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兒的。 ——電影《梅蘭芳》經典臺詞
2008年12月,一出由導演陳凱歌創作的梨園電影《梅蘭芳》上映,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又再次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和熱議,而電影裡福芝芳對孟小冬所說的一句話也十分貼切地概括了梅蘭芳的事業:
他(梅蘭芳)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兒的。
梅蘭芳是當時全國無人可出其右的絕對紅人,是當時最受歡迎的京劇表演者,其人氣之盛遠遠甩出現在所謂的流量明星、當紅小鮮肉不知道多少條街。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梅蘭芳的大名,他的戲也是場場爆滿,更有甚者直接往梅蘭芳臺上扔首飾,以至於梅蘭芳的出場費就高達10餘金條,這在那個苦難的年代是難以想像的!
一襲青衣成花旦1894年,梅蘭芳出生在北京的京劇世家的舊居之中,他的祖父叫做梅巧玲,也是一名大名鼎鼎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而且還攻徽調、崑腔。他的伯伯梅雨天則是京劇琴師,並且還精通胡琴、笛子與傳統大鼓等等樂器。
而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之中的梅蘭芳,自然也是耳濡目染地愛上了京劇表演。1902年,年僅8歲的梅蘭芳就拜當時的著名京劇演員吳菱仙為師,跟隨其學習青衣的相關表演。
吳菱仙十分嚴格, 小小的梅蘭芳因此吃了很多苦頭,但同時也打下了十分紮實的基本功,在身段、唱腔等等方面都小有所成,在1904年的時候,10歲的梅蘭芳就在北京「廣和樓」戲館上登臺,並且在《長生殿·鵲橋密誓》戲中飾演織女了。
1907年,13歲的梅蘭芳已經小有名氣,並進入了「喜連成」班子中進行演出,之後喜連成班主葉春善又收梅蘭芳為徒,葉春善雖然在唱戲上不算太過出名,但其基本功也相當紮實,生旦淨末醜五角的戲他都會,而且在崑曲上也很有造詣。
此外,葉春善最知名的,還是在戲曲理論上十分有研究研究,對於戲曲的傳承和教育也有很大貢獻,「喜連成」就是他開設來培養後生的戲班子。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這樣的老師的教導之下,到1911年的時候,梅蘭芳就被評為京劇演員第三名了。
技驚四座名滿城此後,梅蘭芳的京劇表演水平就不斷提升,只要他出場的場次,戲園子裡絕對是座無虛席。1914年的時候,梅蘭芳在上海的戲園子裡就逃不脫觀眾的熱情,在臺上一連唱了一個多月,觀眾更是熱情高漲,擠破頭皮地往戲園子裡做,就為了一睹梅蘭芳的風採。
而在這段時間裡,梅蘭芳的技藝已經爐火純青,尤其是一臺《貴妃醉酒》的戲,更是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涕泗橫流,以至於梅蘭芳唱完後,觀眾為了再聽梅蘭芳唱幾句,硬是將身上的首飾直接扔了上去,就為了將梅蘭芳再留在臺上幾分鐘。
而梅蘭芳並非是沽名釣譽之徒,雖然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但他依然還是潛心研究京劇,不斷進行革新與突破。他不僅在妝容、唱腔、配樂、舞臺上進行了個人的研究和創新,而且還不斷創作新的戲本。
而最為著名的新戲,就是1922年時,梅蘭芳在北京第一舞臺上首演的《霸王別姬》了。當時的熱度可謂是盛況空前,戲園子裡的座兒那是一座難求。梅蘭芳的出場費相傳已經高達了10餘根金條,但即使如此財富也根本無法衡量梅蘭芳作為京劇大師的身價和能力。
而這齣《霸王別姬》唱完之後,梅蘭芳已經被人公認為京劇第一人了。1927年的時候,他就被評為了「四大名旦」之首,在中外都非常知名。1924年5月的時候,他還向世界級文豪泰戈爾獻唱,獲得了泰戈爾的讚賞,還專門送給了梅蘭芳一首詩,用以讚揚梅蘭芳的藝術造詣。
蓄鬚明志愛國人但梅蘭芳真正讓人尊敬的,除了他本身在京劇方面的偉大貢獻之外,還因為他是一個十分愛國的藝術家。抗戰爆發時,梅蘭芳在國際都十分知名了,而日本人也屢次邀請梅蘭芳為他們演出。
但梅蘭芳每次都斷然拒絕,他絕不為侵略自己國家的人唱戲。在1941年的時候,不堪其擾的梅蘭芳乾脆蓄上了鬍子,要知道,梅蘭芳可是旦角,這一蓄鬍子的意思就是,他不再唱戲了!
卻是,從這年開始他就退出了舞臺,並且閉門謝客,在他心裡,藝術雖然沒有國界,但是身為承載藝術的人,他首先是一名中國人,自然是不能行賣國之舉的。
因此,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梅蘭芳才重新登臺,在上海美琪大戲院出演了著名戲目《遊園驚夢》。1961年,梅蘭芳又無償為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演了一出《穆桂英掛帥》,而這也是梅蘭芳最後一次登臺。在同年8月8日,梅蘭芳就因病去世,享年67歲。
梅蘭芳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而他之所以令人敬仰,時至今日還被人們銘記,除了他本身高超的京劇水平和對京劇做的貢獻之外,就是他本人高潔的品格和作為中國人不屈的精神了。
也正是因此,梅蘭芳的故事才會到現在依然被改編成為各種文藝作品,而他的故事更是真實地記錄在了《梅蘭芳傳》之中,如果對梅蘭芳先生的事跡感興趣的話,就趕緊入手吧。原價129元,現價只要69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