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山村彈棉花老人,潛伏東陵十餘年,險將清朝皇陵搬空

2020-12-24 波波的小鹿

河北山村彈棉花老人,潛伏東陵十餘年,險將清朝皇陵搬空

早在東漢時期,曹操便建立一直特殊的盜墓隊伍,並且給他們起名「摸金校尉」。從曹操開始,盜墓經過千百年的發展,近代時期,孫殿英用炸藥炸開清東陵,可謂是驚天動地。世人總說孫殿英是東陵大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孫殿英之後,還有一個真正的東陵大盜,他以彈棉花的老人的身份做掩護,險些將東陵搬空。

棉花老人

我國歷史著作《史記》中記載:「掘冢,奸事也……」,《三國志》更有「乃徙天子都長安,焚燒洛陽宮室」的記載。

王紹興是上世紀一個有名的盜墓賊,他生於民國,身世不詳,一開始他做的行當不是盜墓,而是土匪。後來被孫殿英打跑,於是王紹義從東陵東邊跑到西邊,在緊挨著東陵的新立村藏匿了起來,這樣他僥倖逃過了一劫。

盜墓

他在那裡一呆就是十多年,為了謀生,他學會了彈棉花的手藝。搶活人倒還真不如"搶死人",於是王紹興便為了錢改做盜墓了。王紹興盯上的可不是一般的墓葬,而是清東陵,

清東陵

王紹義接觸了清東陵內的文物,並盜走了其中一批。這件事讓他嘗到了甜頭。在躲避追捕的過程中,由於放心不下東陵內的寶藏,他乾脆喬裝一番又回到了東陵。他住在東陵周圍,平日很少和外人交流,只是鼓搗著自己的棉花。

清東陵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東陵潛伏十多年之久的王紹義再一次萌生了盜墓的念頭,然而盜墓這件事一個人做還是有些困難,於是他通過賄賂的手段聯繫了好幾個守墓人,打算合夥一同盜墓。愛新覺羅家族如今也已經隱姓埋名歸入民間,此時這座陵墓就算他們進去盜竊也不會招來皇室的報復。雙方不謀而合便立刻著手盜取皇陵。

清東陵

1945年9月,王紹義帶領著盜陵隊伍盜掘了鹹豐帝的定陵,又將慈安太后的陵墓盜掘一空;10月又盜掘了同治帝和孝哲毅皇后的陵寢;12月將毒手伸向了康熙帝的景;接著又將妃園陵盜了個乾乾淨淨……清東陵14座陵寢,157人的墓穴,幾乎無一倖免。

盜陵隊伍

王紹義這麼大的動靜,自然被保護清皇陵的人發現了,為了追回文物,上頭派了許多的人來查明這件事情。隨後便派人抓捕王紹義等人,王紹義逃竄到了1951年,抓捕的人經過了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八仙桌子山上將他抓獲,並且在同年,對王紹義執行了處決。

參考文獻:

《史記》

《三國志》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河北彈棉花老漢,潛伏東陵十餘年,將鋼板做成鑰匙,差點搬空皇陵
    彈棉花是一種傳統手藝,可以讓棉花更加鬆軟。在技術相對落後的舊時代,國內各個地區都有做相關工作的人。河北省曾有一個看似普通的彈棉花老人。他潛伏的清東陵附近十餘年,曾用鋼板做鑰匙,夥同其他人進行盜墓活動,差點搬空了整個皇陵。
  • 河北彈棉花老頭,潛伏清東陵十多年,自製鋼板鑰匙,差點搬空皇陵
    但是從古代開始,就有那麼一群以盜墓為生的人,他們不惜驚擾死者的安寧,將別人的墳墓翻個底朝天,以獲取私利,盜取高額的財富,有的甚至因此而出名,就比如河北一彈棉花老農,潛伏清東陵幾十年,自製鋼板鑰匙,差點搬空皇陵。
  • 河北一彈棉花老頭,皇陵下潛伏10多年,自製鑰匙,差點將皇陵搬空
    一說起這個職業,很多人想像中都感覺非常兇險和神奇,因為許多古墓中會設下大量機關,為的就是防止盜墓者的進入,而沒有一身質量過硬的本領,那麼在這一行想生存下去也很艱難,而今天我們所說的這位老人,他的事跡讓人稱奇,河北一彈棉花老頭,皇陵下潛伏10多年,自製鑰匙差點將皇陵搬空。
  • 歷史最能「吃苦」盜墓賊,潛伏東陵彈棉花十餘年,差點把皇陵搬空
    但是現實生活中有些不同,現實中的人們為了盜墓無外乎為了錢財,為了一夜暴富,大到軍閥,小到平民,都是如此,但是有這樣一位河北老人,現實生活中他只是一個彈棉花為生的普通人,但是他卻利用數年盜取了幾乎整個東陵。他究竟是誰?是怎麼做到的呢?他是誰?他為何要盜墓?
  • 農村彈棉花老人,用鋼板做鑰匙,差點把皇陵搬空
    農村彈棉花老人,用鋼板做鑰匙,差點把皇陵搬空《三國志》當中也有「乃徙天子都長安,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的記載。足以看出一些人將盜墓作為了「發家」的手段,但是卻忽略了這個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文化破壞。
  • 民國時期有一盜墓賊,偽裝成彈棉花的人,幾十年來差點把皇陵搬空
    民國時期有一盜墓賊,偽裝成彈棉花的人,幾十年來差點把皇陵搬空我國自古以來都有厚葬的傳統,這不僅可以彰顯墓主生前的權勢,同時也可以向世人證明後代有多孝順。而這群盜墓賊也善於偽裝自己,曾經就有個盜墓賊偽裝成彈棉花的,差點把清朝東陵裡面財寶給搬空……事情發生在民國時期,那個時代的愛新覺羅家族已經覆滅,連慈禧太后的陵墓都被軍閥孫殿英炸開,裡面的陪葬品全都被搬走。孫殿英儘管受到了很多人的譴責,但實際上對他構不成什麼影響。於是很多盜墓賊蠢蠢欲動,開始明裡暗裡挑各個陵墓作為目標。
  • 史上最低調盜墓賊,偽裝彈棉花工,潛伏東陵數十年差點把皇陵搬空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河北的一位彈棉花老人,看起來這位老人非常的樸實,但是其實他潛伏在東陵已經數10年了,當得知這位老人的真實身份之後,大家都嚇了一跳。這幾年隨著盜墓題材作品逐漸的影視化,有越來越多的觀眾了解了盜墓這個行業,也對這個驚險刺激的盜墓行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 河北扮演棉花老漢,潛伏在東陵十多年,幾乎把皇陵全部清空
    因為每個人都希望一夜暴富,我要介紹的文章是關於文章盜墓案的,我國河北的一位老人,靠著彈力棉在東陵潛伏了十多年,他還自己做了鑰匙,幾乎把皇陵全部搬走了,怎麼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人們特別重視自己的事情,皇帝作為國家元首,對自己的陵墓也非常重要,因此每個人都對皇帝的陵墓特別嚮往,因為皇帝的陵墓畢竟有珍貴的陪葬品。
  • 潛伏清東陵數十年,利用彈棉花遮掩盜空皇陵的河北老人,結局怎樣
    財富宛如從藍色天空上飛來的一縷陽光,它總是那麼的美麗,那麼讓人意亂神迷,所以很多人最後就沉浸在了這些財富之中,為了黃金萬兩,為了富貴生活,而不惜鋌而走險,犯下大罪,但是他們有所不知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只要犯罪,法律的正義之劍,必然將降臨到罪人的頭上,讓自己所擁有的美好一切都化為烏有
  • 河北彈棉花老者,深居古墓數十年,自己製作鑰匙差一點清空皇陵
    伴隨著時代發展,盜墓賊的行當也是逐漸在消逝,之後王紹義在一次追捕中逃脫,雖然有幸逃出一劫,不過王紹義心思可一直都在盯著清東陵這個古墓,他深知裡面擁有無數的寶貝,就喬裝打扮成一位彈棉花的老者,等待機會到來。這期間,王紹義也不與別人交流,就擔心別人知曉他的真實身份,就這樣生活了好幾年,一直到國家成立之後,他也不曾忘記。
  • 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有工資嗎?
    歷朝歷代都有著皇陵的存在,皇室中人生前輝煌,死後定然也想著榮耀。就像人活著的時候是挺起身板的高貴血液,死後也得保持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 如今,每一個墓園都有打掃看管的人,皇陵當然也不意外,只是到現在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他們又有工資嗎?
  • 史上最厲害的盜墓賊,搬空清朝14座皇陵,連孫殿英都望塵莫及
    ,他還說自己盜取清皇陵,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而且滿清入關時殺了那麼多漢人,大興文字獄,我這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以清朝皇陵之寶物通天下財貨,豐藏國庫。 其實盜取清朝皇陵不僅僅只有孫殿英一個人,在1945年也有一批盜墓賊,挖掘了清朝皇陵,他們就是王紹義,楊芝草,穆樹軒等人,日本戰敗投降後,他們聚在一起商量說:現在日本人,滿洲隊和警察都走了
  • 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一個被盜,而清朝皇陵卻被大肆光顧
    「剿匪」為名策劃了一起東陵盜案,盜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這也是清皇陵第一次被盜掘。而明皇陵全都倖免?難道真是清朝皇帝的人品問題? 一言以蔽之,清陵更易盜。 其一,明陵近京畿,清陵鑽野區。 明陵的選址是兩位神級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兩人的共同特點是:皇陵不但要風水好,還要能當軍事基地,在戰爭年代可以拱衛京師。
  • 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一個被盜,而清朝皇陵卻頻頻被盜墓賊光顧?
    但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明代皇陵比清代皇陵存在的時間要長很多,但為何明代皇陵沒有被盜而清朝的皇陵卻被盜墓者大肆光顧呢?在明朝皇陵和清朝皇陵的被盜程度上來看,清朝的皇陵幾乎被洗劫一空。除了沒有陪葬品的孝陵,東陵和西陵都被盜了。
  • 李寅經典作品推薦,《清東陵密碼》最受讀者歡迎
    現任清東陵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室主任,河北大學、河北聯合大學特聘教授。兼任中國清宮史學會理事,中國紫禁城學會理事。出版專著有《清東陵揭秘》、《清代帝陵》、《清代後宮》、《實說清後宮》、《清東陵密碼》、《清朝十二帝疑案正解》、《雍正和他的甄嬛們》、《清十二帝後宮疑案》等,公開發表論文百餘篇。
  • 各朝皇陵分布在哪?一個誰也找不到,一個誰也不敢打開
    西漢皇陵主要分布在鹹陽與西安,有十一個皇帝葬在這裡,東漢皇陵主要分布在洛陽附近,除了漢光武帝劉秀的陵墓還在外,其他陵墓基本所剩無幾,漢朝最後一個皇帝劉協被曹操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其陵墓遠離洛陽在河南焦作。
  • 清朝滅亡108年仍有專人看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你可能不信
    後來,守陵人變成了一種對皇親國戚的懲罰,當你在宮中犯錯時,就會將你送到皇陵去面壁思過。但是可以想像,這些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的守陵人,是不會很認真地去完成這項任務的。清朝於1912年正式滅亡,隨著清王朝的敗落,那些被強制送來守陵的守陵人,也開始蠢蠢欲動。他們世代無爭,不受太多政治迫害,這正好給了他們選擇新生活的機會,於是成批的守陵人開始選擇自己的人生。
  • 清朝皇陵中最神秘的一座陵墓,墓中地板竟然都是用黃金所鑄
    清朝的中國已跨越了「中世紀」,封建政體已趨向完善。與此前的其他王朝一樣,滿清統治者在入主中原之後,在河北易縣、遵化兩地修建了東陵與西陵。這兩座皇家陵園先後經歷了民國時期孫殿英盜案及解放前民間盜墓賊的洗劫,至今,僅雍正、嘉慶、道光、鹹豐這四座皇陵免遭洗劫保存完好。
  • 「彈棉花嘞彈棉花」,富順你還知道彈棉花這門老手藝嗎?
    彈棉花啊, 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彈好了棉被, 那個姑娘要出嫁...做成一床純天然的手工棉被,必定會經歷重重考驗!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走進富順后街來感受一下這裡淳樸的人情味兒富順后街有這樣一家老店,據了解,他們1996年從浙江溫州永嘉縣來到富順,一幹就幹了20餘年,也許是對彈棉花有著特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