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馬化騰入股!2000億恆大汽車搶灘科創板:造車還需要投入多少?

2021-01-17 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一位接近恆大汽車的汽車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據他所知,恆大汽車此前並沒有再次上市的意向,但隨著房地產融資受阻,只有讓汽車「自力更生」引入戰投、上市增發融資。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彭蘇平

編   輯丨張星


一向財大氣粗的恆大汽車也開始尋求外部融資。


9月18日,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恆大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決議擬發行人民幣股份,並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恆大汽車的上述公告並未透露更多信息,例如新股發行的規模等。在公告中,公司也特別表示,由於人民幣股份發行須獲得必要的監管批准,可能會也可能不會進行。


當天,一位接近恆大汽車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上述公告只是對公司下一步計劃的告知,但「還沒有太實質的動作」。


實際上,恆大汽車近期動作頻頻。就在三天前的9月15日,恆大汽車還宣布了一項新增融資,規模為40億港元,投資方包括騰訊、紅杉資本、雲鋒基金及滴滴出行等多個知名機構。


儘管在證監會放寬企業「回A」條件的背景下,包括吉利汽車、東風集團股份在內的車企均啟動了在科創板或創業板再上市的計劃,但恆大汽車的這一動作還是被市場賦予了更多解讀。


有分析認為,恆大汽車一改之前「買買買」的豪氣,頻繁對外融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著大股東中國恆大也「沒餘糧」了——受房地產融資趨緊的影響,恆大汽車這個襁褓中的嬰兒或許不得不自己找奶吃。


而作為中國恆大持股七成的公司,恆大汽車引入更多的股權投資,也有利於降低中國恆大的負債,以滿足房地產融資新規的要求。


不過,從企業經營管理的層面,引入新的投資者也實屬正常。上述接近恆大汽車的人士對記者解釋,恆大汽車預備擴充融資管道,更好地用於產品及技術研發,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市場反應則相對顯性。9月18日當天,恆大汽車的股價早盤曾短暫小幅上漲,但隨後便很快下跌,最終以24港元/股的價格收盤,下降4%。




登陸科創板是汽車行業的新風潮。在此之前,整車製造領域中,威馬汽車、吉利汽車和東風集團發布或透露了登陸科創板或創業板的計劃,吉利汽車的進程相對靠前,日前相關材料已被上交所受理並已問詢。


恆大汽車儘管與威馬汽車一樣,屬於造車企業中的新勢力,但在登陸科創板方面,卻與吉利汽車和東風集團一樣,受寬鬆政策召喚的意味明顯。

今年4月末,證監會發布《關於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將境外已上市紅籌企業回歸A股上市的市值門檻從2000億元放低至200億元(人民幣),但要求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在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這顯然為這些車企回歸A股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或許也能夠解釋,一直倚靠恆大集團的恆大汽車為何會突然引入外部投資者,而且陣容堪稱豪華,馬雲、馬化騰等大佬均在其列。一位投資機構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資本是很理性的,很多時候只有在這家公司有明確上市意圖時才會選擇入局。」


從量級上看,近期宣布的40億港元再融資規模並不算大,有分析結合騰訊阿里等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已有布局,認為上述資金支持業務屬性並不強,「更多是熟人間的支持」。但從購入價格和恆大汽車後續的再上市計劃來看,這筆投資還是能夠保底的。


恆大汽車此前已經暗示,將通過一定的外部融資支持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發展。在今年8月27日舉行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公司財務長潘大榮提供的規劃數據顯示,從今年開始,外部融資收入將陸續投入。


根據規劃數據,今年全年,恆大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業務將有608億元現金流入,其中集團投入僅57億元,另外還有221億元的銷售收入、302億元的融資收入以及28億元的其他流入。與之對比的是,此前2019年,149億元的現金流入中,147億元都來自集團投入。


但客觀而言,今年集團融資難度加大,也讓恆大汽車積極引入外部投資者的舉動多了一層無奈——畢竟恆大汽車作為恆大重點推進的項目,一直以不差錢的身份示人。


一位接近恆大汽車的汽車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據他所知,恆大汽車此前並沒有再次上市的意向,但隨著房地產融資受阻,只有讓汽車「自力更生」引入戰投、上市增發融資。


但也有接觸過恆大汽車的人士表示,對於恆大來說,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好融資的項目。而在當前背景下,恆大汽車啟動多輪股權融資,對集團也具有特別意義。


為了滿足監管對房企的融資要求,降負債成為恆大等房企近期的主要任務。而恆大汽車引入新的股權投資者,將有利於降低恆大的負債率。此前恆大還宣布分拆物業上市進行獨立融資,同樣意在於此。




巨量資金需求背後,恆大汽車已經進入造車的最後衝刺階段。按照計劃,恆大汽車將在2021年底開始大批量投產。根據公司高層的最新表態,恆大汽車旗下品牌恆馳的車型將在明年上半年試生產,明年下半年量產。


不久之前,恆馳一次性發布了6款新車,不但囊括了轎車、SUV、MPV等乘用車常用車型,而且覆蓋了從A到D所有級別,頗顯恆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野心」。不過這6款新車只是公布了造型,沒有涉及內飾、性能參數等細節,有從業多年的汽車經銷商人士認為,這些車「至少半年都不可能有什麼(量產)的消息」。


這樣的聲音不在少數,不過恆大汽車隨後也陸續發布了不少進展信息,以顯示在量產方面的計劃正有序推進。在中期業績會上,恆大汽車高管也更多地勾勒出了量產造車的圖譜——涉及到的研發、建設、銷售等或都將成為今年600億元巨額現金流入的去向。


恆大汽車在科創板募集資金的規模尚不得而知,不過從研發出一款車型並推動它量產上市的要求來看,至少是百億級別的。與之可比的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三家已經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上市前後累計融資分別達到500億元、230億元、260億元。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表示,沒有200億元人民幣不要談造車,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則認為,200億元人民幣遠遠不夠,儘管相比較而言,以節約著稱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卻認為,60多億元就可以盈利。


另一個可以參考的數據是,中國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在此前的發布會上談到未來的投資規劃:三年450億投資。其中,2019年是200億、2020年是150億、2021年是100億,儘管近兩年的投資額度將逐漸減小,但從絕對量上看仍是相當大的規模。


上述數字與中期業績會上的汽車業務「現金流入」顯然不是一個概念,但都能說明恆大汽車的燒錢之路還遠遠沒有結束。上述投資機構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儘管恆大汽車收購了瑞典國能,但從後期恆大在研發領域投入的資源來看,國能的整車技術有限,這導致恆大汽車很難以明顯少於其他新創車企的資金去推動新車型上市。


不過,他也表示,整體而言恆大收購的產業鏈公司都不差,有效整合的確能為恆大汽車降低不少造車成本。並且,恆大的管理風格是量入為出型的,在融資渠道拓寬的情況下,有能力在一定投入下造出能夠上市的車型。

相關焦點

  • 恆馳汽車「有錢能使鬼推磨」?NO!你對恆大造車一無所知
    縱觀恆大這幾年的造車路,就是一系列的「買買買」最終讓恆馳汽車規模初現,看似簡單粗暴,但卻行之有效。那些年,恆大汽車的「買買買」之路:2017年11月,恆大以20億美元入股賈躍亭的FF,獲得後者45%的股權,正式吹響了許家印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號角。
  • 恆馳車標正式發布、再看恆大造車之路
    年完成了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布局,到年底恆大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上,許家印向所有參會者提到,「我們造車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有經驗,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所以我們要開闢一條和全世界車企不一樣的造車路。
  • 「從0到6」的造車路上,恆大不相信「慣例」
    例如近年來廣州陸續出臺製造強市戰略規劃,其中就有落實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包括推動恆大汽車等重點項目投資進度,加大項目招引和服務力度,其中就有恆大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這也讓恆大發展造車時有了爭取資源的優勢。汽車產業不僅體量大,產業鏈長,而且還是技術、資源、資金密集型產業。當今時代的汽車早已不再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了,造車需要突破複雜技術壁壘,不僅燒錢且投入周期長。
  • 恆大汽車啟動試生產,明年正式量產
    三年前,中國恆大的董事長、總經理許家印,以395億美元的身家問鼎中國福布斯排行榜首富,甩下騰訊馬化騰和阿里巴巴馬雲一個身位。而如今,「許首富」牢牢地執行「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這些準則,在造車這條道上一路狂奔,一邊招兵買馬,財富一邊縮水,在財富排行榜上一路倒退。
  • 恆馳1路跑官宣,恆大造車翻開底牌
    在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擁有3200多名科研人員,匯集了原LG、三星SDI、SK創新等國際巨頭電池廠商的研發人員及高管在內的全球性人才。在國內新能源造車這條賽道上,巨頭林立,競爭激烈。外有氣勢洶洶的特斯拉,內有蔚來、理想和小鵬等新勢力造車者,更有傳統車企如比亞迪等。但恆大汽車在技術和資金的支持下,自有過人之處。
  • 獲大股東13億增持後 恆大汽車大漲14%
    發展勢頭迅猛的恆大汽車(0708.HK),接連得到大股東「真金白銀」的支持。12月3日,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恆大汽車再獲大股東中國恆大(3333.HK)增持2233萬股,共計6.38億港元。兩天內,中國恆大總共增持達13億港元。
  • 許家印拼在一線,恆大造車的速度與激情
    許家印一行參觀考察博澤智能座椅系統新能源造車,不僅是個技術活,更是個力氣活兒。恆大的許家印深刻體會到這一點。自2018年許家印決心將恆大多元化版圖切入到高科技產業中能夠代表中國智造能力的新能源造車領域,並且「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大做強做成功」之後,投注再創業無限激情的他化身為造車勞模,在造車一線拼命奔波。
  • 再度收購頂尖車企,誰說許家印造車不是認真的?!
    在與FF「和平分手」之後,許家印和恆大並未放棄自己的「造車夢」。1月15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恆大集團以9.3億美元成功併購總部位於瑞典的全球性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51%股權,並獲得多數董事席位。這意味著,即使「失去了」FF,許家印和恆大的造車之路一如既往,對於高科技的熱衷也依舊如故。
  • 恆大「PPT」造車萬人捧!賈躍亭造車被說成大騙子?
    今天有新的消息出來,中國恆大在恆大汽車中的持股上升至74.4%。而恆大汽車到現在車都沒出來,為什麼能上市我們就不說了,單單看中國恆大在恆大汽車中的持股,就完全看出問題所在了。恆大的主業是房地產,但近些年房地產行業是個什麼樣的情況,相信朋友們都清楚,我嚴重懷疑恆大融資能力不暢,推動恆大汽車上市,然後佔據高股份,說白了就是想依靠恆大汽車來融資罷了。可笑的是,居然有那麼多人認為恆大造車肯定能行,因為許家印敢做,能做?確實也是,看看許家印這些年對外打的包票,哪一次成功了?
  • 劍指特斯拉 恆大汽車獲大股東增持兩日市值暴漲14%
    近日,恆大汽車獲大股東增持,再添「馬力」。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恆大汽車於12月3日獲大股東中國恆大(3333.HK)增持約2233萬股,合計6.38億港元。兩日內,中國恆大已累計增持恆大汽車4776萬股,共耗資約13億港元。利好之下,恆大汽車股價接連大漲。
  • 威馬千萬租金店面易主 恆大汽車接盤力證造車真誠性
    據報導,威馬汽車自成立至今已獲得累計融資金額超300億元。換句話說,在融資方面,威馬或許已經不需要北京新天地的體驗中心來「充門面」。恆大汽車入駐北京新天地,有錢真的任性?超過3000萬的租金對於威馬這類正在發展期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或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對於恆大汽車這種以「金錢換時間」的造車理念打入汽車市場的企業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具名汽車分析師對《汽車專業網》編輯表示,恆大汽車現在正處於推廣期,租下這個店面並不奇怪。
  • 錢不是萬能的,恆大「買買買」恐撐不起許家印的造車夢|許家印|造車...
    恆大造車光靠砸錢遠遠不夠。作者:龔進輝時間是造車新勢力最好的證人。當時間來到2020年,大部分玩家被證明是PPT造車,比如FF、奇點汽車,只有蔚來、小鵬、威馬、理想等極少數頭部玩家實現量產交付,但每年充其量只能發布1-2款新車。同樣是汽車領域的後來者,恆大打法卻極為激進。
  • 央媒談恆大蓋樓式造車 15字造車思路 震驚汽車圈
    從與賈躍亭「閃婚」又「閃離」,到「口號式」造車規劃;從「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造車思路,到恆馳1至恆馳6的「蓋樓式」發布,再到最後被總結成「汽車投資+土地+上市融資」的造車模式,不僅引發了公眾各種吐槽,而且加劇了人們對恆大「是否真造車,能否造好車」的擔憂。
  • 恆大恆馳一下發布了6臺新車,又是PPT造車嗎?
    相信各位車友這兩天來也看到很多關於恆馳汽車的新聞和廣告了,很多人問恆馳汽車是什麼來頭。恆馳一下發布了6款新車,還說什麼三年投資500個億,建10個生產基地,10到15年產能達到500萬輛,這麼會吹,誰不會啊,你看新勢力這兩年倒下多少家了?
  • 汽車市場狼煙四起,商界大佬都在造車,為何發改委點名恆大?
    「造車」這個詞最近頻頻被提及,不僅是恆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創業者開始加入到「造車新勢力」的大潮中來,給人一種全民造車的狂歡感。在12月1日公布銷量數據之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股價下滑幅度卻均超過了10%。一夜之間,三家車企的市值蒸發了超過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0億元)。這似乎驗證了外界對新造車企業市值「泡沫」的擔憂。
  • 恆大造車不只是說說而已
    顯然,造車,恆大不只是說說而已。2018年,地產巨頭恆大開啟造車之路,彼時,恆大跨界造車的行為被部分人所質疑,然而,如今的恆大正在以速度和實力刷新人們對恆大汽車的認知。許家印直言恆大汽車要在3-5年內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眼下也正在逐步實現。
  • 威馬汽車或衝刺科創板!造車新勢力紛紛IPO特斯拉效應?
    隨著新能源車行業被資本市場所逐漸認可,造車新勢力紛紛開啟IPO.8月19日,有媒體報導稱,繼蔚來、理想和準備赴美IPO的小鵬汽車之後,威馬汽車也在準備衝刺資本市場。有分析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威馬汽車正在準備登陸科創板,但具體融資金額等還不清楚。不過官方回應則稱:「關於市場傳言,公司不予置評。」
  • 【微新聞】郭臺銘馬化騰約在河南,居然是為了秘密造這個
    「小馬哥」馬化騰昨天來河南了!還跟郭臺銘、馮長革等大佬們見了面!據說,他們共同籤訂了一份「網際網路+智能電動汽車」合作協議。
  • 足球玩膩了,恆大「㕛」開始造車了?這回恆馳準備何時量產?_易車網
    作為專注於汽車領域的一個業餘球迷,小編今天來談談恆大造車這個熱門話題。嘗到了甜頭之後,恆大又接管了廣藥俱樂部,並繼續重金投入,所以恆大男足在中超的實力迅速提升,最終中超冠軍、亞冠冠軍都手到擒來,恆大花大手筆打造明星陣容取得了初步成功,孔卡、埃爾克森、高拉特等高水平外援和裡皮、斯科拉裡等知名外教紛紛到來,短時間內恆大男足的實力飆升,這種不惜成本投入當然能獲得成功,就是在這種"金元"政策的引導下,中超其他俱樂部才紛紛開啟了"重金搶人"模式,可以說恆大是足球領域的燒錢鼻祖。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從投資的角度看,與現金流和盈利相比,應更看重銷量、更關注車企的成長性。除此之外,如果這家公司擁有能成長為行業龍頭的技術潛力和團隊也是加分項。  蔚來、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均已在美股上市。近日,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威馬汽車正接受上市輔導,威馬汽車計劃於2021年初在科創板上市。如成功上市,威馬汽車將成為第一家科創板上市的新勢力車企,科創板也將誕生新能源汽車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