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大電視臺推「抗日劇」反思戰爭(圖)

2021-01-11 騰訊網

  劇中,已經加入中國軍隊的女主角和中國戰友一起慶祝新中國的成立。

  電視劇《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劇照。

  女主角收到紅色的入伍通知單時,懷抱著博愛的理想,希望能救助所有需要救助的人。

  女主角跟隨日軍來到中國,親眼目睹日本軍人殘害中國民眾。

  近日,日本TBS電視臺製作的電視劇《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在中國國內網絡上引發熱議,有媒體和網民將這部時長約4個小時的劇集稱為日產的「抗日劇」。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日本戰敗70周年,日本各大電視臺紛紛推出反戰電視劇和紀錄片,這是其中一部。日本拍出來的「抗日劇」會是什麼樣子?日本民眾又怎麼看?

  劇情罕見

  日軍女護士穿上八路軍裝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包括TBS在內的日本各大電視臺都特別製作反戰題材特別節目。

  朝日電視臺出品的以戰爭為背景的「純愛故事」《與妻共飛的特攻兵》,根據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一起乘坐特攻戰鬥機的特攻兵少尉和妻子的真實故事改編。這部劇由當紅女星堀北真希出演,與此前許多日本的戰爭題材的電視劇一樣,強調日本作為「戰爭受害者」的一面。

  與之相比,日本TBS電視臺製作的《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也講述了一個「不幸」的戰爭故事。但全劇雖然沒有提到「侵略」字眼,劇中臺詞卻直面了這樣的事實:「戰時關東軍對中國人進行了殘忍行為」。該片以二戰為背景,把故事舞臺搬到了東北三省。

  日本知名女演員松島菜菜子飾演的女主角,身份是日本紅十字會護士,收到一封紅色的入伍通知單後前往東北,懷抱著博愛和南丁格爾般的理想,希望能救助所有需要救助的人。在目睹中國人被日本軍官砍殺,經歷丈夫戰死和兒子失蹤等人生變故後,她和眾多在華日本人一起成為八路軍的一員。

  劇中演員們都穿上了八路軍的軍裝,也有讀毛澤東選集的鏡頭。這樣的劇情,在以往的日劇中幾乎都無先例。

  此外,劇中主要的一些中國人角色都由日本人扮演,和國內很多抗戰劇一樣,演員們都親自上陣,自己來說中文沒有另外配音。

  負責該片企劃的TBS電視臺製作人瀨戶口克陽表示,「講述大時代話題的時候,對小人物的細緻描寫很重要」。劇中通過一些細節描寫了女主角與中國人的和平融洽關係,比如小時候女主角落水時中國人曾救過她,女主角冒著被日本軍官發現的危險救助受傷的中國人等。

  源自史實

  「日本八路」、從軍護士系二戰真事

  關於該劇片名,製作人伊與田英德表示,他是近年才知道「女性的赤紙」之說,翻閱文獻了解到,當時日本徵兵入伍的通知單是鮮紅色的,而唯一會拿到通知單的只有從軍護士,因此這樣的入伍通知單又被稱為「女性的赤紙」。據歷史資料顯示,二戰期間,日本有約3萬從軍護士。

  公開資料顯示,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的歷史學家加藤聖文負責該劇的歷史監修。他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二戰結束前後的日本人的生活。例如,劇中出現的「日本八路」問題。根據2014年9月中國民政部公布的抗日戰爭中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其中包括被稱為「日本八路」的日共黨員宮川英男等10位援華國際友人。

  該劇在結尾標註,「此片故事為虛構」。事實上,該電視劇的企劃立案從三年前開始,最初是準備拍攝成名為《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紀錄片。「用電視劇的形式,希望能傳達給更多的人」,瀨戶口克陽認為,事實能通過新聞(等)認識到,而電視劇更能讓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TBS在該劇正式放送前還播出了一部關於從軍護士的紀錄片,採訪各地還在世的前從軍護士,紀錄片指出,如今70%的日本年輕人「不知道戰爭」。

  民眾熱議

  「應該反思奪走人類愛與尊嚴的那場戰爭」

  該劇同時也是TBS電視臺60周年臺慶劇,陣容豪華。女主角松島菜菜子有收視率女王之稱,曾出演過經典日劇《麻辣教師》《家政婦三田》;導演為「現象級」電視劇《半澤直樹》的導演福澤克雄。

  雖然與華麗的陣容相比,該劇收視率並不太高,在8月1日、2日的黃金檔時間分成兩次播出時,收視率第一天是8.2%,第二天是10.7%。

  不過,這部電視劇在日本依舊贏得一定的關注。日本觀眾通過社交媒體表達看法。僅電視劇官網下的留言就近千條,記者翻閱發現,最小的觀眾才12歲。一名14歲的男孩留言稱,「看了這部劇,我覺得應該反思這個奪走了人類尊嚴、驕傲和愛的戰爭。」

  另一名中學生也在留言中寫下了觀後感:「以前不怎麼看戰爭類的電影,今年因為是戰後70年,是一個重大的節點,所以也決定看一看。現在許多人完全不知道(這場)戰爭,就那麼活著,看完這部劇,雖然並不是了解了所有的歷史,但是至少了解到,和平是多麼重要。」

  一位64歲的女性提到,自己父母也曾在東北三省,「如今戰爭(為題材)的電視劇挺多的,但很久沒有這麼感動過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這個電視劇。」

  趨勢前瞻

  日本反戰新劇面向年輕觀眾群

  根據讀賣新聞的統計,日本5大民間電視臺從7月中旬至8月15日日本戰敗日這段時間播出了至少12部有關戰爭的節目。NHK也製作了一系列「戰後70年」的特別節目,其中包括《~從軍護士 戰地記錄~》等女性角度的紀錄片。近期日本還上映了幾部戰爭題材的電影。

  日本的媒體關注了今年的「反戰劇潮」。

  富士電視臺讓5名年輕的人氣演員與日本老兵對話,並製作成紀錄片,該片旨在「講述教科書和歷史書外的戰爭現實」。

  日本電視臺則播放了描述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悲慘狀況的紀錄片。此外,日本一些地方電視臺也製作了與當地相關的節目。

  往年臨近「戰敗日」,日本各大電視臺都會製作此類節目,《每日新聞》稱今年這類節目的播放時間更長,最為突出的特點是,起用了很多當紅偶像明星,節目的年齡層更多的定位為年輕人。

  日本專欄作家松野大介認為,各電視臺紛紛推出「戰後70年特別節目」,可能與安倍政府修改安保法案有關。安倍政府強行通過安保法案修改,引發多次的抗議遊行,反對者認為,這一「戰爭法案」的最終通過,意味著日本的年輕一代將再次被捲入戰爭。或許像這位作家所認為的,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今後通過這種接地氣方式傳達反戰信息的節目可能還會更多。

  本版撰文/新京報記者 張穎倩

相關焦點

  • 日本二戰影視劇:比「抗日神劇」更雷人(圖)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楊汀 發自東京  在中國影視屏幕上「流行」了數十年的各類「抗日神劇」,終於在2013年的春夏之交引發了網友的吐槽和相關部門及影視製作者的集體反思。  抗戰勝利至今已經68年。當我們在嘲諷、吐槽甚至批判這些「抗日神劇」的同時,那場戰爭的另一個主角日本也在影視作品中表現著不一樣的侵略戰爭。
  • 日本的二戰影視劇:比「抗日神劇」更雷人
    當我們在嘲諷、吐槽甚至批判這些「抗日神劇」的同時,那場戰爭的另一個主角——日本——也在影視作品中表現著不一樣的侵略戰爭。數十年間,日本影視劇中的這段歷史,雖鮮有雷人獵奇、粗製濫造,卻也經歷了從清晰到模糊、從反思到歌頌的變化。
  • 日本「抗日劇」和國產抗日劇有哪些一毛一樣的地方?
    「至親之人因戰爭而死」梗上線抗日劇的主角都自帶克親人體質,越親的人越活不長。於是希代的丈夫,我們的西島秀俊大叔就「正好」死在了希代懷裡,狗血度直逼國產神劇這裡完全國產主旋律抗日劇的典範!讓人不得不懷疑是中宣部給投資了嗎?但就是這個共產黨幹部長得一看就是日本人的臉很違和,中文雖然說得流利,濃濃的日本口音讓人一秒出戲。
  • 5年前日本拍了部抗日劇,裡面我軍形象如何?網友:比國產神劇強
    同一個月亮,三個船看的角度也各有不同。同樣的事,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看來也是不一樣的,不過在對待歷史事件時,由於有的觀點或者立場過於娛樂化,失去了對事件應有的反思,往往會備受詬病。國產的抗日神劇就是一個例子,抗日戰爭是一次偉大慘烈的衛國戰爭,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抵抗外辱拋頭顱灑熱血。這是一場漫長又艱苦的戰爭,也是所有中國人必須要銘記的歷史。
  • 《八佰》就是部「抗日神劇」?到底什麼才是抗日神劇?
    於是乎,被有些人諷刺為電影是「抗日神劇」?那麼,《八佰》是不是抗日神劇呢?《八佰》為什麼讓人覺得有「抗日神劇」的感覺?答案是前面樹立的「英雄」地位太高了,後半段反思歷史的力度不夠。最關鍵是結局的「大撤退」的處理,更是將情緒推到一種莫名其妙的程度。
  • 看看日本人拍的抗日劇!八路軍形象到底是怎樣的?網友:不敢相信
    抗日神劇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抗日神劇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往往會歪曲歷史,都是為了吸引觀眾眼球才編造出來的荒誕劇情,而所有的抗日神劇其實都是對革命先烈的一種污衊和抹黑。不過中國還是有不少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優秀作品的,它能讓現在的我們更深刻的理解那場戰爭,感受到先輩們的不易以及戰爭的殘忍。
  • 日本也拍了部抗日劇,劇情卻比國產神劇還要真實,網友:難以接受
    中國迄今為止的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數量極多,但很多質量參差不齊,不少抗戰劇甚至出現很多誇張、穿越、超乎常理的雷人場景,甚至還有「手撕鬼子」劇情的出現,簡直是侮辱觀眾,彎曲歷史。早在2015年,日本TBS電視臺製作了一部名為《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的戰爭歷史劇,該劇是日本反法西斯戰爭
  • 中日抗日劇大對比:為何日本能從另一個角度詮釋戰爭
    他一臉不屑:「日本鬼子那麼不經打,肯定要投降,我一個能打十個。」十歲的孩子,自然沒有判斷事物真實的能力,但這種看待抗日的結論,幾乎一定是出於影視劇的影響了。中國的抗日劇有多少?而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也因為投資少、回報快以及過審率最高等原因,幾乎成為國內電視題材的主流,抗日劇的數量已經多到難以統計的地步了。我們不能說中國抗日劇就沒有好的作品,比如早期的《地道戰》、《地雷戰》,到現在的《戰長沙》、《北平無戰事》,幾乎成為抗戰劇中不可逾越的標杆,但,如此多的抗戰劇自然少不了一些……怎麼說呢?
  • 21部抗日神劇丟臉到日本了,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
    這本書的書名叫做《中國抗日ドラマ読本: 意図せざる反日・愛國コメディ (中國ドラマ読本)》,翻譯過來的大概意思是「中國抗日劇讀本: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中國電視劇讀本)」,是一名叫做巖田宇伯的人編寫的!據日本媒體報導,這本書的出發點是並不將這些抗日神劇視為反日宣傳,而是作為一種搞笑的高度幽默。
  • 這部很真實的抗日劇,竟是日本人拍的,片中八路軍什麼形象?
    當前,我國的影視劇當中,抗日題材就佔據了大部分的熱播影視劇。然而,其中很少有好的影視作品,更多的都被人們認為是「抗日神劇」。相反的是,日本人卻曾經拍攝過一部很真實的抗日劇,在這部劇中,八路軍是什麼形象呢?自2005年《亮劍》熱播以來,大量的抗日題材劇集登上螢屏,儘管其中不乏優秀劇集,可大多數還是濫竽充數的跟風之作。
  • 侵華戰爭時期老照片:日本女性長什麼樣?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侵華戰爭時期老照片:日本女性長什麼樣?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侵華戰爭老照片:日本女性長什麼樣?別被抗日神劇騙了!
  • 日本拍攝了「抗日劇」,但劇中八路軍是這樣的,內容很真實
    也有人是用心在拍電視劇的,其中的人物形象鮮活飽滿情節也是合理又精彩,這些經典作品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喜愛,他們的觀眾也是遍布大江南北,不過你或許不知道,日本這個國家也有他們自己拍的抗日劇,而且比「國產神劇」真實太多,那裡面的八路軍不管是行為舉止還是精神品質,都是很正面的,讓人們十分意外。
  • 《抗日神劇大百科》在日本出版,這下丟人了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日本最近出版了一本《抗日神劇大百科》,在書中詳細羅列了二十多部抗日神劇。不僅對這些神劇進行了排行分析,還對其中的武功煞有介事的作了一個榜單。其中手榴彈炸飛機被推為神功榜首。這還不算完,書中對戰爭的細節和電視劇情節說得頭頭是道,完全理清了各個神劇的人物關係脈絡。比我們吐槽神劇認真多了。
  • 日本鳩山家族:將抗日劇告上法庭,勝訴後要求抗日劇禁止此姓
    抗日劇作為我國電視螢屏上的常青樹在近些年發展極為迅猛,如果我們用電視看劇,就會發現一些電視臺可以做到一部抗日劇接一部抗日劇的播放,甚至都不會重樣。曾經我們的先輩們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歷史不能忘記,然而近些年屢屢出現的抗日神劇卻篡改著真實的歷史,將艱苦的抗戰過程改編的亂七八糟,令人反感。
  • 日本也拍了部抗日劇,片中的八路形象令人意外,網友:太真實
    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電視作品開始講述戰爭故事,發生在上世紀的抗日戰爭也成了導演編劇們最喜歡拍攝的題材。雖然這一發展趨勢確實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醒人們不忘歷史,但遺憾的是,像《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這樣的良心劇作很少,更多的都是粗製濫造的「抗日神劇」。
  • 丟臉丟到日本,這21部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成中文教材了...
    但是最近,這些抗日神劇已經丟臉丟到國外了。抗日神劇成日本中文教材「完全無視時代背景!」,「共產黨大激怒!」以此為宣傳語的一本新書近日在日本剛剛發售,就掀起一陣「中國抗日神劇」狂風……長這樣:抗日神劇的特點可用「四化」形容:戰爭遊戲化,我軍偶像化,友軍懦夫化,日偽白痴化。抗日神劇以貶損日本人為能事,恐怕根本不是出於什麼維護民族情感的立場。把嚴肅的歷史娛樂化,用誇張的表演吸引觀眾,進而獲得商業利益,才是多數抗日神劇出品方心裡打的算盤。
  • 日本人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竟被歸入奧特曼、多啦A夢之類的科幻片
    這個事件,把霸屏多年的抗日神劇話題,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那麼問題來了:國人帶著喜慶的心情,享受抗日神劇中酣暢淋漓地痛殺日本鬼子的這些年,日本人知道嗎?當然知道。會看嗎?當然會。畢竟現在已是全球化時代。加之,日本一直不承認甚至美化這場戰爭。現在影視劇的主要觀眾群體是中青年人,因而對於這段歷史的認知和感受很淺。總體來說,日本人對於「抗日神劇」的態度,經歷了第一階段的「驚奇」、一頭霧水,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娛樂享受」層次。
  • 日本人如何看待抗日神劇?竟被歸入奧特曼、多啦A夢之類的科幻片
    抗日神劇在中國風行多年。很多觀眾從震驚,到笑得噴飯,再到吐槽,經歷了一個審美的閉環過程。近期,《亮劍之雷霆戰將》連幾大官媒也看不過眼了,站出來點名批評。這個事件,使霸屏多年的抗日神劇話題,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 抗日戰爭研究︱抗日神劇無法推動抗戰敘事,誤導受眾歷史觀
    在巨額利潤的刺激下,各家電視臺自然會爭相收購此類作品,促使「抗日神劇」價格飆升。譬如《抗日奇俠》在第二輪播出時,版權費達到200萬元/集。與此同時,「抗日神劇」也大幅提升了優酷、愛奇藝、騰訊、搜狐等視頻網站的點擊率。
  • 日本也拍過抗日片,八路軍在裡面什麼樣子?抗日神劇要慚愧了
    這麼多年來,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熱門題材,無論拍成什麼樣子都有人看,因為就算不是精品,出品方也會用當紅的流量明星來吸引人觀看。不過我們還是更希望看到《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這樣的優秀抗日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