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安溪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建研究中心

2020-12-25 澎湃新聞

【關注】安溪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建研究中心

2020-12-22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昨天(21日)上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共建籤約暨揭牌活動在我縣舉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副院長沈睿文,副市長周真平,縣領導吳毓舟、陳劍賓、林毅敏出席活動。

籤約儀式上,縣長吳毓舟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以及泉州市文旅局代表籤署共建協議;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還共同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揭牌。

根據協議,今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將以安溪、泉州乃至東南地區冶鐵等古代手工業文化遺產研究為主線,以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為視角,以考古發掘、田野調查、暑期冶金課堂、考古夏令營、保護利用為方式,建立長期深度合作共建模式。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 雷興山

我們已經有一些初步的計劃,比如要繼續的考古發掘、研究、闡釋的一些工作,促進考古事業的發展,同時以這個中心為平臺、為橋梁、為紐帶,加強泉州、安溪與北京大學的聯繫,除了文化遺產研究之外,也可以加強在其它領域其他方面廣泛的一個合作。

吳毓舟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聯合市文物局與我縣共建研究中心,深度推進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保護展示和安溪文化遺產系列研究,打造集考古發掘、田野調查、暑期課堂、人才培養等於一體的創新平臺,將有利於在更高水平上拓展考古成果、推進科教融合、促進史跡保護和利用,也必將為我縣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和強勁文化助力。

考古物證歷史,豐富歷史內涵,增強歷史信度,活化歷史場景。雷院長表示,安溪是泉州宋元時期世界海洋貿易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的重要節點。為助力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北京大學此前已在新疆自治區建立東亞研究中心,重點致力於陸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此次在安溪設立研究中心將對充實海絲文化申遺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在泉州、在安溪設立這樣的考古研究中心,重點致力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那這樣在一東一西設了兩個研究基地,必將有助於這個絲綢之路的深入研究。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 雷興山

END

來源/安溪電視臺

記者/鄭培福 王燦玲 劉伯怡

原標題:《【關注】安溪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建研究中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北大與泉州共建文化遺產研究平臺 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揭牌
    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21日,北京大學與泉州探索共建的兩大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利用創新平臺——中國泉州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分別在泉州師範學院和安溪正式成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表示,兩個機構的重點任務都是研究海上絲綢之路,這將有助於絲綢之路的深入研究。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張劍葳:通過解讀和對話,讓文化遺產活...
    論壇主要圍繞三大主題依次開展討論:「新時代全球化背景下建設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的新機遇」「產業鏈+創新鏈–藝術品在線交易發展的新模式」「藝術IP的活化運營與版權保護」。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張劍葳做主題發言 現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張劍葳帶來題為《從對話到育化:考古文博、藝術設計與人文生活》的主題發言,並在第三場的論壇分享自己的思考。
  • 泉州城考古學術研討會召開!發布多項考古成果
    ■早報記者 張素萍 許鈸鈸 莊麗祥 文/圖為加強泉州古城保護和發展研究,展示近年來泉州古城考古工作成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泉州城考古學術研討會昨日在泉州酒店召開。
  •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 將著手建碳14實驗室
    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未來的目標,是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爭創世界一流學科。」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暢談到。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介紹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基於此情況,順應時代而成立。據了解,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掛牌成立將進一步提升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的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
  • 本周六的這次大會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將揭牌
    同時,本次大會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上,將有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
  • 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剛剛,在大會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是一個很長久的議題了。 在川大考古系的老先生宋治民印象裡,川大考古從六十年代的一個考古學教研室,發展到考古系,現在要成立考古文博學院,不單單是行政上的變化,對於考古事業的發展意義很大,「經費、設備等各方面都有積極的意義。」他直言,隨著科技的發展,考古系向前發展需要和自然科學配合研究,需要經費,田野考古工作需要經費和設備。
  • 「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舉行
    12月5日,由陝西師範大學醫學與文明研究院主辦的「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陝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舉行,旨在為有效整合多學科資源和要素,轉變健康人文研究創新模式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在青少年心中撒下熱愛考古的種子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面向青少年的考古科普工作,在全國範圍內是比較早的。從2008年起,我們就開設了全國中學生考古夏令營。最初目的是提高生源質量,吸引中學生了解考古學,進而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到2019年,我們已累計帶領近2500名學生,走過陝西、山西、河南、浙江、北京等地。
  • 山西離石信義遺址考古研究獲新進展
    8月27日,中國考古學會新石器專業委員會、山西省考古學會、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在山西省呂梁市共同舉辦離石信義遺址現場研討會。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高校及考古文博機構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就離石信義遺址的最新考古發現進行了現場考察、座談與交流。
  • 學回信、學講話,守初心、擔使命——考古文博學院開展「黨委書記講...
    11月13日下午,考古文博學院第三十三期黨的知識培訓班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主講專題黨課,學院團委書記李濤、團委常務副書記趙小雯、考古文博學院第三十三期黨的知識培訓班學員參加學習。活動由本次培訓班領隊輔導員阮可欣主持。
  • 中國電影資料館與安溪共建數字資源中心
    東南網12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向娟 通訊員 張錦川 林清鍛 許藝燕) 15日,中國電影資料館安溪數字資源中心項目正式籤約入駐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標誌著安溪電影大數據產業發展迎來全新時代。當天,中國電影資料館安溪數字資源中心項目籤約儀式暨2020中國電影美學年會在安溪舉行。根據協議,中國電影資料館數字備份庫、國家影像修復基地、藝術影院(安溪店)等一批項目正式入駐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這是中國電影資料館繼50年前在陝西臨潼設立素材庫之後,第二個異地備份庫落戶地方。
  •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
    所以這對於我們所從事的考古工作來說,確實是機遇,但更多的是需要承擔的時代責任。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倪潤安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對考古學科的建設目標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期待,體現了國家對於考古學科的格外關注,認可考古學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性,對考古學科提了很高的要求。
  • 文博日報 | 每天5分鐘,知曉文博圈
    (楚天都市報 王榮海)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廳校共建」培養高質量文博人才9日上午,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旨在培養有情懷、有特長、留得住的文博人才,為全省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江漢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博人才教育中心也同時成立。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8日訊(記者 戴璐嶺)為推進城市考古研究、保護傳承巴蜀文化、全面助力成都及四川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5月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四川省文物局局長王毅
  •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的講話在北大考古引發熱議
    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文化遺產學系助理教授張劍葳談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考古和文化遺產學科架構正是以此為內在邏輯,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與科技、文化領域交叉合作,承擔了「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針計劃」等國家重大課題;與生態、經濟、社會等領域交叉合作,在西南、華北等地區持續、深入開展了傳統村落遺產的調查和跨學科研究,完成了國家社科重大研究項目
  • 【關注】中國電影資料館安溪數字資源中心項目籤約儀式暨2020中國...
    昨天(15日)下午,由中國電影資料館主辦,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室、暨南大學珠江電影學院和我縣聯合承辦的「中國電影資料館安溪數字資源中心項目籤約儀式暨2020中國電影美學年會」在我縣舉行。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縣領導高向榮、吳毓舟、許錦青、陳劍賓、林毅敏、王禮藕參加活動。
  • 北大考古「團寵」引熱議:你可知考古系早已是女生居多?
    當鍾芳蓉打算報考北京大學的考古系消息傳到網上,許多關注她的網友表示「無法理解」,其原因也很簡單,既吃苦也不掙錢,考古專業不適合女生。▲鍾芳蓉微博截圖得知有網友覺得考古沒前途,有一群大佬表示不同意,他們決定,聯手為鍾芳蓉送上一份來自考古圈的祝福。
  • 重大考古新發現,夏王朝中心、地望、文化特徵終於撥雲見日!
    (作者:趙輝)「對中國考古學而言,夏的存在長期被視為哥德巴赫猜想」,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如是說。如何探索夏文化?夏朝是否存在?夏王朝存在於哪裡?夏朝的中心或者夏文化的中心究竟在哪裡?這些問題在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一直廣受關注又充滿分歧。能否解決這些問題,是考古學能否重建古史的試金石,是檢驗中國歷史學與考古學成就的一項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