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為土生土長的天祝人,說實話,以前還真沒去過松山古城。
2016年8月,新版《射鵰英雄傳》劇組入駐天祝縣松山古城取景拍攝。我想,就一個武俠片有什麼看頭啊!雖有朋友幾次三番地邀請我去現場觀看,最終我都婉拒,讓我與松山古城失之交臂。
但關於松山古城的話題聽到的卻是越來越多,讓我不由地想,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呢?
此後三年,有很多次到松山古城的機會,但每次都是陰差陽錯,終未能成行,深以為憾。
2019年7月,縣上舉辦「相約藏鄉•行吟天祝」採風活動,我有幸參加。這次行程中就有松山古城。我想,這次,終於可以圓我的「古城夢」了!
二
前往松山古城,必須穿越松山草原。
松山草原,位於天祝縣城東部30多公裡處,因大多在松山鎮範圍內故而得名。總面積1000平方公裡,屬幹北溫帶旱草原植被,即淺草草原,主要為草本植物和灌木,是天祝縣域內最大的草原盆地。境內有聞名遐邇的達隆寺,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寺院。歷史上有名的「達隆倉的馬」,就是在這裡長期培育而成的。自明代以來,這裡就一直是「官馬」養殖基地。
松山,松山,我從小熟知的故鄉,我曾經魂牽夢縈的地方。曾幾何時,我忘記了您呢?
三
車過松山草原,近鄉情更怯!有多久沒回故鄉了?十年還是二十年?
記憶中和鄉人言談中的松山草原因為連年乾旱,加之載畜量過重,沙漠化和鹽鹼化很嚴重,已經是「拉羊皮不沾草」的荒灘!
然而,我眼中看到的這是想像中的松山草原嗎?「碧雲天,綠草地。芳草連波,波上寒煙翠」。目力所及,除了旱地、沙地,還有很多的水澆地。小麥、豌豆清爽爽、活脫脫、笑朗朗生長著。西葫蘆一家圍坐在一起好像是在開家庭會,紫白相間豌豆花像極了飛舞的蛺蝶,黃得耀眼的是長勢喜人的油菜田……清風吹來,陣陣清香。綠的綠,黃的黃,紫的紫,我喜歡這樣的顏色搭配。眯起眼豎起耳,仿佛就能聽到了各種農作物爭先恐後的拔節聲。劍雲老師跟東紫老師歡呼著下了車,攝影師把這美好的瞬間定格在相機裡。
車過坪城,駛入眼帘的是大片的不認識的植物,很像我小時候記憶中的「灰條」,只是株體比「灰條」略高一些。一起的文友搞怪似的悄悄告訴我:「這,就是傳說中的藜麥!」成熟後五彩的藜麥之前見過一次,但確實沒有見過生長過程中的藜麥。
我為自己的無知汗顏。我知道藜麥,也知道2018年11月11日,經(國家)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專家組評審,授予了天祝縣「中國高原藜麥之都」譽名,並頒發了「中國高原藜麥之都」牌匾及證書。
久違的故鄉,你這是要帶給我多大的震撼?
四
「松山城因松山而得名,松山因松山城而聞名。」
在距離天祝縣城36公裡,松山黑馬圈河口不遠的山間盆地中,我終於看到了矗立著的松山古城,古老而蒼涼。儘管鬥轉星移,日蝕風吹,其基本完好的牆體依然挺拔而立,不失當年之雄姿。
據相關資料記載,松山古城坐北向南,分內外二垣,平面呈「回」字形,城垣基本完整。外垣南北320米,東西350米,牆高約10米。四角築角墩,墩長9米,寬8米,殘高6.5米。四周有護城河,寬8米。南北垣正中置馬面,馬面長17米。東、南開門,東門內側設馬道。內垣南北140米,東西170米,亦置角墩,向南開門。西面南北端城牆破壞較嚴重。城牆系黃土板築,夯土層厚度15-20釐米不等,牆內壁有梯形木椽印跡,椽徑12釐米。
置身於古城中心,感受著歷經400年而挺立的古城池,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松山人,我久久無語。
松山,我的故鄉,您到底還有多少秘密是我所不知道的呢?
五
「桓桓虎隊出車期,漠漠龍沙奏凱時。/魯滅全收唐土地,兵回爭擁漢旌旗。/葡萄酒冷徵人醉,苜蓿花深戍馬遲。/聽取琵琶彈夜月,短簫長笛咽涼圻。」(明朝甘肅兵備右布政司使崔鵬《松山平魯》其四)
戰旗獵獵,戰鼓聲聲,戰馬嘯嘯。說到松山古城的緣起,這座在滄海桑田中默不作聲的古城池,懷揣的卻是一段草原上如煙的戰爭往事。
松山自漢武時就已駐牧開墾,成為通往河西的一條便道,即從永登穿過中堡的石灰峽,從松山到景泰或古浪西進,史書稱這條路為「松山古道」。
據史料記載,從明宣德年間開始,蒙古各部不斷侵擾涼州地區,「番人(藏人)失其地,多遷徙」,使這裡的社會和邊防動蕩不安。
公元1598年,明朝政府派兵10萬進剿松山地區蒙古部落。經過六個月的戰鬥,收復大小松山地區,將蒙古殘餘勢力趕到漠北地區。次年修築松山城。從此,松山城變成為明朝西北邊境一座重要的軍事堡壘,保障了當地百姓的生命財產和生產生活安全。
走遠了,湮沒了,四百多年過去了。
站在這片熱土上,四百年的滄桑撲面而來。四百年的滄桑啊,如同一壇甘醇的酒,如同一壺濃釅的茶,讓人不由沉醉其中!
將身體緊貼在古老的牆體上,用手指一次次觸碰你的肌膚,覺有種厚重和溫馨從心底散發開來。總覺得這座古城與我心中的某處連著,讓我的心靈一再被觸動。
六
沿著踏道登上古城,有同行者告訴我,松山古城還有一個非常浪漫的名字,叫「牧羊城」。
歷史如煙,也許,被風沙和長草淹沒的古城淹沒的不僅僅是歷史的烽煙,還應該有悽美的愛情。
古城裡,新《射鵰英雄傳》劇組取景搭建的瞭望塔跟站臺還在,多少還原了城池一些舊的氣質。
站在城牆上,放眼北望,可以看到那條出現在松山戰役中的「黑馬圈河」,汩汩在草灘流動,誰又能想到,400多年前這裡曾是鐵騎縱橫的古戰場。
如今,黑馬圈河的河床以及兩岸,是芨芨草和月老(一種草本植物)以及金剛鑽(一種草本植物,也叫酥油草或白草)的福地。由於今年的雨水格外豐足,這些原上草一波波,一稜稜,一層層,鋪到了看不見的遠方。這不就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生動景象嗎?
七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時空變幻,歲月更替。從明代到清代,從邊陲到內地,從戰守之地到商旅之邸,古城經歷了多少風雨洗禮、人世滄桑?
戍邊將士醉臥沙場,俠士商旅圍爐夜話.
古城幻化為《神鵰俠侶》中的風陵渡口,我仿佛看到「一遇楊過誤終身」的郭襄盈盈而來!
八
然而,我是遊子,我是一棵飄零的蓬。
我靜靜地、久久地佇立在古老而又年輕的古城前。
古城是遺址,是文物,而我,是不再年輕的女子。但,「永遠年輕,永遠感動,永遠熱淚盈眶」是我的特質!
感動於生命,感動於愛情,感動於.為新時代熱淚盈眶!
回到古城,我算是回到母親的懷抱了嗎?
我想是的!不然,我為什麼淚流滿面呢?
九
暮色蒼茫!
靜靜地,我走了,正如我靜靜地來!
惟願歲月靜好,天氣晴暖,陽光普照,和平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