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版的「霍去病」!英法百年戰爭裡的「黑太子」愛德華傳奇

2021-02-07 冷兵器研究所

說到英法百年戰爭的名將,可能大家很快都會想到的是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出場的亨利五世和聖女貞德。不過其實除了這兩個人物之外,在百年戰爭中,其實還出現了許多名將豪傑,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威震法蘭西的「黑太子」愛德華。


▲「黑太子」愛德華


「黑太子」愛德華是開啟英法百年戰爭的愛德華三世長子,並在1333年,受封切斯特伯爵、康沃爾公爵,之後在1343年受封威爾斯親王。1346年,英法百年戰爭爆發。很快,雙方就在克雷西爆發大戰,此役法王腓力六世和前來助戰的波西米亞「瞎子」約翰率領數量龐大的法軍對峙。其中作為核心的,是法國引以為傲的騎士軍團,以及來自熱那亞的弩手。但是這樣一支在歐洲大陸堪稱精銳的大軍,卻被數目遠小於自己的英軍擊潰。年僅50的「瞎子」約翰亦戰死沙場,英軍因此一戰震驚歐洲。


▲克雷西之戰


作為當時英軍的先鋒之一,「黑太子」愛德華在這一戰中同樣表現突出,並且由於在戰後,他對戰死沙場的「瞎子」約翰表現出了極大的敬意,因此也使得他在當時留下了美名。但是這個美名,很快就伴隨著英法百年戰爭的繼續而磨滅。之後「黑太子」愛德華參加了圍攻加萊的戰役,並在攻破之後,對這座法國重鎮大肆洗劫。在回到英國後,「黑太子」愛德華也沒有閒著,他很快在之後與卡斯蒂利亞援助法國的艦隊進行了一場大戰。在戰鬥中,「黑太子」愛德華的坐艦遭到卡斯蒂利亞戰船的猛烈攻擊,甚至出現了嚴重的漏水。但是「黑太子」愛德華還是堅持作戰,直到擊敗卡斯蒂利亞艦隊,並且船隻即將徹底沉沒時才離開。


▲圍攻加萊


在鎮壓完柴郡的暴動之後,「黑太子」愛德華被愛德華三世命令在法國阿基坦地區,進行一場大遠徵。「黑太子」愛德華率領數千士兵,在阿基坦和法國南部的富庶地區進行了整整八周的破壞性大遠徵,一路上這些英國人攻破了卡爾卡松在內的大量城市和城堡,並且對所經之處的法國人進行大屠殺和洗劫。1356年,「黑太子」愛德華再一次向法國進軍,但是這一次法王約翰二世決心懲戒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英國王子。約翰二世總結了克雷西戰役,並把法國失利的原因,歸結為法國人的騎士軍團還不夠強大,因此約翰二世花費重金組織起了一支更加強大的騎士軍團,而「黑太子」愛德華顯然就是騎士們小試牛刀的最好對象。除了法國的騎士和民兵之外,這一次法軍中還有大量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傭兵,以及蘇格蘭步兵助陣。而與法國人龐大的軍團相比,「黑太子」愛德華的軍隊就要簡單了許多,他們大多是經歷過克雷西戰役的老兵,因此對於屠殺法國佬來說,可謂是得心應手。作為英軍中最為閃耀的明星,那自然是英國的長弓手。雖然他們的弓箭對裝備精良的法國騎士威脅不大,但是對於防禦相對較差的戰馬和步兵,則會構成極大的威脅。


▲普瓦捷戰役


就這樣,雙方在普瓦捷地區相遇,英軍特意營造出了撤退的假象,誘使法軍率先進攻。法國貴族德•克萊蒙特一馬當先的帶領大量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騎士向英軍進攻。這些來自神羅的騎士很快遭到英國長弓兵的箭雨,因此不得不後撤,但是他們的後撤立刻又撞上了同樣躍躍欲試的奧爾良騎士,因此整個法軍亂做了一團。與此同時,法軍的步兵,也在英軍長弓兵的射擊下陷入行將崩潰的狀態。「黑太子」愛德華自然不會放過這一機會,他立刻命令英軍的騎士們迂迴進攻法軍的側翼,一時法軍崩潰。最終法王約翰二世和他的兒子,一直在他身邊奮戰的未來勃艮第公爵菲利普成為了英軍的俘虜。


▲約翰二世向「黑太子」愛德華投降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普瓦捷戰役使得「黑太子」愛德華的名望或者說惡名達到了巔峰,而對於法國來說,則堪稱災難。由於國王落在了英國人的手裡,一時間法國貴族群龍無首,並且為了最高權利相互傾扎,甚至兵刃相向。「黑太子」愛德華則輕鬆很多,之後他又發動了對蘭斯的戰役,以此迫使法國人在之後的談判中向英國人低頭。不過最終「黑太子」愛德華的父親愛德華三世,也未能如願以償的當上法蘭西國王,但是卻也得到了全部的阿基坦地區。阿基坦和加斯科涅則被愛德華三世作為獎勵,獎賞給了自己的兒子、王位繼承人,善戰的「黑太子」愛德華。


▲愛德華三世向「黑太子」愛德華授予阿基坦和加斯科涅


然而「黑太子」愛德華的阿基坦公爵當的顯然並不舒坦。他先是卷進了卡斯蒂利亞的內戰,然而因為軍隊中瘧疾肆虐無功而返,之後阿基坦地區在法國貴族的鼓動下爆發了暴動。為了震懾其他蠢蠢欲動的阿基坦地區的城市和貴族,「黑太子」愛德華對反叛的城市利摩日進行了報復性屠殺,三千多男女老幼因此而命喪黃泉。不過連年的徵戰卻也著實破壞了「黑太子」愛德華的健康,因此在鎮壓完利摩日的叛亂之後,「黑太子」愛德華不得不返回英國養病。


▲「黑太子」愛德華奪回利摩日


回國的「黑太子」愛德華卻沒有什麼機會能夠安心養病,他很快就捲入了和自己弟弟的權力鬥爭當中。這導致英國議會分裂為「黑太子」愛德華為首的平民派和岡特的約翰為首的貴族派。此時年邁的愛德華三世已經無力彌合兩派的衝突,而「黑太子」愛德華同樣已經飽受病痛的折磨,這也使得他很不幸的在登上王位之前就散手人寰。在愛德華三世病故之後,「黑太子」愛德華的兒子理查二世即位,然而這位君主,最終也很不幸的成為了金雀花王朝的末代君主,不過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英國長弓兵暴打法國步行騎士


英國五朝元老:威廉•馬歇爾傳奇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西臺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布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



相關焦點

  • 黑太子:夾在百年戰爭縫隙中的武士王子愛德華
    黑太子是西方中世紀,英法百年戰爭中富有騎士精神的武士王子的代表,英國作家麥可·瓊斯在參考一系列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客觀公正呈現了黑太子軍事勝利與悲劇的一生,而黑太子指導的一場場軍事戰爭在中世紀暴力與瘟疫橫行的時代,也展現其卓越的軍事才能、騎士精神與人性的複雜面。
  • 《英國王室之子》 黑太子愛德華和愛德華三世
    (公元1340年)有一個人,英格蘭的年輕人永遠都會尊敬和銘記,他就是「黑太子」愛德華[1]。
  • 英法百年戰爭,真正權力的遊戲
    BBC又推出一部記錄片《百年戰爭》,講的是英法兩國之間持續百年的戰爭,這是一段中世紀至關重要的歷史。
  • 英法百年戰爭打個啥?
    我在法國常駐了三年左右,有一次去了諾曼第海邊,那天天氣並不好,陰沉沉的,還下著一點小雨、有陰風,感覺並不好,從中國的風水學來看,諾曼第陰氣太盛,可能是死人太多,二戰時候盟軍從諾曼第登陸,殘酷的戰爭導致交戰雙方太多士兵死於沙灘上;再往前推諾曼第也是英法百年戰爭的起源地。
  • 百年戰爭
    英格蘭議會、模範議會都源於該朝。金雀花王朝時期政治氣候紛繁複雜,英法「百年戰爭」就是最突出的代表。(1337─1360)1337年5月法蘭西國王腓力六世宣布因為英王愛德華三世背叛法國王室,剝奪其對阿基坦公爵領的權利。
  • 精選 百年戰爭爆發: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光榮時代
    金雀花王朝是英格蘭歷史上延續時間最久的一個朝代,在其統治時期,我們今天所知的英格蘭的一些最基本元素得以奠定。本文選取的是金雀花王朝最偉大國王愛德華三世的統治時期,黑死病爆發之前的繁榮英格蘭。百年戰爭初期,在愛德華三世、他的兒子黑太子等領導下,英格蘭大敗法蘭西、蘇格蘭和其他敵人,文章所涉及的戰役包含斯勒伊斯海戰、克雷斯戰役等。1360年,金雀花王朝的王權達到了巔峰,在內國泰民安,在外雄霸天下。
  • 2020丨公元1420年:聖女貞德與英法百年戰爭
    根據條約規定,英王不僅為自己贏得一位年輕貌美的法蘭西公主,還修改了法蘭西王位繼承順序,廢黜了新娘17歲的弟弟查理的太子之位,約定當嶽父查理六世去世後由自己及子嗣繼承法國王位,英法將聯合為共戴一王的國家。中世紀對國家最常見的比喻是「政治身體」(bodypolitic),將國王比作身體中的頭部。當時的詩人和道德家約翰·高爾寫道:「如果頭部患病,那麼身體就不會健康。
  • 極簡英國史(三):金雀花王朝┃獅心王┃長腿愛德華┃英法百年戰爭
    愛德華三世比他老爸出色囚禁了老媽 殺了老媽的情人並俘虜了蘇格蘭的國王愛德華三世身上有3/4的法國血統 金髮飄飄(現代驗屍證明)他有名是因為兩場戰爭一是開啟了英法百年戰爭成立了牛津而劍橋則是很多逃出牛津大學的學生創建的 從一開始他們就是競爭的關係《大憲章》無地王和兒子被貴族逼迫籤屬的大憲章讓英國的議會傳統從中世紀便開始了 國王權力受限制沒法像中國古代的皇室一樣一手遮天金雀花對應中國的宋元時期3.5 英法百年戰爭
  • 這場戰爭竟然打了100年,簡直就是英法之間的相愛相殺史
    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金雀花王朝時期發生的英法百年戰爭(The Hundred Years' War with France)其實英國和法國之間積怨已久,百年戰爭的起因也是錯綜複雜。英法百年戰爭一共分為四個階段,在第一階段(1337年—1360年),英國大獲全勝,強迫法國定下了一系列不平等合約。
  • 從「諾曼徵服」到「百年戰爭」,看英格蘭王室「紋章」的起源發展
    百年戰爭時期紋章的發展較為繁榮,紋章告別了早期簡單原始的樣式,開始向近代紋章的發展過渡百年戰爭時期正是歐洲中世紀紋章發展興盛繁榮之時,由於紋章使用人群的迅速擴大,紋章學的規範化進程也在加快。由於這一時期紋章的適用面大大增加相關的混亂和矛盾也就無法避免,以至於出現了不同個人和家族爭奪同一種紋章所有權的糾紛。
  • 老同盟:法蘭西與蘇格蘭二百多年的反英同盟
    英格蘭吞併蘇格蘭的行為激起了蘇格蘭人的憤怒,不堪壓迫的蘇格蘭人掀起了第一次獨立戰爭。1299年英法議和,英格蘭得以專心鎮壓蘇格蘭起義。1303年英法籤訂《巴黎和約》:法國將加斯科涅歸還英格蘭,英格蘭太子愛德華娶法國公主伊莎貝拉為妻。《巴黎和約》使愛德華一世與腓力四世結為兒女親家,英法關係和好,也使法國背叛老同盟,停止了對蘇格蘭獨立的支持,更為英法百年戰爭埋下了禍根。
  • 聖女貞德拯救法國,英法百年戰爭查理七世笑到最後
    133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宣稱自己是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領主,越過海峽進攻法國,英法百年戰爭爆發。1356年戰爭再起,英國奪取法國西南部的基恩和加斯科涅,法王約翰二世在普瓦提誒之戰中兵敗被俘,英國藉此索要大筆贖金。1360年英法停戰,法國割讓羅亞爾河以南直至庇里牛斯山脈的全部領土,還賠償英國300萬金幣的補償款。
  • 1475年愛德華四世徵戰法蘭西,法王提供優厚條件讓英格蘭撤軍
    英法關係史上最滑稽的一幕發生在1475年8月,法蘭西西北部城市亞眠,桌子被放置成兩排,從城門一直延伸到各條街道,桌上堆滿美酒佳餚,這不是為了迎接客人,而是款待侵略法蘭西的英軍。大約有三四天時間,英軍的一切吃喝娛樂全部免費,帳單都記在路易十一身上,法王為此送來300馬車好酒,很多英軍士兵酩酊大醉後融化在法蘭西女人們溫熱的懷抱裡,曾有英格蘭編年史家為此羞愧不已。本來這是愛德華四世挑起的第三次英法戰爭,最後變成一場酒肉盛宴,他試圖重現愛德華三世和亨利五世徵法輝煌的夢想碎了一地。這位約克國王戰鬥從未敗北,卻也因此留下人生唯一遺憾——沒有建立起令世人稱羨的外對軍功。
  • 揭秘長腿愛德華的傳奇一世,同樣不管親爹的英國版劉邦?
    ▲長腿愛德華長腿愛德華可一點都不乖,在舅舅忙著和國會同事撕逼時聯繫了不少貴族子弟(他發誓不逃跑後,小西蒙讓他自由活動)。儘管長腿愛德華是英國法制的奠基人,他可一點契約精神都不講,他以打獵為由,主動跑路。
  • 歷史上的紅白玫瑰戰爭——英格蘭在舊世紀的最後一戰
    百年戰爭的硝煙剛剛消散,英格蘭的土地上又颳起了內戰的風暴。幾乎所有的大貴族和地主都參加了這場戰鬥。戰爭雙方分別是蘭凱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 兩大家族的族徽分別為白玫瑰和紅玫瑰,因此這場戰爭也被後人稱為玫瑰戰爭。
  • 英格蘭最偉大的故事 金雀花王朝
    ;愛德華三世挑起百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與他的兒子黑太子並肩作戰,俘虜了法蘭西國王,後來又設立嘉德勳位,以慶祝英格蘭新的軍事主宰地位;黑死病的肆虐;1381年農民起義中理查二世勇敢地直面瓦特•泰勒的起義軍,隨後是理查二世的暴政和最終垮臺。
  • 玫瑰戰爭的起因:我們如何解釋英格蘭歷史上這一最著名的戰爭?
    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慘敗後,英格蘭軍隊返航回國,幾乎沒有人想到會再次發生衝突。
  • 強弩之末:英格蘭王太子和他的第九次十字軍東徵
    但姍姍來遲的英格蘭王太子愛德華,卻不想提前結束自己的軍事朝聖之旅。繼而率少量部眾繼續前行,獨自撐起了規模非常有限的第九次東徵。這位將來的英格蘭王太子,也會實地感受到聖地國家的亂局和歐洲本土貴族們的熱情減退,轉而成為最堅定的十字軍抵制者。
  • 與《晶報》談《空王冠》和玫瑰戰爭
    亨利一世的外甥史蒂芬在部分英格蘭貴族支持下登基。但瑪蒂爾達是女中豪傑,在丈夫若弗魯瓦支持下,與史蒂芬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內戰。最後雙方達成妥協,讓瑪蒂爾達與若弗魯瓦的兒子亨利繼承史蒂芬的王位。他就是亨利二世。而這就是金雀花王朝的起源。金雀花王朝的分裂要從愛德華三世說起。愛德華三世是非常成功的一位國王,在他統治時期,英格蘭達到鼎盛,並且佔領了法蘭西的很大一部分。這是英法百年戰爭的初期。
  • 自由戰火永不熄滅,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千年恩怨
    這部電影就是以1296年至1328年的蘇格蘭獨立戰爭為背景,講述在戰爭中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帶領著蘇格蘭義軍奮勇抗擊英格蘭的侵略的故事。而這場戰爭在蘇格蘭與英格蘭的恩怨歷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時,蘇格蘭國王巴裡奧已經完全淪為英格蘭的傀儡,英國可以隨意幹涉蘇格蘭的內政來獲取想要的利益。為了擺脫這種壓制,蘇格蘭貴族自主組成聯盟,他們暗中剝奪巴裡奧的王權,並以他的名義對蘇格蘭進行統治,同時開始向外尋求盟友。1295年,蘇格蘭與法國籤訂盟約,從此,英法蘇三國便開始了長達幾百年的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