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e Focus】 #56: 黑暗系遊戲的魅力

2021-02-26 indienova
關注「indienova」,挖掘獨立遊戲的更多樂趣

喜歡獨立遊戲的你這周一定常常攥著錢包猶豫不決——好的獨立作品真的太多了。值得一提的是,本周許多素質非常不錯的作品都是黑暗系風格。比如許多人不敢自己玩但又十分想看的Outlast 2,創意十足的家族消亡史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講述神父穿越地獄深淵尋找女兒的Pinstripe,以及逃離童年噩夢,寓意深刻的Little Nightmares。其實黑暗系題材向來都深受廣大玩家們的喜愛。這些遊戲有的著重描繪血腥與骯髒,並用「很突然」的方式對玩家造成直接的驚嚇,用刺激感帶來樂趣。也有些作品喜歡在故事背景,畫面風格等地方刻畫黑暗的氛圍,從而對玩家造成心理上的壓抑和恐懼。為什麼玩家會喜歡這種東西?也許安全的刺激感能為日常生活安穩的玩家帶來更大的滿足感,也許黑暗系故事背景能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以及更不可思議的劇情,也許是這些遊戲的畫面風格和音樂觸動了玩家們的內心……其實往往我們喜歡的東西相同,但理由卻是各種各樣。如果你對本周Indie Focus裡的某款黑暗系遊戲感興趣,好好想一想,到底是它的哪一部分在吸引你呢?

一個人單獨開發遊戲這件事十分值得尊敬,因為這其中的艱辛和孤獨遠超一般人的想像。如果這款遊戲各方面的素質還都很棒,那就必須好好拿出來說一說。Pinstripe就是這樣一款遊戲,由Thomas Brush一人獨立完成製作(除了配音),花了整整五年時間。

故事的主人公Teddy的女兒被綁架了,為了找回女兒,他來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在尋找女兒的時候他也發現了一些異常,而遊戲中的一些提示也會讓玩家思索,他真的只是在找自己的女兒麼?這是一場自我救贖之旅。遊戲中主要分為雪地、深淵、地獄三個主要場景,雖然整體區域有些小,但作者有意通過謎題將各個區域連結在一起,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缺點。如果你在遊戲過程中卡關了不妨回頭找找線索。

除了謎題等關卡上的設計,遊戲的美術及音樂也都出自Thomas Brush之手,而且十分出色。在這五年製作遊戲的過程中,Thomas Brush不斷地修改遊戲中的各種細節,包括角色形象,使用武器以及場景音樂,目的就是為了使遊戲中的一切儘可能符合內心中對「美」的要求。Steam商店頁面的第二個視頻有點像是作者的一個小型紀錄片,在結尾處他說「這就像我的夢想一樣:做一個真正美的遊戲」。我想在體驗過這個遊戲後你能體會到他的這份心情。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331480/

Red Barrels(紅桶)工作室在2011年成立,2013年發行的Outlast是他們的第一款遊戲。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年輕工作室的獨立作品,在當時受歡迎的程度絕對不遜色與任何一款3A大作。有時你也說不清到底遊戲裡的哪部分最恐怖。廢舊的精神病院、神出鬼沒的敵人、漆黑的樓道還是綠央央的夜視攝影機視角?我不清楚,但我就是不敢玩。

如果你非常喜歡Outlast,或者是個恐怖遊戲狂熱分子,那千萬不要錯過剛剛發售的Outlast 2。作為Outlast的正統續作,本作的玩法並沒有什麼革新性的變化,但場景卻完全不同。這次玩家將作為一名記者去一個村子調查與邪教有關的事情,雖然村民們的立場有所不同,但他們與前作裡精神病院的人們一樣,都是「熱情好客」的。而主角除了攝像機也沒什麼別的裝備,只能不斷地逃走,並在驚心動魄的逃亡中尋找事情的真相。

不能攻擊可以說是Outlast系列與其他恐怖遊戲之間比較大的一個不同了。由於主角面對遊戲中的敵人完全沒有任何抵抗辦法,只能通過躲藏和逃走來推動遊戲進行。而恰恰是這兩點非常容易達到「恐怖」的目的,比如與上作躲柜子類似,本作躲廁所的橋段依舊也是緊張度滿點。但這個設定也給遊戲帶來了一些短板,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遊戲性。因為主角不能攻擊敵人,玩家只需要在適當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就可以了。需要躲的時候躲起來,要跑的時候就沿著提示跑,全部的遊戲性只有這些。所以有人說Outlast是一周目神作也不無道理,當你摸清了驚嚇套路看完劇情之後這個遊戲就到此為止了。遊戲特色使然,就看你喜不喜歡。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語言即將加入官方中文,而且國區售價88元的價格與其他地區(美區30刀)相比可以說非常良心。恐怖遊戲愛好者們快把錢包準備好吧。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414700/3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

如果問我這個遊戲讓我想到了什麼,估計我會說《百年孤獨》和《鏽湖旅館:起源》,因為它們的主題都是家族、怪誕與死亡。故事的主角Edith Finch作為Finch家族的存活的最後一名成員回到了老宅裡面。她想弄清自己家族的歷史,以及為什麼所有人中只有自己活了下來。通過在遊戲中查看各種線索,Edith會通過不同的方式體會到家族成員的死因以及死亡時的景象,比如畫面會動的漫畫書,或者小詩引發的想像。亦真亦幻,體驗十分有趣。

遊戲方式與Gone Home比較像,就是一款步行模擬器的遊戲。然而玩家並不需要通過尋找線索後自己去嘗試拼湊這個故事,因為遊戲製作者已經將每一個家族成員的故事講得很清晰了,它們被藏在大宅中的各個角落。玩家在探索大宅的時候也不會覺得無聊,因為各個房間裡的機關都設計得非常巧妙,而且每當看到有用的線索時,旁白也會將它的相關信息說給你聽。當然,這個遊戲最大的亮點就是每個家族成員死亡的離奇故事,你可以管這些故事叫做怪談。比如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小女孩Molly,她因為十分飢餓吃掉了沙鼠的食物,吃掉了牙膏,想吃窗外鳥的時候突然自己變成了一隻貓……最後她是怎麼死的我並不會劇透給你,但整個故事怪談的感覺非常濃。

遊戲中恐怖要素並不多,遊玩過程比較壓抑。但不得不說,無論是房中的機關,故事的展示方式還是怪談劇情本身都很有創意。遊戲流程大概在三小時以內,如果你喜歡這種怪奇風格的話十分推薦一玩。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414700/

這個遊戲的畫面風格和整體氛圍很容易讓人想起INSIDE:昏暗的場景、壓抑的氛圍、橫版解密,無對話但有深意的劇情等等。玩家在遊戲中操縱一個黃色的小人,在書房,廚房等場景裡前行,躲過怪物的追擊,然後……找東西吃。

沒錯,遊戲中我的的主角肚子會經常餓,然後去尋找一些東西吃,不吃就沒有辦法繼續自己的旅程。其實這個遊戲早先原定的名字就是Hunger,飢餓作為主題在遊戲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隱喻。製作人曾在宣傳時說希望玩家通過這個遊戲能與內心的孩子產生連結,在遊戲上市前我一直認為他是在說去體驗孩童們那種原初恐懼情感之類的東西。然而在了解這個遊戲之後,我才明白這是一個給大人們講的黑暗童話。人在成長的時候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欲望,我們應該以何種方式面對這些欲望呢?這就是Little Nightmares要表達的最基本的內容。當然,遊戲中最精彩的還是大量隱喻,具體都在影射什麼還需玩家親自體驗。

虛幻4引擎的加成下遊戲的光影效果非常棒。精緻的場景設計、深刻的劇情加上難度合理的謎題設置,相信這個遊戲能給你帶來不錯的體驗。然而對於中國玩家來說,168的價格有點讓人難以接受,要知道美區定價也就20刀。而流程時間、遊戲特色類似,美區同樣20刀的INSIDE在國區才68元。直到我看到遊戲的發行商是萬代南夢宮……日廠的定價真是難以捉摸。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424840/

通常在一個遊戲中,我們操縱的角色都是通過冒險與歷練不斷成長,來面對更大的挑戰。然而你見過越來越弱的主角麼?Farabel就是這樣一個遊戲,玩家在遊戲開始的時候扮演一位戰無不勝的英雄,但劇情是以倒序的方式進行的。每當完成一個戰役,角色將穿越回過去,能力也會隨之下降,而關卡卻變得更加複雜。到底怎樣用這個不停變弱的角色進行遊戲,就要看你的戰略思維如何啦。

也許是時代變了,戰棋遊戲成為了一種極其稀少的存在。如果你是戰棋愛好者,千萬不要錯過這款遊戲。除了極富創意的反向遊戲體驗以外,主線26個戰役、多種遊戲模式、40種作戰單位以及大量法術和能力設定也讓遊戲內容非常豐富。遊戲已於去年10月發行,在此推薦是因為遊戲近期添加了官方中文!再加上目前遊戲打折中,5月5日前價格僅為21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入手了。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364200/

玩以「找東西」為主題的遊戲是一個非常好的放鬆方式。無論是經典的Where's Wally,Artifex Mundi發行的海量Point & Click遊戲還是前陣子魔性的Hidden Folks,都是效果非常不錯的休閒作品。如果你喜歡這個類型的遊戲,那來試試Under Leaves吧。

同樣是「找東西」,但本遊戲有兩個特點。一是畫面非常治癒!手繪風格的場景裡還有一些可愛的小動物陪伴著你,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遊戲畫面後少女心瞬間泛濫。另外一點就是每個場景裡運用的色彩都十分相近。加上遊戲裡畫面對大色塊的運用很多,導致部分玩家給了本遊戲「色弱測試儀」的評價,遊戲的難點也體現在這裡。當然了,這畢竟是個休閒遊戲。如果真找不到目標物的話,遊戲會讓你通過完成拼圖小遊戲來獲得提示,無須擔心卡關問題。目前Steam遊戲售價17元,iOS平臺18元。根據自己喜歡的遊戲方式選擇吧。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567030/

步行模擬器,但是畫面非常驚豔!不同於Firewatch那種精美的卡通渲染,Scanner Sombre的美體現在五顏六色的光點裡。主角為了驗證某個古老的傳說走進了一個漆黑的洞窟,能幫它探清周圍環境的只有一個雷射掃描裝置(LIDAR scanner)。這種通過色彩反饋獲得環境信息的設計讓我想起The Unfinished Swan,只不過LIDAR scanner更加科學,我不用再到處甩墨了。

遊戲劇情方面非常單薄,唯一的亮點可能就是視覺上的體驗了。懸浮在空中的彩虹色粒子給人一種全息影像的感覺,非常有創意。如果你喜歡這種與眾不同的步行模擬器,那這款遊戲還是值得一試的。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475190/


相關焦點

  • Indie Focus #23:一場遊戲一場夢
    經典卡牌遊戲《暗殺神》推出了 VR 版本,但卻只是粗暴移植了其他電子版本的交互玩法,令人不禁遐想 VR 卡牌遊戲是不是具有更多的可能性。最後要提到的是一款由國人出品的點擊放置遊戲《巫術花園》(Voodoo Garden)本周也上架了 steam,定價比較低廉,喜歡這個類型的玩家可以試一試。本期的 focus 使用「一場遊戲一場夢」作為標題。
  • 黑暗系遊戲合輯
    剛巧回歸趕上萬聖節,就準備了一期黑暗系遊戲的專輯,一共五個遊戲,排序不分先後。
  • 史上最強Indiepop中文版科普
    「Indiepop」這個組合詞中的兩個部分都很重要,「indie」代表不想和商業接觸,最好在業餘的狀態下做最酷的事情,「pop」則是希望做出來的音樂足夠好聽,不要故意去裝神弄鬼。可以符合這兩點的樂隊不多,而且幾乎都在主流圈子外徘徊。同樣的,樂迷數量也很有限,但但凡開始真正掉進「indiepop」這個窟窿,往往也很難再離開了。
  • 【Indie Focus】#72:Game Enpowered
    拋開這些不說,來看看 Distrust 這款遊戲。或許我們應該討論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另一款生存遊戲?在某次與個人很欣賞的一位開發者聊天的時候,他直言想要做一款生存遊戲。我也這樣問他。他不覺得這應該被當做是一個問題,因為生存是一個題材,而一個題材理應有許多表達方法。可是,從目前的作品來看,生存遊戲的表達方式並不那麼多。
  • 專題|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港臺indie創作女聲
    indie樂隊脫離傳統的唱片公司,自己創作、宣傳、演出、發專輯,在網絡上推銷自己的音樂,收到了極多的文藝青年追捧。如今獨立發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那麼當年早期的那些indie樂團和聲音,有些走向了更大的舞臺,有些已經消聲覓跡,提起他們的名字,是否有喚起你們一些回憶?
  • 【Indie Focus】 #37:指尖划動下的王權
    不同君王朝代既有點像同一個遊戲多周目的重玩,又因為主線劇情和各種解鎖/收集內容的加入充滿探索要素,令整個遊戲流程在有限組合的情況下富有變化,充滿樂趣。在參與文本翻譯,和開發者多次進行溝通,了解遊戲背後點點滴滴之後,再回頭來評價這款遊戲,有了很多微妙的感情變化,但仍然為遊戲充分探索輕度交互的深度設計的巧妙用心感到由衷傾佩。
  • 「indie Night」 這個夜晚,獨立遊戲開發者不再孤獨
    ,在這些活動中「indie Night」(獨立遊戲之夜)無疑十分有意義。 獨立遊戲之夜的最大意義,無疑是給國內的獨立遊戲開發者們一個線下近距離交流的平臺,對遊戲的熱愛是所有幾乎所有與會人員的共性。 CiGA中國獨立遊戲的負責人Simon分享了觀點,談到獨立遊戲是現階段遊戲生態中激發更多優質內容出現以及培養優質用戶和市場的關鍵,隨後Simon介紹了包括WePlay遊戲文化展等,接下來CiGA將籌備的一系列活動。
  • INDIE Live Expo 2020 今日直播
    官方網站:https://indie.live-expo.games/官方推特:https://twitter.com/INDIE_Live_Expo直播平臺:嗶哩嗶哩直播 (http://live.bilibili.com/22229644)Niconico 生放送 (http://live.nicovideo.jp/watch/lv326047741)
  • 「INDIE Live Expo Awards」入圍作品名單公開&大眾投票開始
    與全世界獨立遊戲玩家一同選出優秀的獨立遊戲並進行表彰的大獎,於2020年6月6日的第一屆INDIE Live Expo宣布舉辦。投票期限為2020年11月7日 INDIE Live ExpoⅡ的直播期間您可以點擊進入INDIE Live ExpoAwards特設網頁進行大眾投票。
  • 黑暗之魂三到底有什麼魅力,明明遊戲特別難,玩家卻讚不絕口
    為了讓玩家感受到遊戲的衝擊,一般來說,動作遊戲廠商不會把難度設置得特別高,即使操作的原因可以導致死亡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但是有一個遊戲卻是劍走偏鋒。不但不考慮這些還讓難度出奇的高,一不留神就會死掉。如果你不注意,就會死的很快,雖然有很多玩家抱怨,但遊戲的魅力太強,一個接一個的真香,衍生為系列遊戲的《黑暗之魂》早已經名滿全世界。提到「黑暗之魂」,必須提到宮崎英高。作為製片人,宮崎駿只發布了《惡魔之魂》和《黑暗之魂》系列,以及《血源詛咒》和《只狼》。
  • 黑暗系華晨宇和黑暗系華晨宇歌曲究竟你們更喜歡哪個呢?
    黑暗系華晨宇和黑暗系華晨宇歌曲究竟你們更喜歡哪個呢?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華晨宇這個人了吧,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華晨宇的暗黑系列歌曲!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華晨宇。首先大家聽到華晨宇這個名字,肯定會想到一個高冷的形象,對吧?或者說是一個暗黑系的少年。
  • 《明日之子2》蔡維澤+許含光:讓indie的音樂態度成為主流
    蔡維澤並不排斥「成為主流」的可能性,他也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些indie樂團的主音一樣,抗拒融入主流樂壇的發展體系。 蔡維澤並不是不知道,indie樂團的小眾歌既不朗朗上口,也沒有高潮迭起,其實不太適合放在《明日之子》激烈的比賽當中。
  • 黑暗系動漫大盤點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盤點一下那些獵奇類的黑暗系動漫。當然了,黑暗系的動漫也是可以很治癒的哦!一、未來日記男主天野雪輝是國中二年級學生,他喜歡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把親眼所見的事當作日記記錄在自己的手機中。Deus選定了十二位未來日記的持有者、他們之間將會進行一場生死遊戲,而最後生存的人將會成為Deus的繼承者,掌握支配時空的"神之座"。女主我妻由乃是雪輝的同學,屬性是罕見的病嬌。
  • 在初夏季的周末裡,國內首次indiepop音樂節即將開始!
    大阪5人組,2010年代全日本最受矚目indiepop樂隊Wallflower,在關西協同當紅廠牌/唱片行Fastcut共造indiepop scene,曾受邀登陸NYC Popfest,更與美國名團Fireflies合作七寸split。
  • 遊戲人物誌:核心玩家的代言者,聊聊「黑暗之狼」宮崎英高
    普通的人生:熱愛閱讀的童年絕大多數玩家接觸到宮崎英高的遊戲幾乎都是從《黑暗之魂》系列開始的,他的遊戲風格多以晦暗的深色調為主,輔以西方神話故事作宏大的世界觀基底。這一切都源自於他幼年時期的經歷有關。FS社早期的遊戲基調給整體作品定了性:難度硬核、色調黑暗、故事晦澀。雖然他們的作品看上去與當下主流遊戲表達方式格格不入,但憑藉著優秀的內容,依然獲得了不小的受眾。毫無經驗的宮崎英高在此時加入FS社,正式開始接觸遊戲研發的工作。起初跟隨《裝甲核心》項目參與開發,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成長。
  • 魂系動作RPG遊戲《噬血代碼》—給《黑暗之魂》設置一個簡單模式
    (關注我,即刻開啟《噬血代碼》Free體驗~)用最簡單的話形容《噬血代碼》:一款披著動畫版外表的類《黑魂》遊戲。它在已有的魂系框架基礎上加入了一些別樣的要素,這些特別的元素在本作中形成了一種有趣的結合。可稱得上是簡單模式下的《黑暗之魂》。
  • 周末薦遊:幾款引人入勝的黑暗童話系遊戲
    上一回的周末薦遊中給大家推薦了幾款高分的經典獨立遊戲。那麼說到獨立遊戲,肯定不能不提那些有著獨特設定的動作冒險解謎類型,這其中有著諸如《時空幻境》、《機械迷城》、《地獄邊境》等廣為人知的名作,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已經具體講到過,所以這裡也就不再複述了。
  • Indie Prize獨立遊戲大獎大盤點,《疑案追聲》為國爭光
    附官方地址:http://www.indieprize.org/london2019/index.html除了國產的《疑案追聲》以外,另一款成績亮眼的產品是「最佳手遊」得主《BOMBARIKA》,這款遊戲還獲得了
  • 壓抑下卻飽含深意,淺談「暗黑系遊戲」帶來的「自我救贖」
    很多人都覺得"暗黑系"遊戲和恐怖類遊戲差不多,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恐怖類的遊戲只會讓玩家「單純的」感動恐懼、驚悚,從這種「虛擬的」緊張刺激感中獲得精神快感。而暗黑系遊戲主要是讓玩家感到壓抑、痛苦、虐心,從心靈和精神上讓玩家有所反思。
  • 【福利】歐洲indie-pop領軍樂隊Club 8 中國巡演
    迄今為止他們發行的十張錄音室專輯以及多張EP/單曲,圍繞著indie-pop根基,他們開展風格迥異的嘗試,他們從不把自己界定於某一局限,而是想方設法用更直接、更明確的音樂來更好的表達不同時期的自己。之後他們脫離Siesta開始自主發行唱片,才華橫溢的兩位音樂人的第二張作品《The Friend I Once Had》與他們初次亮相一樣,再次給人們帶來美妙迷人的新聲音——閃亮的吉他音,明媚的流行曲調和簡潔歡快的巴薩諾瓦舞曲,他們再次創造了indie-pop的全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