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 將著手建碳14實驗室

2020-12-23 教育信息速報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10月31日報導今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召開。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正式揭牌成立。「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未來的目標,是建設成為立足西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爭創世界一流學科。」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暢談到。

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1960年),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如今的規模和影響居於中國高校考古學科前列,為中國考古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川大考古已經有60年的悠久歷史,而且在中國西南地區已經形成了他的學術布局,形成了他的學科特點。人才培養從本科到研究生一直到博士後,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介紹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基於此情況,順應時代而成立。

據了解,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掛牌成立將進一步提升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的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將設置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文化遺產三大類專業在人才引進、學科資源配置、科研經費、辦公場地等方面給與傾斜和大力支持;同時也將充分發揮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加強學科交叉,建設好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山地考古研究中心等平臺。「我們也會跟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尤其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密切合作,把我們的人才培養體系夯得更加紮實。」

「我們考古文博學院在下一步要建立的一個是碳14實驗室,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實驗室。」霍巍透露。該實驗室將是繼北大首個碳14實驗室後,第二個實驗室。此外,下一步,學院將進一步積極參與「考古中國」項目、三星堆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四川大學的博物館新館建設工作,站在以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講好中國故事。

論壇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諸多考古學家齊聚一堂,共享盛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主任付巧妹研究員、北京大學考古博學院院長雷興山教授分別作了《古DNA獲悉東亞人群遺傳演化》《關於撰寫考古報告》的主旨演講。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剛剛,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今天(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剛剛,在大會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成立考古文博學院是一個很長久的議題了。
  • 本周六的這次大會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將揭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將就考古學的前沿發展展開學術討論。同時,本次大會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上,將有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2020-11-0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8日訊(記者 戴璐嶺)為推進城市考古研究、保護傳承巴蜀文化、全面助力成都及四川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5月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籤署全面合作協議,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四川省文物局局長王毅
  • 【關注】安溪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建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副院長沈睿文,副市長周真平,縣領導吳毓舟、陳劍賓、林毅敏出席活動。籤約儀式上,縣長吳毓舟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以及泉州市文旅局代表籤署共建協議;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還共同為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揭牌。
  • 文博日報 | 每天5分鐘,知曉文博圈
    (楚天都市報 王榮海)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廳校共建」培養高質量文博人才9日上午,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旨在培養有情懷、有特長、留得住的文博人才,為全省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江漢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博人才教育中心也同時成立。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四川大學主辦。 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機構,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將會聚四川大學,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 據悉,在本次活動上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川大考古必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取得更大的發展,發揮更大力量。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紀念大會在...
    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周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舉辦,旨在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共同為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 學回信、學講話,守初心、擔使命——考古文博學院開展「黨委書記講...
    11月13日下午,考古文博學院第三十三期黨的知識培訓班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主講專題黨課,學院團委書記李濤、團委常務副書記趙小雯、考古文博學院第三十三期黨的知識培訓班學員參加學習。活動由本次培訓班領隊輔導員阮可欣主持。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在青少年心中撒下熱愛考古的種子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面向青少年的考古科普工作,在全國範圍內是比較早的。從2008年起,我們就開設了全國中學生考古夏令營。最初目的是提高生源質量,吸引中學生了解考古學,進而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到2019年,我們已累計帶領近2500名學生,走過陝西、山西、河南、浙江、北京等地。
  • 碳14造假、日本「偽造考古文物案」
    1、 碳-14衰變可偽造嗎?這一段問答引自知乎,作者蒼原雪。古文物鑑定方法有許多種,碳14檢測是比較常見的方式,一般人認為碳14檢都是準確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原文如下:碳14衰變可偽造嗎?可以的,但原理不太一樣。碳14檢不是在測C14的濃度,而是測C14和C12濃度的比。
  • 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徐中舒、馮漢驥,宋治民、林向、童恩正、張勳燎、馬繼賢……一個個中國考古學界耳熟能詳的學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來自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其中,著名學術大家徐中舒和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就是川大考古專業的創建人。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張劍葳:通過解讀和對話,讓文化遺產活...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張劍葳做主題發言 現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張劍葳帶來題為《從對話到育化:考古文博、藝術設計與人文生活》的主題發言,並在第三場的論壇分享自己的思考。他認為考古學已經發展到了更深入的闡釋考古材料考古材料的意味、美感和哲學思想。此外,他還表示,考古學是一種方法,它可以解讀過去人類的藝術產品、生活產品等各種產品。 文物深厚的歷史文化知識如何更好地轉變為現代語言,為更多人接受?首先張劍葳認為考古可以將文化遺產的美挖掘出來,展現給社會。其次,他倡導要扶植鼓勵好的自發創業或者做相關志願者的講述文物內涵的小團隊。
  • 本周六成都將有考古學盛會 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諸多考古專家將齊聚成都,共享盛會。同時,本次大會還將舉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儀式。
  • 考古專業最好的5所大學排名,湖南女孩676分報北大考古,選對了嗎
    #高ftg#2020高考錄取#最近湖南女孩676分報考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起了社會熱議,也有眾多省專業人士給小女孩送來禮物表示鼓勵和支持。作為比較偏冷的考古專業並不為大眾所熟悉,全國開這一專業的大學並不多,僅僅二十多所,這些大學的水平如何?北京大學是否代表著最高水平呢?
  • 「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舉行
    12月5日,由陝西師範大學醫學與文明研究院主辦的「生物考古、醫藥文博與全球疾病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在陝西師範大學長安校區舉行,旨在為有效整合多學科資源和要素,轉變健康人文研究創新模式
  • 南京醫科大學人工智慧影像實驗室成立,將聚焦疾病智能分類等研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與醫學影像的深度結合已經成為趨勢,醫學影像學院準確把握技術潮流,成立人工智慧影像實驗室。    南京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院人工智慧影像實驗室正式成立  經過長期建設,實驗室目前擁有4臺深度學習工作站,
  • 泉州城考古學術研討會召開!發布多項考古成果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34個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5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會議特邀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安家瑤,中國文物學會世界遺產研究會主任委員郭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杭侃,中國考古學會宋遼金元明清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董新林,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魏堅,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沈睿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汪勃,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慄建安等國內知名專家參會。
  • 國家重視考古的六大原因
    雖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驚世考古大發現綿綿不斷,考古事業一直受到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但作為一個冷門的小眾的專業,在今天能受到最高領導人的特別重視,我想絕不僅僅是因為新發現多。除了這段時間以來很多專家提到的方方面面的理由外,可能至少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泉州大桅杆將申報國家三級文物 將用碳14技術測年齡
    專家認為,應儘快將桅杆移至陰涼處,採取去鹽分及保溼防腐消毒等措施。目前尚不清楚桅杆到底有多少年,是哪裡的船。、考古部主任範佳平、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張紅興,七人一同商討桅杆的處置辦法。到底有多少年用碳14技術測  李國清表示,從桅杆的尺寸看,原配的船只有一定規模;從桅杆材質看,木料不錯,應屬於闊葉林的樹種,但樹種還需要專業機構來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