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十大元帥的本名都叫什麼?

2021-02-22 非常歷史

十大元帥的姓名,早已為世人耳熟能詳。不過他們的名字,大都是後來又重新起過的。他們的取名和改名也都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

  朱德:三改其名

  朱德的母親生下他時,給他取的乳名叫「狗兒」。朱德小時候,朱家有時也按川北習俗,稱呼他為「狗娃子」。朱德4歲時,父親按照朱家的祖傳字輩,給他取名「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又給他改名為「朱玉階」,希望他往後用功讀書,要像玉石那樣潔白做人,立志沿著玉石砌成的階梯,步步登高。

  1909年初春,朱玉階投考雲南陸軍講武堂,因講武堂是滇人所辦,只收雲南省人。他求學心切,就來到報名處,假稱自己是雲南臨安府蒙自縣人,並即興將名字改為「朱德」,46年後,這個朱德成了新中國的第一大元帥。

  彭德懷:「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彭德懷,乳名叫「真伢子」,原名叫彭得華。得華兄弟三人,他是長子,二弟叫彭金華,三弟叫彭榮華。當年,彭得華應好友黃公略之邀到長沙投考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考取後他回家告訴大家,自己已改名叫彭德懷了。

  晚上,他對妻子說:「你知道我為什麼要改名叫彭德懷嗎?『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我不想升官發財,置田買地,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多為人民辦好事的人,所以我改名為彭德懷。以後你就叫我『德懷』好了。」

  劉伯承:由「昭昭之明」到「子承父業」

  劉伯承甫一降生,他的祖父劉正富和祖母楊氏在7天內先後離開了人世。因此家裡給他取乳名為「孝生」,意指他一出生就服喪戴孝。

  劉伯承的父親劉文炳是個失意秀才。看到兒子著實惹人喜愛,劉文炳不禁想起《荀子·勸學》篇中的章句:「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就給劉伯承起名劉明昭。劉氏家族的譜序是「國正文明泰,天朝永治安……」「明昭」正符合「明」字輩的起名要求,這是劉伯承最早的名字,「伯承」這個名字,是他父親後來給他起的。伯,即長子之意「伯承」,有子承父業之意。

  賀龍:加字不成便成「龍」

  賀龍小名叫「長長」。賀龍5歲入學時又取名「平軒」。11歲時,因家境貧窮,父母為他取名「振家」,希望他能振興家業。

  18歲時,賀龍參加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後,又取名雲卿。這個名字來源於《尚書大傳》中的《卿雲歌》。相傳,上古舜帝傳位給治水的禹時和臣民一起唱歌,歌詞為:「卿雲爛兮。明明天上。爛然星陳……」

  按賀氏族譜,賀龍為「文」字輩,本名為「賀文常」。後來,他的父輩們認為「文常」、「雲卿」這兩個名字,表達不了他們所寄託的期望,議論重新起個響亮而有深意的名字,他叔父賀士奎是個教書先生,說:「雲卿、文常(長),取其中雲長二字演義下去,雲中之長者,當然是龍。龍能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我看就以『龍』字為主,再加一個字,理想名字成矣。」但加什麼字呢?他們始終沒議出個結果來。在一旁的賀文常說:「我看就用一個『龍』字吧,又好說,又好記!」從此他就改名為賀龍。

  陳毅:「士不可不弘毅」

  陳毅5歲那年開蒙入學,父親陳昌禮給他取的學名叫世俊,號仲弘,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才智出眾的俊傑人物。陳毅在成都德勝鄉讀高小時十分敬佩北宋文學家蘇洵,蘇洵字明允,為此陳毅曾將「明允」倒過來,一度取名「陳允明」。

  陳毅15歲考入成都甲種工業職業學校,18歲赴法勤工儉學。一天,他讀到曾子「士不可不弘毅」這句話,感觸很深。他想,要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任重而道遠,光有弘(剛強)不夠,還須有毅(毅力),堅持始終,於是他改名陳毅,將號「仲弘」與名「毅」結合在一起。他考取留法勤工儉學的紅榜上即署名「陳毅」。

  羅榮桓:「桓桓於徵」

  羅榮桓的父親羅國理按照族譜的行輩,給他取名慎鎮,字雅懷,號宗人,大家都稱他「羅宗人」。1914年,羅榮桓家斜對面的一個祠堂裡,辦了一所小學,叫羅氏嶽英小學。學校一開學,羅國理便把羅宗人從私塾轉學入高小一年級讀書。嶽英小學第一任校長羅炳文,嫌羅宗人的名字不好聽,羅國理便請這位兼教國文的校長另給他起個名字。

  羅炳文略作沉吟,順手取一張紙,寫了「榮桓」二字,並解釋說:「《詩》雲:『桓桓於徵』。『桓桓』者,威武也『徵』者,徵伐也。我看令郎年紀雖小,但長得十分魁梧,現在國家正是多事之秋。令郎將來講習武事,建功軍旅也未可知。」羅宗人此後就改名為羅榮桓。

  徐向前:「繼續向前」

  徐向前兩個哥哥的名字是「銀倉」、「銀福」,祖母便給他取了個乳名為「銀存」,意思很明白:希望他前程似錦,發財享福。

  徐向前的父親是村上學問最大的秀才。他認為作為讀書人,名字很重要應該叫起來好聽、順口、文雅,有深刻的含意。他給這第六個出生的孩子起了學名、字和號。於是,小「銀存」有了上家譜的正名大號徐象謙(「謙」為《易經》中六十四卦之一,是六十四卦中惟一的六爻皆吉的卦),字子敬。

  大革命失敗後,徐向前下定決心,立志要做一個繼續前進的人,於是便將「象謙」改為「向前」。

  聶榮臻:「百福駢臻」

  聶榮臻的名字是父親聶仕先翻書翻出來的。

  聶仕先翻閱《隨身寶》時,指著書的最後一句對妻子唐氏說:"百福駢臻得雙全』,這句話吉利。按家譜排列我兒是『榮』字輩,就給他取名『榮臻』,字『福駢』,你看要得不?」唐氏高興地點頭同意,想了一下,接著說:「我看娃兒的小名也照這書上取吧,就叫他『雙全』。」聶仕先也點頭答應。因此,與其他九帥都不同的是,聶帥「榮臻」這個名字用了一生,從來沒有改過。

  葉劍英:「民之利劍」

  葉劍英之父葉鑽祥生有8個子女,葉劍英排行第二。父親很喜歡這個兒子,按照葉氏族譜,給他取了個名字叫葉宜偉。

  1917年夏,葉劍英等幾個同學冒著盛夏酷暑,長途跋涉乘火車來到昆明,考入雲南講武堂。為了表示投筆從戎的決心,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宜偉」改為「劍英」,立志做「民之利劍」,為國為民,英勇奮戰。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十大元帥身高有多高?最矮的原來是他!
    解放軍十大元帥的事情喜歡軍事的都知道不少,像他們什麼時候出生,畢業於什麼學校,什麼時候入黨,參加過哪些重大歷史事件,打過什麼仗等等。
  • 十大元帥最初的名字叫什麼,他們的名字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那麼我們開國十大元帥,最初是什麼名字,到底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有沒有哪一位元帥從始至終都沒有改過名字呢?今天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朱德元帥朱老總是我軍的三軍總司令,是紅軍之父,我毛主席一起並稱朱毛,在我軍的地位崇高,也是開國十大元帥之首,我們都知道朱老總的名諱是朱德,但是最初他並不是叫朱德,朱德元帥的乳名是狗娃,後來根據朱家的輩分取名為朱代珍,等到上學堂的時候,先生給他取名朱玉階,主要希望他用功讀書,要像玉石那樣潔白做人,立志沿著玉石做成的階梯,步步高升。
  • 開國十大元帥年輕時的珍貴老照片,圖三是常勝將軍,陳毅元帥很帥
    開國十大元帥在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指揮軍隊作戰立下非常卓越的功勳,這是一組十大元帥年輕時的老照片,讓我們共同領略這十位先輩的風採。朱德元帥,原名朱代珍,四川省儀隴縣人,生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位列十大元帥之首。
  • 新中國十大元帥中,最大器晚成的是誰?
    全軍大授銜時作為十大元帥中最年長的一位,朱德被授予元帥軍銜時已經69歲了,與最年輕的元帥林彪相差了21歲,可謂是大器晚成。1936年陝北會師時已經50歲,後三軍改編為八路軍,51歲的朱德被任命為八路軍總指揮,正式成為我軍的軍事最高指揮官,解放戰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同毛澤東一起決策,解放了中國,救國救民的理想終於實現。
  • 蔣介石乘飛機逃往臺灣,解放軍本可將其擊落,卻被這位開國元帥斷然拒絕 !!
    民國最著名的十大情詩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麼:冰糖葫蘆。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塗。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她河水深,歪頭無法淚沾襟。愛人贈我金表索;回她什麼:發汗藥。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我的所愛在豪家;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搖頭無法淚如麻。
  • 三野8大開國虎將,1人僅次於十大元帥,1人毛主席破例提升為中將
    三野,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其前身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後改為華東野戰軍,在1949年2月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三野在全盛時期兵力曾達到82.5萬人,可謂是兵多將廣,1955年新中國全軍第一次授銜時,從三野走出了1位元帥、2位大將、13位上將、39位中將以及295位少將,成材率非常之高。而在這諸多三野開國虎將之中,有10人尤為人們津津樂道。
  • 最厲害的大軍區:司令是元帥,副司令是元帥,就連政委也是元帥
    其中,最利害的大軍區莫過於中南軍區——這個軍區的奇特之處在於:司令是元帥,副司令也是元帥,政委同樣是元帥。中南軍區始末1949年4月,全國解放局勢一片大好。東北野戰軍也在上級的指令之下,奉命進攻中南地區的敵人。4月22日,解放軍解放南京。從法理角度來說,老蔣政權已經滅亡。
  •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這「五心」精神,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共和國元帥身體力行黨的宗旨的真實寫照。1955年,全國人大批准中央軍委授予朱德等十位開國元帥。9月27日,毛主席為十大元帥授銜授勳。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朱德(1976年7月6日逝世):「生產要抓,不抓生產,將來不可收拾!我還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
  • 十大大將無一例外都改過名字,原來叫什麼名字?
    十大大將無一例外都改過名字,原來叫什麼名字?如果,現在問大家,我國的十大大將分別叫什麼名字?一般人都能說得出來,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十大大將都曾改過名字。今天跟大家聊聊,關於十位大將名字的故事。粟裕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 十大元帥夫人的最美照片,你都見過嗎
    朱德43歲娶17歲的康克清、彭德懷40歲娶20歲的大學生浦安修、劉伯承44歲娶19歲的汪榮華、賀龍46歲娶了25歲的薛明、陳毅40歲娶18歲的張茜,羅榮恆36歲娶23歲的林月琴……在戰爭時期,生死離亂是常態,十大元帥大多曾經有過數任夫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當年十大元帥的人生最後一任夫人都是什麼樣子的吧!
  • 1955年大授銜,解放軍軍銜同外國軍銜等級對比,有什麼不同?
    其實解放軍實行軍銜制之前,參考了其他國家的制度,那麼蘇聯、美國、日本、朝鮮的軍銜等級怎樣?解放軍軍銜有什麼不同? 他們的軍銜等級分為六等二十級,六等分別為元帥、將官、校官、尉官、準尉、軍士以及兵。蘇聯軍銜與解放軍軍銜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設置準尉軍銜,蘇聯元帥分為蘇聯大元帥、蘇聯元帥、軍兵種元帥,校官中沒有大校軍銜,軍士中多加入了大士,其他等級和解放軍軍銜相同。
  • 老蔣觀看十大元帥照片,指一個人對宋美齡說:他,太厲害了
    1955年,我軍大授銜,許多有功將領,分別被授予少將,中將,上將軍銜,還有十人被授予元帥軍銜,退守臺灣的蔣介石在授銜後看到了一份報紙。報紙上面報導了大陸開國十大元帥的名單。蔣介石看了許久,才指報紙中的陳毅對坐著身邊的宋美齡感慨到:,如果沒有他戰爭可能結束不了這麼快。
  • 解放軍公認的十大虎將(下)
    評語:朱德革命一生,功勳卓著,位高至極,但他謙虛謹慎,勤勤懇懇,樸實無華,忠厚仁慈,給世人留下了質樸而崇高的元帥形象。第8位:陳 毅(1901-1972)鐵骨錚錚的「俠客」個人簡介:陳毅一生鐵骨錚錚,在戰火硝煙中,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氣概。他的視死如歸,他的凜然正氣,他的傲視一切,讓反動派聞風喪膽。
  • 粟裕大將沒被授予元帥銜,一是自己堅決推辭,二是與陳老總有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總共授於10位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59名少將。粟裕名列十大將之首,後來人們把他稱為「共和國第一大將」。很可惜,粟裕原本可以評為元帥的,但因為一個變故和他自己的堅決辭讓,最終與元帥失之交臂。
  • 首次國慶大典,十大元帥為何只有六人參加,還有四位去哪了
    要說功勞最大,肯定是在1955年被授予的十大開國元帥。這十位元帥,對我黨的建設,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功勞大,戰功赫赫才被授予了元帥軍銜。然而,作為首次國慶大典時,戰功赫赫的十大元帥,為何只有六位元帥參加了,這歷史重要時刻,還有四位元帥去哪啦?
  • 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 軍事能力最出色的是何人
    十大元帥和十大大將的功勳早已彪炳史冊,他們也全部位列人民軍隊36位軍事家之中。
  • 劉伯承在十大元帥中,為何被稱為「軍神」?敢用人這點就無人能及
    十大開國元帥之一的劉伯承元帥,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十大元帥之中,劉伯承元帥被稱為「軍神」。劉伯承元帥的用人能力非常厲害,教導能力也是非常強的,據統計,當時軍區的司令官們有一半人都是劉伯承先生的學生。"桃李滿天下"這個詞用在劉伯承元帥身上,其實是再合適不為過了。
  • 三國十大元帥:關羽第十,張飛第八,另一位蜀漢名將排名第一
    文友「凌煙閣主」寫了一篇文章,評選了三國十大元帥。我一時技癢,也寫這篇文章,評選三國十大元帥。先說一下我的評選標準。第一條標準,就是要獨當一面的帥才。帥才不是將才,將才只要衝鋒陷陣即可,帥才卻必須能指揮大兵團作戰。第二條標準,就是必須對三國的歷史進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 1962年,八位開國元帥來到廈門,七位元帥去了前線
    1953年,解放軍在廈門成立了一支特殊的部隊——536部隊。一次,七位開國元帥一起來到廈門前線視察。在元帥們面前,戴鴻雁用閩南語向駐紮在金門的國軍喊話。
  • 一組朱德元帥珍貴老照片:圖1身騎白馬,圖7在開國大典上喜笑顏開
    朱德元帥是新中國十大元帥之首,是新中國和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6月初的一天,朱總司令叫警衛員小胡買來了菜籽,又從老鄉那裡借來了一張木犁,套上騾子,在駐地牆外的一塊空地上親自扶犁耕作了起來。照片中是紅軍時期的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