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愛出發
文/陳玲
一
九月時節,稻穀結實,瓜果飄香,大多期待正在成真。
清晨,被早起的腳步喚醒。先生把昨晚收拾好的旅行包拎去車上,又轉身在廚房蒸煮早飯。
推開陽臺的窗,聽到秋風踩著聲音趕來了,招呼樓下綠地裡那些花花草草歡跳一曲輕盈的舞蹈。樹的葉片們也左顧右看,笑眯眯互相問候。
我們此刻擁有的美好,都是從點點樸實成長起來的。
感恩這份堅實的美好。讓我們有選擇的底氣,有探索的勇氣,有幸福的運氣,做更好的自己。
二
昨天一場暴雨,明顯感覺涼意微泛。早晚溫差,清晰又具體。
走出家門,目光所及都是生活。
一片片一排排響亮的身姿布滿山野,我的視界欣然、喜悅。
每一株莊稼都是一粒飽滿的種子;每一枚成熟都展露歡天喜地的表情。
在田間,歷經風雨的玉米大豆花生,根系傳遞力量的守望,演繹心心念念的豐收;
在地頭,在小院牆角,或枯枝堆旁,隨處有南瓜粗壯的藤蔓自由伸展。節處再生根,疆域便更加遼闊了。
秋風是位忠誠的使者,把預備的水彩筆分派給大地上虔誠生長的萬物,任她們塗抹。
畫面無比新穎,色彩無比絢麗。這就是金秋啊。
三
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看著遠近連綿起伏的山體,我們感嘆祖國河山的美好,感恩前人艱辛修路帶給我們的平坦的幸福。
先生不善言辭,卻很細心。每當我透過玻璃看到特別奇幻的雲彩,或者非常高峻的山峰,總是忍不住大驚小怪碎碎念。他要麼放慢車速,要麼路邊停靠,給我無限自在的話語表達和極好情感的完美釋放。
山水相依,樹陰晴柔。一條潺潺溪流自遠處而來,步伐穩妥,繞開自然存在的阻礙物歡快向前。
把備好的水果拿來清洗。溪邊的石塊上,我一邊看他吃葡萄時香甜的模樣,一邊看溪水長流。
日子平淡,他習慣懂得我的心緒,我習慣感知他的辛苦。感情怎能不深?怎能不馨甜?
四
路過多個村莊,先生重複稱呼著它們的名字。我快速記下來——多年後,如果我們再次來到這裡,一定會覺得親切。
親切聯手記憶,幸福的過往便眉眼如初。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博山區的桃花泉村,這裡生活著標準的山裡人家。
從蜿蜒山路拐進村口,有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招手示意我們停車,看車牌知道我們來自青島,怕我們迷路,問是否需要幫助。
我們把去村子轉轉看看的想法告訴對方,他表情熱烈,把附近壯美的景色簡短做了介紹。
桃花泉村是禹王山西北麓的一塊寬豁谷地,水秀林幽,植被豐茂,層山疊翠。立於谷底,向東北側高處望去,有一段長達 3 千米的懸崖峭壁,從南向北綿延而去,通往牛角村,形成一道長長的屏障。當地人叫做「北大嶺」, 也有人稱之為天然長城。
桃花泉村的房屋建築多是石頭牆、草屋面、木窗欞、石簷板,具有當地農村老屋的顯著特徵。整棟房子從根基至屋頂不用一磚一瓦,全部用當地開採的石頭砌成,古樸的風貌見證了歷史的滄桑。
「山頂松柏戴帽,山麓刺槐攬腰」,好一個無限魅力的桃花泉村,被你神奇的地貌所吸引。
我們來過,並且深深喜歡了。
五
這世間萬象無限而深廣,有新奇百怪,也有千篇一律。
返程路上,我們走走停停,體驗著「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的風土人情。車駛入萊蕪區三一七省道,道邊有一村莊東西狹長,約1500米。恰逢集市,便下車。
村莊有個美麗的名字,劉白楊村,是宰相「劉羅鍋」的祖籍。
多個攤位都在售賣一種顏色鮮豔的紅果果,嘗了嘗酸甜爽口。攤主說這是鈣果,營養價值極高,現在正是果熟期。先生買了滿滿一大袋子,帶回家送給母親吃。
「我愛你!」表達的時候我不假思索,如果添加思索,我仍然這樣說。
到家,簡單吃了晚飯。我把迴蕩在心頭的那些暖融融的情感,蘸著橘黃的燈光緩緩寫下來。
廚房裡有碗筷的洗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