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一部能把黨員看困的主旋律戰爭片

2020-10-03 小鹹鵝

開篇先感謝組織請我看電影。



01

對於一個看電影不太在乎導演的人,看完《八佰》去確認了一下,啊原來就是《我和我的祖國》第一單元《前夜》那個導演,怪不得。

一個能把激情熱血題材拍成流水帳的導演,他應該感謝《回歸》單元更爛。在這次沒有同行襯託的情況下,終於成就了一部147分鐘的大型流水抗戰日記。


這部電影沒有1分鐘浪費,滿滿當當。首先四行倉庫這邊就包括第一天讓懦弱的士兵習慣殺人,第二天人肉炸彈,第三天護旗,第四天撤離等劇情。


岸的另一邊租界就包括女明星、賭場老闆、熱血學生、青年志願者(唐藝昕飾演的楊慧敏)、大學教授和革命家(姚晨飾演的何香凝)的故事。


對了,還要外加一匹馬。


看這個電影仿佛進了名創優品,導演在你耳邊喊一件10元通通10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追求藝術性可以做成高定,追求商業化可以做成快銷,導演則選擇身體力行支持地攤經濟。



02

而這個地攤貨選的材料一點都不簡單。對於一個看電影也不太在乎攝影和美術指導的人,看完《八佰》去搜索了一下,攝影曹鬱。電影裡面有很多畫面,構圖可太美了。

讓我想到《前夜》單元,在空無一人的天安門廣場,黃渤拿著焊機在旗杆頂換升旗裝置,焊鐵掉落的火花就像煙花一樣絢爛。

我和我的祖國《前夜》


在《八佰》裡,一條五十米寬的蘇州河,一邊是布滿彈孔的四行倉庫,一邊是燈紅酒綠的租界,「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詩也有了畫面。


除了畫面,還手握最容易出彩的題材,要說戰爭可以站在88師堅守四行倉庫意義的角度,要說人性可以從害怕戰爭嘗試逃走的士兵心理變化的角度,要說情感可以突出租界老百姓的態度轉變。

導演什麼都想說,最後什麼也沒說成。

臺詞也選得不錯


用最貴的材料做最醜的設計。各位優秀的攝影美術趕緊逃離這個導演吧,好的題材別交到這個導演手裡了,因為他說不了精彩的故事。



03

由於跟著組織走,所以影廳裡都是黨員,坐我旁邊的同志已經在演「撤離」的時候撤離了。

這段導演還故作玄虛搞了一個插敘拍攝手法,先放撤離的片段,再插入特派員來勸說謝團長的回憶片段。

這是我覺得整部電影最拉胯的片段,一下子把觀眾的思緒給砍斷了,好好的前面都是順敘,整什麼插敘呢。


劇本不行,拍攝也一團糟,想拍出紀錄片的效果(記者在倉庫採訪士兵),偶爾又想搞搞意識流(那匹馬)。

導演真應該閱讀一下《孟子》,「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懂嗎。




04

根據影廳裡黨員的反應,看《八佰》還沒有看十九大報告燃。

如果主旋律戰爭片是一堂課,對比於達成知識與技能目標,更重要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要達成目標就要上一堂好課,要給觀眾傳達情感首先要拍一部好看的電影。


就「好看」這條標準,《八佰》已經沒有做到,更勿論傳達情感。



電影裡面有一句話,堅守四行倉庫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要留給後人去評價。如果要拍這個故事,那就得對這句話做出回答。


在歷史上,謝團長帶領全營士兵撤離,到了租界即被萬國商團羈押。淞滬會戰全線撤退,國軍一路潰敗到南京。抗日戰爭這麼多場戰役,卻選擇了這一場早期的、悲情的戰役,那……

一定是想我總結出什麼先進經驗。


對比於用勝利的結果激發觀眾情感,悲情的結局才更能讓人思考過程,畢竟悲劇美學才是最厲害的。

如果能喚醒你的靈魂,我的肉體消亡又有何懼,這才是我最想在《八佰》裡體會到的。


電影裡面最能打動我的片段


相關焦點

  • 《八佰》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
    《八佰》出乎我的預料,它真的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電影。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它是虛擬的人物,卻是真實的事件。一般我們的導演拍戰爭片,都是拍有勝利意義的且正向積極的戰爭片,讓我們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的同時,嘴裡還操著粗話——「打他娘的小日本」。那種感覺,用一個字來形容便是——爽。怎麼能不爽呢?從視覺到感覺,爽得裡外通透。看的時候爽,看過之後想起來還是爽,然後將這份爽的感覺講述與他人,就變成了N倍爽。
  • 《八佰》,一部拷問人生、蕩滌靈魂的大戲,它不只是戰爭片
    《八佰》作為今年第一部票房過20億的國產大片,不僅是一部戰爭片,也是一部拷問人生、蕩滌靈魂的大戲。 《八佰》圖1 我們已經看膩了單純歌頌英雄主義的傳統戰爭戲,《八佰》之所以廣受大眾追捧和歡迎
  • 30億不是夢,《八佰》為中國戰爭片逆天改命
    同樣由管虎執導,旗開得勝的《八佰》能否分給《金剛川》一點票房運氣?三大題材與兩大流變在《八佰》之前,最近上映的戰爭片應該是2019年的《打過長江去》《解放·終局營救》《八子》,但票房都沒有突破5000萬。
  • 《八佰》,一部拷問人生、蕩滌靈魂的大戲,它不只是戰爭片
    《八佰》作為今年第一部票房過20億的國產大片,不僅是一部戰爭片,也是一部拷問人生、蕩滌靈魂的大戲。 我們已經看膩了單純歌頌英雄主義的傳統戰爭戲,《八佰》之所以廣受大眾追捧和歡迎,正是因為它的真實深刻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通常都可以直擊人心,觸及到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觀眾頭一次看到一場有人在隔河觀戰的戰爭片,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邊是十裡洋場,紙醉金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一邊是水泥廢墟、硝煙瀰漫,「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30億不是夢,《八佰》為中國戰爭片逆天改命
    同樣由管虎執導,旗開得勝的《八佰》能否分給《金剛川》一點票房運氣?在《八佰》之前,最近上映的戰爭片應該是2019年的《打過長江去》《解放·終局營救》《八子》,但票房都沒有突破5000萬。《打過長江去》和《解放·終局營救》都屬於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前者拍攝的是渡江戰役,後者講述的是解放天津。
  • 《八佰》一部讓不輕易動情的你也會淚流不止的戰爭片
    《八佰》在最開始就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上映?改檔!最終又被選為疫情之後影院重新開放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上映影片,這些事實的種種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就在昨日8月14日網上突然就爆出,電影《八佰》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八佰》實時票房已超過1000萬元。
  • 13年前,馮小剛也拍了一部「催淚」戰爭片,評分比《八佰》高
    最近電影圈討論最多的無疑是《八佰》了,作為「救市」之作,預售總票房將破2億,足夠亮眼。影片在群像上面刻畫的很成功,戰爭中的小人物,在怕死和做英雄之間的成長有跡可循,另外幾場重頭戲令人熱淚盈眶。但也許是前面情緒太過飽滿,導致後面結尾並未掀起高潮,稍微有點遺憾,不過這並不影響《八佰》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
  • 13年前,馮小剛也拍了一部「催淚」戰爭片,評分比《八佰》高
    最近電影圈討論最多的無疑是《八佰》了,作為「救市」之作,預售總票房將破2億,足夠亮眼。影片在群像上面刻畫的很成功,戰爭中的小人物,在怕死和做英雄之間的成長有跡可循,另外幾場重頭戲令人熱淚盈眶。但也許是前面情緒太過飽滿,導致後面結尾並未掀起高潮,稍微有點遺憾,不過這並不影響《八佰》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影片點映期間,馮小剛曾評價《八佰》:「非常感動,這是一個非常有大義的電影」。聽到馮小剛這樣評價,難免讓人想起他2007年執導的《集結號》,豆瓣評分8.1,比7.9分的《八佰》還要高。
  • 《八佰》之前,《1917》是最好的戰爭片
    電影的受眾情緒反饋到製片公司那裡,投資也自然少了很多,尤其是耗費巨資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戰爭片。這部戰爭電影其實是一部公路片,把重點放在兩個士兵送信的旅途上,對反戰的主題都是在兩個士兵閒言碎語的聊天裡流露出來,味道就淡了一些。戰爭片也是世界電影的經典題材。但戰爭片往往需要耗費巨資,需要廣闊的市場回報作為支撐,也就中美蘇能拍的起。
  • 《戰狼2》與《八佰》證明:一部電影「生不逢時」是多麼的悲哀
    《八佰》輿論的爭議非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變得更多了。那就是一部電影「生不逢時」到底是多麼的悲慘?這個確實是事實,但一部電影能適時出現的用「主旋律」打動觀眾,它本來就是非常難得的地方。因為現在我們談到《戰狼2》,仍然會有很多網友,非常喜歡拿《戰狼2》和美國現代戰爭片比較。最後得出《戰狼2》如何如何的結論。這些網友就和《八佰》有點類似了,他們的立場站在別處沒有落腳國內。
  • 看完《八佰》,不僅是一部戰爭片,你的感覺如何?
    去年八佰的預告片出了以後,就一直很期待這部戰爭片。抗日神劇看多了,一直希望中國可以真正有正視歷史的抗日電影,我在看之前的感覺還是以為這只是一部刺激的槍戰片,艱難的打日本軍隊的電影,會為我國出一口惡氣!八佰最近才有上映的消息
  • 《八佰》:華誼的年會攢出了一部國內最好的戰爭片
    命運多舛的《八佰》成了疫情後第一部熱映的新片,影片取材於真實的抗日歷史,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仗,11月1日謝晉元奉命撒出四行倉庫後,淞滬會戰結束,上海淪陷。 影片的上映也是一波三折,今天我們不聊此戰的背景和意義,就來聊聊電影本身。
  • 《戰狼2》對比《八佰》,電影也要「生而逢時」
    好在八月底終與上映了一部救市大片《八佰》,其實這部電影原本去年就該上映,不過由於各種原因撤檔了,而且還引起了不少爭議。從2017年後到現在,中國主旋律電影開始流行,慢慢的將主旋律電影推向了高潮。而那些抨擊《戰狼2》的網友大總是將中國戰爭片與美國戰爭片作對比,但要知道,美國戰爭片講述的是美國的歷史,和我們沒有任何的關係,只有中國戰爭片講述的才是中國的歷史,才能引起大家的共情,即使美國一直以來都是電影市場上的標杆,但是他們的作品和我們的文化沒有任何共情。
  • 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八佰》,難得一見的高質量戰爭片
    不過隨著疫情的好轉,各大影院已經開始陸續營業了,最終《八佰》選擇在今年8月21日上映。《八佰》是一部歌頌英雄的電影,也是一部在殘酷戰爭中展現人性的電影,不僅僅是熱血和催淚那麼簡單,這一點《八佰》做到了。
  • 如果不是疫情《八佰》能值多少票房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中國內地電影票房成績超過了30億人民幣,其中《八佰》電影上映11天票房就已經達到了20億元,成為2020年票房貢獻最多的一部電影。好風憑藉力,只要製作合格,《八佰》平步上青雲不出意外。不過影片本身的沉重與黃綠色的壓抑感以及結局的倉促可能會勸退不少家長攜帶孩子來觀影,《八佰》並不具有大爆的潛質。除了主旋律標籤的加持,疫情過後,影迷們對電影院的瘋狂嚮往,會進行心理學上所說的報復性觀影,這對《八佰》的票房也是起正面作用的。
  • 《八佰》定檔:十年磨一劍,管虎首部戰爭片是否能成「爆款」
    8月2日,由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八佰》重新發布檔海報,並宣布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影片《八佰》原定於2019年7月5日上映,但在上映前期宣布撤檔。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有800人,這便是「八百壯士」的由來,影片也由此得名「八佰」。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也是十分的強大——影片中的主要人物謝晉元由杜淳出演,王千源、李晨等人出演88師524團軍人,張譯出演浙江保安團老算盤,孫筱鈞飾演蓉姐貼身管家,每一位演員都是絕對的是實力派,這也讓這部史詩級別的戰爭片充滿了看點。
  • 十三年前的這部電影,是比《八佰》更真實的國產戰爭片
    今年暑期檔一部《八佰》橫空出世,讓很多人討論起誰是最好的戰爭片? 我說它是最好的國產戰爭片,大家沒意見吧! 最近戰爭片《八佰》大火,許多人去影院打卡看片,影院也漸漸復甦,這部電影的上映拯救電影院,同時也引起了大家的諸多討論。
  • 《八佰》|華語戰爭片的一面旗
    最近國內院線最火的電影莫過於《八佰》了,我也趁著休假的時候去看了這部電影,不得不說,作為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八佰》不負眾望,無論是電影的完成度還是拍攝手法,都超過了國內戰爭片的平均水平,也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 你什麼時候感受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崛起,《戰狼》?還是《八佰》?
    你是在什麼時候感受到了國產戰爭片的崛起,是大名鼎鼎的《集結號》,是中國歷史總票房第一的《戰狼2》,還是今年登頂全球票房年度冠軍的《八佰》?細讀這些年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國產戰爭片票房,能看到這一類型片是如何伴隨電影工業的進步不斷探索和進化,讓更多的觀眾在電影中走近歷史,了解英雄,珍惜和平。
  • 《八佰》不止是戰爭片,向死而生,失敗就是勝利
    《八佰》不止是戰爭片,向死而生,失敗就是勝利 文:田金雙 就管虎這部《八佰》中的影像表達來看,這部影院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巨製不僅僅是一部戰爭片,更是一部深刻探討人性主題悲天憫人的大電影。耐人尋味的是,導演管虎這部倍受矚目的電影片名叫《八佰》,而非《八百》,這本身就是在詮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