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的兒子現在在哪兒?已是萬人崇敬的大人物,還是個高官

2021-01-09 博古史澤

父斷清廷之龍脈,子守漢室之黃陵,一門忠烈,國士無雙。

如果讓大家猜測這句話所描述的人物是誰,相信很少有人可以猜中。尤其是後兩句「一門忠烈,國士無雙」,可能會將大家帶偏,其實這句話說的正是孫殿英父子。因為一提及孫殿英我們想到的肯定是他在清東陵盜墓,就算拋開這件事他的一生也算不上多麼光彩。所以,看到這句話應該是想不到他身上的。而這句話也是眾多對孫殿英評價中少有帶褒義的。說實話,孫殿英能夠這樣被說,還是多少有點沾他兒子孫天義的光。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按說孫殿英這個盜墓賊的形象,他的兒子應該好不到哪裡去,但事實恰恰相反。

1928年,生活在清東陵附近的人們突然聽到了巨大轟炸聲,正是駐紮在這裡的孫殿英部隊在進行所謂的「演習」,實則就是在盜墓。孫殿英所選擇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是清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這兩人的皇陵中必然有大量的陪葬品。最終,孫殿英賺了一個盆滿缽滿,同樣也在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面對各界的質疑,孫殿英還有理有據,自稱是明孫承宗的後代,此舉便是為了報仇雪恨,利用歷史上滿人與漢人之間的關係,來為自己開脫。當然了誰都清楚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收斂財寶,為此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時隔三年,孫殿英已經從當初的「東陵大盜」變為「三姓家奴」,先後在蔣介石、閻錫山、張學良手下任職。同年,他的兒子孫天義在北京出生。對於父親的所作所為,他從小便從母親以及其他親戚那裡得知。孫天義從小到大的天空中都有一朵烏雲消散不去,那便是「大盜父親」孫殿英,可以想像得到他因此遭受過不少嘲諷與排斥。但是好在孫天義並沒有受外界這些因素的影響,更沒有繼承自己父親的「過錯」。一直勤於學習,直到1952年在北京輔仁大學順利畢業。因為在本科期間學習的專業是西方文學語言系,畢業後便前往西安外國語學院就職。

從西安外國語學院的校史可以得知,孫天義先後在學院擔任過多個職位。並且自身能力十分出眾,諸如像大學各個年級的口語、聽力、語法、寫作、英國文學等課程,他都有親自擔任過。此外,除了給學生講課,還曾擔任過教師進修班的老師,培養了不少優秀的年輕教師。

精通英語語言文學的他不僅僅要把這些知識帶給學生,還會利用職務之便,在出使外國之際,積極宣講中國語言以及文化。加深了國外那些學者對我國的認識與了解,促進了我國語言文化與其他國家語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孫殿英生前盜取清東陵,孫天義就用一生來守護黃帝陵。所以,才會出現文章開頭那句評語「子守漢室之黃陵」。第一次看到黃帝陵時,還是在孫天義到西安外國語學院任教的第二年,當時給他內心造成了很大的觸動。

遠遠地看過去,在無邊無際的黃土高原中有一抹綠色,正是黃帝陵所在。而在走近後才發現,其實整個陵墓非常簡陋。於是,孫天義下定決心要整修黃帝陵。之後,順利擔任了黃帝陵基金會會長一職,利用在外演講的機會積極募捐,籌備整修費用,直到2001年整個工程正式竣工。「覺得自己正在從事一項功德無量的事業」,這便是孫天義對自己這份工作的評價。

回顧孫天義的一生,曾獲得過無數的榮譽,像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西安翻譯學院名譽院長、黃帝陵基金會會長等等,現如今還是我國翻譯者協會的副會長以及政協陝西省委員會的副主席等。與他的父親孫殿英比起來,簡直有著天壤之別。

雖然他從小頂著一片「大盜父親」的陰影長大,但好在內心強大,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相反,可能帶有一絲彌補父親過錯的心思,決定成為一代守陵人。此外,在專業方面也有很多的貢獻,培養了不少優秀的青年教師,自己還翻譯了不少著作,像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戴高樂傳》、《羅斯福傳》等都是孫天義所翻譯的。

相關焦點

  • 孫殿英先當土匪後盜墓,後代過得如何?兒子是位人人敬仰的大人物
    但是生前經歷了數次戰爭的慈禧死後卻也不得安寧,其墳墓被民國時期的孫殿英所盜,孫殿英先當土匪後盜墓,他的後代又過得咋樣?兒子居然是位人人敬仰的大人物。孫殿英出生於河南永城,從小就不學無術,坑蒙拐騙,甚至自稱是明孫承宗的後代。還沒成年時孫殿英就開始混跡於賭場,和地痞流氓們稱兄道弟。因為他的圓滑世故、投機取巧,孫殿英漸漸成了一個小群體的流氓老大。他性格豪爽,做事乾淨利落,頗有俠士之風。
  •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盜清陵,其後人今何在?兒子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我們知道晚清社會,百姓過得並不是很好,孫殿英家在當時也是個窮苦百姓人家,孫殿英為了生存還曾做過土匪,1922年孫殿英獨立山頭,成為了土匪頭子,2年後孫殿英的隊伍擴大到了數千人,不容小覷。
  •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盜慈禧陵,其後人怎樣?兒子是赫赫有名大人物
    溥儀為了「告慰」慈禧和乾隆,專門設置了一個靈堂,向國民政府提出三點請求:控告孫殿英的行為,第二就是希望國民政府能夠出錢維修陵墓,第三就是希望國民政府能夠派兵守護著東陵,並且打算自己去乾隆和慈禧的靈位參拜直到陵墓修完為止。1928年春,原奉軍收編之積匪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蓄意長期挖墳盜寶。
  • ...大盜」孫殿英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沒想到兒子竟是位大人物
    此外,孫殿英還是一根牆頭草,原本是打日本人的,可到了抗日的最後關頭的時候,他眼見著國軍節節敗退,於是便倒戈投靠了汪偽政府,成為了所謂的「豫北剿共軍總司令」,幫助日本人攻打自己的同胞。頓時間,孫殿英從原來的東陵大盜,變成了人人更加唾棄的漢奸。
  • 孫殿英死後,唯一的兒子現狀如何?是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認識
    1908年11月15日,統治了清帝國大半個世紀的西太后慈禧病逝於中南海儀鸞殿,享年七十四歲,第二年十月下葬於東陵。據說在下葬時,慈禧棺槨和陵墓中的珍寶數不勝數,黃金白銀、翡翠玉石,成堆成堆地往裡傾倒。也就是這些價值連城的珍寶,引來了「東陵大盜」孫殿英的覬覦。
  • 東陵大盜孫殿英,47年湯陰城被俘老死監獄,唯一兒子結局如何?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933字,閱讀約2分鐘東陵大盜孫殿英,1947年被唐蔭城舊監獄抓獲,唯一的兒子結局如何?孫殿英,知道這個人的很多,但大概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是因為他曾經盜挖過慈禧的陵墓,不僅把慈禧的陪葬品洗劫一空,甚至還讓慈禧的腦袋變了形。據說連慈禧的衣服都不放過,而乾隆墓也被他盜了個精光。
  • 東陵大盜孫殿英最後的人生結局
    5月2日,劉鄧大軍一舉攻克了豫北重鎮湯陰,殲滅國民黨暫編第3縱隊近萬人,並俘獲了一個鼎鼎大名的人物——國民黨暫編第3縱隊中將總司令孫殿英。孫殿英1928年7月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天下,後人都對他的這段歷史頗為熟悉,而他在解放戰爭中的兵敗被俘經過以及最後的人生結局,卻鮮為人知。孫殿英1889年出生於河南省永城市馬牧鄉,因小時候出過天花而得外號「孫大麻子」。
  • 「老子狗熊兒賴蛋」的刻板印象,被孫殿英和兒子孫天義給打破了
    孫殿英生在清末,卻主要活動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如果不是孫殿英在清東陵裡有過那麼一遭,或許在那個亂世裡誰也不會記得有這麼一號人物。1孫殿英出名之前的事1889年孫殿英出生在河南永城,也是一個慷慨大度有意氣的一家人,其父親就是因為出頭幫助別人和當時的旗人爭執而入獄,在獄中被打死。
  • 「東陵大盜」孫殿英死後,所生四女一子,最後怎樣了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69字,閱讀約3分鐘"東陵大盜"孫殿英死後,生下四女一子。最後發生了什麼?孫殿英出生於1889年,小時候因為天花,留下了一張麻臉,由此有了"孫大麻子"的綽號,孫殿英從小性格豪放,頗有點遊手好閒的氣質,從小在豫西一帶長大,靠自己的聰明才智拉起了一股民間勢力,1922年他拉著這幫兄弟走上了軍旅生涯。
  • 孫殿英去世後,唯一的兒子今何在?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名字耳熟
    慈禧1908年去世,睡進了她那個花了無數金錢和時間修建的東陵,她為了死後還享受榮華富貴,東陵是舉全國之力修建而成的,裡面有數不盡的珍寶,是個盜墓賊都會眼紅。1928年7月。孫殿英為了軍費也打起了清東陵的主意,他帶著一隊打著軍事演習的名號封鎖了東陵三十裡內所有地方,闖進慈禧和乾隆的墓地裡盜了30輛大車的寶物,孫殿英也因為洗劫清東陵火了,被別人稱為「東陵大盜」。1889年,孫殿英出生在河南永城,小時候得過天花,臉上留下了痘印,別人都叫他「孫大麻子」。
  • 胡軍兒子康康12歲身高比媽媽還高當年爸爸去哪兒的康康已認不出
    胡軍兒子康康12歲身高比媽媽還高,當年爸爸去哪兒的康康已認不出胡軍兒子康康12歲身高比媽媽還高,當年爸爸去哪兒的康康已認不出 可以看出康康僅僅12歲嗎,這身高,這顏值,從康康俊朗的面龐的中很難看出這還只是個孩子。
  • 日軍追擊尋殲孫殿英 東陵大盜狡兔三窟 讓工藤部隊撲了個空
    1933年當日軍進攻熱河的時候,曾經的東陵大盜孫殿英率部在赤峰與日偽軍激戰一周,就此孫殿英在抗日的戰場一舉成名,人們暫時忘掉了他盜墓的事情,成為了抗日的英雄。(山西省半峧附近中國軍隊被日軍炸毀的碉堡)盧溝橋事變以後,1938年孫殿英通過戴笠給自己的部隊拿到了新編第五軍的番號,部署在了河南北部林縣一帶。1938年當日軍進攻山西的時候,孫殿英曾率部在晉冀魯豫交界的武安地區與日軍進行過作戰,這些照片便是日軍在武安南叢井地區與孫殿英部作戰時所拍攝。
  • 好在孫殿英不識貨,將慈禧陪葬的絕世珍寶扔了,如今估值過億
    ▲劇照孫殿英最早跟著張宗昌,而且他也曾經參加過北伐,在中原大戰也有他和部下的身影,但是孫殿英作戰能力一般,他的部下也充其量只是個雜牌軍,打仗也不拼命邊打邊躲。雖然在作戰和軍功上沒什麼建樹,但是孫殿英卻因為盜了慈禧太后的墓成了名。
  • 東陵大盜孫殿英,對東陵造成了多大的破壞,連康熙帝屍骨都不放過
    1928年6月,軍閥孫殿英率部駐防在薊縣的馬伸橋。這個地方看似並不出名,不過旁邊有個非常出名的地方,就是清東陵。當時有個土匪馬福田,探知東陵地區無人看守,就夥同其他匪徒竄到東陵盜寶。這件事給了孫殿英很好藉口,就是挖掘清東陵。
  • 孫殿英盜慈禧墓時,找到一貼身物品嫌髒沒拿走,如今卻已是國寶
    1928年,孫殿英在走投無路之下,想到了挖開慈禧太后的墓葬,裡面不僅有珍珠瑪瑙,還有寶石玉器,無數的寶貝等著自己於是,孫殿英打著剿滅土匪的名號,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清東陵附近,準備來一場轟轟烈烈的事業,土匪剿滅了,也拿到金銀財寶了,何樂而不為呢?
  • 東陵大盜孫殿英原來竟是麻將高手,不保證贏錢沒人敢和他玩牌
    1928年,孫殿英因為盜掘清東陵而聞名,而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還是一個麻將高手。孫殿英下野後曾在閻錫山處當食客,閻錫山知道孫殿英很會玩麻將,就約了幾個山西的富商陪他打麻將。孫殿英的麻將玩得太好,以至於三個山西人一直輸,將三個山西人徹底惹火了。
  • 大清祖墳被孫殿英挖掉後,溥儀大哭一場,提筆畫了一幅「畫」!
    只見畫中一男一女手持利刃,怒指畫中被五花大綁的民國軍閥孫殿英。畫中的孫殿英樣貌醜陋,跪地臉露驚恐之色。女子持劍直刺孫殿英要害咽喉,劍鋒穿頸而過,鮮血直流而下。一向溫文爾雅的溥儀,當時為何會如此大怒,憤然下筆對孫殿英進行死亡之詛咒?九十多年前的孫殿英到底做了什麼?
  • 孫殿英東陵盜寶,被專家估價千萬兩白銀的寶珠和翡翠西瓜,送給誰了?
    據《愛月軒筆記》記載,僅慈禧頭上的一顆寶珠,就價值白銀一千萬兩,不用把全部財寶估價,僅慈禧身上的幾件寶物加起來,五千萬兩白銀就打不住,六千萬兩白銀也只是個保守的數字。咱們先挑幾件來展示一下:翡翠白菜兩顆,估價一千萬兩白銀;翡翠西瓜四個,估價六百萬兩白銀;頭頂翡翠荷葉,估價二百八十五萬兩白銀;金線刺繡綴珠朝服,估價二百六十五萬兩白銀;一百零八尊佛像,每尊用金六兩,加上手工費,合計不下白銀一千萬兩;單價最高的就是慈禧頭頂上那顆大寶珠,「光照百步之外」,最少也價值一千萬兩白銀。
  • 孫殿英盜取慈禧墓全過程,毫無技術含量,糟蹋國寶,慈禧被割喉
    孫殿英身居高位,身上履歷非常豐富。 當時孫殿英駐紮的地方離這裡很近,所以當有人準備盜清東陵的時候,消息傳到了孫殿英的耳朵裡,這讓孫殿英感到很奇怪,一座皇家陵墓,難道沒有人守衛嗎? 一打聽,還真沒有,在1928年的時候,不斷有土匪盜墓挖出一些古董玩意倒賣到市場上。
  • 1928年,孫殿英盜清東陵,真的侮辱慈禧的屍體了嗎?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帶著軍隊炸開清東陵,挖掘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盜走了無數奇珍異寶。當然,最廣為人知的是,孫殿英的部下打開慈禧太后的棺材,發現慈禧的屍體栩栩如生,就輪番侮辱了她。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