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HR問:「會吃苦嗎?」求職者怒答:「不會。」BOSS某聘上,滿是這樣的笑話。而打工人與HR的鬥智鬥勇,還只是求職市場混沌權力關係的一個剖面。
想像姜子牙的簡歷能寫什麼?直鉤釣魚純屬作秀,人家贏得老闆文王青睞的不過是道號飛熊恰好應夢。要讓老闆在面試前一晚夢到自己,這樣的福分原是我等不配。
古早的求職神話與當下的求職綜藝在某種意義上殊途同歸:就是讓人再次確認,自己屬於人口普查裡充數的。
《令人心動的offer》裡,撒貝寧問加油團的徐靈菱,只能在簡歷上寫三項經歷會寫什麼?
徐靈菱的三項是:上海公訴條線評比第一,指導辦理全國有重大影響的職務犯罪案件,組織華東區的公訴人律師辯論賽。撒貝寧的三項則是:11-13歲連續承辦妹妹的生日表演晚會、大學二年級出演學生排的電視劇、作為團長帶領北大合唱團參加國際比賽拿第一。
撒貝寧沒說大眾熟知的閃光經歷,反而選擇了生活裡那些柔情的波瀾。看起來是在套路徐靈菱,但也是他拒絕精英化的篤定。刷刷刷甩出名校學歷和高端律所的實習經歷,的確會讓人發出天之驕子的感嘆。可如果滿心滿眼只有這些硬指標,難說不是職場焦慮的局中人。
乖乖女賀鑫磊,被面試官問選家庭還是選事業?叛逆生詹秋怡,被問你父母對你這個職業有什麼期待?顏值型李晉曄,被問顏值重要還是實力重要?「大齡生」丁輝,被問你的簡歷不如別人漂亮,給我一個選擇你的理由。
家庭VS事業,父母VS自我,顏值VS實力,裸辭VS兼顧,我們逃不開綜藝節目中的完美鏡像自我,在比較中繼續自視稍顯平庸的人生。
而回顧職場綜藝十幾年的發展史,似乎有一條從「慕強」到「審醜」再到「慕強」的神奇曲線,也折射著十幾年中國打工人的深刻變化。
令人心動的offer,不容踏錯的人生
《致青春》裡陳孝正對鄭微說:「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樓房,我必須讓它精確無比,不能有一釐米的差池。」人生的殘酷就在於此,你不知道每一份禮物的價格,大概率也看不到每一個選擇在若干年後的影響。
更可怕的是,無論結果如何,承受選擇代價的永遠都是自己。這個時候,以鄭微為代表的「順風順水派」,就會像《令人心動的offer》裡的面試官一樣說:「總是背水一戰,這樣的生活是很辛苦的,也會把別人搞得很辛苦。」
以撒貝寧為代表的「凡俗悲憫派」,則疑惑誰才是那種給人壓力很大的人?雙方在丁輝問題上的論戰,集中體現了當代職場令人窒息的容錯率。29歲的丁輝集合了大量面試的「不利」因素:裸辭、面試中最大齡、本科非法學專業且非名校、為了體面選擇律師。
何炅覺得裸辭是一個特別瘋狂的行為,是沒有定性的體現。「他老覺得我不喜歡這事,老是幹一會兒就辭,這個真的不鼓勵。」撒貝寧有不同意見:「恰恰相反,我覺得他捨棄的是一棵樹木,得到的是整個森林。」
幾乎所有嘉賓都站在了何炅一方,楊天真甚至說可以利用丁輝工作但不會喜歡這種性格的人。其實看丁輝的簡歷,也就是大學畢業後工作一年時間,馬上就去考研了。但就是這一兩年,導致他在求職時一直被刁難年齡。
步步對,步步贏,這個要求對於普羅大眾太高了。一貫給人如沐春風之感的何老師,似乎有了「勿使惹塵埃」的掛礙。太過在乎人生的羽翼靚麗,從而不允許有半分汙點的存在。
撒貝寧對丁輝的欣賞和寬容,源自他對世間萬象的泛化悲憫。只要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做的決定,背水一戰的裸辭又何罪之有呢?誰都不能保證在君合上班的律師,都是因為單純熱愛法律和公義而入職的。那麼,跟女朋友賭氣爭取「體面」工作,似也沒什麼值得嘲笑。
丁輝實際就是家境普通的平常人,奮力拼搏之後修的正果。在神話體系裡,就是沒有背景的「野妖怪」。運氣好修個小仙,運氣差被大聖一棍悶死,還沒有神仙親戚求情。
非你莫屬,諸神的審判
這個世道更歡迎求職者書寫天之驕子穩贏的故事,已不那麼喜歡小人物富貴險中求的傳奇。兩年前的訪談,深山貧窮單身母親對撒貝寧的同事說,因為節目的漂亮衣服而自卑。
撒貝寧自省,在內心認同自己是個精英,從而將身份抽離於普通人是潛移默化的。「我對自己的蛻變特別警醒,因為人的變化都是不知不覺的,所以我總會嗅到一絲危險。等你真的變了,再想把自己拽回去就很難了。」
不少面試官自己也是苦出身,可功成名就之後就是屁股決定腦袋了。《非你莫屬》裡的Boss團,酷愛對求職者進行終極審判。指摘求職者要求的薪水過高之餘,還不忘安利一下自己的成功。
「我工作第一年是銷冠,第二年我一個人5個億破全國紀錄,第三年我操盤幾十億破全國三項紀錄,這樣我才拿到一百多萬的年薪,你現在所有說的,你給公司創造的成績呢?」
《非你莫屬》的選手常常處於弱勢地位,Boss團則用年齡、財富、閱歷為武器對求職者各種打斷。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求職者對Boss的智懟讓節目秒變脫口秀。
李晨在節目裡直接問Boss慄浩洋:「你真的有十個億的身價嗎?」慄浩洋慌了開始扯公司估值,李晨再下一城:「股票可以套現,你的估值不能套現。」塗磊在旁雙拳緊握:「信息量好大,我受不了啦!」
向煒質疑趣分期Boss羅敏:「你在對一群,還在使用父母生活費,還沒有開支的學生,給他們放貸,讓他們去攀比消費。我看不到您這個項目的社會價值。」聚美優品的陳歐更慘,求職者直接說去你家上班後先裁掉現在的產品總監,並指出聚美網站沒有搜索框導致體驗極差。
《非你莫屬》在2017年獲得了「播放最多期的電視求職真人秀」金氏世界紀錄。它曾陪伴電視觀眾走過十年時光,如今又靠著drama風格在短視頻引來群眾站隊吃瓜。
最常見的評論是:「座上面的基本是都倒了。」說來《非你莫屬》的風水也怪,boss團裡的暴風影音馮鑫入獄,優勝教育陳昊被全網追債,聚美優品陳歐從網絡消失,58同城姚勁波退市,咖啡之翼尹峰被列為失信執行人。百年企業它為啥少啊,因為boss翻車太快。
李開復曾經在微博發起「萬人實名抵制《非你莫屬》」的投票,20萬+的網友中超過90%的人支持抵制。起因是海歸求職者陳杰,法語水平被boss奚落,重壓之下暈倒在地。張紹剛還不忘上前補刀:「你是在表演嗎?」
在反覆的話題熱議中,那些自以為是的求職者和鼻子看人的boss團,反而以噓聲一片的丑角表演成為贏家。越抵制越歡樂,沒人在意求職者究竟有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
從「爹味兒」到「凡味兒」
要說起來,職場綜藝也算是個有點歲數的成熟類型了,早不是綜藝市場的「練習生」。央視早年推出過《勞動就業》、《贏在中國》和《絕對挑戰》,普遍說教味太濃而缺乏看點。《勞動就業》更像是電視版的勞動就業市場,《贏在中國》播出三季後停播,被指有騙人嫌疑。
但那些如今已很少現身公眾視野的上一代企業家們,不少都在《贏在中國》(2006年首播)裡留下著名金句,倒不失為「考古」好去處。
史玉柱的「給員工高工資實際上是降低成本」,俞敏洪的「不要永遠做被人遺忘踐踏的草」至今仍保留雞湯意義。而當年在節目裡說「做一份喜歡的工作就是很好的創業」的馬雲,如今成為996福報教父,細想竟也算是一脈相承的革命思想。
2010年,《職來職往》和《非你莫屬》的出現,讓職場綜藝出現了第二次浪潮。成都電視臺的《我是誰》、寧夏衛視的《中國職場好榜樣》、廣東衛視的《天生我才》、江蘇衛視的《脫穎而出》、東南衛視的《步步為贏》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都逃不過停播命運。
電視求職節目普遍被質疑真實性。曾有求職者發帖揭露,在《非你莫屬》應聘潔麗雅銷售成功之後,潔麗雅不斷以各種理由推脫其入職要求。缺乏有效的返場環節,讓大多求職者的下落成為問號。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結束後,三個女生的畫風異常統一。梅楨拉著老公秀恩愛接一些品牌推廣,郭旭發美妝視頻和男友蔡昆廷秀恩愛,鄧冰瑩發穿搭視頻和男友日常。但我們也不能吐槽人家沒有呈現律所職場女性形象,總不能每天在微博發法條?
職場綜藝構建的「擬態環境」看似真實靠譜,實則多有出入。它的價值呈現經歷了從選人到環節設置到節目剪輯的「多重假定」。很難相信,簡歷在就業市場堪稱優秀的丁輝,能夠在面試時碰那麼多的灰。然而,綜藝真人秀需要的可能就是一種充滿矛盾的「秀場」,即使有點凡爾賽味兒也在所不惜。
阿伯克龍在《電視與社會》中說:「不管寫實性的感染力有多大,電視並非百分百保真,它只可以看作了解世界的窗口。」從電視時期的「爹味兒」到網綜時代的「凡味兒」,職場綜藝提供的永遠是奇觀大於共鳴。
面對一群簡歷閃瞎的人兒,怎麼好意思擔心人家拿不到offer?《律政俏佳人》的好萊塢模板太過引人入勝,以至於我們都忘了身邊還有許許多多普通工種。但普通工種會好看嗎,硬糖君也不敢打包票。打工人會想看打工人嗎?自己打工還沒打夠嗎?
大眾文娛領域的精英崇拜已經開始被群眾抱怨,然而在周星馳之後,大家似乎又失去了講草根故事的興味和能力。硬糖君今兒就越俎代庖幫綜藝人徵集「打工魂」創意了:您看是考公人聯賽靠譜,還是程式設計師男團帶勁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