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十大元帥中,最大器晚成的是誰?

2020-12-22 揮菜刀唱國歌

全軍大授銜時作為十大元帥中最年長的一位,朱德被授予元帥軍銜時已經69歲了,與最年輕的元帥林彪相差了21歲,可謂是大器晚成。

早年經歷:

朱德生於1886年,正是風雨飄搖的滿清晚期,21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雲南講武堂,在這裡,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響應辛亥革命,參加了重九起義,1914年,先後擔任副團長、團長,長期與土匪作戰,早期的「遊擊戰」思想開始萌生,1916年,袁世凱稱帝,30歲的朱德隨蔡鍔將軍參加了護國討袁戰爭,次年參加了反對段祺瑞政府的護法戰爭,時任滇軍旅長。

在幾年的軍旅生涯中,朱德意識到,多年的戰爭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戰爭的目的還停留在軍閥割據、爭奪地盤的利益之爭,並不能救國救民,1922年,36歲的朱德在德國考察期間,結識了24歲的周恩來,一番交談,豁然開朗,在周恩來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開始為了理想、為了信仰而戰鬥。

堅定的革命者

1927年,與周恩來、賀龍、劉伯承、葉劍英、葉挺等人領導了南昌起義,創建了人民軍隊,那個時候,朱德任務是拖住南昌城內的守備首腦,以便起義順利進行,相對於賀龍、葉挺的職位,還是有差距的,而當時,朱老總已經41歲了,賀老總31歲,當時剛滿20歲的林彪也在部隊裡面。

起義失利後,為掩護主力部隊南下,朱德率領3000名將士,於三河壩阻擊追兵——錢大鈞率領的兩萬餘人,激戰三晝夜,順利完成任務,3000人的部隊也只剩下了800人,之後朱德、陳毅帶領這支部隊投靠進步軍官範石生部,經過幾個月發展再次發展到幾千人規模,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這支隊伍上了井岡山,與毛澤東秋收起義的部隊勝利會師,從此,朱毛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星星之火終於燎了起來。

確定了地位

朱德與毛澤東的會師是軍史上極為重要的事件,兩人相得益彰,並肩戰鬥,經歷了領導井岡山鬥爭、中華蘇維埃反圍剿戰爭,朱德逐步在軍隊取得了威望,確立了自己的地位,1934年長徵出發時,朱德已經是48歲的「高齡」了,時任紅一方面軍總指揮,對比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那時候只有33歲。

1936年陝北會師時已經50歲,後三軍改編為八路軍,51歲的朱德被任命為八路軍總指揮,正式成為我軍的軍事最高指揮官,解放戰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同毛澤東一起決策,解放了中國,救國救民的理想終於實現。

大器晚成

1955年,全軍大授銜,時年69歲的朱德被授予元帥軍銜,排在十大元帥第一位,可謂是實至名歸、眾望所歸,朱老總奮鬥一生,成了我軍大器晚成的開國元勳之一,當受後人永遠銘記。

相關焦點

  • 首次國慶大典,十大元帥為何只有六人參加,還有四位去哪了
    同時也告訴全世界人民,此時的新中國,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大清王朝,而是一個生氣勃勃的新王朝宣告成立。所以每年的10月1號,也被譽為是國慶節。能夠取得這場偉大的勝利,建立起新中國,我黨將帥是經過艱苦的戰鬥歲月,加上流血犧牲,才建立起一個以農民為主的共和國。要說功勞最大,肯定是在1955年被授予的十大開國元帥。
  •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個翻天覆地的歷史進程中,閃耀著無數優秀兒女的豐功偉績,聳立著一座座輝映日月的豐碑。    1955年,中央軍委授予共和國的10位開國元帥就是其中偉岸耀眼的豐碑。他們身許社稷,心憂黎庶,正道直行,竭忠盡智,心中始終貫穿著一根紅線,那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
  • 劉伯承在十大元帥中,為何被稱為「軍神」?敢用人這點就無人能及
    十大開國元帥之一的劉伯承元帥,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十大元帥之中,劉伯承元帥被稱為「軍神」。劉伯承元帥的用人能力非常厲害,教導能力也是非常強的,據統計,當時軍區的司令官們有一半人都是劉伯承先生的學生。"桃李滿天下"這個詞用在劉伯承元帥身上,其實是再合適不為過了。
  • 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 軍事能力最出色的是何人
    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的功勳早已彪炳史冊,他們也全部位列人民軍隊36位軍事家之中。
  • 最厲害的大軍區:司令是元帥,副司令是元帥,就連政委也是元帥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軍區的數量以及建制、設置,其實也有過很大的變革。其中,最利害的大軍區莫過於中南軍區——這個軍區的奇特之處在於:司令是元帥,副司令也是元帥,政委同樣是元帥。中南軍區始末1949年4月,全國解放局勢一片大好。東北野戰軍也在上級的指令之下,奉命進攻中南地區的敵人。4月22日,解放軍解放南京。從法理角度來說,老蔣政權已經滅亡。
  • 開國十大元帥年輕時的珍貴老照片,圖三是常勝將軍,陳毅元帥很帥
    開國十大元帥在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指揮軍隊作戰立下非常卓越的功勳,這是一組十大元帥年輕時的老照片,讓我們共同領略這十位先輩的風採。朱德元帥,原名朱代珍,四川省儀隴縣人,生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位列十大元帥之首。
  • 張發奎小傳:他手下有8個新中國元帥,不抗日就當和尚的鐵軍英雄
    張發奎小傳:他手下有8個新中國元帥,不抗日就當和尚的鐵軍英雄1896年7月25日,張發奎出生於廣東北部毗鄰江西省的始興縣清化鄉矮嶺村,客家人。1912年(16歲),張發奎考入廣東陸軍小學,並加入同盟會。他聰敏好學,第二年,升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1916年(20歲),張發奎畢業於武昌陸軍第二軍官預備學校,回粵軍,曾任孫中山侍衛。
  • 開國十大元帥單兵能力排行:第一名竟然是他
    新中國的開國元帥們,可不只能指揮千軍運籌帷幄。單兵作戰殺敵於陣也都是一把好手,下面我們就看看,十大元帥單兵作戰能力排行。
  • 解放軍十大元帥身高有多高?最矮的原來是他!
    但要說到十大元帥們的身高絕大多數人就不清楚了,下面咱們就來聊聊元帥們究竟都有多高?朱老總和彭老總都不高,彭老總身高只有172釐米,背還有點駝,這樣就顯得更矮了。彭老總從小過的就是苦日子,不到十歲就輟學砍柴放牛做工了,而且還去煤礦挖過煤,挑柴擔煤可能是他之後有點駝背的原因。
  • 十大元帥和他們最後一任夫人的年齡差有多大?最多的相差30歲
    文韜武略、縱橫疆場的共和國十大元帥們也有各自婚姻傳奇。十大元帥身逢亂世,由於種種原因,大多有過幾度婚姻。他們的首任或前任夫人,有的是父母包辦的,有的在戰亂中失去聯繫,有的在革命中犧牲……能夠與他們白頭偕老相濡以沫的,也就是最後一任夫人了。那麼,十大元帥的最後一任夫人都是誰?哪位元帥的夫人最美?
  • 十大元帥夫人的最美照片,你都見過嗎
    朱德43歲娶17歲的康克清、彭德懷40歲娶20歲的大學生浦安修、劉伯承44歲娶19歲的汪榮華、賀龍46歲娶了25歲的薛明、陳毅40歲娶18歲的張茜,羅榮恆36歲娶23歲的林月琴……在戰爭時期,生死離亂是常態,十大元帥大多曾經有過數任夫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當年十大元帥的人生最後一任夫人都是什麼樣子的吧!
  • 1955年授銜儀式,他宣讀了10大元帥名單,但自己卻沒有任何軍銜
    對於軍人來說,心裡應該都知道這句話——「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抗戰時期,我國之所以能取得最終勝利,離不開各位指揮員的領導和眾多戰士的獻身。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一些功績突出的人,我國舉行了授銜儀式,專門表彰了各位軍官。在這次授銜儀式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評選出的十大元帥。當然了,除了十大元帥之外,還有1000多名軍人被授予將軍軍銜。在當時的授銜儀式上,有一個人宣讀了十大元帥名單,但是自己卻沒有任何軍銜,此人就是彭真。
  • 聶榮臻元帥1992年病逝,臨終前留下一個遺願,讓所有人為之動容!
    在中國漫長的戰鬥歷史中,有許許多多英雄將領,他們在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國家也為這些將領授予元帥軍銜,在開國十大元帥中,有一位元帥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領袖,戎馬一生。
  • 世界上公認的四大元帥是誰?
    那時,元帥只是一個稱謂。與軍中長官相同,它不屬於軍銜,也不是官職。在南北朝時期,元帥逐漸成為戰時統軍作戰的正式職務。唐代有元帥、副元帥等戰時官職,其中元帥通常由皇子或親王擔任,副元帥一般由軍事上有聲望的大臣擔任。古時候,當上元帥就是君主對自己的資歷和戰績的一種確認。首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彭德懷,也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
  • 三國十大元帥:關羽第十,張飛第八,另一位蜀漢名將排名第一
    文友「凌煙閣主」寫了一篇文章,評選了三國十大元帥。我一時技癢,也寫這篇文章,評選三國十大元帥。先說一下我的評選標準。第一條標準,就是要獨當一面的帥才。帥才不是將才,將才只要衝鋒陷陣即可,帥才卻必須能指揮大兵團作戰。第二條標準,就是必須對三國的歷史進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巡禮丨羅榮桓故居紀念館:從書生到元帥,在這裡找...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由於在戰爭年代曾身負重傷,又在長期的工作中積勞成疾,羅榮桓於1963年12月16日不幸逝世。聞此噩耗,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的毛澤東十分悲痛,領頭起立默哀,說:「一個人數十年如一日,忠於黨的路線,很不容易啊!」此後數日,毛澤東寫成了這首悼念戰友的七律。羅榮桓,十大元帥中最早隕落的帥星。
  • 解放軍十大元帥的本名都叫什麼?
    十大元帥的姓名,早已為世人耳熟能詳。不過他們的名字,大都是後來又重新起過的。他們的取名和改名也都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 二戰時期,世界公認的最傑出4大元帥分別是誰?其中一中國人上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各國湧現出了不少軍事奇才,他們卓越的軍事才能被世人所熟知。以下四位世界公認具有最高超的指揮才能的元帥。 他是我國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十大元帥之一,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日軍的進攻,彭德伓在華北指揮了百團大戰,歷時3個多月,進行大小戰鬥1800餘次,重挫日軍氣焰,增強了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 新中國建築奇蹟——1959年「國慶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會堂
    1958年9月初,剛走馬上任的北京市副市長萬裡在市政府傳達中央關於籌備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通知——即建好萬人大會堂、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國家大劇院、軍事博物館、科技館、藝術展覽館、民族文化宮、農業展覽館,加上原有的工業展覽館(即北京展覽館)共十大公共建築。 「十大建築」的概念因此產生。
  • 開國元帥羅榮桓:17歲參加革命,61歲病逝,偉人:與我共事一輩子
    在1963年12月16日,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元勳、十大元帥之一羅榮桓,積勞成疾,在北京病逝,終年61歲。毛主席親自到現場悼念,並對羅榮桓的遺孀林月琴說:羅榮恆是個好同志,為人很老實,原則性強,紀律性強,從不在背後議論人。當年,在山東的時候,我說一個羅榮桓去了活了一盤棋。東北戰役(原話如此)的時候,他主張打錦州,和中央保持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