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選哪一個,是年入50萬的阿里P7程式設計師還是三甲醫院的實習醫生

2020-12-23 小浪愛說話

年近30,相親選哪一個,是年入50萬的阿里P7程式設計師,還是剛剛轉正編制基礎月薪三四千的三甲醫院的實習醫生。

算了一筆帳,答案很複雜,在阿里的一個應屆生大概率是p5,p7是許多普通人奮鬥的終點。

30歲的程式設計師在阿里幹到p7算是正常發揮,但他在內部的地位大概是這樣的,p9p10忙著神仙打架,p8忙著站隊,p7哪敢說話,他們是努力幹活的,基建層,月薪的估計是三四萬,開始有期權以及需要競爭的年終獎。

年收入呢大概就是稅前接近100萬吧,老p7或許能夠再衝一衝,絕對領先一眾青年才俊。假設p7不買奢侈品,沒有不良嗜好,常年還只穿優衣庫的格子襯衫,那麼在杭州全款買套房應該比較輕鬆。

那麼同齡的三甲醫院的醫生,基本是剛剛託離實習期轉正事業編制,學歷呢至少碩士。但收入應該是稅後三四千,因為醫療行業經過數次的整頓,隱性福利基本都取消了,加上6000左右的績效工資,醫生的年薪差不多10萬。

顯然啊在收入對比之下,阿里p7勝利的毫無懸念。要是這個阿里p7小哥是螞蟻金服的員工,趕上今年上市,還是妥妥的千萬富翁的製造期。

有人說寒門再難出貴子,但是網際網路給了草根變富豪的機會,出身貧寒的劉強東的就是最好的例子。

直到今天一夜暴富的神話仍然在上演。但是暴富神話的背後,中年危機。35歲是網際網路人的一道深淵,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前僕後繼的湧入,網際網路的浪潮,後浪驅趕前浪,這些晝夜攻城拔寨的戰士,可能在20歲把自己折磨成了中年,30歲就像磨損嚴重的機器面臨洗牌。

如果你能夠突破p7,繼續的晉升,年薪幾百萬不是夢。出去創業,也有投資人排隊送錢,這妥妥的人生贏家。

但是網際網路強強較量,優勝劣汰,5年10年徘徊在p6p7的大有人在,真能夠穿越p7的少之又少。

反觀35歲的醫生卻是意氣奮發,剛剛走過一條事業的驚險。他們在前半生完成了本科5年,碩士、三年、博士4年的學業。在一線積累的三五年的經驗,事業的黃金年代才剛剛展開。

他們至少能夠成為高年資的主治醫生,出色的能夠拿下副主任醫師,他們的收入來源,不再依靠工資條,外出會診,在線問答,企業講課,總之大型三甲醫院的醫生35歲後收入才開始起飛,40歲稅後掙四五十萬,問題不大。

儘管從表面上看,醫生用了整整10年追平了當年p7的收入,但真的如此吧。

從職業生涯看,醫生的比程式設計師更穩定,從人脈積累。看醫生橫跨了四個圈子,同事、同學、醫藥代表,還有患者群。

其中這個患者缺哪蘊含了無限深意和潛能,有野心有能力的醫生的或許可以橫跨體制內外,政圈、商圈、學術圈,低調的白大褂之下是滿滿的含金量。

關於加班,算得上兩者共同之處一。醫生半夜隨時可能會被叫去醫院。程式設計師呢遇上節日大促,徹夜通宵那是家常便飯。所以啊當外年近30,相親選哪個怎麼選都沒錯。

阿里p7和醫生從收入到智商,那都是中國人1%的精英,都是相親市場上的香餑餑。

相關焦點

  • 挖一個阿里p7程式設計師需要多少錢?
    我認為國內巨頭企業是阿里、騰訊的大企業。許多程式設計師將這種企業視為他們的目標,不為別的。一是薪水高,二是有很多技術人才,你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就有一家獵頭公司在網上說35k到50k可以挖一個阿里p7嗎?工資低嗎?
  • 年收入260萬的阿里p7員工和北京協和醫院的主治醫師哪個更算成功?
    年收入260萬的阿里p7員工和北京協和醫院的 主治醫師哪個更算成功? 有一說一,這點工資還不夠碰瓷體制內。上億的老闆在北京根本不算老闆。但協和的主治醫師哪個不得高看兩眼。協和醫院一些有點名氣的醫生在社會上地位很高的,自帶光環,不是一年多拿幾個錢能比的。
  • 程式設計師吐槽:阿里兩次投簡歷都卡在年限,承認年少有為這麼難嗎
    相信對於阿里這家公司,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很多人的都會把進入阿里當作一個目標,但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被拒之門外。最近在某網際網路論壇上看到這樣一篇帖子:程式設計師吐槽:阿里兩次投簡歷都卡在年限,承認年少有為這麼難嗎?事情是這樣的:一個程式設計師只有三年正式工作經驗,算上實習有四年,和面試官聊的時候,從業經驗及結果數據都是OK得,但可惜沒滿五年。
  • 程式設計師的迷惑:阿里p7有三百多萬收入,為什麼那麼多還買不起房?
    之前筆者就給大家分析過阿里的薪資待遇方面問題,也給大家做過數據調查,在網際網路職場月薪2w,已然是國內的高薪人群,而且也已經超過網際網路行業80%的人群了,如果月薪能到3w以上,基本算是精英人群。月薪3W這估計可以讓無數網友表示羨慕了。
  • 阿里P7跳槽後曝光薪資截圖:新公司月入稅後五萬多,很滿足!
    一名阿里前員工在網際網路社區曝光了自己最近的薪資,其跳槽到新公司一個月後發了工資,月入5萬多,表示很滿足!這樣的高薪資著實讓人羨慕,有網友推測,這是稅後的薪資,稅前估計超過6萬了。在隨後的跟帖中,這名阿里前員工表示自己以前在阿里是P7級別,現在跳槽到新公司後,主要做架構方面,總包是200多萬,含股票獎金,總體比阿里還是要高一些。但具體是哪家公司,樓主並沒有透露過多的信息。
  • 三甲醫院的醫生工資高嗎?為什麼很多醫生不願意子女從醫?
    三甲醫院的醫生工資高是肯定的,不過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好的三甲醫院普通醫生,月薪基本上都在8000+,其他績效、福利、年終績效另計,各項收入算下來一年20萬+是分分鐘的事情。
  • 阿里P7炫耀:年入100w,存下來的基本沒有,壓力真的好大!
    前不久,職場有這樣一個直戳內心的話題上了熱搜:現在的職場人每月有多少收入才算正常?當然,生活要錢、房貸要錢、車貸要錢、孩子學費等等,那麼,每月要賺多少錢,才能撐起一個家?這不,一名阿里的職場人就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吐槽到,年入百萬不夠用,並曬出一個中產階層的工作生活和一個他的家庭詳細帳單,處處顯示出中產階級對錢袋子的焦慮和對生活的無奈。年入百萬還不夠用?一起來看看。據該職場人描述,自己是個阿里老p7,綜合收入100w吧,稅大概35萬,到手65萬,房貸每年15萬左右,車貸每年8萬,個人開銷大每年10萬,兩個孩子學費一年6萬,加補習班8萬。
  • 阿里p7員工曬出年收入,11個月到手91萬,網友質疑工資摻假
    最近,很多人在職場社區曬出年終收入,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動輒上百萬的收入引起大家好奇,而阿里巴巴p6,p7,p8,p9的收入一直是神秘莫測,有的說年入百萬,有的則說吹牛,不過30多萬而已。之前曾有阿里巴巴p7員工網上徵婚,說自己年入170萬而遭非議。那麼阿里巴巴員工到底能拿多少工資呢?
  • 上海時光整形醫院?三甲醫院?還是莆田系?
    我在2019年8月份在新氧app,了解到上海時光整形醫院,決定到該醫院進行面部顴骨顴弓及下頜角整形手術。 2019年8月25日左右和該院的線上工作人員約定當日前往該院由何醫生對我個人面部進行一個初步面診。
  • 一個月7000的,瞧不上年薪50萬的,上海相親阿姨哪來的優越感?
    最近幾天,上海相親阿姨火了起來,當然了他們的火,是因為他們的談吐,給大家帶來了歡樂。儘管他們是很認真的,更多的人把他們當作笑話來看。 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上海相親阿姨的優越感!
  • 程式設計師月入過萬,約女生快餐店相親被拉黑:單身是有原因的!
    其實也不必說的那麼籠統,簡單概括就是彼此的想法要一致,對待事情的判斷要儘量朝著一個方向。三觀不同的人就像是,我說這片海好美,你卻說這片海死過很多人。這樣的戀人始終不能走得長遠,會因為很多瑣碎的小事而發生爭吵,長久下來雙方都會疲憊,最終走向分開。有一位程式設計師在網上曬出與一名相親女孩的聊天記錄,看完之後讓人想說些什麼。
  • 穿特步鞋的程式設計師相親被拒,非一般的感覺
    這事兒大多數網友也是站在女生一方,結果,阿里某官微出來認領了這個特步鞋男孩,說這是他們家的小碼農。這下程式設計師除了格子衫和脫髮之外,又多了一雙特步鞋的標籤。(我們聚金的程式設計師弟弟表示:這事兒,不排除是特步的營銷手段,你們這麼對程式設計師,良心都不會痛麼~)
  • 三甲醫院辭職醫生:有的醫生年收入1000萬!
    「以我現在的年資來說,已經熬過了最苦的階段。但重要的是,最初想學醫的心態是不是和現在的心態相符合。」  出生於1982年的王森,做了整整十年醫生。他畢業於中國一所著名大學的醫學院,獲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在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王牌科室就職。
  • 三甲醫院設全科門診 是故事還是事故
    2015年12月,河南省人民醫院正式設立包括門診、病房在內的全科醫學科。河南省人民醫院此舉並非孤例。此前,北京安貞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均已設立全科醫學科。以家庭醫生籤約為城市名片的廈門也曾表示將在三甲醫院設立全科。
  • 孩子看病,三甲醫院不排隊的超強攻略
    《中國衛生統計年鑑2019》數據顯示,居民單次三甲醫院門診花銷165-205元,這也達不到醫保門診報銷標準....總之,平時小病小傷,能用到保險報銷很難,要是家裡有娃,估計一年門診花費也得小几千!三甲醫院醫生7*24小時線上問診,購藥3次免費+9次5折,且1小時內送藥上門!
  • 阿里P9又有新瓜...
    最近關於阿里的瓜確實有點多,這次又被爆出一個更誇張的。
  • 《實習醫生格蕾》教會我的職場道理
    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哪部美劇,那一定是《實習醫生格蕾》莫屬,因為這部詼諧幽默、糾結感人又充滿正能量的電視劇伴隨我度過了11年,而這11年也正是我自己從學校走向社會,在職場中不斷成長的11年。《實習醫生格蕾》(Grey's Anatomy)講述了一群剛畢業的醫學學生在西雅圖一所醫院中開始他們的外科實習從而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的故事。這些醫學院畢業的學生進入到醫院後,從最底層開始打雜、被主治醫師呼來喝去的菜鳥實習生,到初出茅廬、完成實習學業的住院醫生,最後成為可以在各領域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
  • 女子隆鼻後「歪鼻子」 主刀的「82年三甲醫院老教授」身份存疑
    通過燦美美容工作人員介紹,尚女士只知主刀醫生是 " 某三甲醫院老教授,下班後才能來做手術 "。9 月 29 日,燦美美容那姓院長確認主刀醫生是謝某,即牆上照片中的 "William"。面對那院長出具的謝某的執業證書複印件,尚女士提出一連串質疑:1982 年生人能叫老教授嗎?他的執業地點是你所說的某三甲醫院嗎?
  • 平安好醫生雲診故事二從三甲醫院走出的「線上」醫生的一天
    通過鍵盤連接平安好醫生背後的3億用戶,並為其提供7×24全天候在線諮詢及購藥等醫療服務的白衣工作者,其實門檻很高。他們曾經是301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的醫學專業人員,只是將戰場從傳統的醫院轉移到了看似平靜的網絡。網絡帶來的高度便利使得線上白衣天使的隊伍規模越來越龐大。截至2020年6月,平安好醫生自有醫療團隊已經超過1800人。
  • 是什麼讓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人滿為患?
    每每走進人滿為患的大醫院,我都禁不住感慨:心態不好的人看著這人山人海,再在人滿為患的診室外經歷漫長的就醫等待,沒病的恐怕變成小病,小病的恐怕變成中病,陪同的家屬恐怕也會被憋出病來。一線城市三甲醫院人滿為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縣級醫院和社區醫院太不給力,淪為大家開處方藥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