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事兒,今天就跟大家隨便嘮嘮嗑兒好了。
在演藝圈,挑角色對於演員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挑對了,可能會大紅大紫名利雙收;挑錯了,可能會成為靶子甚至一蹶不振。
出於種種考慮,許多演員都曾與人們口中的「經典」角色失之交臂,這裡面的水可就深了,其中的緣由更是五花八門。
《指環王》系列裡的精靈女王、憑藉《藍色茉莉》獲得過奧斯卡影后殊榮的澳洲女星凱特·布蘭切特曾經說過,慶幸自己是澳洲人,所以如果接到不想理會的片約,就會用「我家門前跑過了一隻袋鼠」這樣的理由掛斷電話。心疼那個打電話的人一秒鐘。
難怪有人說,「布蘭切特得影后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這麼隨性,誰知道錯過了多少可以大火的片子呢?
1
梅爾·吉勃遜
錯過:《角鬥士》《雷神》
因為自導自演《勇敢的心》紅透半邊天的鐵漢男星梅爾·吉勃遜,曾受邀出演2000年由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動作大片《角鬥士》中的主角麥克西莫斯。
吉布森當時以覺得自己年紀太大不適合出演動作片為由婉拒,同樣來自澳洲但當時名氣不如梅爾·吉勃遜的羅素·克勞得到了這個角色。
結果,羅素·克勞憑藉麥克西莫斯一角,一舉拿下了奧斯卡影帝,身價暴漲,一躍成為好萊塢一線男星。
梅爾·吉勃遜還曾經拒絕過漫威爸爸的邀約,拍攝《雷神》時,漫威表示曾經考慮過由他來扮演雷神之父天神奧丁,但也被他婉拒了,這個角色最終花落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
在一次採訪中,吉布森曾經這樣描述自己對超級英雄電影的感受。
「有些作品挺好的,有些挺搞笑……比如《銀河護衛隊》或者第一部《鋼鐵俠》。但有些感覺就比較疲了,你看,他們能把《蜘蛛俠》拍五遍。」
不過,吉布森並不吃虧,相比安東尼·霍普金斯和羅素·克勞這樣的「戲痴」,梅爾·吉勃遜對用電影表達的興趣遠遠大於表演本身,而更傾向於探索影片題材的深度與廣度,後來自己導演的多部電影也都深受好評,也算各得其所。
2
傑克·尼克爾森
錯過:《教父》
以完美演技著稱的傑克·尼克爾森,曾受邀出演影史經典《教父》中的第二任「教父」邁克·柯裡昂,遭到了尼克爾森的婉拒。
這個角色落到了阿爾·帕西諾的頭上,他塑造的教父也成為了一代人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在2004年的一次採訪中,尼克爾森表示,他認為自己不適合這個角色。
「我那會確實覺得,印第安人就該由印第安人來演,義大利人就該由義大利人來演。很多人都能演這個角色,但是帕西諾,他就是柯裡昂本人,我想不到更好的稱讚。」
叔也這麼認為。
3
李奧納多·迪卡普裡奧
錯過:《美國精神病人》
2000年上映的《美國精神病人》中,克裡斯蒂安·貝爾近乎癲狂的表演讓人們印象尤深,但你可知這個角色差點落到了小李子身上?
1997年《鐵達尼號》的成功讓李奧納多一夜間成為萬千少女的夢中情人,引起了好萊塢各大製作人的哄搶,其中也包括握有《美國精神病人》項目的獅門公司。
獅門給小李寄了一份劇本,並拋出了2千萬美元的天價片酬,李奧納多也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這可急壞了《美國精神病人》的導演瑪麗·哈倫,因為她看中了氣質更加陰鬱的英國演員克裡斯蒂安·貝爾。
貝爾表示,當時許多人都告訴他,這個角色會毀了他的演藝生涯,但這反而讓他更加興奮。
「李奧納多根本不適合這個角色,他太像個孩子了,一點也不像華爾街那些皮實的漢子(不過好像後來的《華爾街之狼》證明她此言過矣?)。而且他的粉絲平均年齡才13歲,我這片子可不是拍給他們看的,能麻煩死我。」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13年後《華爾街之狼》裡,小李仍然蕩漾出一種洋洋自得的喜感。)
後來獅門和李奧納多聯手,一度要將瑪麗·哈倫踢出局,甚至還擬定了一些李奧納多願意合作的導演:《猜火車》導演丹尼·博伊爾、《計程車司機》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都在列。
但瑪麗·哈倫卻自信滿滿,她覺得很快李奧納多就會放棄這個項目,因為這部電影對他來說,太具有爭議性了。
果然,李奧納多對劇本的疑點越來越多,終於退出了《美國精神病人》,改去參演丹尼·博伊爾導演的另一部電影《海灘》了。
而瑪麗·哈倫也如願以償,得到了自己心儀的男主角。
雖然後來小李演技開掛,大家仍不能否認,克裡斯蒂安·貝爾的表演賦予了這個白天的雅痞,夜裡的殺人狂魔一種非同尋常的銀幕魅力。
4
哈裡森·福特
錯過:《辛德勒的名單》
常年佔據各大電影榜單前幾名的《辛德勒的名單》,主演曾經圈定因為《奪寶奇兵》系列和《星球大戰》系列爆紅的哈裡森·福特,但福特拒絕了這個角色,原因是他害怕自己身上的明星光環遮掩了角色。
呃……這不就是考驗演技嗎?
後來這個角色由《颶風營救》系列男星連姆·尼森出演,也讓他獲得了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5
舒淇
錯過:《臥虎藏龍》
讓章子怡成為「國際章」的《臥虎藏龍》,原本李安心中玉嬌龍的人選是當時已經是一線女星的舒淇。
但由於影片拍攝周期太長,舒淇如果接拍,將有九個月的時間不能接廣告代言,會損失將近400萬元人民幣的收入,拒絕了這個角色。
2014年,香港導演王晶爆料,舒淇當年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當時家境不好」。
不過叔個人覺得,章子怡個性中的「狠」,也許比氣質淡然的舒淇更適合玉嬌龍。
6
休·格蘭特
錯過:《戀愛假期》《國王的演講》
英倫老帥哥休·格蘭特一度是「愛情輕喜劇」的代名詞,一提到他,腦海中就會浮現樓下告白、雨中擁吻、女主婚禮前最後一刻的奔跑。
然而他拒絕了匯集了凱特·溫斯萊特、卡梅隆·迪亞茲等一眾大牌、以8500萬美元成本狂收2億美元票房的愛情輕喜劇《戀愛假期》中專門為他量身打造的角色格雷厄姆,理由是他已經演過好幾個類似的角色了。
於是這個角色就落到了另一位腐國男神裘·德洛的頭上,當然,裘花也並沒有讓觀眾失望。
好吧,畢竟人家的確也不差這幾個錢。
而放棄《國王的演講》中約克郡公爵一角讓他「悔得腸子都青了」。一位業內人說,「他後來才意識到這個克服口吃的國王是多麼好的一個角色。」
這個角色後來被他在《BJ單身日記》中的老對手「達西先生」科林·費爾斯搶走,後者還因此拿下了一座奧斯卡小金人。
7
安吉麗娜·朱莉
錯過:《霹靂嬌娃》
劉玉玲在《霹靂嬌娃》中的出演讓她成為好萊塢最具知名度的華裔女星,不過她能得到這個角色,過程也可謂一波三折。
原本除了卡梅隆·迪亞茲和德魯·巴裡摩爾,第三位「天使」的人選是性感女神安吉麗娜·朱莉,而朱莉本人也幾乎答應了要參演,「如果一直演些沉重的片子,我會變得很陰鬱、很不開心」。
不過影片開始宣傳後,朱莉卻改變了主意,「如果我願意接這部片子,肯定是因為我想演一個強悍的女性,可是我已經演過打女了。況且,我也不想演一部這麼火的電影,那樣對我的曝光太多了」。
意思是……「我不想那麼紅」?
朱莉拒演之後,劇組還找了另外兩個女星,但都被拒絕了。反正,這個角色最後是劉玉玲的了,不過很多人都認為,如果朱莉來演,電影會更出色。你們怎麼看?
8
桑德拉·伯恩哈德
錯過:《欲望都市》
HBO的常青劇《欲望都市》以大膽的女性視角討論床第之事而聞名,也讓四位主演聲名大噪。
不過老是在各種電視劇裡打醬油的喜劇演員桑德拉·伯恩哈德卻拒絕了其中的米蘭達一角,她在採訪中說,一來是因為劇本太爛,二來是因為不想和另一位主演傑西卡·莎拉·帕克合作。
「我才不要演,這是什麼鬼劇本?況且我還得跟傑西卡·莎拉·帕克對戲,還得忍受她的一堆逼事兒。」
外國人說話可真夠直接的。
不過叔覺得這對劇迷來說也是好事,辛西婭·尼克森版的米蘭達雖然也有些憤世嫉俗,卻比伯恩哈德多了幾分柔美。
9
蒂爾達·斯文頓
錯過:《哈利波特》
蒂爾達·斯文頓簡直就是一隻變色龍,平日裡形象陰冷氣質淡泊有些中性,卻幾乎能駕馭任何角色。
《納尼亞》裡的冰雪女王。
《雪國列車》裡的齙牙主任。
《生活殘骸》裡的犀利女主編。
《布達佩斯大飯店》裡的痴心老寡婦。
沒錯!這都是一個人!沒錯!放這麼多圖,是叔的私心!
但她卻拒絕在《哈利·波特》系列裡扮演瘋瘋癲癲的特裡勞妮教授。
原因之一竟然是她在道德上反對寄宿制學校,果然有個性。
10
布拉德·皮特
錯過:《為奴十二年》
皮特拒絕了《為奴十二年》中的反派埃德溫·艾普斯,原因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演壞蛋奴隸主。
於是這個角色最終由麥可·法斯賓德扮演,並且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提名。
「我為這部電影驕傲,但我不會讓孩子們現在看這部電影。至少等他們年紀大一些,他們才能多少明白點整個世界在發生什麼。」
也……可以理解。
畢竟除了三個親生孩子,皮特和朱莉還收集,不,收養了分別來自越南、柬埔寨和衣索比亞的三個孩子。
11
安吉拉·貝塞特
錯過: 《死囚之舞》
讓哈莉·貝瑞成為了第一位黑人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電影《死囚之舞》,原本女主角的人選是《美國恐怖故事》女星安吉拉·貝塞特。
不過貝塞特拒絕了這個角色,「我不要在電影裡演妓女,這對黑人女性太有偏見了。」
事實上那個角色並不是妓女,而是一個跟殺死自己丈夫的行刑者墜入了愛河的女招待。
「電影可是會永存的,你得拍些讓自己十年後看都不會後悔的東西。你看人家梅麗爾·斯特裡普也不用搞這些,就能得奧斯卡。」
雖然顯得有點上綱上線……不過,自己開心就好。
其實叔覺得,後來貝塞特在《美恐》中扮演的非洲巫毒女巫和畸形秀三乳女,感覺上可比妓女誇張多了。
12
克裡斯蒂安·貝爾
錯過:007系列
克裡斯蒂安·貝爾原本也在詹姆斯·邦德的人選之列,不過貝爺最討厭這種「類型」角色,直接謝絕了。
「況且,我已經演過一個連環殺人犯了(《美國精神病人》)」。
他的發言人更表示,「貝爾認為007代表著一切對於英國和英國演員的刻板印象:殺人如麻,冷血。」
這個角色落到丹尼爾·克雷格身上時沒少招罵,好在影片上映之後,評論立刻倒戈,表現出了對克雷格版007的一致認可。
而克雷格的態度也從「我不適合演007」一下變成了「我就是007本人」,看來演員和角色也是互相成就的。
13
伊恩·麥克萊恩
錯過:哈利波特系列
上一任鄧不利多理察·哈裡斯過世後,伊恩·麥克萊恩原本有機會扮演霍格沃茨校長,但他拒絕了這個角色。
伊恩說,「(理察)過世前公開言論不多,但其中一條就是他覺得我演戲爛透了,所以我要是搶了他的角色,實在是不合適。那樣太不公平了。」
生死這樣的大事在英國人奇妙的幽默感面前竟然顯得雲淡風輕,不服不行。
這個角色最終花落麥可·岡本。
14
成龍&姜文
錯過:《霸王別姬》
陳凱歌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之所以成功,張國榮、張豐毅和鞏俐三人之間的情感張力功不可沒。
不過段小樓這個角色,陳凱歌原本屬意的是當時的巨星成龍。但成龍因為其中敏感的同性戀情節而拒絕了這個角色。最終敲定了張豐毅。
陳凱歌也找過姜文來演段小樓,但姜文表示……自己更想演程蝶衣。
觀眾也許要慶幸陳凱歌當時的選擇了,想想如果是成龍和姜文演段小樓和程蝶衣……為什麼有點喜感?
15
馬克·沃爾伯格&傑昆·菲尼克斯
錯過:《斷背山》
讓李安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同性題材作品《斷背山》,原本屬意的兩位主角人選分別是《泰迪熊》男星馬克·沃爾伯格和《她》男主角傑昆·菲尼克斯。
沃爾伯格直言拿到劇本時,被裡面的露骨性愛描寫「嚇到」,引起了LGBT不小的騷動。而傑昆·菲尼克斯也拒絕參演。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希斯·萊傑和傑克·吉倫哈爾分別憑藉本片中的角色拿到奧斯卡最佳男主、最佳男配提名。
16
丹澤爾·華盛頓
錯過:《七宗罪》《麥可·克雷頓》
丹澤爾·華盛頓拒絕了大衛·芬奇的懸疑神作《七宗罪》,原因是……
「我覺得這電影好壞好邪惡啊」。當然,他後來表示在電影院看完電影之後立刻有點後悔。
而拒絕出演《麥可·克萊頓》的主角麥可·克萊頓,則是因為這是《諜影重重》系列的編劇託尼·吉爾羅伊第一次擔任導演的作品。
這個角色最終被喬治·克魯尼拿下,影片還拿到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六項重量級提名,蒂爾達·斯文頓也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女配獎項。
丹澤爾·華盛頓倒是表現得很輸得起,「很明顯我錯了,事實證明,新手也能成功」。
17
阿爾·帕西諾
錯過:《虎膽龍威》《星戰》
因為傑克·尼克爾森的「退讓」成就的阿爾·帕西諾,決定也把這種「光榮傳統」延續下去。
他放棄了《虎膽龍威》系列,讓布魯斯·威利斯一炮而紅。
「是我給了那孩子一個機會」。
又放棄《星戰》中的韓·索羅一角,「是我給了哈裡森·福特一個機會。不過反正我也看不懂劇本。」
真是霸氣。
18
肖恩·康納利
錯過:《指環王》系列
伊恩·邁凱倫之所以能成為甘道夫,也是多虧了老007肖恩·康納利拒絕出演。
他老人家拒絕每部六百萬英鎊的片酬,是因為看不懂劇本。
「我沒讀過託爾金的原著,他們給我寄了劇本,我也根本看不懂,霍比特人?波比特人?什麼鬼?」「後來我看了書,看了劇本,還看了電影,可我還是看不懂。」
謝天謝地沒讓他演。
19
海倫·米倫
錯過:《珍愛》
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珍愛》裡,「花蝴蝶」歌姬瑪麗亞·凱莉扮演的社工原本不被看好,認為這是一次玩票,上映後卻得到了評論的一致認可。
影片導演李·丹尼爾斯卻表示,本來這個角色是要由奧斯卡影后海倫·米倫來扮演的,後者卻在影片開拍前三天打電話說,「我不演了,我有工作,正經工作,能養家餬口的那種。」
而且海倫·米倫還說,「自己睡著了都能演得和瑪麗亞·凱莉一樣好。」
20
韋斯利·斯奈普斯
錯過:《敢死隊》
韋斯利·斯奈普斯原本可以扮演《敢死隊》成員海爾·凱撒,卻因為6年忘交稅被勒令不準離開美國而作罷,還因此被判入獄三年。
21
皮爾斯·布魯斯南
錯過:《蝙蝠俠》
007皮爾斯·布魯斯南曾經受邀出演89年由蒂姆·波頓導演的《蝙蝠俠》,但因為出言不遜,導致被換成了麥可·基頓。他是這麼說的……
「沒人會尊重一個頭上戴內褲的男人。」
好吧,有點同情波頓。
不過其實,布魯斯南認為《蝙蝠俠》對自己的童年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只是這耿直的毛病怕是要改改了。
命運充滿了未知,正因為如此,人生才充滿了驚喜。
這些拒絕角色的理由看似奇葩,不過叔倒是覺得,這對明星來說也不失為一種難得的人生歷練。
畢竟,他們在詮釋銀幕傳奇的時候,也在譜寫自己的人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但有些時候,我們就是會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決定。
關鍵在於,在這個「上帝已死」的時代,誰又能評判你的對錯呢?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點讚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