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隻船是西門的,耶穌就上去,請他把船撐開,稍微離岸,就坐下,從船上教訓眾人。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路5:3-11 )
(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 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 (約21:19 )
西門彼得作為十二使徒之首,四福音中沒有記載他過人之處或者其他成功的經驗,反而把他魯莽,心急,說話快,甚至三次不認主等經歷都記載了。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普通人,在主耶穌手裡的無限可能。而這一切的可能是從他被主呼召開始:
一、第一次呼召,舍網跟隨
彼得在兄弟安德烈的介紹下認識了耶穌,安德烈原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他在施洗約翰的引導下與耶穌同住,並曉得耶穌是神的羔羊。之後他找來哥哥西門彼得告訴他,他們遇見彌賽亞了。彼得第一次被主呼召記載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路加福音的比較詳細,關於彼得被呼召時的細節。
1、一夜的徒勞
人生需要努力,但有時努力也不一定有收穫。就像彼得哪怕是以捕魚為業,也有徒勞無功的時候。這是對人經驗的否定,對人付出的否定,也是對期待的粉碎。然而,經歷一夜徒勞的彼得,耶穌在岸上等著他要呼召他,使用他。在人徒勞的人生岸上有耶穌在等候向我們發出呼召。其實,人若沒有認識永恆的主,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也是徒勞一場,人應該回應主耶穌的呼召。
2、經歷主能力
一夜沒有打到魚的彼得剛上岸,耶穌就來到他的船上,請他撐開船,耶穌在船上宣講天國的道。過去沒有話筒,在水中的船上講話有擴音的效果,彼得聽從耶穌的話為耶穌服務,而他也在此聽到了耶穌所傳講的滿有能力的話語。
當耶穌講完之後,吩咐彼得下網打魚。此刻一個外行教內行打魚,儘管彼得認為不可能打到魚,但是他還是聽從主耶穌的吩咐下網,而這次他們打了許多魚,幾乎網要破了。而此刻,彼得再次經歷了耶穌話語的能力,和他掌管自然界的權柄。
於是,當耶穌向彼得發出呼召的時候,彼得隨即舍了網跟隨了主耶穌。因為他經歷了主耶穌的權柄能力,他也要曉得耶穌是神的兒子,所以他捨棄船和網,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
3、接受主訓練
跟從耶穌的彼得並沒有立刻成為滿有能力的大使徒,他對主耶穌的認識也沒有全備,很多時候他還會問蠢話,做傻事。但主耶穌開始訓練他了,從對耶穌的認識,對人們苦難的同情,給人釋放的權柄,對天國之道的明白,對世間權柄的捨棄等各方面來訓練他。直到耶穌被捕,被釘十字架,耶穌也在訓練他。
二、第二次呼召,牧養主羊
這一次的呼召,來自死裡復活的主耶穌,距離第一次的呼召,已經是三年半以後的事了。這三年,彼得與主同行,看過很多神跡,聽過很多宣講,問過耶穌許多問題,包括問過愚昧的問題,做過衝動的事,誇下過海口,還在一個小使女面前三次不認主。在耶穌釘十架後躲避猶太人和羅馬當局,甚至在見過復活的主後還帶著門徒們重操舊業。
1、三次的詢問
三次的詢問是對一向心直口快,搶先發言的彼得心靈的拷問。他曾誇口,即或眾人都跌倒,他用不會,他就算為主而死,他也不會不認主。這話說過不超過24個小時,他曾經的豪言壯語早就被氣勢洶洶的羅馬兵丁和猶太人嚇跑了。
主耶穌不要人衝動之言,主耶穌要人計算代價,在權衡利弊之後,然後做出取捨。這裡有理性的思考,同時有信心的決定。彼得在主耶穌的詢問下,他堅定表達對主耶穌的愛。
2、再次的呼召
每一次彼得肯定的回答後,主耶穌都會給他一個託付,「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主耶穌還預言他將如何死,並再次呼召他「你跟從我!」儘管彼得還對約翰的未來有好奇,但耶穌只告訴他,別人和你沒有關係,你只要來跟從我。
3、全然的擺上
四福音書沒有記載彼得跟隨主的行動,但在使徒行傳和彼得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完全不再一樣的使徒彼得。他不再懼怕羅馬官兵和猶太人的逼迫,他不再害怕死亡,不再害怕權勢。他給予馬可機會,在馬可跟隨保羅旅行布道失敗之後,他自然做了馬可的老師,在他的影響下,馬可寫成了《馬可福音》,另外彼得還寫了彼得書信,其中他在《彼得後書》裡教導信徒靈程八步,才不會絆跌。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 (彼後 1:10 )他特別提到失腳,這裡彼得應該是想起自己曾經的跌倒,在他反思悔改之後教導信徒謹慎生命的成長。
三、對我們的教訓
儘管使徒彼得離今天的我們已有近兩千年的時間,但思想他的蒙召和生命的成長對我們的信仰依然有切實的意義:
1、主恩陪伴我們生命成長
從彼得的兩次呼召,我們看到彼得生命成長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有人很多的軟弱,但更有主耶穌豐盛的恩典和憐憫,主耶穌一直在培訓造就使徒之首彼得,在預備他承擔大使命。我們的生命成長也是一個過程,沒有捷徑,不過因為我們參加一次方言禱告會,神醫大會或者敬拜讚美會,生命會有突飛猛進的改變。不會,生命依然要在認識主耶穌,認識自己,經歷主大愛的過程中成長和改變。
儘管我們生命中還會有軟弱,甚至失敗,只要我們不放棄對主的信靠,會像彼得依然蒙主堅固,迴轉過來還會被主使用,堅固更多的人。
2、聽主呼召為主擺上
我們要聽從主的呼召,不只是牧者、傳道、詩班員,而是每一個基督徒都要聽主呼召,跟從主為主擺上。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裡面,活出主的呼召,凡事為主做,如伺候公婆,照顧孩子,愛護妻子或尊重丈夫,都是為主做的。在地上積攢敬虔財寶在天上。
彼得是十二使徒之首,他平凡去普通人一樣,然而他又是一個傳奇,這是主耶穌為他成就的,這也是他甘心為聽從主的呼召,為主擺上的結果。我們也是平凡人,然而當我們願意回應主的呼召,為主擺上的時候,主也會為我們成就不再一樣的人生,可以拯救靈魂,可以堅固軟弱的弟兄姐妹,可以合神心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