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有些人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其實他們能耐可大著呢,正所謂貌不驚人語不休,一個人厲不厲害,我們不能光從表面,要了解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才能夠去進行評斷。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河北的一位彈棉花老人,看起來這位老人非常的樸實,但是其實他潛伏在東陵已經數10年了,當得知這位老人的真實身份之後,大家都嚇了一跳。
這幾年隨著盜墓題材作品逐漸的影視化,有越來越多的觀眾了解了盜墓這個行業,也對這個驚險刺激的盜墓行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們都知道盜墓是違法的,但是這其中的情節實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有很多觀眾被吸引其中,但我們只是把它當做電視劇來看,並不會去效仿。在中國的歷史長河當中湧現出很多盜墓賊,就是因為有利可圖,所以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夠盜得大人物的墓地,那這輩子可就衣食無憂了。
1.歷史上的盜墓賊——曹操,孫殿英
三國時期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專門設置了摸金校尉這個職務,其實說白了摸金校尉就是盜墓賊,但是曹操設立這個職務之後,讓盜墓賊這個行業洗白了。曹操究竟是否有派人去盜過墓,因為歷史太過久遠,我們沒有辦法去考證,但是像曹操這樣的大人物都對墓地裡面的寶貝趨之若鶩,更何況是那些普通的盜墓賊呢,就是因為有利可圖,才會有這麼多的人不惜以身犯險。
在民國時期臭名昭著的孫殿英帶領自己的屬下,花了7天7夜的時間,去清東陵盜墓,也是拜孫殿英所賜,很多珍貴文物至今都下落不明。然而清東陵的厄運並沒有就此結束,在孫殿英之後有一個名字叫做王紹義的盜墓者,潛伏多年,一舉搬空了整個皇族的陵墓,而他也被稱之為是東陵大盜,那麼究竟此人有什麼能耐可以屢屢得手,而不為人所知呢?
其實在孫殿英去清東陵盜墓之前,就有一個名字叫做馬福田的悍匪對東陵墓地裡面的寶物虎視眈眈,馬福田是土匪出身,後來成了奉軍團長,王紹義是馬福田的參謀。1928年馬福田脫離了奉軍,重操舊業,幹起了盜墓賊的勾當。馬福田和王紹義兩個人臭味相投,對東陵的寶物一直都垂涎三尺。兩個人一拍即合,駐紮在東陵旁邊的馬蘭峪,想要去挖墳盜寶。
2.孫殿英把馬福田一干人等趕走,王紹義並未走遠,悄悄潛伏
後來國民革命軍派孫殿英前往剿匪,孫殿英駐紮的地方跟清東陵只有一牆之隔。在得知馬福田計劃盜取清東陵寶物之後,孫殿英決定先下手為強,孫殿英利用自己手上的兵力把馬福田給趕跑了,而自己則接管了盜寶大業。為了名正言順,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幌子,把地宮給炸開了,野心勃勃的孫殿英把乾隆和慈禧的墓葬洗劫一空。在同一時間,馬福田的手下因為被孫殿英的軍隊重創,四處逃散,而在當時僥倖逃過一劫的王紹義並沒有走遠。
眼睜睜看著馬上就要到手的東西落入了別人的手中,王紹義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呢,可是因為自己勢單力薄,根本就沒有辦法和孫殿英對抗,所以他只能悄悄躲在東陵附近,隱姓埋名等待時機。當時王紹義靠著彈棉花維持生計,多年以來他一直默默隱忍,就是為了等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孫殿英盜取寶物被發現之後引起了一陣輿論,各界人士都在呼籲要將孫殿英嚴懲。
當時東陵也成為了全國人民所關注的焦點,在這個時候王紹義不敢頂風作案,所以繼續隱姓埋名,等待最佳時機。後來日軍佔領了東陵,並派重兵在附近把守,王紹義勢單力薄,根本就沒有下手的機會,是能夠繼續隱姓埋名的過日子。就在這日復一日當中,他也漸漸的老去了,雖然時間不斷的流逝,可是他始終都沒有放棄要盜取寶物的想法。
3.等待了十多年,王紹義終於等來了機會,把清東陵洗劫一空
在等待了10多年之後,他終於等來了機會,1945年8月,日寇無條件投降,撤出了中國的領土。而當時國家新生的政權,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解放戰爭當中,根本就無暇顧忌其他。那個時期看守東陵的任務落到了當地民兵的身上,而這也為王紹義作案提供了機會。
王紹義知道此時是自己絕佳時機,他抓住機會有條不紊的在實行著自己的計劃,王紹義先是找到自己的摯友楊芝草,拉攏朋友一起共謀大業。之後兩個人招兵買馬,先是收買了看守東陵的人,又把區長,區助理等一干人等全部都拉下了水。為了得到東陵裡面的寶貝,眾人各司其職,通力合作。王紹義曾經是修築陵墓的工匠,所以對於陵墓內部的構造非常熟悉,在王紹義的帶領下,眾人輕而易舉地就找到了入口,之後用鋼板做成的鑰匙把地宮給打開,他本是想一下子就把寶物全部都給搬空,可是因為地宮裡面的寶物實在是太多了,他們裝了一袋又一袋,直到麻袋都已經裝不下才離開,但是這僅僅只是一個開端而已。
後來王紹義為了方便行事,用寶物引誘冀東軍區工作部的部長張盡忠為自己效力,在看到這麼多寶物之後,張盡忠也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加入了王紹義的隊伍。有了上級的庇護,王紹義等人就更加的膽大妄為了,他們屢次進入地宮盜取寶物,整個東陵的寶物都被他們搜刮一空。後來因為行事過於明目張胆,沒多久他們陵墓的事情就敗露了,在聽到風聲之後,王紹義逃之夭夭。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經過5年的追捕,王紹義被緝拿歸案,並在1951年3月的時候執行了槍決,雖然說他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可是當時他們所盜取的寶物有很多都已經流失了,這也給我們國家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這些寶物的流失不僅僅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也造成了華夏文化的斷層。
總結:任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彈棉花的老人竟然會是震驚全國的盜賊。不得不說,王紹義的經歷也堪稱是一段傳奇了,他能夠為了一個目標隱忍多年,這一點值得我們佩服,可是他所選擇的道路是一條錯誤的路,他也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偏離了自己正確的人生軌跡,最終也得到了命運的懲罰。對於他,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歷史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我將與你同在!
參考文獻《王紹義》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