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民到大唐開國勳貴,原來是這樣的原生家庭造就了武則天

2020-12-28 執筆談古今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後組建的家。

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原生家庭,後來組成的家庭稱為再生家庭。

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

這正是古人所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生家庭,造就了武則天善於忍耐、頗有城府、冷酷無情、偏於理性的性格。

又是什麼樣的的生活環境,讓武則天如此不擇手段的追求權力,感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女子身份登基為帝。

武則天登基

武則天的原生家庭關係比較複雜,她的父親和母親是典型的半路夫妻。其父親武士彠在和武則天母親成親前,已經與原配妻子相裡氏生育了四子。

當年,武士彠本是個農民,後來依靠做木材生意發了家。但是野心勃勃的武士彠,不滿足於只當一個富家翁。

於是其拿出其全部身價押寶李淵,企圖改變自己和整個家族的命運。

不得不說,武士彠的眼光確實不錯,而他的付出也得到了深厚的回報,李唐建立後,他也成為了工部尚書,一舉成為朝廷重臣。

但是,當年武士彠在外為李唐反隋建唐事業奔波時,原配相裡氏及其中二子先後在家中病死,而武士彠卻根本顧不得回家探望。

唐高祖李淵

可見武士彠將政治事業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家中妻子和兩個兒子相繼死去,他都無暇回去探望。

而其女兒武則天為了政治事業也極少顧及骨肉親情,甚至不惜傷害、殺戮自己的孫子、孫女、孫女婿、外甥、外甥女等,這種作風,真是與他父親一脈相承。

唐王朝建立後,高祖體恤功臣,撮合武士護與隋朝宗室之女楊氏完婚。雖然隋已經亡國了,但是因為隋唐之間千絲萬縷的親戚關係,楊氏依舊是當時一等一的名門望族。

而農民出身的武士彠,對於自己能取到當時的名門之女,自然十分的滿意,因此對楊氏也是十分的寵愛。

婚後武士彠與楊氏育有三個女兒。在楊氏所生的三個女兒中,排行第二的就是武則天。

正所謂愛屋及烏,武士彠對出身皇室的楊氏十分寵愛,故而對楊氏的幾個女兒也是疼愛有加,但是這種疼愛卻也讓其同父異母的兩個哥哥武元慶、武元爽,對其十分嫉恨。

古代婚禮

其實,站在武元慶、武元爽的立場上想像也能理解,若是你的父親天天忙於事業不回家,自己的老婆孩子死了都不回來看一眼。

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了,富貴了,你以為能過上好日子了,結果,你父親卻帶回來一個出身高貴的繼母。你的父親似乎完全忘了你的親生母親,對你繼母言聽計從,寵愛有加。

試問,若是你的話,你能心平氣和的對待你的繼母,你能將你的繼母所生的妹妹,當成親妹妹看待嗎?

所以,有時候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而且,武士彠每次調任地方,都是帶著楊氏和其女兒們赴任,童年的武則天跟著父親走南闖北,遊歷了幾乎小半個中國。

不僅開闊了眼界,也因此比一般貴族少女多了不少地方生活經驗。這樣豐富的童年經歷對她的個性塑造無疑是有巨大作用的,對她日後不出深宮執掌天下也是很有益處的。

但是這也加重了武士彠其子女之間的矛盾,年幼的武則天又分外的聰慧機敏,格外受父親的寵愛,這讓哥哥們格外嫉恨。

不過武元慶、武元爽雖然對父親的十分不滿,對繼母楊氏也十分怨恨。但是,礙於父親的權威,卻也不敢有什麼過分的舉動。

心理學告訴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至少有一位精神父親。作為家庭的頂梁柱,父親對子女的影響巨大兒無可替代的。

孩子們人生中的第一位偶像,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父親。而精明能幹的武士彠,也確實對武則天產生了長久而深遠的影響。

尤其是武士彠的成功經歷,更是深深的刺激了武則天。

武士彠出身農民,但是善於經營,喜歡交際,更是有著孤注一擲的勇氣。

敢於拿自己全部的的身家押寶李淵,這種抓住一次機會,壓上全部的賭徒心態,也遺傳給了武則天。

武家早年寒微,而武士彠之所以能得到這一切,全是因為當年的孤注一擲。要知道,武士彠舉家投資高祖起兵與以往經商不同。

一旦失敗就是誅滅九族之罪,他的大膽冒險精神可見一斑。也是因為投資早,作為原始股,即便武士彠沒有立下赫赫大功,卻依然幸運的成為了開國勳貴。

此舉作為武家的發家史,難免被自家人引以為豪地傳授於子孫後代。耳讀目染之下,父親這種孤注一擲、投機鑽營、務實功利等實千家精神,對幼年的武則天無疑是有啟蒙作用的。

在太宗晚年武則天不懼宮規森嚴,不顧倫理、不失時機地與年輕的太子李治搭上了關係,出家為尼後還與之來往不斷,後得以重返皇宮,可謂深得其父真傳。

而武士彠雖然依靠投資髙祖建國大業一躍成為新貴,但從傳統的門第觀來看,仍屬政治暴發戶行列,武氏家族也確實瀰漫著一股濃鬱的暴發戶。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雖然出身高貴,但是當時的門第多是按照父系。因此,武則天仍被視作政治暴發戶的女兒。

寒微的父系門第給武則天的心理帶來了影響,使她有一種天然的門第自卑感。由於自卑感總是造成緊張,所以爭取優越感的補償動作必然會同時出現。

武則天立後不久就鼓動高宗修改《氏族志》,將武家門第列為第一等。她還不斷地追封父親,直至為王侯、皇帝,為其建造廟宇,乃是以此抬高武家的門第。

武則天封后

同時,她還對母親楊氏極為推崇,與其說是提高婦女地位,倒不如說是以此來炫耀母親的出身,強調自己血統中的高貴成分。

同時,父系的寒族背景也使武則天對寒門子弟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

武則天從貞觀十一年入宮,到神龍元年下臺,一直都和宮中僕役關係不錯,並多次藉助宮僕的力量贏得了宮廷鬥爭的勝利。

另外,由於她出身不高,在朝中缺乏根基,故而她掌權後十分注意提拔獎掖寒門士子。

在唐王朝其重視門閥的社會風氣下,雖然武家家境富裕,但卻門第寒微。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武則天自然不必為生計奔波。

但是,與其他顯貴之家的少女相比,她缺少一種天然的門第優越感。除門第外,能使人產生優越感的莫過於權力了。

隴西李氏郡望

也就是說,武家的這種家境很容易培養出嗜好權力的孩子。武則天就是這種情況。她

—生都對權力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熱愛。

這也是為什麼在現代中國,很多商人富裕之後,就開始謀求政治權力,和財富相比,權力帶來的快感,是財富所難以比擬的,古今相同。

尤其是在武則天十二歲那年,五十九歲的武士彠因病去世。武則天的生活從天堂墜入地獄。

親去世後,兄長襲父親爵位,兩個哥哥為了爭奪家庭門戶權和財產繼承權與繼母、妹妹產生了激烈的矛盾。

生活環境的變化,也讓武則天的心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深刻見識到了權力的威力。

在其父活著的時候,兄長們哪怕心生怨恨,卻也不敢有所表露,而其他堂哥因為自己被父親所寵愛,也紛紛逢迎自己。

而父親一死,所有人卻一夜之間都變了臉,開始逢迎襲爵的哥哥,這就是權力的魅力啊。再加上父親之前的言傳身教,武則天開始了對權力的追求。

所以在在因受到哥哥們欺凌,武則天和母親搬家到長安後,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武則天選擇了進宮。

而武則天的母親出身弘農楊氏,其在太宗後宮都有一些親戚關係。

比如陰妃楊氏、德妃燕氏,德妃即武則天母親的伯父楊雄之外孫女,而陰妃是楊雄的孫女輩。

陰妃當年也一度受寵,還差一點被立為皇后。

可見長孫皇后去世後,楊氏家族在後宮勢力之大,楊氏的母族關係對武則天也有一定幫助。

所以,武則天才會選擇這條最容易成功的投機之路,孤注一擲進宮,由此開啟了自己的至尊之路。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的父親,獨具慧眼的投資,從農民到三品大員的轉身
    這三個地方都有與武則天相關的遺蹟和各種離奇的傳說。最有神話味道的是利州,傳說利州有一個龍潭,水質清冽,仙氣氤氳。一天武則天的母親到此遊玩,突然潭中鑽出一條蛟龍,在她身旁一番遊舞,之後武則天的母親懷孕了,生下了武則天。
  • 大唐極左分子武則天——媚娘當權之道(上)
    ➡️大唐極左分子武則天:媚娘初長成(下)點擊➡️大唐極左分子武則天:媚娘上位之路(上)點擊➡️大唐極左分子武則天:媚娘上位之路(下)武則天是非常有爭議的一個人,上次說到了武則天被當作一把刀,從後宮推向了前臺
  • 武則天墓前的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無人能解,後被兩位農民解開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是被兒子李世民「逼的」退位,自太宗李世民時期,大唐開始走向鼎盛,李世民功績甚偉,十分得百姓愛戴,連番邦各國都十分依順。李世民在位期間有一奇女子,侍奉兩位皇帝,最後自己登基做了皇帝,此人就是武則天。年少入宮武則天少年時作為秀女被選入宮,有幸成為太宗李世民的才人。
  • 明朝文官權勢滔天,與文官制衡的宗室、勳貴是如何被擊垮的?
    明太祖朱元璋當過乞丐,當過皇上,是中國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中出身最低的人,朱元璋重視的人都是有實幹能力的人,對誇誇其談,眼高手低的文人並不看重。中國封建王朝的制度,發展到明朝時已經非常完善了,相互制衡、武不幹政,無論是文官武將,還是宗室勳貴都不可能獨自把持朝綱,更不可能造反成功。
  • 李新峰:明初勳貴派系與胡藍黨案
    本文按照這個認識框架審視洪武時期的歷次殺戮勳貴事件,考察各派勳貴的命運,認為歷次殺戮事件皆非針對整個勳貴集團,而是或針對歸附者,或針對洪武三年受封的老一輩勳貴,或針對洪武中後期受封的新進勳貴。在任何一次殺戮事件中,濠州從軍者一派所受損失都是最少的,它從來沒有成為君主專門打擊的目標,而是一支與君主彼此借重的勢力。
  • 武則天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歷史人物呢?
    正因為她是這樣一位奇特的政治女性,中國封建時代唯一個真正執掌國橢的女皇帝,於是婦孺皆知,十分引人矚目。但是自從她生前掌權時起,便是一個被爭議的對象。迄今一千三百多年來,人們對她的毀譽褒貶莫衷一是。武則天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歷史人物呢?她是被怎樣的社會歷史條件造就,又怎樣改變了這個世界?武則天,名曌(音zhoo),山西文水人。生於唐武德七年(624年),卒於神龍元年(705年)。
  • 《春潮》:一場原生家庭的不幸,造就兩代人的傷害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起到很大重要性,有的人從小生活在打罵的環境裡,那他的心理就會充滿負面情緒。有的人從小都在接受錯誤的價值觀,那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會認知錯誤。接下來我將根據影片內容講一下原生家庭所帶給我們的影響,以及從心理學角度談談該怎樣避免原生家庭的傷害。
  •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像,千年來無法解釋,最後被2位農民解開
    唐朝人才濟濟,還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人們對這位女皇的評價褒貶不一,就連她自己也無法給自己一個準確的評價,因此在她死後設立了無字碑,功與過皆由世人紛說。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像,千年來無法解釋,最後卻被2位農民解開。
  • 大唐 | 武則天首席酷吏來俊臣的「人間地獄」
    人們聽說來俊臣是個犯有搶劫罪的死囚犯,當武則天下旨獎勵天下告密者的消息傳至牢獄時,來俊臣手撼鐵窗狂呼了一個晝夜,我要申冤,我要告密。來俊臣這麼一鬧,和州監獄的獄吏們懾於太后武則天詔旨的威嚴,不知如何處置瘋狂的來俊臣。事情鬧到州刺史東平王李續那裡,李續覺得這個死囚犯很可笑。他說:「他要見太后,就讓他去見吧,見過了就給我送回和州來,這個瘋子再怎麼鬧都是斬首的下場。」
  • 三部電視劇看完盛唐之美,《武則天》的媚,《大明宮詞》的貴
    除此之外,待播的《大唐明月》(古力娜扎&許魏洲)和《大唐女兒行》(於正)等劇也都是唐朝背景。不出意外,明年是唐朝古裝劇霸屏的一年。想要感受盛唐之美,看這三部電視劇就夠了。說到唐朝女子,就不得不提到武則天。
  • 三部電視劇看完盛唐之美,《武則天》的媚,《大明宮詞》的貴
    除此之外,待播的《大唐明月》(古力娜扎&許魏洲)和《大唐女兒行》(於正)等劇也都是唐朝背景。不出意外,明年是唐朝古裝劇霸屏的一年。想要感受盛唐之美,看這三部電視劇就夠了。說到唐朝女子,就不得不提到武則天。作為唐代劇集的頂級IP之一,武則天影視作品的服道化方面我個人最喜歡的是95版《武則天》。
  • 三十而已顧佳:原生家庭造就的悲劇角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女人、賢妻良母中的佼佼者,她的丈夫許幻山居然出!軌!了!我相信此刻有無數的觀眾在咒罵許幻山和小三,替顧佳惋惜,但是在我看來,顧佳的悲劇早已註定。顧佳的悲劇源自於她的原生家庭。沒有經歷過「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我想你永遠都不會明白「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癒」這句話的意思,我也很慶幸你不明白。
  • 從乞討和尚到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傳奇一生
    一個窮人家的放牛娃,一個備受欺壓的小和尚,一個為保命而奔波的小乞丐,一個戰無不勝的亂世英豪,一個權傾天下的開國皇帝,所有的身份都指向同一個人明太祖朱元璋。放牛娃,和尚,乞丐這樣的身份,大多數人想都不敢往開國皇帝這方面想,但朱元璋做到了。出身於社會底層的朱重八到底厲害在哪裡,能從一個討飯的乞丐變成明朝開國皇帝呢?
  • 從集萬千寵愛,到被武則天活活打死,薛懷義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歷史上,武則天還真的修建了一座這樣的建築,而且這一工程的監工、總工程師,正是她當時的頭號男寵——和尚薛懷義。但最終,這個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紅極一時的僧人,卻被武則天派人活活打死。究其原因,則純粹是因為他自己作死。懷義原本不是出家人,轉行當和尚只是為了方便進宮。薛懷義本名馮小寶,原來只是洛陽集市上一個賣藥的小販。
  • 大唐第一妖孽,年少色美的親外甥賀蘭敏之,為何會被武則天處死?
    大唐第一妖孽,「年少色美」的賀蘭敏之,為什麼會被武則天處死?
  • 武則天為何心狠手辣?隨她爸
    《一代女皇武則天》潘迎紫版武則天武則天為何心狠手辣?這件事得從她爹武士彠[ yuē ]說起。灰溜溜回到并州老家,武士彠算是真正體會到了權力的無上力量,在大隋朝這個國度裡,高高在上的官員,才是人生值得追求的夢想。他已經是超級土豪了,但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從「富」轉而為「貴」,這才是他努力讀書的大方向。
  • 唐朝:有其父必有其女 武士彠對於武則天潛移默化的影響
    但武家日後之所以能夠發跡,到最後既富且貴,應該說完全是武士彠一個人奮鬥打拼的結果。而武士彠之所以能夠成功,則顯然不外乎這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應該說得力於武士彠的聰明與勤奮,他這人既頭腦好使,又很能吃苦。據說,武士彠青年時期曾挑著貨郎擔成天價起早摸黑地走村串巷賣過豆腐。
  • 武則天之父武士彠,從木材商人成為大唐元勳,是靠裙帶關係嗎?
    武士彠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父親,他從一位木材商人成為大唐的開國元勳,有人認為是靠他和唐高祖李淵的良好關係。這種論斷不免有失偏頗,武士彠雖然不算當時最頂級的賢臣良將,但足可算是忠於任事、頗具才幹的能臣幹吏。
  • 《神探狄仁傑》背後的歷史|為什麼武則天后再無武則天
    ,就應該改為「時代造英雄」,武則天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最為包容開放的時代—大唐王朝,經歷了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並立,中國的各個民族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到了隋唐一統天下,不說普通百姓,單就皇族而言,隋唐的皇族中就有了很重的突厥血統,若非周武帝早逝,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很可能提前六七百年,這也造就了隋唐時期較為開放的風氣和包容天下的氣度。
  • 狄仁傑忠於大唐,為何關鍵時刻投降武則天?學者:兩人關係太微妙
    狄仁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在審理冤獄方面,狄仁傑手到擒來,頗為出名,因此也贏得了百姓和後人的敬重,但是在氣節方面卻讓後人有所詬病,人們似乎無法接受這樣一位剛直不阿的模範人物在關鍵時刻竟然背叛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