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經濟崛起,老年人教育成為新需求

2021-01-08 界面新聞

記者 | 司雯雯1

曾淑琴沒有想到,自己會在五十多歲時為上學犯愁。試聽過一所老年大學的聲樂課後,對課程和環境感到滿意。但三十站公交車的路程令她有些為難,僅單程就需要兩個小時。

但曾淑琴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社區主辦的老年大學一個月前就已報滿,住處附近再無面向中老年群體的培訓班。對於退休後想要學習聲樂的曾阿姨來說,這所離家頗遠的老年教育機構幾乎已經是唯一的選擇。

相較於青少年培訓機構的「遍地開花」,不升學也不考試的老年人一直是被教育市場忽視的群體。「教育不是剛性需求」、「付費意願弱」的標籤,使得很少有企業願意涉足老年教育。

但在為數不多的先行者看來,在老齡人口佔比逐年增多的現在,為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務有著數億規模的市場潛力,是一門面向未來的生意。

老年大學其實並不是新生事物。1983年,山東省紅十字會成立中國第一所老年大學,主要以離退休幹部為授課對象。這類由政府部門、學校等事業單位主辦的老年大學逐漸增多,成為老年教育的主力,據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統計,截止到2018年底,全國共有7萬多所老年大學,在校學員超過800萬人。

2014年以來,快樂50老年大學、樂退族、樊登年輪學堂、陽光禾你等主打老年教育的市場機構也相繼湧現。

從課程內容來看,「新生」的市場化老年大學與政府主辦的老年大學差別並不大。聲樂、舞蹈、樂器以及書畫等藝術培訓課程,是所有老年大學課程表上的必選項。近年來,手機攝影、英語教學等簡單的技能培訓也逐步增加。

「這與老年群體在獲取知識方面的特殊需求有關,他們選擇的課程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快樂50老年大學創始人黨越告訴界面教育。在2015年創立之初,聲樂、舞蹈、書畫就是其最先開設的課程,也一直是最受歡迎的課程品類。

在相似的課程類別下,市場化老年大學收費要高出不少。據黨越介紹,政府主辦的老年大學每學期學費在200元左右,而快樂50老年大學每門課程根據課時不同收費在500元至3000元不等,平均每節課價格為100元以上,一對三、一對五等小班班型價格更高。

在黨越看來,並不具備價格優勢的市場化機構吸引學員的關鍵在於找到老年群體的核心需求。快樂50老年大學的學員年齡大多在50至65歲,女性學員佔比達到90%。根據這一特點,快樂50老年大學增設了美妝、服裝搭配及形體課程。

黨越告訴界面教育,老年學員的核心訴求是社交。「他們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之後,與社會的連接變弱,會感到跟不上時代,出現孤獨感。」黨越表示,「很大一部分學員到老年大學來,是希望找到和自己愛好一致的群體,我們要做的就是搭建適宜的場景。」

在用戶黏性增加的基礎上開發更多產品,成為市場化老年大學常見的運營邏輯,旅遊產品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業務。老年教育機構樂退族、美好盛年都曾設立專門的主題旅遊項目。5月以來,快樂50老年大學推出了2款遊學產品,報名人數均超過30人。

流行的在線教育模式也已開始切入老年教育市場。2018年,在線閱讀應用樊登讀書推出瞄準老年群體的子品牌樊登年輪學堂。相較於線下機構,其以輕量化的在線授課模式建立了更豐富的課程體系。除藝術及技能培訓外,還納入了聚焦親子關係、隔代養育、健康養生、法律防騙等方面的課程。

作為線上老年教育應用,樊登年輪學堂課程收費實行會員制,一年會費為365元。針對老年人群,線下仍然被作為重要的場景。樊登年輪學堂陝西分院負責人劉海豔告訴界面教育,樊登年輪學堂已在全國12個省份建立分院,通過和社區合作、提供內容的方式鋪設線下網絡,陝西地區目前已有10個試點社區。通過進入社區、組織線下活動,樊登年輪學堂也計劃推出文化旅遊等課程衍生服務。

不論是從線上還是線下切入,微信都被老年教育機構作為打開市場的主要渠道。這與老年群體的社交軟體使用習慣有關。據微信官方數據,截至2018年9月,微信55-70歲用戶達到6100萬,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2%。

快樂50老年大學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在朋友圈分享8條左右的課程及活動信息。黨越告訴界面教育,學員轉介紹也是其重要的招生方式,在其現有的4000名學員中約有一半來自於學員推薦。劉海豔則認為,老年群體有自己的社交圈層,相對於年輕人多渠道的信息對比習慣,他們對熟人推薦的信任度很高。

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幾家專注於老年教育的機構均已有了一定口碑,但它們仍然面臨盈利的難題。黨越坦言,快樂50老年大學目前在北京開設有3個校區,尚未實現整體盈利。人工和課程研髮帶來的成本負擔,需要在形成規模效應後以更多的門店來攤薄成本。但面對相對分散的市場,擴張並不容易。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這被視為老年教育發展的政策利好,意味著將有超過4200萬的老年學員進入市場。

而目前市場所能提供的服務,卻遠小於這一數字。隨著「銀髮經濟」概念的興起,老年教育市場或將吸引更多玩家。但以社交需求和興趣愛好支撐的教育市場還遠稱不上成熟。一個能夠被老年群體認可,又在商業上成立的教育生意,仍然需要更多時間來完成探索。

(應受訪者要求,曾淑琴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養老動態】老年人網上開啟"潮生活" ,"銀髮經濟"市場在崛起
    發短視頻、開通直播、網上賣貨……他們顛覆了人們對老年生活的傳統印象,吸引了大量粉絲圍觀,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伴隨著古風音樂,4位身著蠟染旗袍的女士正款款走來,她們或舉著紅傘,或舞動摺扇,笑臉盈盈,充滿自信。這是抖音帳號「時尚奶奶團」發布的一段15秒短視頻,獲得了近150萬的點讚量。很難想像,她們是一群平均年齡為68歲的「銀髮網紅」。
  • 銀髮經濟,「新藍海」
    生活的主流從來是「向前看」,無論產業界還是學術界的普遍聲音相信,在總體經濟社會穩定、技術創新動能顯現的中國,老齡化人口非但不是問題,還是擴大勞動力、消費和生產市場的新經濟增長資源。 「『銀髮經濟』或『銀色經濟』(Silver Economy)的概念在中國很時髦。
  • 如何更好地發展銀髮經濟?
    「我們最受歡迎的產品是扶手椅和防滑地磚,主要是因為老年人很關注摔倒問題,相關的智能安全監測產品銷售也快速增長。」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發布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規模將從4萬億元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佔GDP的比例將增長至33%,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 如何打通「堵點」、推動銀髮經濟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這一規模龐大的消費群體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養老等老年服務產業也被視為「朝陽產業」,銀髮經濟發展空間廣闊。
  • 不輸小花小鮮肉,銀髮網紅也能C位出道
    多元化人設打造法國社會學家鮑德裡亞認為,當今社會已成為消費社會,要成為被消費的對象,物品必須變成特殊的符號。銀髮網紅立人設也是將自我符號化的過程,目前短視頻平臺上的銀髮網紅更多像被MCN公司包裝出來的「老年形象商品」一樣,用精緻和優雅為年輕人提供一種老年階段的幻想。
  • 歐洲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努力挖掘「銀髮經濟」商機
    除了傳統的養老金、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中心,歐盟還提出了「積極老齡化」概念,幫助老年人儘可能長時間地自主生活,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經濟社會作出貢獻。為此,歐盟提出一整套指導原則,涵蓋就業、融入社會、自主生活三大類。歐盟敦促政府、業界、社會組織等各方形成合力,利用新技術,向所有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支持。
  • ​除了看著孩子談戀愛、帶著爸媽去旅行,銀髮綜藝還有哪些新可能?
    在近期的影視產業觀察發布的文章中,我們曾對今年在網臺播出的銀髮類綜藝進行盤點,從年初的《最美的時光》到現在正在播出的《花樣新世界》,13檔銀髮類綜藝登場,各大平臺都開始盯上「銀髮題材」這塊「蛋糕」,開啟了一系列的「銀髮熱」。不過隨著各大平臺持續加碼,這一品類上跟風的趨勢也愈演愈烈,長此以往銀髮綜藝的生存發展或將成為一個難點問題。
  • 養老服務消費向品質化個性化轉變:優質服務多 銀髮經濟才能紅火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的養老服務消費逐漸向品質化、個性化轉變 鮑大爺的「新家」(消費視窗·發展銀髮經濟③)唐志宏 王 珂 屈信明鮑大爺(左二)與老伴在北京國投健康長者公寓參加娛樂休閒活動。  人民視覺核心閱讀養老服務消費是銀髮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 銀髮時代什麼樣保險產品才是大多數人需要的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銀髮時代很快就會到來。銀髮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老年人在社會中的佔比相對較高,而財富的擁有者也是更多集中在老年人的手中。老年人的消費欲望一定是不高的,通過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一定是不可行的,而從金融服務功能來看在銀髮時代什麼樣的產品才是更能服務老年人的產品也是金融機構需要深度思考的。
  • 「我媽在抖音幫我帶娃」:「銀髮一族」在短視頻的第二人生
    銀髮一族正在成為短視頻的中堅力量。有人的地方就有經濟,近兩年MCN機構也嗅到了這背後的無限商機,孵化了諸如羅姑婆、流星錘老爹、濟公爺爺遊本昌等多個垂直領域的銀髮網紅。無論是以消磨時間為主的娛樂,還是以盈利為主的網紅孵化,毋庸置疑的是,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正在走到這場時代浪潮中,並主動助推萬億經濟市場的崛起。
  • 銀髮網紅出圈記:一條短視頻獲贊56萬,直播帶貨金額上百萬
    精緻時尚的奶奶們,不僅刷新了大眾對老年人的認知,也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認可,隨著在短視頻App上的粉絲數不斷攀升,她們也就成為了「銀髮網紅」。其實,早在2018年左右,「銀髮網紅」就有了出圈的跡象。「他們有時間、有資產,消費觀念也比較前衛,且消費能力強,其背後衍生出的銀髮經濟市場空間巨大。」中老年自媒體「北京大媽有話說」創始人邊長勇對創業最前線表示。因此,眾多創業者開始圍繞著銀髮一族尋找創業機會。而銀髮網紅們之所以敢於成為網紅並出圈,也與老年人的心態息息相關。「很多人終其一生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能被世界看到,年齡越大,這種需求就越強。」
  • 「銀髮網紅」C位出道 你不知道的老年直播市場
    最近幾年,隨著網絡市場的不斷發展,直播平臺作為新媒體的平臺可謂是迅速崛起,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狂熱追捧,而且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一種新的娛樂方式,不少人憑藉著獨特的才藝表演吸引了大量粉絲,成為人人皆知的網絡紅人。當然,直播平臺上不只有年輕人的身影,我們也會發現不少中老年人的身影。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大放異彩。
  • 《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銀髮族線上購物習慣逐漸穩定
    2020年重陽節之際,阿里巴巴發布《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報告顯示,儘管銀髮族正加速擁抱數字生活,相當比例的老年人在生活中仍面臨「數字鴻溝」,比如在網購中遇到困難時,50%的老年人會選擇放棄。新華社資料圖《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社會的全面數位化,也影響了此前「數字經濟聚光燈」之外的群體。疫情以來,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觸網」增速遠超其他年齡組。
  • 韓國整形新趨勢:老年人成為整形醫院常客,主要需求是……
    據報導,65歲以上的女性和男性已成為該診所和同類診所的常客了 。而且這些顧客有類似的需求:Kwak In-soo, NAMU’s head surgeon, says the age range of patients coming to his clinic has increased over the years.
  • 老年網民超8000萬,如何連接老年人成網際網路新商機
    被稱為「銀髮奶奶」的她,每周直播兩次,每次直播3小時。近3年的直播生涯過後,她有了22萬忠實粉絲,在她的頁面,每發一條唱歌的短視頻,點讚數、評論數都有幾千。王金香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她的粉絲大多是她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並且,粉絲非常有凝聚力,她們會因為喜歡「銀髮奶奶」,專門從外地來到北京給她過生日,參加粉絲會。曾經被時髦的年輕人「壟斷」的網際網路正在發生快速變化。
  • 法媒:中國希望擴大「銀髮數字經濟」
    中國的決策者希望,這些高科技設備能幫助中國數億老年人打開消費的大門。李昌明沒有被難住,他報名參加了一個講座,這是中國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幫助大批退休人員跟上快速發展的數字經濟的步伐。「我還不掌握手機的全部功能,但我想學。」他小心翼翼地觸摸著手機屏幕說:「活到老學到老。」
  • QuestMobile2020銀髮經濟洞察報告:超1億用戶規模,玩轉社交、視頻、電商,銀髮群體潛力無限
    沒有,對不對,Mr.QM的老父親都是銀髮人群之一了,今天帶大家看看他們如何玩轉移動網際網路吧! QuestMobile數據顯示,隨著50歲以上銀髮人群佔比達到1/3,這部分網民規模已經超過1億,而且用戶增速(2020年5月同比14.4%)高於全體網民,成為移動網民的重要增量。
  • 邱建華:老來網重新連接世界,讓銀髮生活更美好
    為了發掘中國傳統商道中的文化精粹,結合新時代新形式下的品牌發展戰略、激勵品牌企業以誠立足、以信經營,讓品牌傳遞中國力量,展示中國形象。老來網整合社保、民政、衛生等機構建立支撐老年人社會化服務的雲平臺,並在此基礎上依託社區、老年人服務渠道和信息資源,為中老年群體提供社保認證、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健康體檢、門特慢病管理和居家養老等公共服務。2015年,老來網推出基於智慧養老的老年人社會化服務雲平臺——老來網APP,逐漸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手機社保認證入口,並成為國家發改委「網際網路+重大工程」支持項目。
  • 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
    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  版式設計:汪哲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
  • 讓銀髮旅遊更溫暖
    翟慧勇攝(人民圖片)11月以來,秋冬錯峰遊興起,「銀髮族」成為出遊主力。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超2.5億人,銀髮旅遊已成為旅遊行業一大熱點。近年來,銀髮旅遊的巨大市場潛力不斷顯現。如何為老年人提供合適的旅遊產品和服務,為銀髮旅遊增添更多溫度,不僅關係著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將對應對人口老齡化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