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 嫌疑人被批捕

2021-01-17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9日訊 近日,威海首起涉嫌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被威海市文登區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網際網路是一個多層結構,我們平時所瀏覽訪問的內容僅僅是處於網際網路表層的「表層網」。其他還沒有被傳統搜尋引擎索引的內容統稱為「深網」,「深網」的深處,僅能在電腦上進行一系列特殊的操作設置或在特殊軟體的輔助之下又或對本機的特殊授權之後方能進入訪問的一種網絡——即稱之為「暗網」。

「暗網」的顯著特點就是使用特殊加密技術對網際網路信息刻意隱藏,利用加密傳輸、P2P、多點中繼等方式為登錄用戶提供匿名訪問。「暗網」作為一種具有隱藏、易逃脫監管性質的網絡,逐步成為網絡違法犯罪滋生的搖籃,從黑客竊密、非法收售違禁品到國家間諜活動,都依託著「暗網」進行。

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在獵奇心理驅動下慢慢接觸「暗網」,在日常瀏覽「暗網」的過程中,他的心智逐步被「暗網」中充斥的各種違法、負面信息侵蝕。2020年5月,周某某在利益的驅動下,利用自身網絡技術,通過「暗網」非法獲取40餘萬條公民銀行卡信息,販賣5萬餘條大學生身份信息。2020年7月2日經文登區檢察院審查,依法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暗網」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日益增多,特別是與公民隱私息息相關的個人信息買賣犯罪逐漸在「暗網」嶄露頭角。雖然「暗網」具有匿名性和隱蔽性特點,但「暗網」並不是「法外之地」和「避罪天堂」。提醒廣大網民朋友,注重保護個人信息,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共同維護網絡健康,共建和諧網絡空間。

閃電新聞記者 寧佳 報導

相關焦點

  • 販賣個人信息,從「暗網」墜入法網
    販賣個人信息,從「暗網」墜入法網大眾日報記者 陶相銀2020-09-09 18:50:4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威海市公安局獲悉,威海警方日前破獲一起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 暗網倒賣公民個人信息 四川警方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登陸訪問「暗網中文交易論壇」,向他人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再通過多款聊天軟體聯繫下家進行販賣,非法獲利。1月5日,四川省公安廳公布了包括「瀘州王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在內的「淨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
  • 利用「暗網」販賣個人信息近1億條,2人被抓
    記者日前從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了解到,當地警方偵破一起利用「暗網」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查獲公民個人信息近1億條。2019年12月,銅陵市公安局銅官分局楊家山派出所接到一條線索:有人利用「暗網」販賣公民個人信息,信息內容包括公民姓名、手機號碼等。當地警方成立專案組,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暫住在楊家山派出所轄區的江蘇籍男子胡某。12月17日,民警在胡某的出租屋內將胡某及其同夥吳某抓獲。
  • 寧波公安破獲首起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央廣網寧波6月3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嚴世君 奕超超)6月2日,寧波奉化公安分局召開淨網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警方破獲的寧波市首起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所謂「暗網」,就是普通用戶無法通過百度等公共搜尋引擎訪問,需要特定的軟體或授權才能登錄。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
    5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經過4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江蘇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5000多萬條。這起案件也被公安部列為2019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的10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之一。
  • 黑產利益鏈: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
    截至案發,王某城累計販賣公民個人信息100餘萬條,非法獲利折合人民幣10萬餘元。  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王某城與買家、賣家交流均使用特殊軟體,且以比特幣結算。專案組民警日夜追蹤,從大量資金流水中,研判出一條買家的線索。  2019年10月29日,這名買家在蘇州崑山落網。由此,專案組也找到了這一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鏈條的關鍵一環。
  • 特大「暗網」侵犯個人信息案宣判!被倒賣的個人信息大部分竟用於……
    在此案中,代號「akula98」的團夥成員就販賣公民個人信息超100萬條,獲利10餘萬元,為逃避警方打擊,他一直用比特幣進行交易;團夥成員林大偉,從「暗網」等非法渠道購得350餘萬條銀行開戶、手機註冊等數據,非法牟利70餘萬元……這是一起組織嚴密、作案手段隱蔽的犯罪團夥,該案最大的特點是犯罪分子利用「暗網」進行交易,「暗網
  • 湛江首宗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宣判
    日前湛江市首宗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進行了審理宣判2020年1月14日經開區檢察院依法對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鄭某磊批准逮捕於2020年3月30日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其提起公訴犯罪嫌疑人鄭某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沒收其違法所得什麼是「暗網」?
  • 鎮江偵破「暗網」案件 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
    「暗網」,一個很多人聽說過但卻無法進入的地方,因其極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滋生了許多犯罪。2020年5月,鎮江市公安局工作中發現的一條帖子開始著手「經營」,在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的全程指導支撐下,終於在「暗網」上撕開了一個缺口,順藤摸瓜,搗毀一條銷售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涉及拼多多、淘寶、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
  • 買賣微信號 男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
    買賣微信號年「賺」20餘萬男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 聽說過高價收購舊手機、二手車,現在竟然還有人高價收購微信號,驚訝之餘是不是很心動?今天,記者從衡陽市石鼓區檢察院獲悉,嫌疑人陽某某販賣微信號,獲利20餘萬元,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2019年6月,高中畢業的陽某某偶然在網上發現,收購的微信號轉賣出去可以獲取高額收益,便開始用盡心思仔細琢磨如何通過網絡實施買賣微信號交易獲利。「我通過加微信群、或是發廣告等多種途徑從上線手中購入微信帳號。」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包括銀行開戶、手機註冊數據...
    同時,他還通過「暗網」交易平臺批量購買「股民」「車主」「銀行」「房產」等行業的公民個人信息,轉賣獲利。截至案發,王某城累計販賣公民個人信息100餘萬條,非法獲利折合人民幣10萬餘元。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王某城與買家、賣家交流均使用特殊軟體,且以比特幣結算。專案組民警日夜追蹤,從大量資金流水中,研判出一條買家的線索。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涉及銀行開戶、手機註冊等數據
    由此,專案組也找到了這一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鏈條的關鍵一環。經查,該買家為王某陽,長期經營期貨交易平臺。王某陽到案後交代,購買公民個人信息是為了業務推廣需要。此外,王某陽不僅通過王某城購買公民個人信息,還另有渠道,購買了數百萬條涉及期貨和POS機的公民個人信息。「作為中間人,他還幫忙介紹,從中拿點『好處費』。」
  • 利用「暗網」販賣個人信息近1億條,嫌疑人:曾學習軟體編程
    利用「暗網」販賣個人信息近1億條,嫌疑人:曾學習軟體編程 時間:2020- 利用「暗網」販賣個人信息近1億條,嫌疑人:曾學習軟體編程 記者日前從安徽省銅陵市公安局了解到,當地警方偵破一起利用「暗網」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查獲公民個人信息近1億條。 2019年12月,銅陵市
  • 公安部公布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徐州偵辦的「12...
    3000餘名,發現並通報一大批涉及金融、教育、電信、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打掉了一批非法採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公司,並建立了跨部委打擊危害公民個人信息和數據安全違法犯罪長效機制。
  • 18萬股民數據、12萬學生學籍……揭秘「暗網」買賣公民個人信息
    一名網友在「暗網」上找到了自己的個人信息,「感覺自己像個透明人」。今年以來,上海、江蘇、廣東等地檢察機關連續辦理了多起利用「暗網」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暗網」這一神秘網絡,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所謂「暗網」,就是利用加密傳輸、P2P對等網絡等,為用戶提供匿名的網際網路信息訪問的一類技術手段。
  • 手握近2億條公民個人信息,他從「暗網」墜入法網……
    「暗網」,一個很多人聽說過但卻無法進入的地方,因其極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滋生了許多犯罪。   今年3月,鎮江市公安局從工作中發現的一條帖子著手,終於在「暗網」上撕開了一個缺口,順藤摸瓜,搗毀一條銷售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這是鎮江偵破的首起暗網案件,也是鎮江公安機關「淨網2020」專項行動的重大戰果之一。
  • 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
    原標題: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給境內外賭博、詐騙集團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近日,四川警方打掉了一虛構招聘信息誘騙求職者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犯罪集團的犯罪團夥。2020年6月,綿陽公安機關經過數月偵查,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打掉一個以買賣、偽造公司營業執照為手段,通過註冊、買賣「58同城」帳號虛構招聘誘騙求職者簡歷,獲取公民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下遊犯罪集團謀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團夥。
  • 他從「暗網」購買了2.1億條公民信息,包含知名連鎖酒店住客開房...
    在「暗網」這個隱秘的角落,朱曉磊找到了另類的牟利方式——利用「暗網」技術倒賣各類「資源」,除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獲利,其倒賣的「資源」可能還包括:賭博、洗錢、詐騙類網站原始碼和搭建賭博網站。事實上,「暗網」並不是第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 非法獲取2845萬條電話號碼信息「暗網」操作營利,曹縣檢察院對黎甲...
    其實,這是運用「暗網」操作,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中的「話術單」的內容。這些語音內容經過包裝,由經過精心挑選,專門從事網絡播音的播音員播放的語音,他們在獲取你的信息後,通過「暗網」操作,誘騙加入他們設定好的微信群的播放語音。
  • 販賣公民個人信息 夫「唱」妻「和」雙雙落網
    鹹寧網訊(記者原子 通訊員肖華 黃倩)為找工作掙錢補貼家庭開銷,鹹安一男子經人介紹幹起利用網絡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勾當。而妻子明知丈夫的行為違法仍參與其中。記者日前從鹹安區人民檢察院獲悉,經該院提起公訴,鹹安區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2萬元;判處其妻子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2016年初,急於找工作補貼家庭日常生活開銷的鹹安男子汪某某,經人介紹通過網絡軟體收集他人信息販賣賺錢。因與介紹人發生矛盾,兩人合夥幹一段時間後,汪某某開始單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