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至9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教授率領「共票經濟理論考察·東京站」考察團赴日本東京都就區塊鏈技術未來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前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應用產生的金融與法律的風險及其監管問題、相鄰的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等與日方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代表、行業協會代表以及律師等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在日本軟銀(Softbank)集團、SBI集團、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金融科技研究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日本區塊鏈協會、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等多家單位的聯合發起之下,區塊鏈世界100人論壇與全球數字資產交易所聯盟成立。
「共票經濟理論考察·東京站」考察團由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張超、哥大訪問研究員、亦來雲理事韓峰、三泰集團董事長朱江、董事陳宏民、金融科技事業部負責人郭東峰、三泰互聯總經理楊萬紫、廣州基金(匯垠澳豐)董事長郭智勇、德同資本總經理李農、菲律賓GOW交易所總經理Tim Ying、QE集團董事長邱實、中科蜂聚區塊鏈研究所所長江劍、世界助殘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暨IDAC國際助殘鏈主席崔吉平與數名研究員、尚方傳媒董事長張秋水、香港盈信泰資本董事長陳平、香港麥迪森集團創始人及集團主席丁鵬雲、北京法鏈科技有限公司CEO劉輝以及其他成員等組成。
考察團來到日本交易所集團、東京證券交易所、日本金融廳、一橋大學千代田校區、BBTower公司等進行實地考察,通過中日雙方有關專家學者的主題演講、圓桌會議、行業論壇等多種形式就上述問題展開了實質性的交流。
溫馨提示:本篇文章作為「共票理論國際考察·東京站」系列文章的總結篇,此後將會為讀者呈現系列的專題文章,敬請期待。
在楊東教授的率領之下,考察團首先走進了日本交易所集團(JBX)和東京證券交易所。深入了解了日本證券市場的歷史嬗變與日本交易所集團與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發展現狀。
考察團進入位於日本交易所集團總部的博物館,參觀了博物館中陳列的珍貴歷史資料,初步了解了日本證券市場的歷史演進。隨後,考察團一行考察了東京證券交易所,在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下,對東京交證券易所的工作環境、業務分布、主要產品、IPO的條件等情況進行了了解。
東京證券交易所與大阪證券交易所、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並列為日本三大證券交易所,其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四,同時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經濟中樞。市值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早在2017年,就被允許使用區塊鏈等金融技術用於核心交易基礎設施。
在結束對日本交易所集團和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考察之後,楊東教授率領考察團走進一橋大學的如水會館,與日本區塊鏈協會與日本金融科技(Fintech)協會的有關專家學者和律師等日方代表就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法律風險與監管、前景展望等多方面進行交流。
首先,與中方考察團進行交流的是渥美坂井律師事務所·外國法共同事業資深合伙人,同時也是作為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區塊鏈協會法律顧問與一般社團法人金融科技協會分科會事務局與MUFG Digital Accelerator Program顧問鈴木由美律師,演講的主題為《日本關於虛擬貨幣和ICO的法律規制》,對日本的虛擬貨幣及其交易所的有關法律規制現狀與未來可能的法制發展進行了介紹。
▲圖為渥美坂井律師事務所·外國法共同事業資深合伙人鈴木由美律師的主題演講現場
隨後,與中方考察團進行交流的是日本區塊鏈協會(JPA)事務局長樋田桂一先生。樋田桂一先生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和有關經歷,對日本區塊鏈協會的發展和活動情況,以及立足於技術的角度對區塊鏈技術在日本的應用情況與未來的應用前景進行闡述。
楊東教授作為中方考察團的代表,其以區塊鏈在金融領域中應用的理論和實踐面臨的熱點為主題演講的邏輯線索,為中日代表團雙方進行了主題為《Crowd-funding Replaces the Company, 「Gongpiao」 Replaces the Stock—On 「Gongpiao」 Economics》的精彩演講。
楊東教授以「共票」一詞的淵源為主題演講的邏輯起點,貫穿中日兩國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當中應用的實踐案例,巧妙地解讀了其最新提出的「共票經濟理論」的活力。楊東教授在演講中深入剖析中日兩國各自的優勢,暢談「共票經濟理論」的必要性與創新性,就該理論在世界範圍內的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應用活力進行了展望,並受到日方領導、專家、學者和律師代表的高度評價。
下午,野村證劵研究所研究員田中大輔先生站在技術分野的立場上,就區塊鏈的技術與應用以及「Token Economy」等問題發表主題演講,談及日本傳統金融機構系統對安全性的重視,新科技應用所面臨的局限與突破。
▲圖為野村證劵研究所研究員
田中大輔先生的主題演講現場
野村證券,英文名Nomura,作為一家日本大券商,也是最早拓展中國金融和投資業務的境外機構之一。
1925年成立的野村證券現為日本第一大券商,是日本著名的研究機構,它的前身是野村證券公司的調查部,1965年4月1日正式成立。是日本思想庫的代表,不論是其歷史和規模,還是國際活動和綜合能力,或者是研究實力和影響,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是比較突出的。
它設有兩個總部(東京總部、鎌倉總部),其中東京總部的主要工作是圍繞證券業務的調查研究,調查對象是日本以及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金融、產業活動,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行情等。
在結束和日本區塊鏈協會、日本金融科技協會、野村證券公司的有關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的深入交流後,楊東教授率領考察團赴日本金融廳(FSA)進行考察和訪問。
中方考察團與日本金融廳松尾元信參事官等三人就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松尾參事官結合日本發生的Mt.Gox和Coincheck交易所虛擬貨幣被盜等案件,對日本金融廳近年以來的監管政策的動態發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楊東教授結合中國央行發布的ICO監管政策——《公告》的有關內容,對比中日兩國的具體監管情況,對虛擬貨幣的監管問題以及區塊鏈技術未來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圖為楊東教授與考察團成員
在金融廳的會議室與日方代表的交流現場
金融廳(英文全稱 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以下簡稱「FSA」。金融廳的設立是為確保日本金融系統的穩定,又同時是以保護存款人、保單持有人、有價證券等投資者利益以及促進金融便利化為目的的。
金融廳是外匯保證金業務的主要監管部門,跟我們中國實行分業管理不同,日本的金融監管實行的是混業監管,即由金融廳獨家對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及非金融機構進行全面監管。對外匯保證金業務機構的監管,主要包括定期檢查(半年或年終結算時等)、隨時檢查以及交易商每月末提供交易報告等形式。
▲圖為楊東教授向松尾參事官等日方金融廳代表
贈書合影留念
此後,考察團一行來到BBTower株式會社進行參訪學習,認真聆聽了被譽為「日本數字經濟之父」的BBTower公司董事長藤原洋先生開展的主題演講——《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日本產業的數位化》。藤原洋先生介紹了該公司的業務以及日本金融科技的監管和行業現狀。從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本質分析創新技術對日本金融發展的重要助推作用,指出必須要牢牢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契機。
考察團第二天在楊東教授的率領之下,來到一橋大學繼續對話日本區塊鏈技術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在一橋大學會議室,日本交易所集團金融科技實驗室負責人山藤敦史、東京大學尖端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坂本教晃詳細介紹了Fintech的發展歷史、運營模式、技術優勢及未來發展領域。
上午,日本交易所集團金融科技實驗室負責人山藤敦史發表了題為《Fintech對證券核心系統的影響》的演講,認為世界範圍內的證券交易所正在越來越多地運用區塊鏈保持競爭優勢。
▲圖為日本交易所集團金融科技實驗室負責人
山藤敦史的演講現場
下午,東京大學尖端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坂本教晃針對日本Fintech和風險投資基金進行了主題演講。坂本教授認為領先的科學技術、強大的團隊合作和對全球市場的課題研究是企業實現高投資回報比的三大重要條件。
▲圖為東京大學尖端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坂本教晃先生的演講現場
據坂本教授介紹,東京大學的產業孵化基地項目將在未來兩年內建成13,000平方米,成為日本之最。目前已連續12年累計2800名畢業生、100多名企業家參與此項計劃。通過各類投資活動和產學研部門合作,構築與全國大學間緊密聯繫的科技金融生態圈。
8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教授率領考察團參加「區塊鏈世界100人論壇·東京站」。
一橋大學大學院國際企業戰略研究科的特聘教授藤田勉、FinTech研究所所長瀧俊雄、亦來雲聯合創始人韓鋒、日本中央大學校長福原紀彥以及「共票經濟理論國際考察·東京站」全員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動。
中日雙方專家和學者就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狀況與前景進行了深入的對話和交流,現場討論氣氛熱烈,中日雙方面向區塊鏈場景應用的理論與現實問題,紛紛闡述了己方的觀點。
▲圖為一橋大學大學院國際企業戰略研究科
特聘教授藤田勉代表日方致辭
▲圖為中國人民大學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楊東教授代表中方致辭
楊東教授在「區塊鏈世界100人論壇·東京站」中以《眾籌取代公司,共票取代股票——論共票經濟學》(《Crowd-funding Replaces the Company, 「Gongpiao」 Replaces the Stock—On 「Gongpiao」 Economics》)為主題,緊緊圍繞中國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數據的保護、對數據提供和加工者的正向激勵機制的構建以及共票的概念與理論等豐富的內容,與中日雙方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楊東教授首先回顧了中國央行發布的有關ICO的監管政策,對於真箇網際網路金融面臨的監管困境進行了闡釋,由此楊東教授結合其近期接受央視採訪時對個人信息保護髮表的有關觀點,提出對於金融監管、對於個人信息的保護應該通過金融API的構建實現數據的分享,進而最終要構建起數據利用的正向激勵機制,從而更好地平衡大型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與普通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平衡。
從這一角度出發,人們便能再次重新認識區塊鏈的應用價值,即利用區塊鏈技術將消費者、金融科技企業甚至是大型金融機構的數據進行較好的記錄,並要通過區塊鏈來改變生產關係對於利益分配機制的變革,從而平衡三者的利益關係。
▲圖為楊東教授
在區塊鏈世界100人論壇·東京站進行主題演講的現場
楊東教授認為,欲實現上述的利益分配機制的變革,則必須要依賴一種正確的概念、正確的理論。因而,楊東教授提出了「共票」的理論,以幫助政府選擇正確的理論,制定更為科學和適宜的監管政策。
「共票」的內涵之所以比「Token」或者「証票」的內涵更為豐富,是因為它主要體現了如下三個特點和屬性:一是證券的屬性,即具有利益分配、分紅的屬性;二是它在區塊鏈上具有支付的功能和屬性;三是它具有糧票、票證的屬性。而「共票機制」、「共票理論」就能很好地解決目前個人信息保護和政府對網際網路金融監管過程中出現的難點和痛點。
楊東教授進一步指出,隨著物聯網(IoT)的發展和進一步的應用,物與物之間的互聯將是「共票經濟」的價值和規模進一步突顯,而「共票理論」也將更好地應對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
日本商法學家、日本中央大學校長福原紀彥總結髮言,表示通過此次論壇希望建立一個區塊鏈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的舞臺,探索區塊鏈深層次技術及應用層面的發展新思路,還希望更多人了解區塊鏈各行業的應用實踐價值,促進區塊鏈的健康快速發展。
▲圖為日本商法學家、日本中央大學校長
福原紀彥教授總結髮言
▲圖為共票經濟理論國際考察·東京站
在區塊鏈世界100人論壇·東京站的合影
楊東:《電子商務法》是數字經濟時代裡程碑式的立法
人大區塊鏈實驗室和海南生態軟體園共同成立「區塊鏈制度創新中心」
人大金融科技中心與區塊鏈實驗室聯合承辦重慶智博會區塊鏈分論壇
中國人民大學與劍橋及牛津大學學術交流訪問剪影
楊東對話羅傑斯:區塊鏈正在改變全球數字經濟版圖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主任楊東教授創作的新著《區塊鏈+監管=法鏈(RegChain)》已正式出版上市。本書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性論述「區塊鏈+監管」的專著,也是第一本將區塊鏈與眾籌理論、數字經濟、數字文明相結合的著作。本書從區塊鏈的歷史、區塊鏈+場景、區塊鏈+風險等多個角度全面解析當前區塊鏈行業,創新性地提出了「區塊鏈+監管」,即「法鏈」(RegChain)的概念,系統性闡述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優化監管,並對當前中國地方政府積極探索「區塊鏈+監管」的實踐進行了深入研究。
購書原文及連結如下:
國內首本論述區塊鏈與監管科技的理論專著《區塊鏈+監管=法鏈(RegChain)》已經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