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星球大戰7》這麼火,我們來談談導演J.J. Abrams做遊戲的故事

2021-03-01 當樂


寫在前面:首先打個預防針,本文輕微標題黨,至少前半部分跑得挺偏——儘管將涉及《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導演 J.J. Abrams 跨界手遊的前因後果,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將花一定篇幅來講講他的合作夥伴,《無盡之劍》系列開發商 Chair Entertainment 一路走來從主機遊戲轉型手遊、推出備受關注的「無盡三部曲」,到接洽 J.J. Abrams 並醞釀新遊的過程。雖然跑題挺厲害,不過有不少 Chair 當年開發《無盡之劍》的秘辛噢。

 

時間倒轉回2010年1月的某個普通周末,Chair Entertainment 的聯合創始人兼《暗影帝國》製作人 Donald Mustard 在客廳看完足球後進入了例行的遊戲時間,按理說他應該打開 BioWare 剛剛發售的角色扮演遊戲《質量效應2》——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最喜歡的遊戲系列之一。鬼使神差的是,他並沒有走向樓上的 Xbox 360,而是掏出 iPhone,點開由 Subatomic Studios 製作的經典塔防遊戲《堅守陣地》(Fieldrunners)開始愉快地玩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就這麼容易地決定了去玩手遊,同時放棄了一款優質的主機遊戲」,六年後的 Donald 發出了如斯感嘆。正是這樣一個微妙的選擇,令身為一間遊戲公司負責人的他敏感地意識到當時已然急速膨脹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和其間日益成長的手機遊戲們,一個前所未有的念頭也就隨之浮出水面——或許是時候思考是否有必要轉型手遊了。

 


經典的塔防遊戲《堅守陣地》截圖

 

不過畢竟事關整間公司的未來發展走向,並不是一個簡單冒出來的念頭就能立馬改變的,更何況當時他們已經在進行《暗影帝國2》的前期開發工作了。Chair 奉行的理念是一名有野心並審慎的遊戲製作者(無論負責設計還是開發)只能在同一時間專注於一款遊戲,換句話說他們並不進行多線程作業。這樣一來即便想要製作手遊,似乎也只能排在《暗影帝國2》之後了,畢竟這款融合《惡魔城》與《銀河戰士》特色的 2.5D 橫向捲軸射擊遊戲在09年8月 Xbox 360 獨佔上架後各方面表現都相當令人滿意,製作續作也是人心所向理所應當的事情,為了尚處新興階段且公司本身毫無開發經驗的手遊而放棄這一絕佳項目,怎麼看都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轉型手遊的想法也就被暫時擱置下來。

 


 

幾乎是同一時間,也就是 Donald 窩在自己位於猶他州公寓的沙發上興致盎然地在《堅守陣地》裡奮勇廝殺的時候,蘋果位於加州的研發部門正在緊張地研製著 iPhone 4,這一後來改寫了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歷史的蘋果巔峰之作;而 Chair位於北卡羅來納州、擁有全球最頂級遊戲開發引擎的母公司 Epic Games,也意識到了表現日益強勁的行動裝置對曾滋養了無數 PC 與主機級大作的虛幻引擎的渴望,並悄悄地製作起適配 iPhone 和 iPad 作業系統的虛幻引擎版本。

 


劃時代的 iPhone4 在2010年6月正式發布

 

有時候成功就是由無數個機緣,巧合到一起才達成的,就正如 Donald 對《堅守陣地》的痴迷、蘋果的 iPhone4,以及 Epic 針對 iOS 研發的虛幻引擎版本,三者在2010年7月終於碰撞出了火花:Donald 與當時的一名蘋果負責人進行了一些溝通,那人表示公司堅信新一代的 iPhone 將讓遊戲開發者大有所為,讓玩家不僅能玩到像《堅守陣地》這樣比較基礎款的遊戲,更能體驗到驚豔的 3D 大作。當然口說無憑,Chair 隨後拿到一部 iPhone 4 的工程測試機,體驗之後立即認可了這一說法,同時也接到了蘋果給出的一個在後來改變他們命運的提議:如果 Chair 能為 iPhone 4 做一款新遊戲,那它就將在蘋果9月的新品發布會上作為展示遊戲亮相!

 

這個誘人的提議就像是最後一根稻草,將 Chair 懸在心中好幾個月的手遊計劃壓到實處,他們毅然決然地終止了已經開發了好一陣子的《暗影帝國2》,將這一項目永久性延期,轉身全情投入到一個嶄新的平臺,去完成一款此前從未涉獵過的作品,而擺在眼前的唯一難題是:如何在5周時間裡開發出一款令人耳目一新的遊戲?

 

Donald 和他的團隊首先提出了看似簡單卻影響深遠的問題:「什麼特色是手遊獨佔,而其他平臺的遊戲沒辦法做到的?」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方式,最終才誕生了後來風靡一時的《無盡之劍》系列,而成功的奧義無非是他們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在移動遊戲亟需打響口碑的關鍵時刻上,用虛幻引擎的深厚功力在 iPad 和 iPhone 上交出了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總之,Chair 最後總結出,通過 iPhone 和 iPad 所展現的觸屏設備最大特色莫過於點擊與滑動屏幕是其主要的交互方式,他們將要做的手機遊戲也應該從這裡著手。在經過一番調研後,製作團隊發現似乎現有的平臺上還未出現過一款真正炫酷的劍術格鬥遊戲。實際上,主機平臺也有用長劍作武器的動作遊戲,但在操作上卻是玩家通過按鍵,觸發角色使出看起來像舞劍的動作,無法讓你身臨其境地體會到擊劍時湧出的豪情,但 iOS 手勢操作的出現,讓真正意義上的劍術格鬥遊戲成為可能。除此之外,他們還肩負著向人們展示老東家 Epic 旗下虛幻引擎出色的圖像塑造能力的任務。儘管 Epic 已經根據 iOS 的作業系統對虛幻引擎進行了適配,但囿於硬體設備的限制,針對移動平臺的虛幻引擎在圖像處理能力上顯然遠不及主機版,為了呈現最理想的畫面效果,開發團隊決定遊戲中的劍術格鬥只能限制在兩名角色之間(玩家和巨獸),再多,iPhone 就 Hold 不住了。

 


 

4個多星期後,Chair 的聯合創始人 DonaldMustard 站在2010年的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上通過 iPhone4 向全世界展示了當時看上去相當驚豔的《無盡之劍》,在最好的時機作出了最恰當的選擇,《無盡之劍》意料之內地取得了成功。2013年9月,《無盡之劍3》正式發布,在圓滿完成蘋果新品發布會/Epic 虛幻引擎圖像技術展示遊戲,以及自身面向手遊轉型的使命後,《無盡之劍》系列劃上了休止符,Chair 將要開啟新的徵程了,沒錯,那就是與《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的導演兼編劇 J.J. Abrams 的合作。

 


初代《無盡之劍》在蘋果發布會上

 

說起 J.J. Abrams,小燒白也是去年他和 Chair 的合作企劃案剛剛發表的時候才第一次聽說(原諒一個看電影總關注演員忘了導演的馬大哈),當時順手翻了翻他的履歷就驚了:美劇《迷失》系列的導演、編劇,《碟中諜》3導演、編劇、視覺特效,《碟中諜4》、《碟中諜5:神秘國度》製片,09年《星際迷航》和13年《星際迷航:暗黑無界》導演,《超級八》導演、編劇,以及正在熱映、花樣破票房紀錄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編劇、導演,相信大多數人即便不知道 J.J. Abrams 的大名,也絕對領略過他的作品。因為同為猶太籍,J.J.被視作史匹柏的接班人,儘管有輿論認為他拍的作品過於商業化,但必須要承認能夠將商業化做到人人都搶著買帳也絕對是一種本事,更何況 J.J.在電影上的確展露出非一般的才華,當然,如果硬要和走純藝術路線的導演相比的話,只能說大家不在同一根賽道上。

 

有意思的是,似乎電影導演們都隱含了一顆跨界遊戲的拳拳之心,比如吳宇森曾推出過明顯發揚他暴力美學風格的手遊《血色天使》;《環太平洋》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之前曾和小島秀夫一起倒騰《寂靜嶺》新作,當然後來小島和可樂妹關係轉惡,這個企劃也就不了了之;此外《咒怨》導演清水崇加盟了《鐘樓》製作人河野一二三的恐怖新遊戲《暗夜鬼泣》(這貨可恥地跳票了)。而身為導演、編劇、製片多項全能的 J.J. Abrams 也沒能不例外,實際上他早在2013年就曾與 Valve 一起秘密進行過一個遊戲項目,可惜最終夭折,於是雙方都不曾在正式場合提及這次失敗的合作。

 


吉爾莫·德爾·託羅與小島秀夫的「新寂靜嶺」企劃的擱淺實在可惜

 

而 J.J.是如何與《無盡之劍》開發商 Chair Entertainment 搭上線的呢?原來這其中竟是蘋果在穿針引線:因為《無盡之劍》的關係,Chair 與蘋果的合作關係相當密切,於是後者悄悄向前者引薦了大名鼎鼎的電影製作公司 Bad Robot,也就是 J.J.一手創建的公司。這兩個工作背景完全迥異的負責人在第一次會面上就相談甚歡,大有一種英雄惜英雄的相見恨晚之感,一方面 J.J.本來就有通過進軍遊戲拓展其在娛樂領域版圖的打算,當年《無盡之劍》的驚豔亮相也曾給他帶來過不小的震撼;另一方面對於 Chair 來說,他們更是早就為 J.J.一系列出色的電影作品所傾倒,希望能藉由他在電影中對於人、對於世界細緻入微地觀察與塑造能力,帶來一款比普通遊戲更具震撼力的作品,這簡直就像瞌睡遇到了枕頭,蘋果有意無意之間成就了一對天造地設的合作夥伴。

 


J.J. Abrams 與 Chair 的負責人 Donald Mustard

 

在去年11月中旬《SpyJinx》正式發表之前,實際上 Chair 與 J.J.已就該遊戲秘密開發了超過一年時間。在分工方面,Chair 的遊戲團隊毋庸置疑地負責了技術開發方面的工作,將繼續採用他們拿手的虛幻引擎為遊戲帶來精彩張揚的視覺呈現;而 J.J.則主要發揮身為導演所擁有的出色的敘事能力與建構世界的天賦,來幫助遊戲打造出引人入勝的世界觀設定,並讓其中的角色充滿性格的張力,精確而有效地抓住人們的注意力。

 

顯然雙方對這次合作都相當滿意,Chair 的負責人 Donald 盛讚 J.J.是個聰明且有天賦的遊戲人,與他的合作非常輕鬆愉快;另一方面 J.J.也對 Chair 的遊戲團隊展現了相當的誠意,即便在《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緊鑼密鼓地拍攝過程中,仍邀請他們來到片場討論《SpyJinx》的各種問題。總之,種種跡象表明 J.J.並不是簡單地掛個名就了事,他的確有把好萊塢電影之所以動人的精髓融入遊戲製作的野心,而不是像許多好萊塢大片視遊戲為宣傳手段——版權方賣個 IP,遊戲開發商換個皮就匆匆上架博噱頭的營銷模式,當然也正是這種認真做事的態度才讓這款合作遊戲更令人期待。

 


 

至於《SpyJinx》本身,則是一款融合動作策略、世界建構與 RPG 角色培養的獨特遊戲,背景設定在如履薄冰且危機四伏的間諜世界。考慮《無盡之劍》系列雖然經典,但卻因為 iOS 獨佔的原因讓很多安卓玩家與之擦肩而過,為了讓更可能多的玩家體驗到《SpyJinx》這款別具一格的遊戲,Chair 最終決定將在 PC、手機和移動平板設備上推出該作,這一次總應該有安卓玩家的份兒。

 


 

實際上電影導演們近年來對遊戲表現出了越來越多的興趣並不僅僅是偶然與巧合,遊戲產業從硬體到內容上質的飛躍是達成這一事實的基礎,玩家們對遊戲逐漸「刁鑽」的品味側面促使了遊戲開發商在激烈的競逐中去不斷優化作品,以便能博得一席之地,於是,日益精緻的高清畫面、堪比電影的 CG 預告片、令人嘆服的世界觀設定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鋪排,通通指向了「電影化」的發展趨勢,這一切的一切從某種程度上正是給電影導演們跨界準備的預留地。他們在製作一部電影時所展現出的全方位運籌帷幄的能力——從挑選一個足夠撩人地好劇本,到片場對演員的塑造引導、攝影的點撥,以及後期進行精修、剪輯,嵌入相得益彰的背景音樂,甚至一切完工後的宣傳推廣。

 

堪稱多面手的導演們如果能與遊戲團隊理念一致,並將渾身解數融入遊戲的製作過程中,無疑將成為一大助力,關於這點,《SpyJinx》中關於 J.J. Abrams 與 Chair 的合作與分工上文已經講得非常清楚,另外《鐘樓》製作人河野一二三當初在締造《暗夜鬼泣》的「剪刀計劃」時邀請《咒怨》導演清水崇,也大概表達了這種意思:「清水崇導演主要負責把握遊戲的大方向與基本設定。具體說來就是,通過了解我內心對遊戲世界與設定的構想,導演會給予寶貴的反饋意見(比如「那隻怪獸的身世應該是怎樣的」、「哪些神秘人物應該露面」或是「在這個故事中應該發展出怎樣的情節」),從而讓遊戲的世界不斷得到壯大。我和清水崇導演也許身處不同的領域,但毫無疑問我們對恐怖世界都有著很深的理解,所以我從他那裡得到了很多實在的意見。」

 


 

話又說回來,截至目前《SpyJinx》的確令人期待,它的幕後團隊、它的故事背景都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當然這一切仍需等到遊戲開放 Beta 測試甚至上架後才能蓋棺定論,不過如果 J.J. Abrams 能通過與 Chair 的合作開啟一個好兆頭的話,未來或許我們能夠體驗到更多真正的「影遊結合」的遊戲作品,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亞當·德賴弗談,他從《星球大戰7》到《星球大戰9》所經歷的改變
    四年前,《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在影院上映的時候,很多《星球大戰》的粉絲們都忍不住感嘆,對這部經典科幻電影來說,這段時間意義非凡。在2015年的《星球大戰7》大片之前,這部電影在大銀幕上沉寂了大約10年。
  • 《星球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的影評來了,下面是影評人的評論
    他不僅認為,這部電影擁有情感的搏動,他還表示,《星球大戰9》給予了三部曲一個完美的收尾。對此,伊恩·桑德威爾寫道:「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喜歡《最後的絕地武士》,你或許會與《天行者的崛起》作鬥爭,也許你不會。如果你是《星球大戰》的長期粉絲,你會在最後一部電影中發現很多值得喜愛的東西,並把這部電影看作是40多年來天行者傳奇的一個恰當而史詩般的結局。」
  • 導演了:碟中碟,星球大戰7,星際迷航,LOST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創作了一本書
    ——今天這條超酷的視頻,是《星球大戰7》、《星際迷航》、《LOST》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和他的團隊BADROBOT,為了《S.》中文版的發布而專門攝製的。現在,備受期待的《S.》中文版終於來了!先來看看這本書長什麼樣:
  • 《星球大戰9》黛西·雷德利表示,蕾伊和波的關係,會是電影的看點
    經過多年的耐心等待,《星球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終於要和粉絲們見面了。《星球大戰9》是j·j·艾布拉姆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這部電影將最終把三位新英雄團結起來,並把他們送上全新的探險旅程。我有的時候一直在想,我們能這樣一直拌嘴下去嗎。這真的太棒了!」聽起來很有趣,特別是當我們看到蕾伊和波最終走到了一起,成為《星球大戰9》的主角時,他們卻以一種拌嘴的方式開啟了他們的友誼。就如同黛西·雷德利所說的,他們之間是如何開啟友誼的,這不僅會成為電影中的一大看點,也添加了電影中的喜劇元素。
  • 沒有劇透的《星球大戰:星際大戰七部曲》
    沒有劇透的《星球大戰: 星際大戰七部曲》我仍然記得,1999年,當《星球大戰》開幕式上大張旗鼓地介紹"第一集: 星球大戰I:幽靈的威脅"時,我的心怦怦直跳。我還記得那天下午我是如何離開劇院的——心懷不滿、失望並準備詆毀喬治盧卡斯的好名聲,因為他毀掉了我的夢想,原來三部曲的魔力將會被恢復。沒有。
  • 《星球大戰7》導演與騰訊合資開發遊戲 人類大戰外星人
    《超級8》、《星際迷航》、《迷失》(第一季)、《碟中諜3》、《星球大戰7》、《星球大戰9》導演J·J·艾布拉姆斯以其天馬行空的創造力開發了大量影視作品,J·J·艾布拉姆斯與其成立的製片廠「壞機器人(Bad Robot)」打造了《超級8》、《第九區》、《西部世界》、《科落弗檔案》、《危機邊緣》、
  • 好萊塢欲拍《你的名字.》真人版 星球大戰導演J.J.艾布拉姆斯擔任製作人
    日本東寶、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unt Pictures)、壞機器人製片公司(Bad Robot)將合作拍攝該真人版電影,曾執導美劇《迷失》、2015年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J.J.艾布拉姆斯擔任製作人。電影劇本由憑藉電影《降臨》提名2017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埃裡克·海瑟爾負責,美版《你的名字。》
  • 《星球大戰7》即將上映,比尋龍訣更火的電影要來了!
    當地時間12月18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正式公映,首日就輕鬆突破了一億美元大關!這部電影可謂比《尋龍訣》更火!《星球大戰7》上映:票房橫掃各項紀錄J·J·艾布拉姆斯執導的這部全新星戰電影不負眾望,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必然會打破各項紀錄:- 打破《侏羅紀世界》2.08億的首周末票房紀錄;- 打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4350萬的點映場紀錄
  • 《星球大戰9》預告片中,出現的這3個「神秘」新角色,分別是誰?
    對於《星球大戰》的粉絲們來說,隨著《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進入倒計時,許多人都在不斷複習著有關這部電影的劇情和角色。在《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結束後,電影的核心人物蕾伊,芬恩和終於走到了一起。在最新的《星球大戰9》電影中除了有這些我們熟悉的角色之外,在預告片中,我們也見到了一些「神秘」的新角色們。這對於許多《星球大戰》電影的新觀眾來說,是有些頭疼,但每一部《星球大戰》電影都增加了新角色。如果我們在原三部曲中只關注盧克,漢·索羅和萊婭,我們就不會遇到蘭多·卡瑞辛。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星球大戰9》預告片中,新出色的這三個神秘的角色,都分別是誰?
  • 《星球大戰10》已開始籌備:黑人導演J·D·迪拉德操刀
    《星球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口碑不佳,儘管迪士尼表示會放慢「星戰」電影的周期,可事實上,盧卡斯影業已經與導演J.D. Dillard和編劇Matt Owens一道籌備新的星戰電影了。遺憾的是,明確的演員陣容尚不清楚,據說故事會主要集中在上一部出現的厄西戈隱藏星球Sith。J.D.
  • 《星球大戰7》:這是部粉絲電影
    如今,影片在北美的票房已經超越了《阿凡達》,成為北美票房冠軍。現在已經開始往8億美金走了,而目前的情況來看,它顯然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甚至,在內地的上映火爆程度,同樣有些超出預期。因為,並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關注這部電影。可能還是星戰太火了吧,像一個符號或是標籤,即便沒看過,起碼也會聽過這部電影。而當有了續集,總要去見識一下。
  • 《星球大戰8》來了,來回味一下《星球大戰7》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上映了,突然才發現,看《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是2016年初的事,一晃,兩年都過去了。真是時光如流水啊。話說,進影院看《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之前,你還記得《星球大戰7》講的什麼故事嗎?
  • 史上最吸金電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來啦!提前做功課回顧星戰「前世今生」
    1977年,這個年輕人的影片開始「現象級」暢銷之路,美國人排著長隊觀看他的《星球大戰:新希望》。這種星戰魔咒持續近40年。發展到去年12月18日,《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在國外上映時,許多在線售票網站呈現中國春運購票般的場景,票房迅速突破10億美元,刷新了多項電影史上的紀錄。 而4天後的1月9日,這把火即將燒到中國。
  • 《星球大戰9》導演J·J·艾布拉姆斯將捐千萬美元 以反對種族歧視...
    據國外娛樂媒體deadline報導,《星球大戰9》導演J·J·艾布拉姆斯(J. J. Abrams)宣布捐贈一千萬美元以反對種族歧視問題。
  • 功夫電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之光劍大戰?弱爆了!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以下簡稱為《原力覺醒》)在世界範圍內共收穫了 19 億 5 千萬美元的票房成績,這也使得它將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票房成績最高的一部電影
  • J·J·艾布拉姆斯,好萊塢新「科幻教父」?能超越史匹柏嗎?
    要知道,《星球大戰》有著九部電影、兩部外傳、三套動畫劇集以及無數的遊戲、漫畫、小說以及周邊衍生產品,產生了超過500億美元的價值!每年的5月4日都被定為了「星球大戰日」,是全球星戰迷們的狂歡節日。這麼一來,眾多的星戰粉絲們都大失所望,他們都普遍認為,喬治·盧卡斯一手打造的已經屬於億萬星戰迷的「星戰宇宙」,從迪士尼接手的《星戰7》開始,就充滿了好萊塢的快餐文化味道。
  • 《寄生蟲》帶火韓國農心方便麵品牌「jjapaguri」
    電影《寄生蟲》中演員趙茹珍吃「jjapaguri」的鏡頭。「阿姨,會做jjapaguri吧?多頌最喜歡吃的那個」。
  • 今晚零點《星球大戰7》首映!誰要一起看,快來報名!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除了將會出現六部曲中機器人R2-D2和C-3PO外,還將會新出現一位可愛的機器人——BB-8。作為達默龍的宇航技工機器人,BB-8掌握重要情報,是星戰7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星戰7目前所推出了系列預告片中,均可發現BB-8呆萌可愛的身影,由此可見其在電影中的重要地位。(小編預測會火)
  • 《星球大戰7》全球擁有最多粉絲的系列電影要來了!
    與此同時,《星球大戰7》展開中國攻勢,20號晚上,居庸關長城被暴風兵承包了!許多人被這部電影震撼了,各地影院的門口排起了長龍,只為看這部影片。很多人看完一遍又一遍,看完出來接著排隊買下一場的票!著名電影導演當年看《星球大戰》時的反應:那年彼得·傑克遜才15歲:「看《星球大戰》改變了我的一生。多麼神奇,又多麼貼近我們平凡人的人生。」———長大後他導演了《指環王》三部曲。
  • J·D·迪拉德操刀打造!《星球大戰10》開始籌備
    不可否認,《星球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上線口碑並不太好,近日,外媒有消息稱,為了挽救這個系列口碑,盧卡斯影業已經與導演J.D. Dillard和編劇Matt Owens一道籌備新的星戰電影。雖然《星球大戰10》現在已經進入籌備階段,遺憾的是,目前來看演員陣容尚不清楚,但是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故事會主要集中在上一部出現的厄西戈隱藏星球Sith。但是從J.D. Dillard此前指導的作品來看在豆瓣口碑上評分並不高,不知是否能夠憑藉該電影獲得更多的人喜歡,關於此事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