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徐中舒、馮漢驥,宋治民、林向、童恩正、張勳燎、馬繼賢……一個個中國考古學界耳熟能詳的學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來自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其中,著名學術大家徐中舒和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就是川大考古專業的創建人。
從1960年創建至今,川大考古專業為國內相關學術機構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材,取得了豐碩的教學和科研成果。為慶祝考古學專業成立60年,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
新中國考古學經歷了七十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和鮮明的學科特徵,成為一個包含眾多分支學科並與其他學科緊密聯繫的學科。在新的時代、新的學術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深入推進學科建設、開闢新的學術領域,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成為中國考古學面臨的重大課題。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
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創建(1960年),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是教育部考古學科首批博士點,國家級「雙創」示範建設單位,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具有考古學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人才培養體系的學科點,擁有國家級考古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及歷史最悠久的高校博物館。自創建以來持續為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學事業的發展,為祖國各項建設的推進培養人才、輸送力量和提供支持。四川大學考古學科長期以堅實的田野考古為基礎,在中國西南考古、漢唐考古、宗教考古、美術考古等領域形成自身的研究風格與學術特色。川大考古學是中國特色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和影響。近年來,川大考古學科緊密追蹤國內外考古學前沿,著力發展冶金考古等科技考古及博物館學等新興領域,探索新型考古學與傳統考古學交叉融合之路,促進學科的創新和全面協調發展,取得若干新的突破和重要進展,規模和影響居於中國高校考古學科前列,為中國考古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次紀念大會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將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