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五畝玉米不賣,在農村集市上用一種節能方式變現,啥情況

2020-12-23 小楊講三農呀

照片中的集市上陳列著以節能和環保方式加工爆米花的農民名叫王新光。今年52歲,是直山縣北陽城村人。據他說,這些年來一直在農村打工,家裡種植了10多畝良田、種植的玉米、小麥、藥材等,今年由於初期雨水充足,家裡種植的5畝LA505種玉米豐收,豐收後玉米顆粒歸入倉庫,至今一粒也沒有賣出去。王師傅發現了在農村賺錢的生機。就是把家裡的玉米都自己賣了。他乘計程車來到新疆縣海川五教化市場,買了節能環保爆米花機。正在農村集市上準備炸爆米花賣自己的玉米。賣了自己的玉米。

童年記憶中的爆米花現在被用作節能和環保技術

小時候記憶中的爆米花是用傳統的風箱燒炭完成的,現在隨著科學的發展和變化,王師傅爆米花變成了先進、節能的環保機械爆米花、一個電池、一罐液化氣、液化氣爐灶、電動機和齒輪改造的機器加熱10分鐘後,玉米就會變成香噴噴的米花。

家裡種植的玉米品種LA505粒飽滿王師傅說,這是家裡種植的LA505玉米品種,顆粒大,含有各種維生素,爆炸的米花體形大。冬天的爆米花是老少皆宜的零食。

在農村集市上找爆米花的大姐在旁邊看著在農村集市上,這種新型爆米花很神奇。很多人來了,看起來很神奇。大姐蹲在旁邊,看著王師傅怎麼操作。她說她想要這朵爆炸的玉米花。

在爆米花鍋裡放入糖精,味道會更好吃。

根據個人的不同,在不同味道的爆米花鍋裡加入一些糖精,可以爆開的米花,用甜的味道吃起來更好吃。革新後使用一罐氣體,一桶電池。

過去的傳統風箱燃燒木炭火爆米花,現在革新後在電池上加入電動機和齒輪,使爆米花鍋動起來,輕便、環保,也不需要用手轉動米花鍋。

一罐液化氣,一個爐灶,可以調整火的大小,鍋裡可以放5斤玉米,加熱需要10分鐘,氣壓達到11個壓力,就可以來爆米花。

為了大家的安全,爆米花靠近的時候,王師傅吹著嘴裡的口哨警戒著行人和孩子們集市上人們來來往往,爆米花爆炸時發出嘭的一聲。為了大家的安全,王師傅特意買了一個口哨,爆米花臨近時,王師傅嘴裡吹口哨,警告路人和孩子們要保證安全。

經過10分鐘的加熱,嘭芳香的玉米瞬間變成了爆米花在王師傅的操作下,伴隨著「嘭」的一聲,熱氣中飄來玉米花的香氣,整個過程從開始在罐頭裡裝玉米到現在還不到20分鐘。

幾個大姐互相幫助盛玉米花,農村集市上出現了這個場面,村民們互相幫助的場面太溫馨了。

大姐拿出玉米花,說冬天不管老少都喜歡吃熱情的大姐拿出玉米花來,她說天氣變冷了。家裡有老人和小孫子,平時讓我吃一些玉米花,這種零食老少都喜歡。

在一個鍋裡放5斤玉米,要收費14元據說王師傅都是鄉下人,時間長了,每個村子都有老熟人,用我的玉米炸鍋14元,農民親自端過來的玉米鍋加工費8元,每天能跑30鍋左右。

相關焦點

  • 農村夫婦巧種田:春天種植玉米,夏季種蘿蔔,畝效益高達8000元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都知道,大熱天在玉米田裡鑽來鑽去的滋味兒可不好受,玉米田裡不但悶熱,玉米葉緣上的倒刺,時刻都能把裸露的皮膚刺得又腫又癢又痛,小時候,掰玉米雖然不累,但依然被評為最怕幹的農活之一,怪不得大嬸大熱的天氣依然全副武裝,不知道輕鬆站立的徐大叔,可理解到大嬸的感受呢?
  • 農村『年味』變淡,集市購物冷冷清清,農民都不過年了?
    再過三天,就是冬至節氣,也就是民間說的『小年』,由於今年年末『限工令』的影響,好多農民工早早返回了家鄉,農村逐漸開始熱鬧起來,可是農村集市上冷冷清清,上午十一點的時候,集市除了幾個固定攤位,其他流動攤主也走掉了,似乎大家都不過年了,難道『年味』變淡了?
  • 農村一種懶人農作物,以前不值錢,現在種植5畝收入24000元
    我們知道如今在農村農民朋友們有各種各樣的種植項目可以選擇,這些種植項目有傳統的瓜果蔬菜,也有很多是中藥材,因為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是越來越好,吸引了不少農民朋友回鄉創業。不少農民也通過這些種植項目走上了致富之路。
  • 農村一種新型種植方式,梔子套種前胡效益好,每畝增收五千元
    #三農#我們知道目前在農村農民朋友們可以選擇各種各樣的種植項目,而且這些種植項目也使得很多農民朋友走上了致富之路。不過從長遠來看,農民朋友們致富不僅要選對種植項目,更重要的就是種植方式的改變,今天小編就來舉個靠種植方式轉變種植傳統作物致富的案例,供農民朋友們參考。
  • 農村特色種植黑玉米的技術及管理方法
    隨著農村種植業的發展,人們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些綠色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最近在農村種植有一種的玉米,只見玉米通身黑紫色,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顆粒中間有紫黑色的紋路,一顆顆黑色的籽粒。據種植的朋友說,黑玉米買價比普通玉米高。
  • 農村種植什麼作物銷路好?經濟效益如何?2018農村種植品種大盤點
    2018年農村種植什麼作物銷路好?這個問題是很多種植戶在挑選種植品種前都會考慮的問題,要知道不管是種植哪種品種最終都要流向市場,市場銷路好的作物品種可是農民增產增收的關鍵,那麼問題來了,2018在農村種植哪些作物能賺大錢呢?接下來小編就帶您一起看看農村種植銷路好的幾種作物品種。
  • 臘月,農村集市上的人突然增多,很多人不購物愛亂轉,幹啥?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臘月,農村集市上的人突然增多,很多人不購物愛亂轉,幹啥?在農村一進入到臘月,農村的集市就一改往日蕭條的景象,集市上的人似乎突然就一下子增多了不少,開始顯現得十分熱鬧起來,越是接近春節,每逢到了集會的日子,前來趕集的人就會越多,但是在集會上總能發現很多人並不購物,他們總是喜歡四處亂轉,這些人都是在幹啥呢?
  • 讓農民過上幸福生活——金塔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
    讓農民過上幸福生活 ——金塔縣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給我們農民注入了強心劑。有了各項惠民政策扶持,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李思武說。 李思武家共5口人,除了1座溫室,還經營著25畝承包地,12畝地種植了板藍根,其他土地種植玉米和辣椒。今年,李思武家的收入約11萬元。
  • 農村集市上都有哪些騙局?
    一、賣假樹苗。過年這段時間氣溫比較低,在南方地區氣溫又不算很低,這個階段移栽樹苗是最佳的季節。而一些苗販就會把握這些時機,而且他們都知道農村有空餘的土地可以種植,就利用這一點賣樹苗,嘴上說這些樹苗有多好,樹苗長大了可以結多甜多大的果實。而且零售價格一般都是5元、10元、15元等等,一般人覺得花這點錢買一根回去,又沒有多大的損失。
  • 農村人種植20畝蘿蔔,收穫季節想要放棄,猜猜能賣多少錢一斤?
    對於農村人來說,蘿蔔是種再尋常不過的蔬菜作物了,而且物美價廉,營養豐富,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的說法,因此,還被當地農村種植戶形象地稱之為「土人參」。原來,李大哥今年陰差陽錯種植了20畝蘿蔔,由於種植時期相對較晚,錯過了前期的好行情,如今將蘿蔔去纓去根去泥土,按10公斤的標準裝在網兜裡,每天早起拉著去周邊鎮子上的超市裡去賣。按照李大哥的說法,我家的蘿蔔整理得比我的臉還乾淨,親自給他們送貨上門,才賣三毛錢一斤,遇到零頭還給大方地免掉了,這樣算來,我家的蘿蔔,去掉人工費用,賣這個價格,根本就沒有賺錢的可能。
  • 大地情書|第二封:一棒玉米
    如今,東興村被農機「卡脖子」的日子早已結束,合作社的機庫裡有各種大型農機具118臺套,玉米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作業能力達到2萬畝。「合作社成立7年,我只幹了兩件事。前3年研究怎麼把玉米種好,用農機的力量改變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的局面;後4年研究怎麼把玉米賣好,拉近東興村與市場的距離。」
  • 農村早稻一畝利潤400多,進入收割期,10畝地總收入不到5000元!
    軟收費不計算(人工,管理)。請數學好的同學幫統計下,一畝一季稻純收入多少?再說每畝產量都在800斤左右,一千斤一畝那是示範田。網友2:自己耕地,自己種自己撒化肥農藥,自己收割一畝才賺400?我請機械耕地,請人用無人機撒化肥直播,請機械收割,也種了10畝,平均一畝能賺400,自己幹多少活沒點數,睡在家裡國家發錢更舒服,打什麼工。
  • 農村集市上賣這幾樣東西的,基本都是騙子!可千萬別上當了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現在的農村,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平時有什麼需要的想買就買,再也不會像過去那些年,覺得手裡沒錢啥也不敢買。並且現在農村的道路也都通了,大家出門也方便,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個三輪車,如果想出門,開上三輪車幾分鐘就到鎮上了,非常方便。
  • 秋收掰棒子場景不見蹤影平陰萬餘畝玉米開割青貯
    青貯玉米降低了畜牧養殖成本。但與往年相比,自己動手或用玉米聯合收割機在田裡掰棒子的場景不見了蹤影,最常見的是一臺臺穿梭在田間地頭的青貯玉米收割機將新鮮的玉米連同秸稈一起打(、粉碎成青貯飼料後,直接運到了指定的奶牛養殖基地。  在種植了400畝玉米的榆山街道辦事處田山村,村民不用再像往年那樣到地裡辛勤勞作好幾天,把玉米棒子掰下來、運回家後晾曬、儲存,村裡的利群種植養殖合作社早就給地裡將要成熟的玉米找好了下家。
  • 在農村小時候經常吃的一種「野果」如今農民採摘拿去賣40元一公斤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在農村小時候經常吃的一種「野果」如今農民採摘拿去賣40元一公斤。我的家鄉在每年的6月和7月,不僅氣候宜人、風景秀麗,而且還有很多野生美味,我先給大家分享一種我最最最愛吃的一種野味——「野草莓」。
  • 農民種五畝花生,每年能賺多少錢
    花生是多年種植的矮莖植物,花生主要種植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花生的營養價值很高,有益於養胃,健脾之功能。在我國有很多市場供不應求,主要有城市的人們,買回家當菜餚食用,有很多人收購.加工出口到國外,花生銷量如此之大,那種五畝花生能賺多少錢呢,下面為大家來分解一下,花生的種植跟利潤的空間有多大。
  • 農民用石灰和硫磺熬製一種農藥,專殺桃樹上的白蚧蟲,看看啥情況
    疫情過後,春暖花開,農民春耕生產正在有序的進行中。2月24日,我來到稷山縣清河鎮秦家莊史子慶大哥的桃園裡,他正在查看桃樹枝上密密麻麻的白色小蟲子,據他講這是一種專門吸取桃樹身上液汁的蟲子,老百姓土話叫白粉病,學名是白蚧蟲。
  • 種植三畝大姜賺七萬多塊,需要多少成本,前景如何
    大姜具有很高的價值,有利於通便解毒,益胃健脾等各大功效,大姜在做美味佳餚時都是離不開的,作為一種調料品,在市場上每天的銷量都非常大的。特別在城市,有的工廠收購加工成薑片作為出口產品,價格翻幾倍。由此可見,如果在農村承包上三畝地,種植能否錚到錢呢,我們從期種植前景來開始分析。
  •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
    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41.6萬畝,完成測土配方施肥推廣461.83萬畝、農田高效節水技術推廣11.15萬畝,糧食生產面積保持在65萬畝,年產量穩定在17萬噸以上。這是乘勢而上的五年。農業農村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勝利完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產業升級、鄉村美麗、農民富足的「三農」發展新格局日趨形成。
  • 竹林裡才有的野味,千元一斤被捧上神壇,卻沒多少農民敢種植
    再有十來天,2019年就要過完了,這一年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充滿了酸甜苦辣,上半年的時候,出現了「香椿自由」、「水果自由」,不少農民朋友一看水果的行情大好,便跟風擴種,結果下半年水果價格大跌,甚至有些地區種植的蘋果、梨、柚子等之類的水果還出現了幾毛一斤賣不動的情況。不僅是水果,就連一部分蔬菜類作物也是如此,讓不少農民朋友直呼「太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