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海底「寶藏」,1600萬噸稀土,卻讓我們轉讓開採技術

2020-12-26 北鬥觀察者

稀土金屬是鈧、釔和鑭系元素共17種化學元素的合稱,是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在國防、冶金、機械、化工、陶瓷等多個領域都有涵蓋。稀土金屬素來有「工業維生素」的稱號,尤其是近年來成為各國爭相追捧的「香餑餑」。但由於其在全球的分布極不均勻,開採和萃取都有很大難度,所以目前很多國家都需要從我國進口,或是將開採出來的稀土送往我國工廠加工。因此其他國家在擔憂如果中國斷供或是不幫忙加工的話怎麼辦?

西方國家擔心我國斷供

稀土金屬由於其具有獨特的磁性、發光和電化學特徵,在很多技術中都有利於減輕重量,減少排放,降低能耗消耗,還可提供更高的效率、性能、小型化、速度、耐用性和熱穩定性。所以為了滿足對稀土的需求,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組成了「稀土聯盟」,共同合作加緊建造除中國之外的大型稀土加工廠。日本就是其中之一,為了替美國分憂,不惜打破之前的計劃,根據日媒早前的報導,日本將提前1年時間,計劃在2021年試開採深海海底稀土資源。

【稀土是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 種稀土礦。】

日本技術並不成熟

據悉,全世界探明的稀土礦約有9261萬噸,其中我國就佔36%,目前世界上90%的稀土由我國供應。據了解,日本南鳥島海域蘊藏有1600萬噸的稀土,是1900年以來所有開採出來的稀土元素的5倍,預計能滿足全球780年的稀土使用需求。根據日本最新的計劃,將使用「地球」號深海探測船將稀土泥從幾千米深的海底吸上來,如果工程進展順利,能在短時間內開採出來,不僅能滿足日本的稀土使用,甚至美國面臨的稀土斷供問題也一併迎刃而解。

但日本的開採技術並不成熟,開採技術、成本以及控制重金屬汙染都是日本所要考慮的問題。如今提前開採,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加上日本地震、海嘯頻發,因此日本民眾很是擔心,生怕會有什麼負面影響。而韓國則較早的認清只有與中國合作才能有活路,畢竟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就具備了一流的稀土回流串級萃取技術,經過多年發展,這一技術日漸完善。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稀土國家中,為什麼中國雄踞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主要稀土開採國擁有位居前列的稀土儲量,但也有一些國家的稀土產量非常低但儲量很高。,比如美國稀土產量在2017年竟然為零,但美國的儲量卻在全球排名第七。日本進口的稀土大約83%來自中國。在獲得大量稀土後,日本將這些足夠使用20年的資源全部存儲在海底以備急需之時。
  • 美國緊急囤貨480噸稀土,而日本也緊隨其後!稀土到底有啥用?
    近期,隨著稀土漲價44%,美國緊急囤貨480噸,而日本也緊隨其後,增加對稀土的購買規模。稀土,是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根據統計,在自然界中有250 種稀土礦。稀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被譽為「工業維生素」。
  • 2020年稀土開採總量定為14萬噸 收儲後價格或大幅上漲
    財聯社7月16日訊,據自然資源部網站15日消息,自然資源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0年度稀土礦鎢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並表示,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我國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採總量控制。
  • 日本欲在廢料中找稀土 大量進口中國碎玻璃
    法新社30日引述中國媒體的報導說,對於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一些對中國稀土資源長期依賴的國家表示不滿,但同時也被發現「小動作」不斷。報導說,日本一面指責中國在稀土出口上對其「差別對待」,但一面正在以各種隱蔽手段繼續從中國變相獲取稀土資源。《聯合早報》30日報導說,日本三井物產等企業據信從中國進口碎玻璃等「廢棄物品」,從中提取獲得稀土元素。
  • 中國開採資源導致日本沉沒加速?日本直言-放我們一條生路!
    關於日本的言論,最近有很多,不過有一個消息的傳出,讓很多人感到納悶不解。我國開採資源會加速日本沉沒,日本方面更是直言,別再挖了,放我一條生路,到底是啥情況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最近這些年來關於日本的沉默危機一直甚囂塵上,尤其是海平面的不斷上升,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 美國稀土生產商尋求上市!每年5000噸稀土卻靠中國加工
    報導稱,這家美企期望通過上市籌得4.89億美元(折合約34.2億元人民幣)資金,用於加強稀土開採及生產能力。若上市成功,MP將成為近10年公開上市的第一家美國稀土公司。而美國之所以願意在其唯一開發的稀土礦中接受來自中國的投資,還與我國的稀土加工能力分不開。
  • 日本企業變相進口中國稀土 收購廢碎玻璃從中提取
    12月29日,本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中國商務部近日接到四川省稀土企業的舉報,舉報內容稱,日本三井物產等綜合商社利用從中國進口碎玻璃等「廢棄物品」,從中提取獲得鑭、鈰等稀土元素。  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對本報記者證實,最近,四川等地的稀土企業向中國稀土學會反映,日本三井物產從四川等地進口了大量碎玻璃,利用回收技術從中提取稀土元素。
  • 包頭稀土高新區:耀科技精神 創稀土產業
    它的階段性成功對於稀土產業的高端化發展提供了經驗,也體現了科技人才的科學精神。眾所周知,在稀土產品的價值鏈上,稀土精礦、分離產品、新材料、高性能器件的附加值比例約為1:10:100:1000,而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稀土產業集中在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等環節,造成稀土產品科技含量有待提升,產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 為減少對海底的破壞,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海底開採機器人
    礦業公司已提議清理和開發廣闊的海底區域,以促進金屬需求高的技術的發展。海洋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則反對這樣的計劃,他們警告人類,這樣的開採會對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且可能永久的破壞。Pietro Filardo是致力於尋求爭論雙方一個平衡點的技術開發人員之一。
  • 關鍵時刻,我國稀土出口量爆減近70%,國際評論:中國準備出王牌
    據日本共同社在8月16日的消息顯示,中國2020年7月稀土出口量僅為1620噸,而在2019年7月該數據為5243噸,同比出口量爆減近70%。這一數據上的下滑,無疑是中國方面對稀土管控政策在起作用。而根據我國海關總署在最近出具的報告中,關於稀土的出口數額,也證實了數據的真實性。有國際評論人士分析指出,在2020年4月之後,中國的稀土出口就已經開始呈大幅度減少的情況。
  • 包頭稀土高新區耀科技精神 創稀土產業 - 園區產業 - 中國高新網...
    眾所周知,在稀土產品的價值鏈上,稀土精礦、分離產品、新材料、高性能器件的附加值比例約為1:10:100:1000,而稀土高新區的稀土產業集中在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等環節,造成稀土產品科技含量有待提升,產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稀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廣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尤其是他們求真務實、努力執著的精神,讓稀土產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
  • 想太多,美國對稀土的掌控大不如前,轉頭阻止中國的稀土霸權崛起
    而中國也很幸運,擁有著大量的稀土資源。要知道稀土可是好東西,目前大量武器和高科技設備中都需要用到,稀土也是我國開始敲開世界大門的敲門磚之一,這些年美國在世界上對稀土資源的掌控力量大不如前,不思考怎麼改進反而又開始針對中國。
  • 稀土價格又漲了!美國繼續霸道下去,稀土斷供將是最終結局
    如果美國依然秉持單邊霸權主義,繼續破壞世界規則,一路走下去,我國可以運用自己的核心技術對它予以鉗制,這不,最近國際稀土價格又漲了,如果美國繼續作下去,稀土斷供將是最終結局。同中國的高鐵技術獨步天下一樣、中國的稀土也是卡美國脖子的地方,畢竟美國的稀土不如中國多,主要從中國來進口。
  • 在中國發現巨大油田,開採權卻是屬於韓國的,網友「中國實在高明」
    02一.中國發現巨大油田正所謂的「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國終於發現了這麼一處大型油田,真是值得我們驕傲,但是最終開採權卻歸韓國所有,可是即便是這樣,再最終的利益獲取最大者依舊是我們中國,也並沒有任何虧損。
  • 都在嚷嚷稀土製裁,這樣就能割斷美國工業的咽喉?
    圖片來源:Tenor其中對華為採取的技術封鎖,更是讓廣大網友義憤填膺。但在晶片的核心技術上,我們確實無法做到完全的獨立自主,美國的這一行動,也讓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不得不暫時受制於人。與此同時我們還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出口國,全世界七成的稀土資源都是我們中國供應的。根據招商證券給出數據,在 2017 年,美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的 90% 以上的需求,都是靠中國的出口滿足。別說你美利堅了,因為多年的產業鏈建設,再加上徐光憲老先生等老一代科學家們在技術上的貢獻,目前我們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產業打遍天下無敵手。
  • 對內對外兩手抓,美國想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一年過去又如何?
    隨著中美摩擦的加劇,美國人將與中國的對立視為首要目標,然而稀土卻始終是美國人繞不開的心結。目前全球稀土市場中有70%是中國稀土,而美國稀土進口又有80%依賴中國。美國的高科技產品以及軍事產品基本上離不開稀土。近段時間,中國也降低了稀土出口量,於是美國人意識到,他們可能面臨被中國稀土給「卡脖子」的境地。
  • 稀土金屬提純中用到的真空技術
    眾所周知,稀土對世界各國經濟增長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它們有許多特殊功能,是稀土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稀土發光材料等新功能材料的基礎原料,除了冶金、石油化工等傳統產業之外,稀土也廣泛應用於磁性、光纖通訊、超導等材料領域,並且佔據重要地位,促進了新興高技術產業和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
  • 海底寶藏----全球價值連城的沉船
    該船現沉沒於陽江海域水下20米深處,被兩米厚的淤泥所覆蓋,在海底沉睡了將近1000年,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1987年被意外發現,2002年曾打撈出金銀銅鐵瓷類文物4000餘件,全是稀世珍寶。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撈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