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發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嶺尋龍決」,隨著近幾年盜墓題材的影視劇火熱,盜墓這個詞也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無論是在古代還是今天,盜墓一直都是見不得光的職業,華夏人都崇尚入土為安,沒有人願意自己去世之後,再被一些不法之人給打擾。
一說起這個職業,很多人想像中都感覺非常兇險和神奇,因為許多古墓中會設下大量機關,為的就是防止盜墓者的進入,而沒有一身質量過硬的本領,那麼在這一行想生存下去也很艱難,而今天我們所說的這位老人,他的事跡讓人稱奇,河北一彈棉花老頭,皇陵下潛伏10多年,自製鑰匙差點將皇陵搬空。
在上世紀民國時期,一位叫王紹興的人出生在這個年代,當時國家局勢比較動蕩,局面也非常混亂,隨著王紹興的逐漸長大,為了能夠獲得錢財,他將目光放在了盜墓上,一回生二回熟,隨著次數逐漸增多,他的技術也越發嫻熟起來。
為了能夠幹一票大的,他和同夥一起來到了清東陵,相比於其他的古墓來說,皇家的墓穴中寶物只會更多,這樣的誘惑沒人抵擋得了,通過幾次蹲守排查之後,他逐漸摸清楚了東陵的工作人員活動軌跡,經過幾次偷偷進去之後,它得手了幾件寶物,也對清東陵有了大致的猜想,如果能夠將皇陵的寶貝全部拿出來,這筆財富絕對是非常巨大。
正當他與同夥規劃該如何進行時,卻遇上了另外一個大人物孫殿英,為了不讓自己惹禍上身,頭腦活絡的他連忙帶著同夥,連夜逃離了這裡,離開之後,他的心卻一直放在了皇陵上,於是逐漸尋找機會,在清東陵周邊一個村莊安了家,搖身一變成了彈棉花師傅。
彈棉花的日子枯燥無味,王紹興在這裡一彈就是10多年,隨著時間一長,村子裡所有人都對他產生好感,覺得這位師傅老實本分,甚至還會樂於助人,而他自己也逐漸融入了這個村子,表面上是老好人的模樣,但暗地裡卻沒有停止過偷盜皇陵的想法。
10多年時間一晃而逝,整個格局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清朝早已不存在,此時他認為時機已到,只要經過周密的安排,自己的想法絕對會實現,為了能夠計劃順利開展,他買通了守衛皇陵的幾個人,甚至還將清東陵的嚮導說服,加入到了自己的隊伍當中。
王紹興腦子非常活絡,利用人的貪念,逐漸把隊伍壯大到了20多人,還籌備到了不少裝備,為了不製造更大的動靜,偷偷的進入古墓當中,他利用了鋼板自製鑰匙,於是這一場轟轟烈烈搬空皇陵的計劃,逐漸開展了起來。
這夥人先將目光放在了鹹豐皇帝墓穴上,通過自製鑰匙撬開墓穴門,而進入眼帘的眾多寶物,也讓他們眼花繚亂,寶貝分到手中,也讓他們第1次嘗到了甜頭,為了能夠大發橫財,他們又將目光瞄向了慈禧暮,雖然慈禧的墓穴曾被孫殿英捷足先登,但剩下的東西也足夠他們再發一筆橫財。
隨著他們盜墓越發順利,野心也逐漸大了起來,隊伍也更加壯大了起來,甚至連當地的一些百姓,也加入到了盜墓的行徑當中,隨著他們手段越發瘋狂,終於引發了當地相關部門的注意,經過調查之後才發現,竟然是這名在村裡為人老實的彈棉花師傅,做出的如此瘋狂的事情。
結語
他的結果可想而知,最終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而他被處決的地方,正好就在清皇陵的附近,他的事跡讓人們驚嘆,從一個碌碌無為的普通人,到一名技術過硬,而且名聲遠播的盜墓大家,這樣的經歷也成為眾人茶餘飯後的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