分國產歷史神劇,《大明王朝1566》
    對於熱愛歷史的人來說,國產歷史神劇《大明王朝1566》真的不得不提。我們首先來看下這部劇在各個傳播渠道的評分情況:貓眼9.4,豆瓣9.7,優酷9.6。我們僅從評分就能看出這部歷史劇的份量,該劇是根據著名劇作家、小說家、歷史學者劉和平先生寫的書籍《大明王朝1566》改編的,電視劇內容極大的符合書中的情節,甚至對書籍內容進行了升華創造。
  • 13年來,因為一個角色,這部戲一直接近《大明王朝1566》
    文本小立一提到《大明王朝1566》,看到他的人總會有讚美之詞,甚至貶義詞「神劇」也成了這齣戲中的褒義詞,目前豆瓣的評分為9.7分,在國內劇中排名第一。可以說《大明王朝1566》早就出名了,即使你沒見過,你也聽過。
  • 大明王朝:1566年的那些人
    46集的《大明王朝1566》我看完了,可我再無勇氣看第二遍,「蒼生」二字太過沉重!《大明王朝》一巧破千鈞。雖然劇中有不少虛構成分,但表現得更像真實歷史,陳寶國把嘉靖帝飾演的活靈活現,而《雍正王朝》《唐明皇》《漢武帝》等劇也只能排在後面了,它們皆因過度美化帝王而導致與歷史上政局的真相拉開了距離。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我是先看完《大明王朝1566》再去看《雍正王朝》的,而且1566看了很多遍,也寫了不少影評,算是對1566有個一知半解吧。,簡直就是劇中的編劇,什麼事都能料敵於先,甚至連雍正私下去河南,巡撫都不知道,結果他卻能先知道,鄔先生的情報網是得多厲害。
  • 《大明王朝1566》中的3句名言,讀完受益匪淺
    》,覺得這是一部非常「長智」的電視劇,但是在看完《大明王朝1566》之後,我才發現《大明王朝1566》才是真正的「長智」神劇。 2007年,《大明王朝1566》來了,並被湖南衛視買斷5年的放映權,那時候湖南衛視最火的電視劇有《又見一簾幽夢》、《綠光森林》、《醜女無敵》、《一起來看流星雨》、《回家的誘惑》等,像《大明王朝1566》這樣燒腦、需要歷史學基礎的電視劇並不討好。而且播出時間為晚上10點,看完沒有回放,網絡也不能播放,好好的一部劇就像被雪藏的小媳婦一樣,暗淡於小黑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