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大盜孫殿英最後的人生結局

2021-01-09 回望歷史的天空

1947年3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劉鄧大軍)為了策應陝北、山東兩大解放區軍民的作戰,粉碎蔣介石的重點進攻,組織發起豫北戰役。5月2日,劉鄧大軍一舉攻克了豫北重鎮湯陰,殲滅國民黨暫編第3縱隊近萬人,並俘獲了一個鼎鼎大名的人物——國民黨暫編第3縱隊中將總司令孫殿英。孫殿英1928年7月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天下,後人都對他的這段歷史頗為熟悉,而他在解放戰爭中的兵敗被俘經過以及最後的人生結局,卻鮮為人知。

孫殿英1889年出生於河南省永城市馬牧鄉,因小時候出過天花而得外號「孫大麻子」。孫殿英自小性格豪放,頗有遊俠之氣。長大以後加入河南西部的民間組織廟會道,憑著過人的機靈逐漸混到廟會道的頭目。1922年,他拉著一批道徒投軍,走上軍旅生涯。1925年秋,他率部到山東濟寧投奔直系軍閥張宗昌,所部被張收編為第35師,他被任命為師長。1926年,他任直魯聯軍第14軍軍長兼大名鎮守使。1928年5月,被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收編,他被委任為第6軍團第12軍軍長。

1928年夏,孫殿英擁兵河北薊縣。7月,他串通慣匪馬福田等人,以軍事演習為名封鎖了馬蘭峪清東陵,率其工兵營先後炸開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墳墓,盜竊了大量稀世珍寶。此事一時轟動國內外,孫殿英為逃脫罪責,用盜來的寶物到處行賄,最後終於逍遙法外,未受任何懲處。

1930年5月至11月,孫殿英追隨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起兵反蔣,在河南、山東、安徽等省與蔣介石發動了一場新軍閥混戰,史稱中原大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孫殿英任國民革命軍第41軍軍長。1933年2月,日軍3萬餘人向熱河進攻,孫殿英奉張學良之命率部在赤峰展開阻擊戰,與日軍相持達七晝夜,殲滅了不少日軍。

1943年4月23日,孫殿英率部投降日軍,成了汪偽政權的「和平救國軍」。日寇投降後,孫殿英自稱是受蔣介石派遣打入敵人內部的,所部搖身一變又成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路軍。解放戰爭開始後,孫殿英追隨蔣介石打內戰,該部被改編為新編第3縱隊,孫殿英任總司令,駐防豫北重鎮湯陰。

l947年3月,國民黨部隊對解放區發起的全面進攻在損兵折將遭到失敗之後,蔣介石開始改變戰略,對陝北、山東兩個解放區發動猖狂的重點進攻。豫北是聯繫陝北、山東兩大戰場的戰略要地,中共中央軍委為打亂蔣介石的戰略部署,扼住中原要地,迫使國民黨軍隊增援豫北,減輕山東、陝北這兩個解放區主戰場上的壓力,3月下旬電令劉鄧大軍挺進豫北。

孫殿英看到戰役剛剛打響,自己的部隊便被打垮近三分之一,湯陰也即將被合圍,十分沮喪。正當這時,蔣介石發來電報為他鼓氣:「殿英孤軍奮戰,戰果輝煌,我當不惜任何犧牲,決以全力為殿公解圍,整個豫北局面決能打開。」孫殿英這才心穩神安,下令部隊審慎對付,嚴加防範。

此時,孫殿英正在率領一乾親信部下視察湯陰城的防務,他登上一處高地,兩眼蔑視遠方,自恃地說道:「根據這兩天來對湯陰全部工事的視察,我敢斷言,只能野戰、不善攻堅的共軍沒有飛機、坦克,要想進我固若金湯的湯陰城,哼哼,妄想!」

4月4日,劉鄧大軍從四面開始向湯陰合圍,湯陰攻堅戰正式打響了。

攻城前,劉伯承司令員命令部隊用無引信炮彈向城內發射勸孫殿英起義的信件。孫殿英召集部下研究後,認為國民黨有強大的海陸空軍,並有美國做後臺,戰爭只要打響,必獲全勝;共軍人少勢弱,武器裝備較國軍更是懸殊,將來肯定不是蔣介石的對手;眼下的局勢對他們也很有利,只要打勝這一仗,既可受到蔣介石的嘉獎,又能顯顯他們的威風,同時也有了今後同蔣討價還價的本錢。權衡了利弊之後,孫殿英決意繼續隨蔣反共,拒不投降,更不起義。

劉伯承也明白,要讓這個老牌軍閥放下武器或者改惡從善,談何容易!於是,他下令,隔三差五對湯陰城發起攻擊。

雙方在湯陰城下激戰了近半個月,孫殿英的兵力日漸減少,槍枝彈藥也不多了,而城外的解放軍卻越圍越多。孫殿英終於撐不住了,不斷電請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顧祝同和駐新鄉的王仲廉救援,以解湯陰之圍。在顧祝同的嚴厲斥令下,王仲廉派49旅等馳援湯陰,但在中途遭到解放軍的截擊,49旅等就龜縮在淇縣一帶不再動彈了。無奈,王仲廉又調出國民黨軍第2機械化快速縱隊馳援。

孫殿英起初聽說有大軍和「王牌」部隊來援,頓時喜上眉梢,以為大舉反攻的時機到了。他興高採烈地著手組織出城反攻之時,忽接到第2快速縱隊全軍覆滅的戰報,猶如冷水澆頭,方才醒悟過來,急忙電請新鄉指揮部派飛機空投彈藥,以利堅守。

到了4月下旬,孫殿英見解放軍圍攻愈緊,更加惶惶不安。他清醒地認識到,這一仗如敗,蔣介石定會看不起自己,只有死守城池,坐等時機,或許還有出路。他為表忠心,4月30日給顧祝同去電:「湯陰城牆牢固,共軍保險攻不破。」顧當天即回電說:「孫司令窩戰多日,迭挫兇鋒,詳情已歷呈委座。委座聞之,極為欣慰。」孫殿英的內心這才稍微感到踏實一些。

5月1日傍晚,天氣陰沉。突然,解放軍用十多門大炮向湯陰東北角城牆發起猛烈轟擊,很快就將城牆掀開一個20多米寬的缺口,倒塌的城牆把護城河幾乎填平。炮火一停,解放軍的主力部隊就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下,發動強攻。原來,劉鄧首長根據整個豫北戰場形勢的變化、前期數次佯攻積累的經驗教訓和獲得的城防要情,認為發動總攻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不再「逗你玩」了,命令對湯陰城發起總攻。

眼看城頭就要失守,孫殿英不得不啟用預備隊5個連。副總司令劉月亭揮動著手槍,光著上身,在陣地上叫囂督戰:「總司令命令,堅守者重賞,退下來的槍斃!」有些退卻者,當即死於劉月亭的槍口之下。經過一番激烈爭奪,5個預備連的士兵也幾乎傷亡殆盡。解放軍後續部隊乘勢席捲兩側,穩穩地控制住城牆缺口陣地。

這時候,孫殿英也顧不得那麼多了,直接急電蔣介石求援:「共軍正在攻城,湯陰難保!快快派兵救援!」蔣介石與孫殿英夙有積怨,且這個時候確實也難以救他,遂回電曰:「望兄以當年守亳州的精神頑強堅守!頑強堅守!」電文不無譏諷之意:當年中原大戰,孫殿英堅守皖北重鎮亳州城,蔣介石的中央軍屢次進攻屢次受挫,傷亡慘重,蔣介石一直耿耿於懷。孫殿英接電後氣得大罵蔣介石:「一肚子雞零狗碎,黨國豈有不敗之理!」他的副司令劉月亭也哭笑不得。

孫殿英自知大勢已去,不禁仰天哭叫:「天意滅我!天意滅我!」遂欲舉槍自殺,隨從迅速奪去他的手槍,在一夥高級軍官們的簇擁下,一窩蜂似地湧向城東南角的那個有寨牆的大型地堡。2日凌晨1點多鐘時,攻城部隊從俘虜口中得知,孫部指揮機關已轉移到這個地堡內,一時又將火力都集中到了這裡。

孫殿英看到自己已是水盡山窮,忽然,他抓去軍帽,甩在地下,向部下吼道:「媽他個蔣光頭!再不給他當炮灰了!」並氣急敗壞地命令洞口的一個侍從:「上寨牆喊話,就說我們投降!請人家來人談判。」不大會兒,來了幾位解放軍,他們說:「我們優待俘虜,只要放下武器就是好弟兄。你們現在先下令,讓你們的部下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參謀長鄧甫喧遂讓傳令兵們出去傳令:「停止射擊,繳槍投降。」

接著,解放軍從孫殿英的隨從身上,收繳到一把三國時期名將趙雲使用過的子龍劍,這是孫殿英的最心愛之物,一直讓隨從帶在身上不離左右。

天漸漸放亮,解放軍佔領了湯陰城。孫殿英的全部士兵被繳械,帶到城東5裡的一個村莊集中;尉級軍官被帶到了山西黎城;22名將校級軍官乘3輛汽車,經鶴壁等地被押到了河北武安縣。至此,經過前後28個晝夜的激戰,孫殿英的暫編第3縱隊終於全軍覆沒,解放軍共斃、傷、俘孫部9l00餘人,另繳獲山炮、迫擊炮、輕重機槍、步槍、短槍、汽車等許多物質裝備。至5月28日,豫北戰役勝利結束,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4萬多人,迫使蔣介石多次從山東抽調部隊來援,有力支援了解放軍在陝北、山東兩大解放區的作戰。

押送孫殿英的途中,遇到了劉伯承和鄧小平。劉伯承接見了孫殿英,並對他說:「抗戰時,你曾給我們129師讓過路,請八路軍的一些首長吃過飯,還主動送給我們一些槍枝。雖然你後來追隨蔣介石積極反共,但我們不會忘記舊情。」劉伯承接著說:「我和鄧政委還要請你吃頓飯,招待你一下。」隨即,劉伯承安排李達參謀長親自準備了這頓飯。席間,大家談笑風生,孫殿英非常激動,一再感謝劉鄧首長的不殺之恩。

飯後,劉伯承一再叮囑押送人員:「這一路情況複雜,搞不好,半路上會被人劫了去。一定保證安全,不能出事。」因此,押送人員一路小心,終於把孫殿英等安全押送到了位於武安縣牛頭村的晉冀魯豫軍區軍法處。

孫殿英在押期間,軍法處遵照劉伯承的指示,對他非常寬待,特地批准他帶一名衛士照顧其生活。由於孫殿英因失敗神情沮喪,整日抑鬱寡歡,加上他吸食鴉片幾十年,患上了「煙後痢」,這種病在當時雖是不治之症,軍法處仍本著人道主義精神,積極為他請醫治病。軍法處的戰士為了挽救他的生命,還不惜重金到蔣管區買來鴉片,採取逐步減量的辦法,使孫殿英幾十年的鴉片癮慢慢戒除。

但他終因中毒太深,鴉片毒素擴散,病情還是越來越嚴重。在生命垂危之際,他拉著前來看望他的人之手,又感激又懺悔地說:「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共產黨寬宏大量,真比國民黨好太多啊!」l947年9月30日,他帶著對自己一生的懺悔離開人世,時年63歲。孫殿英死後,軍法處還買來棺木,將其埋葬。

孫殿英生前育有多名子女。唯一的兒子孫天義1931年6月生於北京市,1952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後成為一代學人,並特別熱衷於文物保護事業,曾任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中國黃帝陵基金會會長、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相關焦點

  • 東陵大盜孫殿英,47年湯陰城被俘老死監獄,唯一兒子結局如何?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933字,閱讀約2分鐘東陵大盜孫殿英,1947年被唐蔭城舊監獄抓獲,唯一的兒子結局如何?孫殿英,知道這個人的很多,但大概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是因為他曾經盜挖過慈禧的陵墓,不僅把慈禧的陪葬品洗劫一空,甚至還讓慈禧的腦袋變了形。據說連慈禧的衣服都不放過,而乾隆墓也被他盜了個精光。
  • 東陵大盜孫殿英,對東陵造成了多大的破壞,連康熙帝屍骨都不放過
    1928年6月,軍閥孫殿英率部駐防在薊縣的馬伸橋。這個地方看似並不出名,不過旁邊有個非常出名的地方,就是清東陵。當時有個土匪馬福田,探知東陵地區無人看守,就夥同其他匪徒竄到東陵盜寶。這件事給了孫殿英很好藉口,就是挖掘清東陵。
  • 「東陵大盜」孫殿英死後,所生四女一子,最後怎樣了
    ——羅素(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69字,閱讀約3分鐘"東陵大盜"孫殿英死後,生下四女一子。最後發生了什麼?孫殿英出生於1889年,小時候因為天花,留下了一張麻臉,由此有了"孫大麻子"的綽號,孫殿英從小性格豪放,頗有點遊手好閒的氣質,從小在豫西一帶長大,靠自己的聰明才智拉起了一股民間勢力,1922年他拉著這幫兄弟走上了軍旅生涯。
  • 日軍追擊尋殲孫殿英 東陵大盜狡兔三窟 讓工藤部隊撲了個空
    1933年當日軍進攻熱河的時候,曾經的東陵大盜孫殿英率部在赤峰與日偽軍激戰一周,就此孫殿英在抗日的戰場一舉成名,人們暫時忘掉了他盜墓的事情,成為了抗日的英雄。(山西省半峧附近中國軍隊被日軍炸毀的碉堡)盧溝橋事變以後,1938年孫殿英通過戴笠給自己的部隊拿到了新編第五軍的番號,部署在了河南北部林縣一帶。1938年當日軍進攻山西的時候,孫殿英曾率部在晉冀魯豫交界的武安地區與日軍進行過作戰,這些照片便是日軍在武安南叢井地區與孫殿英部作戰時所拍攝。
  • ...大盜」孫殿英去世後,他的後代結局如何?沒想到兒子竟是位大人物
    說起孫殿英,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都知道他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東陵大盜」,他曾經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盜掘了清東陵,致使清東陵的眾多文物流失。後來還倒戈投靠了汪偽政府當了漢奸,從此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 孫殿英去世後,唯一的兒子今何在?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名字耳熟
    慈禧1908年去世,睡進了她那個花了無數金錢和時間修建的東陵,她為了死後還享受榮華富貴,東陵是舉全國之力修建而成的,裡面有數不盡的珍寶,是個盜墓賊都會眼紅。1928年7月。孫殿英為了軍費也打起了清東陵的主意,他帶著一隊打著軍事演習的名號封鎖了東陵三十裡內所有地方,闖進慈禧和乾隆的墓地裡盜了30輛大車的寶物,孫殿英也因為洗劫清東陵火了,被別人稱為「東陵大盜」。1889年,孫殿英出生在河南永城,小時候得過天花,臉上留下了痘印,別人都叫他「孫大麻子」。
  • 東陵大盜孫殿英原來竟是麻將高手,不保證贏錢沒人敢和他玩牌
    1928年,孫殿英因為盜掘清東陵而聞名,而世人不知道的是此人還是一個麻將高手。孫殿英下野後曾在閻錫山處當食客,閻錫山知道孫殿英很會玩麻將,就約了幾個山西的富商陪他打麻將。孫殿英的麻將玩得太好,以至於三個山西人一直輸,將三個山西人徹底惹火了。
  • 唐山清東陵被盜,損失慘重!
    1928年7月4日至7月10日間,清東陵發生了最為慘重的浩劫。乾隆帝裕陵和慈禧太后定東陵的地宮被炸開,現場一片狼藉,墓中富可敵國的珍寶被洗劫一空。清東陵的事件被報導後輿論立刻譁然,社會各界紛紛要求嚴懲兇手保護文物,遺老遺少們更是義憤填膺,悲痛欲絕,溥儀號啕大哭發誓報仇,這是誰犯下了這麼令國人至今痛惜不已的了彌天大罪。
  • 東陵被盜,揭曉慈禧墓的靈異事件!
    大軍閥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由盜掘了慈禧陵墓,大家重所周知慈禧太后是晚清的皇權掌舵人,死後陵墓的陪葬品更是數不勝數,各種奇珍異寶。孫殿英盜掘慈禧墓可以說是震驚中外,國內人對其口誅筆伐,滿清貴族更是惱羞成怒想把孫殿英千刀萬剮,而國外人則是在打慈禧墓中寶藏的主意。
  • 1928年,孫殿英盜清東陵,真的侮辱慈禧的屍體了嗎?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帶著軍隊炸開清東陵,挖掘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盜走了無數奇珍異寶。當然,最廣為人知的是,孫殿英的部下打開慈禧太后的棺材,發現慈禧的屍體栩栩如生,就輪番侮辱了她。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 孫殿英死後,唯一的兒子現狀如何?是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認識
    1908年11月15日,統治了清帝國大半個世紀的西太后慈禧病逝於中南海儀鸞殿,享年七十四歲,第二年十月下葬於東陵。據說在下葬時,慈禧棺槨和陵墓中的珍寶數不勝數,黃金白銀、翡翠玉石,成堆成堆地往裡傾倒。也就是這些價值連城的珍寶,引來了「東陵大盜」孫殿英的覬覦。
  • 比孫殿英更瘋狂,1945年清東陵再遭大劫,真相觸目驚心
    1928年7月2日,國民黨第六集團軍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以演習為名,秘密盜挖清東陵慈禧墓和乾隆墓,帶走大量金銀財寶,揚長而去,一時全國輿論譁然,最終,孫殿英經高人指點,破財消災,東陵盜寶案不了了之。 誓言「此仇不報,非愛新覺羅子孫」的天津寓公、末代皇帝溥儀最終也只能畫了一幅《殺孫殿英圖》來安慰自己。
  • 孫殿英先做土匪後盜清陵,其後人今何在?兒子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我們知道晚清社會,百姓過得並不是很好,孫殿英家在當時也是個窮苦百姓人家,孫殿英為了生存還曾做過土匪,1922年孫殿英獨立山頭,成為了土匪頭子,2年後孫殿英的隊伍擴大到了數千人,不容小覷。
  • 為何孫殿英挖出,經手的五個人都慘死
    據統計,自「東陵大盜」孫殿英盜掘裕陵,將九龍寶劍盜出後,接觸過此劍的人似乎都沒有好下場。 乾隆的「九龍寶劍」源自何時何處,由誰鑄造,已不可考,惟一可以考證的是,這把寶劍是乾隆生前最愛之一,陪著他一起葬入了裕陵,並被「東陵大盜」孫殿英盜走,重回人間。
  • 孫殿英的兒子現在在哪兒?已是萬人崇敬的大人物,還是個高官
    尤其是後兩句「一門忠烈,國士無雙」,可能會將大家帶偏,其實這句話說的正是孫殿英父子。因為一提及孫殿英我們想到的肯定是他在清東陵盜墓,就算拋開這件事他的一生也算不上多麼光彩。所以,看到這句話應該是想不到他身上的。而這句話也是眾多對孫殿英評價中少有帶褒義的。說實話,孫殿英能夠這樣被說,還是多少有點沾他兒子孫天義的光。有一句老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 河北山村彈棉花老人,潛伏東陵十餘年,險將清朝皇陵搬空
    河北山村彈棉花老人,潛伏東陵十餘年,險將清朝皇陵搬空早在東漢時期,曹操便建立一直特殊的盜墓隊伍,並且給他們起名「摸金校尉」。從曹操開始,盜墓經過千百年的發展,近代時期,孫殿英用炸藥炸開清東陵,可謂是驚天動地。
  • 孫殿英東陵盜寶,被專家估價千萬兩白銀的寶珠和翡翠西瓜,送給誰了?
    孫殿英東陵盜寶,先後挖開了乾隆和慈禧的墓葬,所獲金銀財寶不計其數,考古專家們在查閱史料後都說孫殿英發財了:僅慈禧墓葬,藏寶價值就有三億兩白銀左右。 專家的說法經常是不靠譜的,但是這回專家的話是有依據的,這依據就是李蓮英口述、其侄子記錄的《愛月軒筆記》。
  • 史上最低調盜墓賊,偽裝彈棉花工,潛伏東陵數十年差點把皇陵搬空
    在民國時期臭名昭著的孫殿英帶領自己的屬下,花了7天7夜的時間,去清東陵盜墓,也是拜孫殿英所賜,很多珍貴文物至今都下落不明。然而清東陵的厄運並沒有就此結束,在孫殿英之後有一個名字叫做王紹義的盜墓者,潛伏多年,一舉搬空了整個皇族的陵墓,而他也被稱之為是東陵大盜,那麼究竟此人有什麼能耐可以屢屢得手,而不為人所知呢?
  • 價值連城的「九龍寶劍」,被孫殿英盜掘後,成戴笠墓的一塊焦鐵?
    「九龍寶劍」的毀滅完全得益於一個人——孫殿英。1928年7月,孫殿英將清東陵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封鎖起來,實際上他的目的就是盜取盜墓。而遭殃的兩座墓地就是乾隆與慈禧的墓地。也因為此,孫殿英東陵大盜的名號坐實。作為乾隆的陪葬品,「九龍寶劍」就在這一次盜墓中被盜出了。
  • 孫殿英盜取慈禧墓全過程,毫無技術含量,糟蹋國寶,慈禧被割喉
    當時孫殿英駐紮的地方離這裡很近,所以當有人準備盜清東陵的時候,消息傳到了孫殿英的耳朵裡,這讓孫殿英感到很奇怪,一座皇家陵墓,難道沒有人守衛嗎? 一打聽,還真沒有,在1928年的時候,不斷有土匪盜墓挖出一些古董玩意倒賣到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