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早到天使媽媽說」
我把我知道的早產兒知識,都寫在這裡啦!
編輯 ✎ 小貝
8月17日,有媒體報導的「香港多款奶粉檢出致癌物」這一事件引發熱議,不少寶爸寶媽都炸鍋了。而在當晚香港食安中心也就此事件作出了澄清「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的相關參考值,全部奶粉均無超標,市民可放心按奶粉建議食用份量給嬰兒食用」。
事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香港消委會17日當天公布的近期對嬰兒配方奶粉檢測結果顯示,發現9款被檢出可致癌的環氧丙醇,其中不乏惠氏、美贊臣、雅培、meiji等知名品牌的產品。
樣本均含有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食用過量或損害腎功能或男性生殖能力。而當中含量最高的是「BELLAMY'S ORGANIC」,每公斤含有120微克3-MCPD,世界委員會把氯丙二醇的暫定最高每日可容忍攝入量定為每公斤體重2微克。因為致癌物氯丙二醇的毒性主要通過腸道釋放出來,歐洲食物安全局提出每日可容忍攝入量。若按建議份量餵哺嬰兒,會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建議攝入限量。
同時,有9款樣本測出含有具基因毒性、致癌性的縮水甘油酯(GE),含量最高的樣本為「雪印」,但低於歐盟規定的每公斤50微克上限。15款奶粉樣本均被檢出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
消委會指出,近年發現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以縮水甘油酯的形態,存在於棕櫚油和嬰兒配方奶粉等食材上,均為植物油脂在高溫精煉時產生。「環氧丙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一般建議儘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消委會表示。
然而,食安中心表示,消委會參考的歐盟標準為「健康參考值」,即建議嬰兒每日攝入上限,並不是就嬰兒配方奶粉所制訂的規管標準。
「事實上,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等地方都未為氯丙二醇和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在嬰兒配方奶粉制訂規管標準。」食安中心表示,以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衛專家委員會的相關參考值,全部奶粉均無超標,所以市民可以放心,按奶粉建議食用份量給嬰兒食用。
此外,消委會在15款奶粉樣本中均檢出微量鉛,含量最高的樣本「meiji」為每公斤0.01毫克,但符合《2018年食物摻雜(金屬雜質)修訂規例》及食物法典委員會標準上限,相信不會對嬰幼兒健康構成風險。
同時,消委會也強調,嬰兒配方奶粉並非普通商品,是影響嬰兒長遠健康的重要糧食。「為提升嬰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政府有需要密切留意國際間的發展,適時檢討並考慮在香港引入相關食物安全標準和規管安排。」消委會表示。
科普環節:氯丙二醇又為何會出現在奶粉中?
近幾年發現,食物中的氯丙二醇大多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經加熱處理的食物和精煉油脂是攝入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最主要來源。因此會出現在棕櫚油、嬰幼兒奶粉、薯條、香腸、精煉油脂等地方。
嬰幼兒配方奶粉脂肪含量的大約為25%,其中多數含有植物油,有些同時含有動物油。由於配方粉添加的油脂必須是無味的,所以添加的差不多全都是精煉油脂,因此便會含有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氯丙二醇的高低象徵著奶粉植物油原料的好壞,尤其是棕櫚油。因此,媽媽們哺乳期,應減少煎炒、油炸、燒烤、烘焙食物攝入,因為氯丙二醇是可以通過母乳傳遞給孩子的!成年人當然也要適當減少油炸等食物攝入。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還想和我交流嗎?
來,咱們加個微信繼續聊!
掃碼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