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體驗測評|千元首選「國產夜神」七工匠M50mm F1.1

2021-02-28 七工匠影像

寫這篇測評之前,看了很多關於七工匠M50mm F1.1的測評文章和視頻,有部分聲音是diss鏡頭素質,但也有很多身邊的朋友好奇來問七工匠這支夜神鏡頭,都說出片銳利。我拿到M50mm F1.1有一段時間了,用起來真心不錯,給身邊的朋友推薦,他們也都紛紛入手了。業界對於這支鏡頭口碑也是不錯的,所以我來分享一下這款國產七工匠的M50mm F1.1鏡頭的使用體驗。

(徠卡M240+七工匠M50mm F1.1)

「夜神開箱」

這次入手的七工匠 50mm F1.1是黑色的,上手就感到接近400克的重量。做工挺實在的,沉甸甸的金屬質感,0.7米的最近對焦距離,鏡頭結構是銅芯鋁殼,松納結構,在國產做工裡算是比較紮實的,加上徠卡M240機身,分量十足。

 

七工匠50mm F1.1使用松納結構方案設計,其中兩片玻璃使用了折射率1.9以上高折射率光學玻璃,使鏡頭有著優異畫質的同時保證了便攜性。

研發過程中,考慮到鏡頭場曲和像散對圖像焦外虛化的影響,反覆校正了兩者之間的比重關係,因此可以獲得較柔美的郊外成像。

黑色簡約的包裝盒裡有調教黃斑準確的螺絲刀和橡膠的對焦把兒,還有說明書保修卡。唯一的遺憾是,如果能配一個方形遮光罩就更騷了。

「 鏡頭的外觀 

(銀色的徠卡M2+黑色的七工匠50mm F1.1)

(徠卡M240+黑色的七工匠50mm F1.1)

(*結構圖源於七工匠官網)

如此小巧的體積(55mm 口徑, 48mm 鏡長)、F1.1 超大的通光量,是如何做到的... 這和 Sonnar 結構密不可分。Sonnar 屬於經典光學結構之一,最大特點在於散景,而短處在於銳度的損失。

(鏡頭數據轉自七工匠官網)

「樣片欣賞」

焦外景深

七工匠M50mm F1.1提供了夢幻般的超淺景深,這也是大家選擇大光圈鏡頭的主要原因之一。

散景的光斑非常光滑,過度也很自然。全開光圈銳度還是挺高的,虛化的層次也比較自然,全開光圈會出現有一點點紫邊,不過可以接受。

選擇白色為主,光圈全開有出現有一點點暗角,整體的氛圍還是不錯,色調比較乾淨。

景深的虛化比較很舒服的,拍攝人像皮膚的顏色還原比較準,全開光圈也不會覺得肉。


大光圈的虛化效果非常讓人喜歡。

銳度


上圖是用M240搭配七工匠M50mm F1.1在夜晚室內拍攝的,通過前景的掛燈,大光圈的虛化,光圈收到F1.4,成像十分銳利,夜神M50mm F1.1夜晚拍攝更有氣氛。

室內的拍攝,精準對焦,成像銳利,尤其是郊外的虛化很舒服。

暗光測試


夜晚測試七工匠M50mm F1.1,才能測試出夜神的魅力,光影和虛化都讓整張圖片更有氣氛,終於知道為什麼那麼多攝影師那麼熱衷於大光圈的鏡頭。

就算是很暗的光線,成像的效果依然出色。

拍攝技巧


如何拍攝有氣氛的照片,前提就是你必須擁有一支大光圈鏡頭。



拍照之前想好構圖和主題,畫面構圖簡潔,主題更加鮮明,白色的背景加上綠色的植物,顯得格外的INS風。

巧妙的利用前景物體,這樣可以更加突出你想表達的主題,讓畫面更有意思。

畫面的線條構成和顏色統一,讓圖片更加耐看。

線條引導線,從而引出你想表達的物體。

色彩冷暖的對比,讓畫面更加和諧出彩。

物體虛實可以突出主次的差別,讓照片活起來。

「總結」

優點:

從畫質來說,對於我來說,可以說是滿意的,雖然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效果。但是權衡這支鏡頭的1.1的大光圈、體積、高性價比等等,畢竟不到2K的價格,可以用到1.1的大光圈鏡頭,得到的是柔和的虛化的焦外,還是蠻值得的。

並且它的價格只有 Leica Noctilux 50mm 0.95 三十分之一、Summilux 50mm 1.4 十五分之一的價格。如果沒有Leica M/SL/TL相機,也可以像其他Leica M卡口鏡頭一樣,加一個轉接環,就可以轉接到索尼A7/A9 系列和富士微單上。尤其是拍攝人像、靜物小品,尤其是喜歡在暗光拍攝的話,這支鏡頭對於你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值得推薦。

欠缺

M0mm F1.1作為第一代產品,鏡頭的光圈環無檔位、抗眩光能力不夠好,鏡頭包裝裡可以配上一個方形遮光罩那就完美了。希望七工匠能夠在後續的產品中改善這些。

聊聊你常用或者喜歡的相機和鏡頭,留下你的評論,一起互動起來~

關於作者:@李創ALEX,85後,曾是南方日報攝影記者,前新浪深圳旅遊編輯,知名微博攝影博主,環球旅行攝影師,微博旅行玩家,Getty Images合作籤約攝影師,微博籤約自媒體,知名旅遊博主,樂途專欄作家,抖音小紅書達人,搜狐專家,天天快報/今日頭條自媒體,供稿於多家主流攝影雜誌 。

測評 / 李創

圖文 / 李創

排版 / 小七

 CONTACT US 

合作請聯繫

qigongjiang@126.com

可愛的你給小七點個「在看」吧

相關焦點

  • 千元首選「國產夜神」七工匠 50mm f/1.1簡評
    ,看了很多關於七工匠 50mm F1.1的測評和視頻,有一部分聲音是說鏡頭素質被諸多朋友diss,但是也聽了身邊很多朋友問七工匠這支夜神鏡頭,都說出片銳利,我拿到50mm F1.1有一段時間了,用起來真心還不錯,也給身邊的朋友推薦了,都入手了。
  • 趣味體驗測評 | 七工匠M50mm F1.1
    M50mm F1.1是七工匠的研發的第一款鏡頭,也是我擁有的第一顆國產鏡頭,這次我僅根據自己的使用感覺來聊一下這個鏡頭,到底如何。我現在拿到的是黑色版本,之前也用過銀色的。除了顏色不同,現在這顆鏡頭給我感覺做工更好。也許是廠家進行了產品升級,所以第一批鏡頭跟現在最新這批鏡頭的做工有了很大區別。先給大家看一下拍攝的樣片,然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
  • 新品測評 | 人文鏡頭首選七工匠 35mm f/1.4
    新品測評 | 人文鏡頭首選七工匠 35mm
  • 體驗測評 | 人文鏡頭首選七工匠M35mm F1.4
    上個月我終於拿到了七工匠的35mm f1.4人文鏡頭,短短的一個月時間的上手體驗,這次來測評下這支鏡頭看看值不值得入手呢?這次七工匠終於下了血本,在材質設計終於下了決心,相比以往的M卡口的做工反而更好,已經顛覆我對七工匠鏡頭的做工品質,超出我的預期,它的外形有種蔡司的質感,雖然只有黑色一個顏色,但是上手顯得更有質感,不到3千的價位,可以買到徠卡的
  • 老炮兒 | 徠卡MM+七工匠50mm f1.1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麼一套另類的黑白攝影神器——徠卡M MONOCHROM (Typ 246)+七工匠50mm f1.1。 先說說徠卡M MONOCHROM (Typ 246)。 曾經有人將這臺相機稱為「高富帥遺照機」,那麼為了搭配這臺價格不菲的怪咖,我們必須也選一枚另類的鏡頭——七工匠50mm f1.1。
  • 不常見焦段的國產夜神
    習慣於單反的用戶,對於標準50mm焦段和人像85mm焦段,一定不會陌生,但是提到75mm和90mm,那就是旁軸徠卡用戶的領域了,而其中的75mm,簡直就是個無比尷尬又備受冷落的存在。M機配鏡頭,95%以上無非就是配35mm或是50mm,其他焦段基本都是第二支,先不說想要往風光發力的廣角鏡頭,考慮要拍人像用中長焦,則首選必然是90mm,非常少會有人推薦75mm焦段。
  • 近乎完美的旅拍體驗 | 七工匠35mm F2.0 手動定焦鏡頭詳細評測
    在前不久發表了一篇關於七工匠50mm F1.1鏡頭的文章,並在前文中提到手動鏡頭超強的可玩性以及其特有的照片色彩風格已讓小編深深中毒,恰逢一場旅行,果斷入手了一枚視角更廣,更適合旅拍場景與人文題材使用的35mm焦段鏡頭。直至文章發出時,這枚鏡頭已使用半個月的時間,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實際使用感受。
  • 1199元!七工匠APS-C35mm F0.95 夜神之眼
  • 七工匠35mm F1.4全幅鏡頭上手體驗
    七工匠35mm F1.4全幅鏡頭上手體驗】最近國產鏡頭廠商七工匠帶來了自家全新設計開發的一款全新M卡口全畫幅手動鏡頭35mm F1.4鏡頭,Beta第一時間拿到了工程樣頭,分享一下上手感受。七工匠這支35mm F1.4鏡頭可以看出明顯是為了掃街所設計,體積控制的相當出色,也就是一個巴掌大小,掛機掃街在合適不過了,經典焦段 + F1.4的大光圈,夜間拍攝和背景虛化以及光斑表現都是非常出彩的。
  • 高性價比 | 關於七工匠鏡頭的評測
    七工匠35mm f1.2 II採用6片5組的光學結構,9片光圈葉片,最大光圈F1.2,同時體積非常小巧輕便。七工匠35mm f1.2 II與索尼a6400和富士xt30等微單相機搭配十分協調,既保證了小巧的體積和輕便的重量,又能享受f1.2的大光圈帶來的進光量與虛化能力。35mm等效全畫幅約50mm,50mm是最常用的焦段之一,人文、風光、掃街、人像等什麼題材都可以拍,又接近人眼的透視效果,非常適合新手入門使用,不管是新手還是大師,50mm都是最受歡迎的焦段。
  • 測評 | 七工匠12mm F2.8廣闊新視野
    七工匠12mm F2.8有著F2.8的最大光圈,在拍攝時在能夠保證足夠進光量的同時還可以為攝影師帶來更多的創作空間,現在我們通過實際測試,來看一下七工匠12mm F2.8的光圈表現如何。從測試圖表中可以清楚看到不同光圈下背景虛化效果的不同。七工匠12mm F2.8在F2.8光圈全開的情況下,可以得到比較不錯的虛化效果,能夠保證對夜景的拍攝需求。
  • 橫評 | 七工匠35mm F5.6和飯粒18mm F8 餅乾頭
    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測試手裡的兩支餅乾頭,七工匠35mm F5.6和飯粒funleader 18mm F8。先來看看兩隻鏡頭的參數:飯粒18mm F8七工匠35mm F5.6鏡頭有些許暗角,可以在機內打開光量校正或後期消除,飯粒18mm F8的暗角比較重,如果沒有特別風格化的需求,建議後期手動消除。七工匠35mm F5.6
  • 體驗分享 | 魚眼的變形視界七工匠7.5mm F2.8
    七工匠7.5mm F2.8是一支手動超廣角魚眼鏡頭,我使用這支鏡頭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風光創作。大部分時間我還是把它當做一支正常超廣角來使用,不過偶爾拍攝的一些場景,超廣角魚眼的透視變形效果還是給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小巧的體積也更方便出門旅拍攜帶。在旗艦店售價僅850元的超廣角鏡頭,畫質依舊有不俗的表現,性價比極高。
  • 使用佳能50mm F1.0L是怎樣的體驗?
    一些對比對比50mm f1.2L,你會發現這兩隻鏡頭在設計上完全不一樣,50 F1L更接近85mm F1.2L一點。毫無疑問,50 F1L要更加沉重一點,裝機使用,和85 F1.2L的使用體驗極為接近。相信大多數的讀者都會以為F1隻是比F1.2大了1/3檔光圈而已,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有2/3檔。在F1.2和F1之間還有一個F1.1。
  • 【親測】國產耳機之光,千元聽覺盛宴,音質吊打AirPods,不到1/4的價格就能入!
    然而,讓那些看笑話的人失望的是,從15年到現在5年了,汪峰耳機卻在科技圈混的風生水起,破了「明星跨界科技圈曇花一現」的命運,創立的FIIL耳機:在京東精品耳機榜單中,FIIL成為可以與AirPods並駕齊驅的國產耳機。憑藉如此出眾的性能,吸引來一大波耳機發燒友的親身評測體驗,大喊「真香」。
  • 體驗測評 | 充滿可玩性的餅乾鏡頭M35mm F5.6
    ,同時35mm鏡頭也是各個廠家優先去發布的鏡頭。2020年初,我入手了國產鏡頭品牌七工匠7Artisans的一支35mm F2.0M卡口鏡頭,極高的性價比和優良的做工讓這支鏡頭成為我手中M系列機身日常拍攝掛機鏡頭的唯一選擇。作為一顆日常掛機鏡頭,鏡頭體積和設計永遠是我的第一選擇,小巧的鏡頭在掃街時可以更加隱蔽,別具一格的設計既能提高鏡頭搭配機身時的顏值又能讓鏡頭搭配機身時更加協調。
  • 全新時代的開始 適馬fp、35mm F1.2鏡頭簡單體驗
    與之同時發布的35mm F1.2 DG DN Art等三支全畫幅又有怎樣的表現?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有關此次適馬新品的體驗與理解。全電子快門+模塊化設計+最小全畫幅 面向未來的微單相機適馬fp上手的第一感受毫無疑問就是緊湊:明明是一臺全畫幅相機,可370g的單機重量給人的握持感受卻是如此輕盈小巧。
  • 國產「夜神」領銜 國產廠商推多支M口鏡頭
    以銘匠為例,目前其已經推出了11mm f/2.8、21mm f/1.5與35mm f/1.4鏡頭,除此之外,其還將推出一支50mm f/1.4與35mm f/0.95鏡頭。近日,媒體還曝光了銘匠將在近期發布一支50mm f/0.95鏡頭。
  • 揭開夜神面紗 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
    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官方樣張尼克爾Z 58mm f/0.95 S Noct官方樣張品質,與歷史相伴新一代「夜神」上市預售能獲得如此高的關注,與Noct系列鏡頭深受用戶信賴的歷史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