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寄生蟲」的,你把奧斯卡想簡單了

2020-11-17 毒舌電影

今年奧斯卡高潮了。

《寄生蟲》的凱旋,讓不少人出乎意料。

韓影旋風,第一次就颳了個十級龍捲風。

愛它的人,流淚了。

不愛它的人,憤怒了。

但高潮總會平靜。

《寄生蟲》無疑是主角,但奧斯卡從不是一臺簡單的頒獎典禮。

它是對這一年所有光影的回顧,是對所有頂級電影人的褒獎。

也是給影迷,最盛大的回饋。

所以,Sir還是一如往年。

為你們找出典禮上10個被忽略的細節

那些感人的、堅強的、勇敢的瞬間。

過去已然過去。

但它們依然有過不去的力量。

01 3分鐘

今年奧斯卡,有一次特殊的3分45秒。

名為「In Memoriam」,追思

今年橫掃格萊美的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陷入一片深藍,站在鋼琴旁唱著披頭四的《昨天》。

此刻,一首歌的時間。

是給所有人沉浸回憶的三分鐘。

也是讓人淚目的三分鐘。

屏幕上,依次出現這一年我們送別的影人:

科比·布萊恩,阿涅斯·瓦爾達,柯克·道格拉斯、安娜·卡裡娜、皮特·方達、畢比·安德森、多麗絲·黛......

白人面孔裡,突然閃過一張華人的臉。

他,我們前不久剛送走的。

高以翔

正如《昨天》的這幾句歌詞一樣:

「昨天,一切煩惱仿佛遠在天邊。

可我如今卻憂心忡忡。

我寧願相信昨天。

因為昨天,有你們在。

02 NO.24

2020年1月26日,是所有籃球迷心中的痛。

科比·布萊恩特因為直升飛機失事遇難。

他的24號。

永遠只能停留在球迷的回憶裡。

奧斯卡的紅毯上,導演斯派克·李,穿著一件紫金色西服。

並配上24號。

不禁讓人眼眶一熱。

這是科比當年,湖人的隊服。

別忘記。

科比曾經也是小金人的得主。

2018年,他憑藉自己製片的短片《親愛的籃球》,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他生前對無數人的影響,希望足以告慰此時他的在天之靈。

03 17年

2003年,一部關於白人闖入黑人說唱界的自傳電影。

提名了奧斯卡最佳音樂。

當晚,奧斯卡委員會宣布,最佳原創歌曲獲獎作品是《Lose Yourself》時。

為這首歌作曲的人,在家睡覺。

理由是,他從沒有想過這首歌會獲獎。

他就是,Eminem。

我們習慣叫他阿姆。

17年後,阿姆有了絡腮鬍子和大金鍊子小手錶。

也許小燒烤吃多了,讓他也走到了中年人發福的時候。

這一次奧斯卡,阿姆終於登臺,完成當年舞臺的遺憾。

雖然部分單詞被消音,節奏有些接連不上,但並不影響阿姆的衝擊力。

臺下一片熱鬧。

就連Sir的女神蓋爾·加朵都開始跟著節奏晃了起來。

但,臺下馬丁老爺子快困了。

外加,《愛爾蘭人》10提0中的戰績。

讓中國網友的製作表情包的靈感,源源不斷。

一點都不cinema。

04 「謝謝,曹德旺」

5個字。

「謝謝,曹德旺」。

猛地在奧斯卡上聽見中文感謝詞,Sir還有點不習慣。

《美國工廠》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導演Steve Bognar用中文感謝這部紀錄片的主人公,曹德旺。

在中美關係緊繃的狀態下,紀錄片裡對於中美之間不同的企業模式管理,更像是含沙射影去討論不同國家中,每個人活著的權利。

撕去表面,哪方的手段更狠?

其實,這部電影把兩方都「黑」了一遭。

但,今年奧斯卡裡的中國元素,不止是《美國工廠》。

2020年,最佳外語片改為最佳國際影片。

在為最佳國際影片頒獎前,現場播放了一段影片合集,致敬經典外語片/非英語片。

由佩內洛普·克魯茲擔任旁白。

在這個由幾秒的電影片段組成的小合集裡,眼尖的Sir就發現不少好貨。

《重慶森林》,《花樣年華》,《臥虎藏龍》。

好像還晃過去了個《英雄》?

一瞬間,感慨萬千。

熱血沸騰。

05 4.2和8.5

最爆笑瞬間。

《1917》獲今年奧斯卡最佳視覺獎。

但全球影迷從頭嘲笑到腳的《貓》。

也沒有缺席。

頒獎現場,James Corden 和喜劇女星Rebel Wilson打扮成兩隻貓。

以豆瓣4分片《貓》的造型,為8分片頒獎。

本來就挺諷刺。

而這倆喜劇明星,還在頒獎現場把話筒不停地當鬥貓棒玩。

你就直接說貓沒腦子吧。

06 4個女人

「女人」這個詞,終於在這一屆的奧斯卡喊得響亮。

娜塔麗·波特曼的大衣外套上,繡著金色名字的衣邊讓人眼前一亮。

繡的不是她自己的名字。

而是今年沒能入圍奧斯卡的女性導演

分別是8個姓氏:Scafaria、Wang、Gerwig、Diop、Heller、Matsoukas、Har』el、Sciamma。

對應今年所有女性導演的遺珠之憾。

我想用我的方式表揚今年在好萊塢電影圈有出色表現,但沒有受到評審團認可的女性工作者。

並非只有娜塔麗一人高喊「女性」角色的重要。

再看看,奧斯卡的這一波操作。

神奇女俠、驚奇隊長同臺頒獎,讓漫威和 DC粉們握手言和。

等等,中間怎麼隔了一個人?

就算是這樣的重量級超級英雄也只能靠邊站。

C位,屬於好久未露面的——

西格妮·韋弗。

1979年,第一部《異形》上映。

所有迷戀《異形》的人,都記得蕾普莉。

那個讓異形最害怕的女人,也是第一個女性英雄裡,最勁抽的女人。

頒獎致辭,西格妮和兩位超英女俠們,打算開個搏擊俱樂部。

順便,調侃了男權當道的好萊塢。

△ 字幕來自@美劇頭條菌

幹得漂亮。

07 請發聲

三位女超英同臺打破隔閡後,最令人鼓舞的瞬間出現了。

冰島女配樂師希爾迪·居茲納多蒂爾憑藉《小丑》拿下了最佳原創配樂獎。

以大提琴為主軸的旋律敘事,既反應出從亞瑟到小丑的變化,旋律也隨著故事的逐漸深入而越發浩大。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這可能只是個不太起眼的「技術獎」。

但希爾迪的獲獎,意義非凡。

這不僅讓她成為第三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她還是史上首位在劇情類配樂和喜劇類配樂合併後獲得最佳配樂的女性。

更重要——

她打破了原創配樂領域長近20年的男性壟斷

或許,她的得獎感言最能代表今年奧斯卡所展現的女性力量。

對女孩、女人、媽媽、女兒們:如果你聽到自己內心洋溢著音樂,請發聲。我們需要聽到你們的聲音。

08 一句歌詞

△ 字幕來自@DC影視圈

除了追思環節。

這場三個多小時的年度狂歡裡,最令Sir感動的瞬間,來自最佳男主。

華金·菲尼克斯毫無疑問地拿下獎盃。

但眾所周知,他從不在頒獎禮「好好說話」。

剛過去沒多久的英國電影學院獎,他抨擊完電影行業的種族歧視後,差點連獎都沒拿就往回走。

這次奧斯卡上檯面對呼聲,他甚至直接說了兩次「STOP」。

叫停掌聲,以為他又要「惡言相向」。

同樣為歧視的議題、環保的議題、人性的議題發聲的華金,這次竟少了些尖銳,多了些溫情。

曾經在被問及哥哥與他人生之間的關係時,他多次表示不想再談。

但這次,他卻主動以哥哥瑞凡·菲尼克斯的歌詞作為感言的結束。

當他17歲時,我哥哥寫了一段歌詞,他寫道:用愛去奔波援助,和平自會出現(Run to the rescue with love and peace will follow)

瑞凡的摯友基努·裡維斯,則坐在臺下一臉欣慰地看著。

這個瞬間,Sir更願意看作是他與曾經墮落、沉淪且瘋狂的過去的和解與成長。

你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演員的成長。

更是一個面對過反叛、谷底、甚至生死的男人。

真正的鳳凰涅槃。

09 遺珠

今年的遺珠,Sir想給出三個:

《愛爾蘭人》《1917》和斯嘉麗·詹森。

Sir自己也承認,選《愛爾蘭人》作為最佳影片預測,99%會被打臉。

但仍不忍不選。

因為它可一不可再。

不是《愛爾蘭人》不夠好。

而是它的失意,伴隨著奧斯卡,甚至主流大獎與流媒體的隔閡,這層隔閡甚至比語言還要堅固。

馬丁·斯科塞斯、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和喬·佩西這群「老傢伙」的水平和地位,還需要一個獎項來評定嗎?

顯然不。

奉俊昊三次登臺,把最後一次獲獎感言獻給老馬丁。

但看著所有人為他起立鼓掌的那一刻,你也不得不承認。

後浪,已經衝上來了。

而無論是讓Sir打臉兩遍的《1917》,還是入圍女主、女配卻一個都沒有拿下的斯嘉麗·詹森。

Sir都只能說——

得獎真的不僅僅靠「質量」。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10 最大贏家

電影院刷了4遍,影評寫了5篇,Sir挖盡它的點點滴滴。

它或許不是奉俊昊最好的作品,它或許處處是心機和設計。

在很多人心中它甚至是完全過譽。

《寄生蟲》的意義,早已遠超一部電影,而是成為了一個現象

韓國電影厚積薄發後,必然的現象。

去年金棕櫚到今年奧斯卡,《寄生蟲》以202個獎項和183個提名位列年度電影之首。

蒂爾達·斯文頓,昆汀·塔倫蒂諾,小賤賤瑞恩·雷諾茲……

無數大咖為它背書,被它折服,影響力不再局限於韓國那個彈丸之地,而是真真正正地遍布全球。

它的登頂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除了影片本身的質量,還有英語字幕組的努力,發行公關公司不遺餘力地推進,劇組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訪問、頒獎典禮、畫報拍攝宣傳……

步調一致,群策群力地推進這個結果。

這結果背後,還有韓國電影從百廢待興,到不斷地抗爭、被擊倒、再進步,才讓《寄生蟲》成為韓影史上第一座奧斯卡獲得者,奧斯卡史上第一部非英語最佳影片,史上第一部同時拿下最佳外語和最佳影片的電影。

這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早在之前的韓影片單裡,Sir梳理過的韓國電影近20年發展史你就能看出——

《寄生蟲》能登頂成功,絕不只靠一個人的才華迸發。

上有「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製作電影的環境」(出自韓國總統文在寅對《寄生蟲》在奧斯卡拿下四冠王的賀詞)。

下有帶著傻勁,不斷嘗試著各種類型,反思著各種失敗,呼籲著各種協同效應的韓國電影人。

想到這裡。

Sir不禁有一絲落寞。

或者,所有華語影人、觀眾同樣。

曾經,我們以李安作為華人的兩次登臺引以為傲。

但《寄生蟲》的出現,終於狠狠地擊碎我們長久的意淫。

Sir更羨慕。

羨慕作為《寄生蟲》編劇的韓進元,在奧斯卡臺上的底氣:

美國有好萊塢,韓國有忠武路,把這個獎獻給忠武路每一位韓國電影製作者。

就像Sir過去多次說到的那樣。

這個獎,是頒給兢兢業業的所有韓國電影人的。

奉俊昊說:「韓國的電影人非常幸運。」

謙虛了。

說到底,這「幸運」不是誰給的。

而是無數個誰,用時間和堅持,搶回來的。

以下,是本屆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寄生蟲》

【最佳導演】奉俊昊《寄生蟲》

【最佳男主角】華金·菲尼克斯《小丑》

【最佳女主角】蕾妮·齊薇格《朱迪》

【最佳男配角】布拉德·皮特《好萊塢往事》

【最佳女配角】蘿拉·鄧恩《婚姻故事》

【最佳原創劇本】奉俊昊、韓進元《寄生蟲》

【最佳改編劇本】塔伊加·維迪提《喬喬的異想世界》

【最佳攝影】羅傑·狄金斯《1917》

【最佳剪輯】《極速車王》

【最佳音效剪輯】《極速車王》

【最佳音響效果】《1917》

【最佳視覺效果】《1917》

【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爆炸新聞》

【最佳服裝設計】《小婦人》

【最佳藝術指導】《好萊塢往事》

【最佳原創配樂】《小丑》

【最佳原創歌曲】(I'm Gonna)Love Me Again《火箭人》

【最佳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4》

【最佳動畫短片】《發之戀》

【最佳真人短片】《鄰居的窗》

【最佳紀錄長片】《美國工廠》

【最佳紀錄短片】《女孩的戰地滑板課》

【最佳國際影片】《寄生蟲》

【終身成就獎】大衛·林奇、裡娜·維特繆勒、韋斯·斯塔迪

【肖恩·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吉娜·戴維斯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寄生蟲》為何能在奧斯卡脫穎而出?
    第88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以《神鬼獵人》獲得該屆最佳男主角獎,是他演藝生涯的第一座小金人,當時有一名影藝學院會員匿名爆料,他投票給李奧納多是因為他只認識這一位入圍者。因此,如果想讓你的電影在奧斯卡得獎,它就必須要成為一種「現象」,儘可能吸引影藝學院會員看這部片,就算沒看過,也要對這部片有好的印象才行。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iPhone 9預購價3000元|直男Daily
    加入「猿人」元素你打幾分?本次育碧亦透露將在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之間推出5款AAA遊戲,其中包括「看門狗:軍團」,「渡神記」和「彩虹六號:封鎖」。其餘另外兩款承諾是來自育碧的最大特許經營權,不過有消息猜測是:正在開發的全新「孤島驚魂」和「刺客信條」。
  • 李荷妮捧小金人遭罵翻!孔曉振在場也出事《寄生蟲》:我們邀的
    記者吳睿慈/綜合報導韓國電影《寄生蟲》由導演奉俊昊所製作,刷新許多紀錄,10日更在奧斯卡獎拿下四座獎盃,成為最大贏家,就在韓網一陣歡呼聲下慶祝,李荷妮、孔曉振卻因參加了《寄生蟲》會後派對無故挨罵,李荷妮火速刪除捧著小金人獎座的照片,就連劇組都無奈出面替兩人緩頰
  • 《寄生蟲》獲奧斯卡,韓國牛逼!
    它的勝利,其實是一種歷史敘事與個人敘事融合的勝利,一個簡單的送信故事同時把個體和歷史聚合在了一起,而那個漫長的鏡頭(即便是假的),也營造出了一種個人在歷史中無處藏身也無處逃逸,只能像片中那個被河流衝走的鏡頭一樣的「無力感」。
  • 總評奧斯卡:選擇韓國電影《寄生蟲》,奧斯卡金像獎顛覆自身了嗎
    他洋洋灑灑不吝表達對奉俊昊這部作品的鐘愛之餘,也在結果揭曉前,拋出了對奧斯卡評委們擲地有聲的問話:過去幾年一直著力擴闊會員構成和擴大國際影響力的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真心想看到努力的成效嗎?真心想打破美國本土對全球電影行業的「壟斷」嗎?本屆奧斯卡評委們終於給出了一個肯定答案。
  • 「寄生蟲」:奧斯卡雖好,卻未必對口味
    但是一直沒有打開看,因為韓國片中除了動作、戰爭片之外,基本上是同一個敘事結構:前半截搞笑輕鬆浪漫,後半截沉重悲傷鬱悶,反正要讓你笑著笑著就極其難受就是了。韓國電影很喜歡這種結構,認為是拍出「笑中有淚」的味道,以至於只要是慢節奏的片子,基本上就是這種類型,逐漸形成了一種風格。
  • 昨晚二刷奧斯卡的「寄生蟲」電影後,我買了這些吃的……
    前幾天奧斯卡金獎名單出爐。最令人驚喜的是,韓國電影《寄生蟲》創造歷史,成為第一部拿到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外語片)的韓國電影。整部戲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這一碗「炸醬拉冬面」,電影裡稱之為「拉冬」(炸醬浣熊)。
  • 奧斯卡最佳影片,應該屬於「小丑」
    最佳影片「寄生蟲」在16部上佳作品的角逐中,榮獲桂冠。影片「小丑」,相較於「寄生蟲」稍顯得血腥些,如不是這樣,我想「小丑」該是最佳影片 。「小丑」成了英雄。「寄生蟲」成了逃犯。這也是兩者唯一的區別,前者略顯誇張的結尾,終究輸給了從頭至尾都演繹著真實的後者 。
  • 《寄生蟲》裡的「古早味蛋糕」,真實反映出人們對食品工業的偏見
    今年奧斯卡,《寄生蟲》是當之無愧的黑馬,力壓一眾優質影片,斬獲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四項大獎,這也是奧斯卡第一次把「年度最佳影片」頒發給非英語的影片,《寄生蟲》成功創造了歷史,電影導演奉俊昊一戰封神。
  • 電影《寄生蟲》創亞洲影片奧斯卡新歷史,92年第一人
    「寄生蟲」描述韓國社會階級分裂,製作人在致辭時說:「從沒想過這會發生,我們非常高興」,形容「這是史上非常恰當的時機」,感謝奧斯卡學院。馬丁和洛克以入圍影片和現場來賓說笑,包括預期「小丑」會如字面意思般有趣;洛克接著看向全球最大電商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兼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說道「貝佐斯超有錢,他離婚(付了巨額贍養費)仍是全球巨富;他看著(入圍電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心想這是部喜劇。」洛克問馬丁說,「你有什麼想向貝佐斯說的嗎?」
  • 《寄生蟲》裡提到的「古早味蛋糕」,真實反映出人們對食品工業的偏見
    今年奧斯卡,《寄生蟲》是當之無愧的黑馬,力壓一眾優質影片,斬獲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四項大獎,這也是奧斯卡第一次把「年度最佳影片」頒發給非英語的影片,《寄生蟲》成功創造了歷史,電影導演奉俊昊一戰封神。
  • 《寄生蟲》摘奧斯卡不是你噴國產電影的口實!
    今年的奧斯卡盛典於日前落幕,我們的「好鄰居」韓國電影大獲全勝,由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除了拿下首屆最佳國際電影之外,還拿下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四項最重量級的獎項。劃重點,《寄生蟲》折桂,也是首次有非英語地區的電影摘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更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有一部電影可以包攬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語片(也就是最佳國際電影的前身)。
  • 《寄生蟲》勇奪奧斯卡,靠這位韓國「最上流」的三星家族金主
    「第一製糖」,原本以食品業為主,後來在李美敬推動下,逐步發展成娛樂產業王國。2014年,她接受彭博市場雜誌採訪時說:「我這輩子痴迷於推廣韓國文化,就是從那時開始的。」聽完李美敬的奧斯卡獲獎感言後,好萊塢一位熟識李美敬的人,他對期刊記者說:「李美敬作為製片人,數十年如一日在幕後努力工作,為韓國電影勾勒願景,物色人選,搭建商業架構,使其能夠達到今日的高度。」
  • 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
    下面小編帶你感受一下得獎幾連!最佳導演:《寄生蟲》奉俊昊!奉俊昊導演致敬了馬丁斯科塞斯「上學時就研究馬丁導演的作品」,還感謝了昆汀「昆汀我愛你」。他說想拿電鋸把獎盃鋸開,五個人一人一份。最後又說了要喝到明天早上。
  • 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最全幕後故事與分鏡解析!
    2019年5月25日,其執導的影片《寄生蟲》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這是坎城電影節首次將金棕櫚獎頒給韓國影片 。在奉俊昊歷年作品中,很難用一種類型定義他的電影,其作品總有貼近真實的元素,他有著自己的不受類型規範的電影美學。美國電影媒體 IndieWire 評論,「奉俊昊本身就是一種電影類型」。
  • 川普與奧斯卡不和?《寄生蟲》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美國總統暴怒了
    當《寄生蟲》奪下本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時,這是眾望所歸,同時似乎也代表奉俊昊導演的小金人之路,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令人震驚的時刻直到最後才到來:《寄生蟲》獲得了最佳導演、還有最佳電影獎。韓國電影第一次在奧斯卡大放異彩,這結果確實嚇壞了許多人,也包括了美國總統川普。
  • 沒有他就沒有《寄生蟲》
    今天,借著《寄生蟲》的熱度 ,我們從兩個維度出發,簡單地來瞅一瞅——宋康昊那張平凡、卻不平淡的大臉。什麼叫做一張「受過欺負的臉」?很簡單,首先,大家想,什麼樣的人會被欺負?無非三點嘛:①沒有錢;②沒有地位;③沒有文化。
  • 《寄生蟲》創歷史 亞洲電影首獲奧斯卡最佳影片
    從先期美國國內的諸多獎項評定來看,最佳影片獎唯一的懸念集中在《1917》和《寄生蟲》兩部電影上。單從評獎角度來看,《1917》的優勢一直較為明顯:好萊塢製作,傳統戰爭題材,價值保守,技術精良;《寄生蟲》則在國籍上就已經輸了大半,如果不是實力超群,想拿下最佳影片獎,難度堪比登天。當然,非英語電影拿下美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提名,本身就已經是半個奇蹟了——在此前的奧斯卡歷史上僅有10部。
  • 繼《哪吒》《少年的你》後,大熱電影《寄生蟲》也被指抄襲
    前幾日,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韓國電影《寄生蟲》斬獲最佳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國際影片四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手捧四座小金人的導演奉俊昊也成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亮眼的存在。
  • 奧斯卡頒獎揭曉 |《寄生蟲》創歷史成為奧斯卡史上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當之無愧的成為本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六提四中,同時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現名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四個重量級獎項,也是奧斯卡史上第一部非英語的最佳影片,真實上演了奉俊昊和他的小金人們(此刻酸一下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