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與茶,與書,一起品讀暖春裡的《花氣燻人帖》吧!

2020-12-28 漢府古文化

《花氣燻人帖》為黃庭堅所書,縱30.7cm,橫43.2cm,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釋文: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其筆法凝練,枯溼墨色得當,橫者頓挫自如,力當千鉤,縱者如畫錐沙,蒼茫險絕,章法於不經意之中自見匠心,體現了高超的筆墨功夫和宋人寫意的文人風情。

《花氣燻人帖》的由來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聞,黃庭堅正在家閉門修身,突然有人送來滿屋子的鮮花。送花的是駙馬王銑,因為黃庭堅曾答應給自己寫詩,但過了好久也沒有收到,就送花來提醒他。可萬萬沒想到這花氣卻完全擾亂了黃庭堅的禪定。於是,在黃庭堅這花香襲人的氛圍之下,給後世子孫留下了一篇風流千古的詩書佳作——《花氣燻人帖》。此帖是黃庭堅草書作品得意之作,作草書如正書。變張旭、懷素舊法,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黃庭堅被奉為影響有宋一代的「江西詩派」的宗師,後人往往把他的詩風看作整個宋詩的代表。他是最能代表宋代文學特色風貌和發展成就的詩人。他的詩歌以鮮明的風格特徵而自成一體,當時就被稱為「黃庭堅體」或「山谷體」,影響深遠,追隨、效法的詩人頗多。

他曾中進士 (1067年) ,然後進入官場,但一生不得志, 不僅長期沉官下僚, 還屢遭貶入邊遠之區, 但他始終坦然、安然、安時順處、樂天知命, 這是因為他的生命深處始終深藏著田園禪意, 在田園禪悅中快慰自己的心靈, 走完命運多舛的生命歷程。

黃庭堅由於其成長環境、家庭環境, 被浸潤出了終生胸懷山水與禪意的文人情懷, 出世、隱逸是其終生的興趣。他詩詞文章展現了他的這些情懷。然而, 他始終沒有遠離紅塵, 始終在官場上沉浮。他不象唐代的施肩吾, 登進士第後不等朝廷任命, 便來到了洪州西山修煉道術, 成了真正的道士, 並立志要成為西山的第十三真君。施肩吾曾題詩:「重重道氣結成神,玉闕金堂逐日新;若數西山得道者,兼餘即是十三人。」

人們一般都認為, 黃庭堅要養家, 所以他必須去走仕途。這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然而, 他從小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 建功立業、救世濟民、光宗耀祖的思想應當還是有的, 特別是他出身於官宦之家, 他的祖父、父親、叔父等都是朝廷官員兼學者, 所以他不可能放得下仕途這條路, 即使第一次進士考試沒中第, 他還是堅持再考。即使仕途一再不順, 他還是堅持走下去, 直到被流放也沒有躲入佛門。在山水與禪的情懷中來坦然面對塵世的不順。

黃庭堅的書法氣勢宏大, 講究布局。歷來中國書家講究書品與人品, 有「書如其心」的說法。黃庭堅情操高尚, 不以富貴得失為念, 表現在書法作品上則是「胸中無芥蒂,筆下無點塵」,其坦蕩胸懷, 也可以從書作中, 墨裡行間窺測一斑。有詩曰:「坦蕩胸懷讀黃帖, 磊磊落落慕高潔。六根浮塵塊壘盡, 書家亦備醫相德。」

黃庭堅重視人格的藝術顯現, 注重主體意趣的展示。他認為人品與書品完美融合是好的, 但不能陷於只重人品而輕了書品的泥沼, 藝術貴在創新, 賦予書作以個性精神, 才能獨具面貌而流傳於世。

宋代書法藝術, 承唐繼晉, 上續五代, 開創了一代新風。宋四家為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人, 尚意之風為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宋書不是簡單否定唐人, 也不是簡單回歸晉人, 禪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響了宋人的書法觀念, 而詩人、詞人的加入, 又給書法注入了抒情意味。不斷打破了前人法度, 專門注重意趣, 強調主觀表現, 從而開闢了新的道路。

相關焦點

  • 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只有28個字,放大後神採飛揚
    春日裡,無意間看到黃庭堅的這幅《花氣燻人帖》,雖然只有28個字,還是被驚豔到了。快來一起欣賞下吧!放大後看,更是覺得這書法寫得神採飛揚!黃庭堅《花氣燻人帖》《花氣燻人帖》是中國北宋書法名家黃庭堅的書法之作,以隨意自在的筆法,結合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婉轉,組成了一幅堪稱完美的書法小品,是欣賞書法的難得佳作,尤其適合在春天裡欣賞
  • 黃山谷的《花氣燻人帖》:花氣燻人,心生歡喜
    初次讀到黃山谷的「花氣燻人慾破禪」 ,仿佛是置身花陣香海之中,頓覺心生歡喜,更不消說展看那筆墨縱橫、勁若飛動的墨跡了,似乎這千年的花氣還在,未曾散去。一讀驚心,再讀驚豔,以歡喜心讀,讀出歡喜,這小小的便箋竟如此撩撥著我的心弦。
  • 黃庭堅《花氣薰人帖》,吳鎮《墨竹譜》
    第二期於4月25日正式對外展出,展出的分別是宋代黃庭堅的行書七言詩《花氣薰人帖》與元代吳鎮的《墨竹譜》。宋   黃庭堅   花氣薰人帖   紙本   草書    30.7×43.2cm釋文: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 楹壇十佳作品:梅前負手品花氣,月下倚松聽鶴聲
    【楹壇十佳作品】第四期《有鳳求凰》十佳聯榜(1月11日)1梅前負手品花氣(挽袖扶梅)月下倚松聽鶴聲(君羊先生)2梅前負手品花氣(挽袖扶梅2)舍下邀朋對酒樽(走過青春)8-江蘇-王志成香色納群芳,已為世上十分寵;身心修大德,深得茶中一味禪。9-湖北-成慧萍品形皆雅,天賦仙姿滿鼻香,美人當髻飾;藥食同源,露滋玉骨通身白,翠葉浸冰團。10-遼寧-姚憶潔白無睱,不遜紅黃藍綠色;清香有品,尤痴淡靜雅儒人。
  • 《四月是你的謊言》燻的離開,或許是我們想要的做好的結局!
    在日本有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就是一個超級的漫畫大國呀,可以這麼說,日本有許許多多的漫畫是真的很厲害,有好看吶,那麼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部讓許多人都淚落的漫畫 ,那就是四月是你的謊言呀,這部漫畫吧,有一點的虐心,但是呢,又有這麼的鼓勵勵志的元素在裡面,是一部很好的漫畫,但是呢,在看的過程中呢,畢竟是宮崎駿筆下的漫畫呀
  • 品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領略茶道的魅力《茶之書》
    午後陽光和煦,坐在窗邊,沏上一杯茶,再捧上一本書。頓時覺得心怡神曠,通體輕盈。讀一本好書、品一杯好茶,美好的午後時光也不過如此!《茶之書》的作者是岡倉天心,日本明治時期著名的美術家、美術評論家、美術教育家、思想家,也是日本近代文明啟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岡倉天心1863年出生於日本橫濱一個商人之家,從小學習英語和漢學,受到他老師Fenollosa的啟發,致力於保護與發揚日本傳統藝術及美學。
  • 燻一爐沉香,飲一杯香茶,沉香是一種生活方式
    不可否認,這沒毛病,但我一直覺得沉香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如同茶一樣,品的是一種韻味,一種道,而不應該單單只是原材。燻一爐沉香配著一杯香茶,讀著一本書,聽著一首音樂,有陽光有馨香,這就是一個人簡單不失情趣的生活方式。沉香在生活中,好像春日裡的細雨,可以滋養我們的心靈世界。喧鬧的城市中,人來人往,沒有時間和自己在一起。
  • 一場與花兒的美麗豔遇——東方花氣之父的生命與智慧
    199090年甚至進入中藥鋪工作,深入了解中藥草的藥性與應用,最後與朋友一起頂下店鋪全心研究。1991隨著研究的開展,他細緻的體察到生物能量以及訊息的作用,他一面深探內在湧現的天賦療愈能力,一面學習活用訊息以治療病人,並且展開了對訊息特性的研究工作。
  • 品茶·品書·品生活︱共迎「國際茶日」,與您開卷「嘆茶」
    由圖書館與社會閱讀專委會組織參與編寫、匯集古籍、民國文獻、全國各省地方茶文獻的《中國茶文化資料集成》一書也即將出版。東莞圖書館特推出了品茶、品書、品生活的系列活動,與您一起開卷「嘆茶」。中國是茶的故鄉,有著悠久的產茶歷史,是茶葉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各民族在不同的地區都有著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清代醉月山人先生的這句詩,講的就是飲茶與讀書的情調。書與茶,是生活需求也是精神依託。細品茶、靜閱書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健康生活方式。5月,東莞圖書館聯合各分館等策劃了「茶韻書香」系列活動。
  • 九月月刊-祈光花氣第134期
    行走在愛的故事裡這次的行腳結合深層療愈級的粉紅玫瑰(不是粉紅野玫瑰喔)及心輪花氣,打開心與愛的療愈場,在雙腳行入人間的過程中,開啟了心靈的秘境,尋著生命的光源,訴說愛的生命故事,汲取源頭的智慧,滋養我們紮根入世,好好地存在。
  • 茶人|品說茶韻味 詮釋茶文化
    他坦承:「我是喝茶人,我認為茶是最健康的飲料,一日不可無茶。也許是愛屋及烏吧!因此我興趣閱讀寫茶的文章書籍,喜歡觀賞茶歌茶舞和茶藝表演,關心一切有關茶的信息。」由於有這個興趣愛好,他就從單純的喝茶人變為品茗者,進而成為探索茶、研究茶的愛好者,而後把自己對茶的感悟與理解化為精美的趣味文章。
  • 「四月是你的謊言」這個四月將要來臨,我卻再也成不了你的友人A
    今天是四月一日,四月也就在今天來臨了,在個四月,不知道你要等的那個人已經如期而至?四月就是夢的開始,讓我們再次重溫這個四月的美好!看過【四月是你的謊言】的小夥伴,應該會知道該番的細節真的是超感人,它表現在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場景……不斷吸引著我們看下去,不斷牽動著我們的心。裡面講述了幾位少年的之間的問馨又催淚的經歷。有相互鼓勵相互激勵的勵志情節,有離別傷感的情節。如此佳作能讓動漫迷每年的四月相約在此,裡面豐富的內涵,深刻的含義。真的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 美食書單丨賞人間風味,品四月春膳
    說起美食,不得不向大家推薦生活書店出版的知味書系列,細品飲食背後的文化。收藏這個書單,五一假期,用讀書和美食填充,享受風味人間。四月將盡,春日限定的時蔬一定沒少吃,香椿芽、油菜花、薺菜、莧菜、春筍......《四月春膳》作者曹亞瑟在書中描述四月是肥而不膩的。在四月,詩人們好像都陷入愁苦之地。
  • 書法藝考(書法史)——《花氣薰人帖》
    花氣薰人帖《花氣薰人帖》是中國宋代書法家黃庭堅的小品之作,一首二十八個字的小詩,以隨意自在的筆法寫來,把平日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宛轉結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賞書法不可多得的佳作[3]收藏鈐印這件書跡無款印,原是附在元佑二年(1087),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之後,今已單獨成一帖。前面原有識語,說:「王晉卿(詵)數送詩來索和,老嬾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頻送花來促詩,戲答。」可知原詩是為王詵作的,表示難於作詩。
  • 茶的味道,品過才知道!
    茶湯裡新鮮偷悅的酸,不同於發酵過度的酸嫂味,往往只在生態絕佳的野放茶中,方可覓到。 東坡飯後一杯茶,臥榻酣睡已知足,何必再問鏡花水月? ▲▲▲ 從詩中我們可以讀到:茶能養生,也能修心。功名利祿、煩事擾心,皆不如一盞清茶入喉的滋味。
  • 箏韻古箏教學暖春四月新琴代購通知
    初學古箏打算買琴的朋友請先耐心的看完下面這段視頻:【古箏的製作過程】人間四月天即日起至04月30日,箏韻古箏教學推出「暖春四月新琴代購」活動,近期有需要選購初級、中級、高級用琴的學員或箏友均可在線聯繫我們。我們用專業負責的態度為您選購經濟實用的古箏,所有新購古箏均廠家直發,箏韻代購遠低於市場價格,請大家協助相互轉告轉發。️
  • 北宋書法的巔峰——品一品黃庭堅的草書思想
    通過這些零碎的隻言片語,我們可以一窺黃庭堅草書書學思想,其中「韻勝」、「以禪論書」是其代表性的草書觀。韻勝宋人論書多用「韻」,雖然在不同的語境下「韻」的含義不盡相同,但是宋人論書中的「韻」,大致是指書法的意態美和風雅。黃庭堅論書尤其喜歡用「韻」作為標準,不僅是評鑑他人書法,對自己的草書境界的追求也是以「韻勝」為 目標。
  • 酒國的狀元|品讀
    ,李白、杜牧等文豪反而隨著時光的遠逝,愈加熠熠生輝,於是為「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而驕傲。每天暢遊在酒的王國中,新石器時代到唐宋元明清形成一條鮮明的脈絡,從汾陽杏花村到美國博覽會,歷史上的酒與現實中的酒交融在一起,從味覺到文化一次次被洗禮,汾清天下,汾酒不愧是酒國中的狀元。
  • 暖春復甦|武林廣場地標商業體杭州大廈放「暖春」福利了,超多美食...
    暖春復甦 尋味武林暖春3月,城市復甦。餐飲店裡食客多了起來,街上計程車忙了起來,商場店鋪也開了門……杭城,已經漸漸恢復往日的活力。作為杭州商貿業的發源地,武林商圈是市中心黃金地段的核心商圈,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王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