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考(書法史)——《花氣薰人帖》

2020-12-28 東方星書法高考
花氣薰人帖

《花氣薰人帖》是中國宋代書法家黃庭堅的小品之作,一首二十八個字的小詩,以隨意自在的筆法寫來,把平日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宛轉結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賞書法不可多得的佳作。帖上有南宋「緝熙殿寶」的印,入過南宋內府。也有清代朝鮮人安儀周的收藏印安歧(安儀周)是當時最著名的大收藏家。此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作品賞析

"花氣薰人"是黃庭堅的小品之作,一首28個字的小詩,以隨意自在的筆法寫來,非常爛漫天真,在黃庭堅講求結構的書法中也是不可多見的好作品。「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花朵開放時的香氣薰來,仿佛使平日修行禪定的功夫都被破除了,過了中年竟然還有這樣為花感動的心情,到了春天,有著寫詩的念頭,卻又像一層一層逆水的灘頭,船要上行,何其艱難啊!」

此帖筆勢蒼勁,拙勝於巧,肥筆有骨,瘦筆有肉,「變態縱橫,勁若飛動」。其美韻不亞於行楷書。「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草聖'宜焉!」(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沈周題跋)此時黃庭堅的草書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此時草書書法,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

作者為了傳達自己對年齡、歲月、春天、生命創作許多複雜的經驗,寫了這首詩,也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書寫,把黃庭堅平日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宛轉結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賞書法不可多得的佳作。

書法淵源多種,主要受顏真卿、蘇軾和南朝刻石《瘞鶴銘》影響,紹聖元年(1094)貶黔中,見懷素草書《自敘帖》,受到很多啟發,用筆趨於圓勁,多連綿草勢。用筆剛強挺健,墨色有濃潤枯澀的變化,是一件難得的小品。

詩詞釋文

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3]

收藏鈐印

這件書跡無款印,原是附在元佑二年(1087),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之後,今已單獨成一帖。前面原有識語,說:「王晉卿(詵)數送詩來索和,老嬾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頻送花來促詩,戲答。」可知原詩是為王詵作的,表示難於作詩。

作品上有南宋「緝熙殿寶」的印,入過南宋內府。也有清代朝鮮人安儀周的收藏印安歧(安儀周)是當時最著名的大收藏家。

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世稱「黃山谷」。北宋詩人,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學蘇軾門下,天下稱為「蘇門四學士」,開創江西詩派。

黃庭堅出身於一個家學淵博的世家,父親為著名詩人,與當時的王安石、歐陽修、梅堯臣都有交往。自小聰慧過人,一生命運多舛,仕途坎坷,與蘇東坡極為相似,熱衷佛老,也不遜於蘇。《宋史·文苑傳》稱他:「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說:「餘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舜欽)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

他的行書,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用筆如明代馮班《鈍吟雜錄》所講:「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柳公權的楷書得到啟發,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蕩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學他的書法就要留心於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和結體的舒展大度。至於他的草書,趙孟俯說:「黃太史書,得張長史圓勁飛動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嘆。」

相關焦點

  • 黃庭堅《花氣薰人帖》,吳鎮《墨竹譜》
    第二期於4月25日正式對外展出,展出的分別是宋代黃庭堅的行書七言詩《花氣薰人帖》與元代吳鎮的《墨竹譜》。宋   黃庭堅   花氣薰人帖   紙本   草書    30.7×43.2cm釋文: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 四月,與茶,與書,一起品讀暖春裡的《花氣燻人帖》吧!
    《花氣燻人帖》為黃庭堅所書,縱30.7cm,橫43.2cm,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釋文:花氣薰人慾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花氣燻人帖》的由來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聞,黃庭堅正在家閉門修身,突然有人送來滿屋子的鮮花。送花的是駙馬王銑,因為黃庭堅曾答應給自己寫詩,但過了好久也沒有收到,就送花來提醒他。可萬萬沒想到這花氣卻完全擾亂了黃庭堅的禪定。於是,在黃庭堅這花香襲人的氛圍之下,給後世子孫留下了一篇風流千古的詩書佳作——《花氣燻人帖》。此帖是黃庭堅草書作品得意之作,作草書如正書。
  • 書法藝考(書法史)——《遠宦帖》
    《中國書法全集》對《遠宦帖》的書法風格評價為「偏鋒側鋒甚明顯,體勢多有章草意味」。法帖內容:釋文省別具,足下小大問為慰。多分張,念足下懸情,武昌諸子亦多遠宦。足下兼懷,並數問不?老婦頃疾篤,救命,恆憂慮。餘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 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只有28個字,放大後神採飛揚
    春日裡,無意間看到黃庭堅的這幅《花氣燻人帖》,雖然只有28個字,還是被驚豔到了。快來一起欣賞下吧!放大後看,更是覺得這書法寫得神採飛揚!黃庭堅《花氣燻人帖》《花氣燻人帖》是中國北宋書法名家黃庭堅的書法之作,以隨意自在的筆法,結合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婉轉,組成了一幅堪稱完美的書法小品,是欣賞書法的難得佳作,尤其適合在春天裡欣賞
  • 書法藝考(書法史)——《二謝帖》
    《二謝帖》是東晉朝王羲之創作的書法作品。法帖內容:釋文:二謝面未比面①,遲諑良不靜②。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③。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④。左邊劇⑤。此帖書法自然灑脫,縱筆迅疾,恰如驚猿脫兔;馭筆徐緩,又如虎踞龍蟠,抑揚頓挫,極有節奏感,是縱擒有度之作。《二謝帖》是王羲之的一封信札。其開頭的「二謝面未比面」可以說是行楷筆意,用直線條比較多,字比較挺。「遲詠(諑)良不」行筆較快,開始有粗細和大小變化。
  • 書法藝考(書法史)——《鮮于氏離堆記》
    書法雄健清勁。為顏氏中年重要書跡之一。傳世墨本以「未水虛」三字未損者為舊。創作背景及內容《鮮于氏離堆記》上元元年(760年)八月作。上元元年八月,顏真卿由刑部侍郎出貶蓬州長史,途經新政縣,應成都兵曹鮮于昱之請,為其父鮮于仲通撰寫《鮮于氏離堆記》。描寫離堆的位置、山勢和離堆石堂的形制及周圍景色,介紹鮮于仲通其人及顏氏與鮮于氏的通家之誼。
  • 聊城書法藝考培訓機構排名哪家好?
    聊城書法藝考培訓機構排名哪家好?藝霖書法教育自成立以來向央美、國美等中國藝術殿堂和國內各大藝術類院校以及211、985等綜合性重點大學輸送8000餘名優秀學子。教育成果有口皆碑,有據可查,是藝考教育界的一座豐碑。
  • 河北學子什麼時候決定走藝考比較好?書法高考培訓學校
    什麼時候決定走藝考,這的確是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其實做出最後抉擇依舊是要靠自己,不能盲目的去問詢別人的意見,而是要從自身的實際需求去決定到底走什麼樣的奮鬥之路。建議做如下分析自我情況分析能否接受從早上寫字到晚上的枯燥能否接受同樣競爭壓力的藝考大軍的壓力能否在書法學習路上堅持不懈客觀條件分析書法投入需要花費一定的錢,包括筆墨紙硯,這是一筆並不算少的投入書法的高三集訓班的費用,一般費用在3--5萬藝考生因為高三校考的原因,一般也要參加文化課培訓班,這同樣也需要一定的費用藝考同樣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 書法高考(書法史)——《劉中使帖》
    線是書法藝術唯一的形式手段,文辭是書法作品的題材(題材的第一層含義),兩者都能各自刻畫一'境'。對一件書法作品來說,除線條之'境'直接訴諸人們感官外,隨著人們對文字的辨識,文辭之'境'總會有意無意浮現於心中,疊加與線條之'境'上。只有這兩'境'首先達到協調,然後才談得上'意'與'境'的融合:作者主觀世界與線條之'境'和文辭之'境'的統一。"
  • 2021年藝考即將迎來全省統考「藝考不易考」成趨勢
    再過1個月,全省美術類、文學編導類、書法類、舞蹈類考生將正式迎來全省統考,眼下島城各高中的藝術類考生正在積極備戰統考、聯考和校考。統考專業增加、聯考平臺減少、文化課要求提高、校考學校減少、不少專業納入普通類錄取……根據省招考院最新公布的《山東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實施方案》,2021年山東藝考政策有多處調整,且調整幅度較大。
  • 杭州毛筆書法價格_書法培訓哪家好_杭州秦漢胡同國學-淘學培訓
    中國書法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雖然書法藝術的自覺化至東漢末才發生,但書法藝術當於漢字的萌生同時。漢字的形成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目前發現的關於原始漢字有關的資料,為學術界公認的中國較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約前14至前11世紀)的甲骨文和金文。從商代後期到秦統一中國(前221年),漢字演變的總趨勢是由繁到簡。這種演變具體反映在字體和字形的嬗變之中。
  • 藝舟雙楫,書學相得——沈必晟的學術與書法
    □ 趙志成在武漢書壇,有一個書法世家頗受關注,那就是「漢上四沈」:沈邦武先生與其子沈必輝、沈必耀、沈必晟。沈邦武先生在世時,為湖北省文史館館員,被書法界譽為「招牌大王」。其子均克紹箕裘,書畫印和相關學術研究各展所長,為藝壇佳話。因為年齡和工作關係,我與沈必晟交誼甚厚,對其人與書法亦多有敬重、了解。書法藝術,理論與創作可謂藝舟雙楫。
  • 一代奇才,寫了最美行楷,這字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
    書法史上個個成名的書法家幾乎都是全才,對於經史子集皆能通曉,這也是一個書法家最基本的素養,沒有一定的學問基礎,其書法也並不會長遠。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位書法史上的一位全才,也是一個奇才,他寫出了最美的行楷,這字秀美無雙,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令後人望塵莫及!
  • 書道育人 翰墨飄香——記書法教師瞿雅慧
    聊起書法,她打開了話匣子,將她學習書法20多年的故事向記者娓娓道來。 「我出生於1989年,母親是一位教師,認為練就一手好字對我今後的發展很有幫助;姥爺酷愛書法,小的時候我經常看姥爺寫書法。在這樣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讓我對書法有了興趣。」瞿雅慧說。 小學3年級時,瞿雅慧開始跟著學校的一位老師習練書法。
  • 明代一位頂級書法大師,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連王羲之都比不上!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種「從眾」和「英雄史觀」,當被這種觀念所左右的時候,你就很可能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學習書法也有「先專後博」與「先博後專」的說法,不管哪一種說法,都有其道理,也並不是絕對的,學書法「專」與「博」都是需要經歷的過程,沒有「專」,你的「博」就沒有意思,沒有「博」,你的「專」就會很蒼白。
  • 京海墨韻名家張仁芝以書畫為主體,書法為載體,傳文化之薪火
    ,畫家書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若以影響中國畫壇較大的前十名中國畫家如,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林風眠、潘天壽、李可染、徐悲鴻、劉海粟、張大千、傅抱石而言,其中只有林風眠一人不長於書法,其比例竟是九比一,而且其中長於書法的九位泰鬥均為書法的高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二十世紀的書法殿堂裡,如果去掉畫家書法這一組成部分,整個書法史將會黯然失色,也必將改寫。
  • 重做高考生 這些書法類考題你能得幾分
    今天就是高考了祝各位學子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小美搜了搜近幾年美術藝考的題目看過這些藝考題之後你就不會認為藝考是升學的捷徑藝考也需要真心地熱愛,也需要踏踏實實去學習2017年央美藝考題為根據唐代劉長卿的
  • 濮陽市聲樂藝考集訓收費標準
    濮陽市聲樂藝考集訓收費標準,壹壹藝術是中原地區高端藝考築夢品牌。濮陽市聲樂藝考集訓收費標準, 此外,因為藝考新政,現場校考推遲到高考後,部分院校和專業甚至取消校考,改以文化課或省統考成績錄取。
  • 部分高校藝考最新消息:線上考試持續,有些校考取消
    中國網北京12月11日訊(記者 徐虹 李穎)因疫情原因,2020年藝考招生出現了不少新變化,即將到來的2021年藝考還有哪些新政策、新方式?隨著藝術類招生考試臨近,近期部分院校陸續發布相關公告。從各校已公開的公告或招生簡章來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2021年藝考招生變化不小——線上考試將延續,多校多專業取消校考,部分學校的藝術類專業將納入普通類招生……為便於考生及時掌握信息,中國網教育頻道記者盤點梳理了全國10餘所高校的最新藝考政策。在此,也要提醒考生,密切留意招生高校的官方發布,仔細研讀招生簡章,做好充分準備,迎接疫情常態化下的新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