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時間過的迅速,轉眼就是二十年,回憶往事,不免唏噓。前段時間,87版《紅樓夢》剛剛舉辦過三十周年再聚首紀念音樂會,見到紅樓夢中人的那一刻,很多紅迷哭了,是不是人到了一定年齡,都容易懷舊?
說起《紅樓夢》,無人不知87版,因為它太經典,其實除了這一版以外,《紅樓夢》問世兩百多年來,單是影視戲曲版本,就有好幾十個,無論大陸還是港臺,無論歌舞還是戲曲,甚至歌曲,不一而足,《紅樓夢》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別的不說,單是香港,就曾經拍過兩個版本的《紅樓夢》。
1975年,香港無線電視臺(TVB)拍攝了《紅樓夢》,這部劇不是獨立的電視劇,而是無線拍攝的「民間傳奇系列」其中的一個單元劇,前後只有7集。
很難想像,沒有一字多餘的古典小說巨著《紅樓夢》被縮成7集電視劇會怎麼呈現?就是快進,估計故事也講不完吧?那就只能是大刀闊斧地改編。
先不說演員,無線的這版《紅樓夢》的改編實在讓人無法接受,比如將賈母、王熙鳳改編成了寶玉寶釵金玉姻緣的支持者;賈寶玉竟然將琪官蔣玉菡介紹給林黛玉認識,蔣玉菡還送林黛玉汗巾子做見面禮;晴雯被趕出大觀園竟然是因為她私藏寶玉舊衣;寶釵寶玉成婚的消息竟然是傻大姐偷偷地告訴了黛玉的……
這些改編,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再來說演員,林黛玉的扮演者是汪明荃,星爺電影《大話西遊》裡唐僧的扮演者羅家英的老婆,當時她已經28歲「高齡」了。按照原著,黛玉最多也就十二三歲,她整整大出了一倍。
薛寶釵的扮演者是無線的當家花旦呂有慧,當時19歲,這個年齡還算合適,且呂有慧的形象氣質跟原著也比較貼近,她還曾在香港今日影業公司拍攝的電影《新紅樓夢》中扮演襲人。而汪明荃的服裝造型,很難讓人聯想起林黛玉來。
除此以外,還有兩個角色值得一提,晴雯的扮演者是黃杏秀,當時也是19歲,外形氣質跟晴雯確有幾分相像,可能很多人對她不熟,她的丈夫是陳百祥,是星爺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的祝枝山的扮演者。後面我們還會說到她,她在另一部跟《紅樓夢》有關的電影裡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琪官的扮演者是周潤發,對,沒錯,就是我們後來叱吒影壇的「小馬哥」,他當時還是無線訓練班學員,這應該是他第一次拍戲,跑了個龍套的角色,跟星爺在83版《射鵰英雄傳》裡一樣。雖然戲份不多,從留下的劇照看,當年只有20歲的發哥,還是個小鮮肉呢。
賈寶玉的扮演者叫伍衛國,很多人可能都不熟,但經常看港劇的人不會陌生,他是當年很紅的無線小生,有香港電視劇皇帝之稱,他當時已經23歲了,他最廣為人知的是與劉曉慶的戀情,後來二人因為某些原因無奈分手。
兩年之後的1977年,香港佳藝電視臺又拍了一版《紅樓夢》,與TVB版簡短粗糙的7集不同的是,這部電視劇,一下子拍了100集,成為香港電視史上最大規模的電視劇集。
這部電視劇光是籌備就用了兩年時間,投資了數百萬元,十多位編導集體改編製作,動員了七十多位影視精英和三百多位演員出演,這個陣容非常強大了,應該是用心拍攝的良心劇。
因為《紅樓夢》裡面的大觀園,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築的精品,當時的條件,現實中很難建造,於是劇組就花費巨大精力搭景,還曾赴韓國取景,力求最大限度地還原大觀園場景。
這個版本的《紅樓夢》應該是以如今的全本一百二十回為藍本改編,仍舊沿用了賈母、王熙鳳使用調包計促成寶玉寶釵婚姻這一紅樓結局,結局設定是寶玉寶釵婚後不久,就有御史彈劾賈府,理由是作惡多端,後來先是查抄了寧府,再是賈母、王熙鳳等人去世,加上賈雨村落井下石,榮府敗落,最後寶玉看破紅塵,出家為僧。
佳視版林黛玉的扮演者換成了毛舜筠,當時她只有18歲,無論年齡,還是外形條件、自身氣質,當時的毛舜筠都很符合黛玉的特質,毛舜筠版的林黛玉,也算得上是比較經典的一版。
薛寶釵的扮演者叫米雪,當時她已經22歲,外形氣質還比較符合原著裡的薛寶釵氣質。她曾在著名導演楚原導的76版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扮演黃蓉,如今依然活躍於螢屏,在《宮鎖珠簾》中扮演過海棠母親,《寂寞空庭春欲晚》中扮演孝莊。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版裡王熙鳳的扮演者叫吳浣儀,曾是佳視旗下藝人,後來佳視倒了,就投到了無線旗下,她在TVB版《紅樓夢》裡扮演的角色是傻大姐,她還曾在張衛健版的《鹿鼎記》裡扮演韋小寶的母親韋春花。
賈寶玉的扮演者,還是演員伍衛國,這時候,他已經離開無線,跳槽到了佳視。雖然還是扮演賈寶玉,且是100集那麼長的劇集,但此後伍衛國在演藝事業上並沒有更大起色,第二年佳視倒閉,他就去臺灣拍電影了。
伍衛國本人喜歡素描,性格內斂,為人比較低調,很少有緋聞,但在這個不炒作就沒有流量的圈子裡,像伍衛國這樣的,也只能漸漸地被人遺忘,淡出人們視線。
除了這兩版電視劇版的《紅樓夢》,當年還有一版很經典的電影版《金玉良緣紅樓夢》,由香港知名導演李翰祥指導,由邵氏影業出品。
賈寶玉的扮演者由後來火遍影視圈的一代女神林青霞扮演,這也是她首次反串角色。林黛玉的扮演者則是後來成為知名導演的張艾嘉,他們扮演寶玉黛玉的時候都已經二十二三歲了,但因為形象氣質佳,人氣旺,這一版的紅樓夢也成為很多紅迷喜歡的經典。
曾在佳視版《紅樓夢》裡扮演薛寶釵的米雪,再次在這部電影裡扮演薛寶釵。據說,當時李翰祥準備請林鳳嬌出演薛寶釵的,但卻不了了之,我們都知道,林鳳嬌後來成了成龍的老婆。值得一提的還有扮演紫鵑的狄波拉,即謝霆鋒的母親。以及扮演麝月的惠英紅,曾三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女主角,當時她們都是二十多歲的年紀,剛出道不久。
除了林青霞版的電影版《金玉良緣紅樓夢》,其實1978年,香港還拍了另外一部以《紅樓夢》為藍本的電影,名叫《紅樓春上春》,這部電影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它之所以被人提起,是因為賈寶玉的扮演者是影視歌三星明星,後來紅遍亞洲的華人明星——哥哥張國榮。
張國榮參演這部電影的時候22歲,他在上一年剛剛出道,他是在聽聞片酬不錯但未看劇本的情況下接的這部戲,結果這部戲因為涉及太多春宮鏡頭,一直為人詬病。張國榮當年的表演雖然青澀,但他扮演的賈寶玉形象卻被很多人喜愛,後來的他參演了根據香港著名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有大陸導演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飾演了其中的程蝶衣,成就了影史經典。
這部《紅樓春上春》除了張國榮,林黛玉的扮演者即是前面我們說道的黃杏秀,她在TVB版裡扮演的是晴雯,在這部電影裡的黛玉形象,顯得有些豐滿,不太適合由她來演。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是4.7分,只有一千多個評價。而林青霞版的《金玉良緣紅樓夢》則是7.4分,剛好反過來。
無論香港先後拍的這兩個電視劇版本的《紅樓夢》,還是電影版的,都是在香港回歸之前,最早的1975年,最晚的1978年,如今已經40年了,許多影像都不太好找了,我們只能從文字和相關圖片去緬懷那個時代的港人港事了。
不管當時的導演基於什麼樣的原因拍攝《紅樓夢》,我想每一個演員當時一定都是用心表演的,無論是TVB藝人,還是佳視藝人,可以說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到香港回歸前後的近半個世紀裡,是港片港劇發展的高峰,不僅為我們呈現了眾多精品影視劇,也因此捧紅了許多影視明星,有許多至今還活躍在演藝界,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