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花已開!疫情對楊梅是否有影響?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20 浙報融媒體

一簇簇微紅的楊梅花開在枝葉間,少量楊梅樹上已經微微坐果。「再過段時間就要開始疏果和保果了。」看著一株株開滿花的楊梅樹,仙居步路鄉梅農吳小蘭滿心歡喜。

而在半個月前,吳小蘭卻是憂心忡忡。以往,楊梅樹的修枝剪枝、翻土、施肥等工作需要在正月裡完成。吳小蘭告訴記者:「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楊梅春季管理比往年推遲了半個月。春季管理不做好,就會影響楊梅的產量,我們都很擔心。」

在步路鄉,愁的不止吳小蘭一人。步路鄉是中國楊梅小鎮,全鄉有楊梅種植戶2500多戶,種植面積1.3萬畝,楊梅產量1.5萬噸,產值1億多元。而放眼仙居全縣,這一數據更為可觀——全縣楊梅種植面積13.8萬畝,全縣預計楊梅年產值超過7億元,僅此一項可幫助全縣農民人均增收1800餘元。可以說,楊梅產量的多少,將直接影響當地農民一年的經濟收入。

服務隊的農技人員,手把手指導果農進行果樹管理 陳月明 攝

為此,如何「搶」回延誤的農時,保證楊梅不減產、不減量成了重中之重。「『搶』時間,就需要人,需要技術。我們分兩步走,幫梅農接了燃眉之急。」步路鄉常務副鄉長李勇華介紹,鄉裡第一步聯繫省農科院專家,提煉了今年春季管理的技術要點,彙編成冊;第二步組織楊梅協會的「土專家」成立了18支服務隊伍,每隊3-5人,帶著技術要點手冊到村裡手把手指導梅農,確保讓他們儘快搶回農時,減少損失。

為了將疫情對楊梅產量的影響降到最低,從2月18日開始,全縣共有100多支由縣、鄉楊梅專家組成的楊梅管理服務隊深入到田間地頭,為梅農提供春季管理技術。「這幾日,可算是能喘口氣了,疫情延誤的農時,也基本『搶』了回來。」仙居縣農業農村局特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康強覺得之前與楊梅管理服務隊一起天天跑楊梅山上都值了。

服務隊的農技人員,手把手指導果農進行果樹管理 陳月明 攝

看著樹椏間的楊梅花,懂行的人都明白,趕上農時,不是楊梅管理的結束,而是開始。「上午去看了我們縣裡比較大的一個網上銷售公司,下午要跟郵政再了解下物流情況。」這口氣王康強沒喘上多久,又忙了起來。王康強介紹,由於剛剛過了個暖冬,今年楊梅開花的時間比往年提早了十多天,相對的他估計今年楊梅的成熟期也會前移。因此,很多工作就要往前趕。

王康強表示,他們要做的就是確保楊梅產銷無憂,產的工作已經穩步推進了,銷的準備工作自然要跟上。「雖然,不知道疫情的影響會存在多久,但只要我們把工作都往前提一提,總能將影響降到最低的。」王康強信心滿滿地說道。

相關焦點

  • 楊梅有什麼營養價值?吃楊梅的禁忌是什麼?聽聽營養家是咋說的
    楊梅有什麼營養價值?吃楊梅的禁忌是什麼?聽聽營養家是咋說的每年的5、6月,正好是楊梅成熟的好時節。
  • 電動自行車是否應該取締?聽聽專家怎麼說
    中國汽車的保有量一直在上升,但是中國的電動車保有量更加多,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電動車。電動車的價格便宜,駕駛操作方便,在擁堵的城市裡面很受歡迎。但是因為電動車「亂竄」而出現的事故也不少,於是就有人提議取締電動自行車。那麼電動自行車真的應該取締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 楊梅有什麼營養價值?吃楊梅有什麼禁忌?讓營養家來告訴你
    楊梅有什麼營養價值?吃楊梅的禁忌是什麼?聽聽營養家是咋說的每年的5、6月,正好是楊梅成熟的好時節。說到楊梅,很多人都會想到「望梅止渴」的典故,然後還會瞬間感覺口腔裡酸溜溜的,胃口大開,精神振奮,就仿佛吃了幾顆楊梅一樣。
  • 專家:楊梅的營養與禁忌
    參與本期電視有獎問答活動,搶取防蚊、防感香包!活動詳情見本文末!關注公眾號,立即參與!楊梅時節吃楊梅!聽說過楊梅能止瀉,卻沒聽說過會加重腹瀉!先來看個案例~~專家:楊梅是藥食兩用的水果,確實具有止瀉止痢的功效。但是如果不慎多食,其表面的絨毛顆粒則會加強腸道蠕動而導致腹瀉加劇。
  • 聽聽育兒專家怎麼說
    今天,太子樂育兒專家為各位寶媽分享一些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寶媽們解決煩惱。太子樂解讀:夏天寶寶到底能不能吃冷飲?聽聽育兒專家怎麼說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過量食用冷飲對寶寶的不利影響。大家都知道,冰淇淋的主要原料雖然是牛奶,但是脂肪含量卻很高,蛋白質和鈣質含量很少,所以多吃只會造成發胖和營養不良。
  • 牙齒矯正的步驟有哪些,聽聽專家怎麼說
    日前,筆者採訪了濟南可恩口腔醫院花園路醫院口腔正畸科主任蔣兆霞,聽聽她是怎麼說的。  蔣兆霞說牙齒矯正的步驟有以下幾點:  一、檢查  先去醫院口腔正畸科諮詢醫生、詢價等事宜。醫生會讓你拍X光牙齒及頭部骨頭照片,目的是為了看你的牙齒及骨骼發展方向等,以利於以後制定準確的矯正方法和牙齒矯正過程,制定矯治計劃。
  • 新化楊梅,未來之路如何走?來聽聽新化縣領導怎麼說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劉建安 周鵬程 李靜芳)新化作為湖南省最大的水庫移民縣,目前全縣庫區楊梅種植面積達5萬畝,已掛果近2萬畝,年產值達到2億元。新化為何把楊梅作為移民後扶產業?種植如此多的楊梅,未來如何發展?
  • 小楊梅撬動大產業 仙居楊梅開啟「雲銷售」時代
    「五月楊梅已滿林,初凝一顆值千金。」6月10日上午,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台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浙江「六月楊梅紅」系列活動暨仙居楊梅節在仙居步路鄉啟動。浙江是楊梅的原產地,栽培歷史悠久,產業優勢突出,面積、產量、產值穩居全國首位。據近期業務部門調查,全省楊梅栽培面積約134萬畝,從品種布局來看,東魁楊梅佔53%、荸薺種楊梅佔29%。由於今年楊梅開花早,花期長,上半年氣候總體適宜,除部分果園受去年利奇馬颱風影響樹體受損結果量減少外,大部分產區座果率較高,全省楊梅預計65萬噸,較上年增5%。
  • 聽聽專家怎麼說
    銀行,作為傳統的金融機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個城市之中,都有分支行、網點,讓老百姓日常辦理業務的時候,更加便利。而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除了各種銀行網點之外,還有一類網點,有著特殊的存在,就是農信社和郵政銀行。未來的農村信用社和郵政銀行,還有人去存錢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 聽聽專家怎麼說!
    隨著疫情慢慢得到控制,新增的病例也在慢慢減少,很多人已走上了工作崗位,讓亂套的生活走向正軌。可是父母除了擔心自己的工作之外,也操心孩子的開學問題,不少學生在家休息都快兩個月了,如果開學時間一再延遲,到時候學習狀態可能跟不上,成績下降就不好了。
  • 北京新冠疫情跟三文魚有關?專家說……
    北京新冠疫情跟三文魚有關?為保證供應,物美所有門店均已做好各類民生商品,防疫物資備貨和緊急調貨準備。↑目前,物美大賣場玉蜓橋店肉蛋蔬菜水果供應充足北京家樂福家樂福方面也表示,門店的蔬果以產地直採為主,不受新發地閉市影響,目前貨源充足價格穩定。
  • 數碼印花有哪些應用優勢?聽聽企業專家怎麼說
    數碼印花有哪些應用優勢?聽聽企業專家怎麼說 2020-11-12 11:55:08 來源:紡織導報
  • 或許很多人搞錯了,聽聽專家怎麼說
    最近很多網絡文章都指出,說放屁次數過多過臭,是說明你肝臟不好,這有沒有依據,是不是真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聽聽專家是怎麼分析的。經常放屁,是肝不好?或許很多人搞錯了,聽聽專家怎麼說首先放屁的原因大多分為這2種,一是身體內正常的消化系統,細菌發酵幫助消化食物,就會產生氣體從而使放屁頻率增加,二是吃飯喝水時隨食物吞如消化道進入體內的氣體,放屁的原因很是複雜,比如食用過多生氣食物和急性大腸症候群,食物咀嚼不充分,腸道疾病等等,實際上和肝臟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誠實地說,挖鼻孔這件事,可能大部分人都幹過。對於很多人來說,挖鼻孔除了不太雅觀,好像並沒有什麼危害,還能清潔鼻腔。而且有的人還把挖鼻孔當成一種樂趣,一天不挖,全身都不舒服。但是,挖鼻孔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無害。有的人平常喜歡挖鼻孔,別小看這種行為,挖著挖著可能就導致結核桿菌感染,形成鼻結核,鼻腔出現血絲。
  • 【楊梅】英文怎麼說?
    楊梅 waxberry1.Numerous waxberry trees are
  • 楊梅荔枝裡有蟲,看完視頻驚呆了!到底還能不能吃了?
    真相到底如何?市面上的楊梅都有蟲子嗎?記者親自測試……幾分鐘後,浸泡楊梅的容器中,居然真的有東西在蠕動。專家說,這些都是果蠅的幼蟲。知多D吃了楊梅裡的蟲子後果嚴重嗎?專家說,很多水果都存在果實蠅幼蟲的問題。果蠅還是成蟲時,它在果肉的表面產卵,產卵以後卵就孵化成幼蟲,然後幼蟲就鑽到果肉裡面。
  • 現在疫情還沒結束,會影響正常過年回家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從目前情況來看,全國大部分城市都是安全的,也沒有疫情。只有局部城市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但我們已經進行了嚴格的管控,我相信清零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今年春節,新冠疫情是不會全面爆發的,那麼也自然不會影響春節放假。
  • 楊梅有蟲不能吃?了解 4 點,放心大膽吃楊梅
    楊梅裡確實可能有小白蟲,因此它也是世間少有的「葷素搭配」的水果。楊梅裡的小蟲子是果蠅幼蟲。這是楊梅的傳統栽種中很正常的自然現象。而且幼蟲期的果蠅,吃下去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完全不用驚慌。如果實在是食慾受影響、心裡有坎過不去,怎麼辦?
  • 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年初的一場疫情,讓全民加速了對於健康追求的腳步,專家們也紛紛建議大家關注日常免疫力的提升,養成好體質。在這個期間,最受人們關注的莫過於益生菌了。今天,已經邁入了益生菌4.0時代。而標誌著益生菌4.0時代問世的益萃質,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有幸請到資深營養學專家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益萃質的故事。
  • 身體總是放屁,是身體在排毒還是肚子裡有氣體?聽聽專家怎麼說的
    放屁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有一些人會出現頻繁放屁的情況,有這樣情況的人身體肯定存在一些小問題,關於放屁,我們需要知道哪些知識呢?一、身體總是放屁,是身體在排毒還是肚子裡有氣體?聽聽專家怎麼說的1、吃飯速度太快專家表示:我們小時候吃飯,大人都會教我們要細嚼慢咽,這樣才能給腸胃減輕負擔。可是現在很多人吃飯的速度越來越快,有的人是因為趕時間,也有一些人是從小養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