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賞讀】《五律·看山》

2020-12-25 西部網

五律·看山

(一九五五年)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飛鳳亭邊樹,

桃花嶺上風。

熱來尋扇子,

冷去對美人。

一片飄飄下,

歡迎有晚鷹。

【賞讀】

從1954年年底開始,詩人到浙江莫幹山和杭州等處度假。他遊興很高,接連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五星頂、莫幹山等處。《看山》與《莫幹山》《五雲山》等詩作,均出自此時。登高覽勝的五律詩,極有層次地表達了作者登高賞景的愉悅心情。

關於毛澤東寫作這首詩的情況,曾在他身邊任過國際秘書和英語教師的林克回憶:「他是一位有偉大胸襟的人,也是具有極為灑脫的浪漫性格的人……毛澤東經常是在剛剛起床、在入睡前、在飯前飯後、在散步乃至踏青秋遊曬太陽時學習。記得那還是1959年11月的事了(編者註:回憶時間可能有誤)。當時京華已是楓葉如丹,氣溫變冷,但杭州還是三秋桂子,十裡花香,仍然十分嫵媚。毛澤東到杭州後心情極佳,他接連攀登了北高峰、南高峰、玉皇頂、莫幹山。一日,他登上北高峰,誦詩一首:『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飛鳳亭邊樹,桃花嶺上風,熱來尋扇子,冷去對美人,一片飄飄下,歡迎有晚鷹。』吟罷,他安然翻開了英文課本:現在既不熱也不冷,只有學習嘍。真是人生瀟灑莫如毛澤東!」

根據林克的這段回憶,我們可以看到,當毛澤東即興口賦這首詩時的愉快心情,他已深深地沉浸在杭州美麗的風景之中了。這也是毛澤東寫得很好的一首詩,在古典之中透出某種現代詩的敏感,寫得看似隨便,卻獨有創意。

該詩首聯寫曾多次登上北高峰,眺望杭州城。「三上」,表明登北高峰已不止一次。北高峰林木蔥鬱,霧靄繚繞,恍若仙境。北高峰最高處海拔約314米,站在峰頂,眺望杭州,一覽無餘,所以作者說「杭州一望空」。

頷聯寫遊覽的具體景點。飛鳳亭、桃花嶺都是毛澤東曾駐足之處。在這裡作者運用了互文見義的手法,一樹一鳳,各有特色,也足以展示作者的遊覽興致。

頸聯寫作者的聯想。這裡的「熱」和「冷」並非實指夏季和冬季。是作者看見扇子嶺、美人峰後的聯想。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把扇子嶺和美人峰寫得十分形象具體。

尾聯寫「看山」以後事。從眼前的山景寫到空中的晚鷹,由相對的靜景寫到雄鷹飛翔的動景。「一片飄飄下」,是說從地面望去,空中飛翔的雄鷹在晚空巨大的背景襯託下,給人以「一片」落葉的感覺。「下」,從高空而下,是「飄飄」的方向。作者十分善於聯想,把從高空而下歸巢的晚鷹看作是來「歡迎」自己。表現了作者觀察的細緻,感受的細膩。

這首五律詩中間構聯全用對仗,嚴整工穩,用韻寬泛。語言自然流暢,毫無雕琢之痕。首聯總起寫登高,二、三聯寫北高峰附近名勝,尾聯交代遊覽時間。主旨明確,層次分明。頸聯風趣,尾聯飄逸,作者閒適愉悅的心境,躍然紙上。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中的本真情趣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本真情趣   毛澤東詩詞的藝術成就舉世公認,讚譽之聲不絕於耳。其中,郭沫若的贊語「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最為精當。但人們側重解讀其「經綸」,即宏大抱負、深邃思想和崇高品質,卻忽視了寫詩填詞畢竟只是經邦濟世之外的「餘事」。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幫他修改之後,說:「詩要改,不但要請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放了一個時期,看了想了,再改,就有可能改得好一些。這就是所謂『推敲』的好處。」1963年11月24日,他在會見外賓時說:「有些詩不能用,要經過修改,寫文章和寫詩,不經過修改是很少的。」
  • 汪建新:《品讀詩人毛澤東》導讀
    嚴格意義上說,詩詞不是用來背誦的,是用來品讀回味的。2005年8月,我第一次講授毛澤東詩詞鑑賞課程,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用心品讀毛澤東詩詞的感情意味、思想蘊含、語言特色和時代價值,可謂其樂無窮,深感常讀常新,常悟常新。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只有讀懂了毛澤東,才能讀懂他的詩詞;而只有讀懂了他的詩詞,才能真正讀懂毛澤東。
  • 毛澤東一生詩詞全錄(下)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105、五律:西行(1965年7月,72歲)萬裡西行急,乘風御太空。不因鵬翼展,哪得鳥途通。海釀千盅酒,山栽萬仞蔥。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簡註:應屬毛主席與陳毅共同創作。
  • 【北大詩人】趙鋒——詩詞賞讀
    迷茫寒夜尋星鬥,凜冽罡風看勁松。褒貶總隨人去後,江河萬古終朝東。 【毛澤東百年誕辰 作於1993年】 風雨韶峰鍾毓秀,百年乃有濟世出。敢以蒼生為己任,豈因漫道畏徵途。 【五律 九月仰江南明月雲海乃感李白十字之奇妙】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初讀未感奇,再味已如仙。十字描一畫,千年不二篇。好詩真天成,偶爾灑人間。
  • 毛澤東詩詞中的十百千萬
    用數詞潤色韻調辭彩 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文採精妙絕倫。毛澤東對數字精雕細琢,使其和其他意象渾然一體,融入了濃鬱的情感因素,也為毛澤東詩詞增色添彩。 「汽笛一聲腸已斷」,「一」表達對楊開慧的深情眷戀。「屈指行程二萬」,「二」表現紅軍不畏艱險的浩氣。「三軍過後盡開顏」,「三」抒髮長徵勝利的暢快。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毛澤東詩詞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對古老神話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毛澤東賦予神話人物以善惡、正邪、美醜等多種特徵,表達了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深邃的價值觀念。毛澤東詩詞中的神話內容,與詩意水乳交融,顯示著他對神話原型的透徹理解和把握,反映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和感悟,也彰顯了他對神話人物形象獨具匠心的改造與超越,從而達到了「器大聲宏,志向高遠」的詩美境界。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很高興我們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天下情懷。 1912年秋天,毛澤東在長沙省立湖南省圖書館看到了一幅《世界坤輿大地圖》。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給了他強烈的心靈震撼:世界如此之大,世界上的事、中國的事是太值得研究了,他由此感到自己身上肩負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毛澤東開始將人生追求同全民族、全人類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 毛澤東詩詞中的江河湖海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江河湖海   毛澤東出生於山水相依的韶山沖,就連他的名字都充滿著水的潤澤。「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毛澤東是仁者,也是智者。毛澤東迷戀山嶺峰巒,也鍾情江河湖海。水賦予他躍動的靈感和才思、澎湃的激情和鬥志、敏銳的詩情和智慧。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欣賞毛澤東詩詞。今天我想解讀一下毛澤東詩詞中的贊秋情懷。 在中國傳統社會,絕大多數古代詩人都將悲情愁緒與草木搖落、萬物凋零的秋景聯繫在一起,讚美秋天的詩人廖若晨星。而毛澤東筆下的秋天,充滿生機與活力,絕無哀婉與悲情。僅《沁園春·長沙》、《採桑子·重陽》兩首作品所體現的偉大情懷,就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
  • 細品毛澤東詩詞中的「霜」與「雪」
    毛澤東是作詩填詞的高手,在他的詩詞中,有不少關於氣象的句子,風、雨、雪、霜、霧、紅霞、彩虹、夕煙等,信手拈來,但寫得最多的還是「霜」與「雪」,可謂情有獨鍾。與歷代文人墨客不同,毛澤東的「霜」「雪」以獨特的藝術視覺和意境,提升了詩詞的境界,豐富了詩詞的內容,增添了詩詞的磅礴之氣,給讀者以寬闊的想像空間。尤其是《沁園春·雪》,絕美至極,當年更引起國共兩黨一場詩詞大戰。
  • 汪建新:有關毛澤東詩詞的若干「之最」
    馮雪峰告訴毛澤東,魯迅讀了毛澤東創作於井岡山時期的幾首詩詞以後,認為有一種「山大王」氣概。毛澤東聽了不禁「開懷大笑」,頗有一種知遇之感。這是魯迅對毛澤東詩詞的唯一評論,也是迄今為止所見有關毛澤東詩詞作品最早的評論。 3.有關毛澤東詩詞最早的文字記載 1936年7月,埃德加·斯諾進入陝北蘇區採訪。
  • 千家詩會·第66期·五絕、五律卷
    千家詩會·第66期·五絕、五律卷 千家詩會·第66期(五絕、五律卷) 本期編輯:胡敏、王惠玲 五絕卷
  • 初雪飄然輕似夢,瓊枝冰蕊一川銀|詠雪詩詞一組(鞏曉榮)
    曾在《詩詞月刊》、《中國詩歌報》、《甘肅日報》、《甘肅詩詞》、《中國鄉村雜誌》、《冀風詩刊》、《天水日報》、《天水晚報》、《天水詩詞》、《甘谷文苑》、《甘州詩詞》、《網上西部》、《鳳凰生活網》等刊物發表作品數篇。
  • 毛澤東詩詞中的夏--黨史頻道-人民網
    毛澤東詩詞中有一首便是借夏天雨後彩虹的悅目景象,以《菩薩蠻》為曲牌,寫下大氣磅礴而又瑰麗多姿的《大柏地》詞。詞云: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這首詞背後有段小故事。
  • 毛澤東筆下的冬天,大氣磅礴,何等壯美,何等灑脫!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當毛澤東站在雪後的長城上,看到大地一片銀裝素裹的妖嬈模樣,不禁觸景生情,抒發出「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感嘆。
  • 毛澤東詩詞創作、傳播、研究的若干之「最」
    馮雪峰告訴毛澤東,魯迅讀了毛澤東創作於井岡山時期的幾首詩詞以後,認為有一種「山大王」氣概。毛澤東聽了不禁「開懷大笑」,頗有一種知遇之感。這是魯迅對毛澤東詩詞的唯一評論,也是迄今為止所見有關毛澤東詩詞作品最早的評論。 有關毛澤東詩詞最早的文字記載。1936年6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進入陝北蘇區採訪。毛澤東多次與他徹夜長談,還把長徵詩抄錄給他。
  • 毛澤東為何不贊成對自己詩詞作註解
    1963年《毛主席詩詞》出版後,郭沫若曾經問他:是否要出一本主席詩詞的解釋本?毛澤東回答:沒有必要。唐詩三百首,流傳多少代都沒有統一的解釋,我的詩詞也讓別人去理解吧。  1964年,周世釗打算撰寫評論文章,連寫兩封信向毛澤東請教對詩集中一些作品作何理解。  毛澤東回覆:「拙作解釋,不盡相同,兄可以意為之。」
  • 楊炳延敬錄毛澤東主席詩詞書作展開展
    你好臺灣網12月26日消息(記者 慧清 攝影 楊波、許珍)12月26日,由中國美術館、東莞市大嶺山鎮人民政府主辦,生態中國書畫院、東莞詩書畫研究院、東莞市大嶺山圖書館承辦的楊炳延敬錄毛澤東主席詩詞書作展在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圖書館二樓1號展廳舉辦,來自全國的文化、書畫界嘉賓和市民讀者出席了開幕式。
  • 庚子寒露節氣詩詞36首,一網驕陽觀北海,滿屏瑞雪看新疆
    1五律·寒露寄語(平水韻)作者:鄭玉玲(廣東)秋深露巳寒,冷月灑銀灘。賞菊東籬下,題詩夕照殘。嶺染層林浸潤籠,山披錦繡嵌深紅。輕吹稻菽翻金浪,指點迷津赤墨融。遙看農戶忙田裡,種麥摘棉還正忙。25五律·寒露(平水韻)作者:毛會文(湖南)西山黃葉醉,北海泛清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