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公安破獲首起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21-01-10 央廣網

央廣網寧波6月3日消息(記者杜金明 通訊員嚴世君 奕超超)6月2日,寧波奉化公安分局召開淨網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警方破獲的寧波市首起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所謂「暗網」,就是普通用戶無法通過百度等公共搜尋引擎訪問,需要特定的軟體或授權才能登錄。相關交易也多使用虛擬電子貨幣,偵查難度較大。由於具有匿名性及強加密的特點,滋生出以暗網為勾連工具的買賣個人信息、傳播淫穢物品、毒品交易、販賣人口等都是「暗網」常見的犯罪活動。

今年4月中旬,寧波市奉化區網警大隊在網上巡查中意外發現了一個交易平臺,裡面的帖子都是在販賣公民個人信息。依據線索,警方隨即開展了專案偵查。民警調查發現,這個平臺的網站與一般網站不同,是存在於「暗網」之中的不法交易。

民警仔細查看了一條在4月初發布的售賣公民個人信息帖文,裡面的交易如普通購物網站一般,由買家與賣家溝通需求和價格後便可成交。

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網警最終鎖定了河北某地的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並於4月27日將其抓獲。

張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成功告破後,網警部門總結提煉「暗網」偵查技戰法,繼續深挖擴線偵查。5月2日,偵查人員又發現一名從事「澳洲百匯」外匯平臺代理的「董先生」可能涉嫌利用「暗網」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並用於推廣營銷活動。

5月7日,奉化警方趕赴杭州拱墅區,在杭州警方的協助下,抓獲犯罪嫌疑人董某,並在現場的電腦上查獲其從「暗網」上購買的一萬餘套個人信息。

據董某交代,其主要從事炒外匯行業,目前在某網站做平臺代理,為了擴大客戶面經常會去學習各種營銷技術,他通過境外視頻網站學習到了相關技術,並嘗試登入查看信息,瀏覽到一款「手持身份證」的商品,認為價格便宜且可以使用該信息去註冊平臺帳號從而提升自己的佣金比例,於是使用比特幣購買了一萬餘套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及手持身份證照片。

目前,張某和董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相關焦點

  • 湛江首宗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宣判
    日前湛江市首宗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進行了審理宣判2020年1月14日經開區檢察院依法對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鄭某磊批准逮捕於2020年3月30日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其提起公訴所謂「暗網」,是利用加密傳輸、P2P對等網絡等,為用戶提供匿名的網際網路信息訪問的一類技術手段。「暗網」最大特點是經過加密處理,普通瀏覽器和搜尋引擎無法進入,且使用虛擬貨幣作為交易貨幣。暗網具有網站的使用者和訪問者不可被追蹤的特點,具有極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
  • 利劍破「暗網」—江蘇徐州警方偵破「826」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紀實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運用廣度和深度的不斷延伸拓展,「暗網」兩個字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網民視野中。一些不法分子為避開有效監管,利用「暗網」技術實施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不僅會給當事人造成精神乃至物質上的巨大傷害,也會嚴重破壞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
  • 特大「暗網」侵犯個人信息案宣判!被倒賣的個人信息大部分竟用於……
    7月23日上午9時,江蘇省如東縣法院特設法庭內一片肅靜,審判長敲響法槌,被公安部列為2019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的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之一的江蘇如東縣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正式宣判。
  • 公安部公布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徐州偵辦的「12...
    近日,公安部公布了2019年以來公安機關偵破的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一、江蘇南通公安機關偵破「20191023」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2019年10月,江蘇南通市公安局網安部門工作發現,網民「wolinxuwei」多次在「暗網」交易平臺出售銀行開戶、手機註冊等公民個人信息,數量高達500餘萬條。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
    5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經過4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江蘇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5000多萬條。這起案件也被公安部列為2019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的10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之一。
  • 販賣個人信息,從「暗網」墜入法網
    販賣個人信息,從「暗網」墜入法網大眾日報記者 陶相銀2020-09-09 18:50:4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威海市公安局獲悉,威海警方日前破獲一起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 黑產利益鏈: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
    5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經過4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江蘇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5000多萬條。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包括銀行開戶、手機註冊數據...
    △資料圖來源網絡5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經過4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江蘇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查獲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5000多萬條。這起案件也被公安部列為2019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的10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之一。
  • 5000多萬條個人信息在「暗網」倒賣,涉及銀行開戶、手機註冊等數據
    5月7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公布,經過4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江蘇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特大「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 暗網倒賣公民個人信息 四川警方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登陸訪問「暗網中文交易論壇」,向他人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再通過多款聊天軟體聯繫下家進行販賣,非法獲利。1月5日,四川省公安廳公布了包括「瀘州王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在內的「淨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
  • 他從「暗網」購買了2.1億條公民信息,包含知名連鎖酒店住客開房...
    在「暗網」這個隱秘的角落,朱曉磊找到了另類的牟利方式——利用「暗網」技術倒賣各類「資源」,除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獲利,其倒賣的「資源」可能還包括:賭博、洗錢、詐騙類網站原始碼和搭建賭博網站。事實上,「暗網」並不是第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 從12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無罪不訴案例看12個無罪辯護要點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刑法修正案七增設的罪名,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對該條作了第一次修正,將本罪主體由特殊主體改為一般主體,增設了從重處罰的規定,並將本罪的法定刑由3年有期徒刑提高至7年有期徒刑。上述立法的變化,說明國家已經深刻認識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
  • 威海: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 嫌疑人被批捕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9日訊 近日,威海首起涉嫌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被威海市文登區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網際網路是一個多層結構,我們平時所瀏覽訪問的內容僅僅是處於網際網路表層的「表層網」。
  • 回收微信號通過低買高賣來獲利 密山警方破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20年4月,密山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中獲得線索,發現轄區內一男子孫某在網上高頻次發布回收微信號的信息,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4月27日,警方將其傳喚到公安機關。據孫某交代,自2019年8月開始,他就在網上發布收購微信帳號的廣告。
  • 紹興網安近日偵破多起涉「暗網」犯罪案件
    今年以來,紹興網安部門緊盯「暗網」類新型網絡犯罪,主動謀劃,精心組織,通過開展會戰攻堅、陣地經營等多種形式,依託大數據,綜合運用多種偵查方法,成功發現一批線索,破獲多起刑事案件。紹興網安偵破利用「暗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2020年2月,紹興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在日常網上巡查工作中發現,網名為「feenii」的用戶在「暗網中國」交易平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其中部分涉及浙江省2018屆至2020屆浙江省高中生以及家長的個人信息,具體包括學生姓名、學校名稱、班級及家長姓名、電話號碼。共涉及我省762所高中的300餘萬名學生及家長。
  • 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
    2020年6月,綿陽公安機關經過數月偵查,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打掉一個以買賣、偽造公司營業執照為手段,通過註冊、買賣「58同城」帳號虛構招聘誘騙求職者簡歷,獲取公民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下遊犯罪集團謀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團夥。
  • 75號咖啡|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個人信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
    相關案例邵保明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案例來源:2017年最高法發布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要旨】非法出售戶籍信息、手機定位、住宿記錄等個人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基本案情】2016年初起,被告人邵保明、康旭、王傑、陸洪陽、倪江鴻分別以「大叔調查公司
  • 18萬股民數據、12萬學生學籍……揭秘「暗網」買賣公民個人信息
    一名網友在「暗網」上找到了自己的個人信息,「感覺自己像個透明人」。今年以來,上海、江蘇、廣東等地檢察機關連續辦理了多起利用「暗網」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暗網」這一神秘網絡,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所謂「暗網」,就是利用加密傳輸、P2P對等網絡等,為用戶提供匿名的網際網路信息訪問的一類技術手段。
  • 鎮江偵破「暗網」案件 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
    「暗網」,一個很多人聽說過但卻無法進入的地方,因其極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滋生了許多犯罪。2020年5月,鎮江市公安局工作中發現的一條帖子開始著手「經營」,在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的全程指導支撐下,終於在「暗網」上撕開了一個缺口,順藤摸瓜,搗毀一條銷售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涉及拼多多、淘寶、各大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
  • 手握近2億條公民個人信息,他從「暗網」墜入法網……
    「暗網」,一個很多人聽說過但卻無法進入的地方,因其極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滋生了許多犯罪。   今年3月,鎮江市公安局從工作中發現的一條帖子著手,終於在「暗網」上撕開了一個缺口,順藤摸瓜,搗毀一條銷售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億餘條。這是鎮江偵破的首起暗網案件,也是鎮江公安機關「淨網2020」專項行動的重大戰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