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波推點運動療法-肌性足內翻的幹預方法

2020-12-19 騰訊網

肌性足內翻的幹預方法

1、什麼是肌性足內翻?

患兒下肢未持重或站立、邁步時,腳心向足內側方向翻。是小腿後側脛骨後肌張力高,小腿外側肌相對力弱所致。

2、肌性足內翻幹預部位

痙攣肌:脛骨後肌,在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深部,緊貼脛骨後側。

拮抗肌:腓骨長短

3、推順按摩

(1)拮抗肌推順按摩:以拇指指腹施力至肌肉層,由足內踝下部經跟腱、足外踝上部沿腓骨外側連續推壓至膝關節,反覆3次。再雙向推壓3次。再點壓推3次,並於腓骨長短肌起止點及中部敏感點均施以較重的力量點壓,並停留2~3秒。期間要注意觀察,以能引出2~3次足外翻為糾正最佳效果。

(2)痙攣肌推順按摩:自小腿後側陰陵泉穴開始延脛骨後側推壓深部的脛骨後肌達足底內側3次,點壓推3次時在肌肉-肌腱移行部加力。因脛骨後肌向心性推壓較難操作,推出陳血引來新血主要用整個小腿的向心性推壓。(由於操作難度較大,請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家長切勿自行操作以免適得其反)

4、點穴促動

點壓腓骨長短肌中部的敏感點 或外丘穴(外踝上7寸,腓骨前緣,可刺激到腓淺神經)、光明穴(外踝上5寸,腓骨前緣,可刺激到腓淺神經)常常激發腓骨長短肌收縮,即刻糾正肌性足內翻的效應更優於點壓陽陵泉穴

點壓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5.注意

由於腓骨長短肌較細,肌肉解剖不熟悉者可首選點壓陽陵泉穴,該穴是腓總神經分為腓深、腓淺的部位,除可刺激腓淺神經興奮腓骨長短肌外,刺激到腓深神經也可興奮脛骨前肌,可有效促動「釣腳」,糾正肌性足內翻常伴有的尖足。

相關焦點

  • 你是否有「足內翻」?
    今天我們要談的「足內翻」並不是針對先天產生的病症來說,而是在後天錯誤的走路習慣發力方式,或者運動中損傷狀態下形成的一種不健康體態,針對這種不健康體態進行探討。接下來就來跟著絲特萊琦博士一起看看我們這期的主題—足內翻。什麼是足內翻一般人的腳掌和脛骨連接角度差不多是90度,腳掌與地面貼合,足內翻的人腳踝呈「<>」形態,簡單來說就是腳踝向外撇,足底向內扣,當出現了這種情況,可能你就有足內翻啦。
  • 河南省首屆ABM神經運動療法初級培訓班招生通知
    河南省首屆ABM神經運動療法初級培訓班招生通知01ABM療法介紹ABM神經運動療法(Anat Baniel Method NeuroMovement,簡稱ABM療法)是近年來在北美逐漸興起的一種治療方法
  • 矯正鞋這樣幫助孩子幹預足外翻問題
    在足部世界中,任何先天遺傳、後天穿鞋不當或是從小不良運動習慣等都會對足部產生一定影響。足部問題在成人當中很常見,一般的足部問題就有扁平足、高弓足、拇趾外翻、足外翻等。足部問題雖不致命,但也對人的日常生活影響很大。所以遇到足部問題還是要儘早幹預比較好!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孩子後足外翻問題該怎樣幫助幹預!
  • 健身教練知識庫:足內翻足外翻如何調整與訓練?
    足內翻一、松解軟組織如果出現足內翻,那麼像足底筋膜、趾伸肌群、脛骨前肌、脛骨後肌這些肌肉會比較緊,所以我們要先對這些肌肉以及筋膜做一些松解。1、放鬆趾伸肌群:2、放鬆足底筋膜:3、拉伸脛骨前肌:蹠屈+足外翻4、拉伸脛骨後肌:足背屈+足外翻二、做足內翻的訓練放鬆完軟組織之後,我們需要進行一些足內翻的訓練
  • 足內翻易致4種傷病,跑者該如何應對?
    足內翻是跑者群體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也就是在跑步時腳背向外翻,腳心向內翻。引起足內翻的原因有很多,這是一種錯誤的跑步姿勢,需要跑者引起重視,儘快加以糾正。如果跑者發現自己的跑鞋外側鞋底比內側更薄,很有可能就是足內翻,因為這種情況會讓腳外側承重更多,所以鞋底磨損也更嚴重。那麼,足內翻可能會給跑者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呢?一是骨折。
  • 小兒足外翻危害多,應及時穿著矯正鞋幹預
    小兒足外翻危害多,應及時穿著矯正鞋幹預 發布時間:2021-01-12 11:55:06      來源:北國網   很多家長都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在孩子剛開始獨立行走至三歲左右行走能力基本成熟的階段
  • 兒童孤獨症:沒有「神奇療法」,6歲前康復幹預可改善
    吃藥不管用、針灸不見效、打針更是行不通,無奈之下,路路媽媽選擇了「電擊」療法——「孩子需要戴上一個像牙套似的東西,並在舌頭底下墊上儀器,『醫生』聲稱這能刺激孩子說話、發音。」路路媽媽說,「這個方法持續了兩個多月,我們覺得路路被電得都有點『傻』了,跟他說話更是不回應我們了,我們這才幡然醒悟過來,絕對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 寶寶歪脖子,寶爸寶媽在家可以這樣幹預!
    發生斜頸有不同程度 發生斜頸時,程度較輕的僅有姿勢的改變,家長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頭偏向一側,面部(頜部)則轉向另一側,但幫孩子把頭偏向另一側及轉頭時,仍是不受影響的,這屬於姿勢性斜頸;程度稍重一些的,孩子由於胸鎖乳突肌緊繃,開始出現頸部運動受限,這個時候如果硬是把孩子的頭偏向另一側時,他會因疼痛而哇哇大哭
  • 臨床上,治療扁平足有4種方法
    扁平足俗稱平底足,是一種常見且通常無痛的疾病。扁平足是腳內側的足弓變平導致的。扁平足主要的病因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足部肌肉異常,例如頸前肌支點異常。其二是足部骨骼異常,主要是跟骨、蹠骨、舟壯骨等位置和形態異常造成扁平足。其三是遺傳因素導致扁平足,且通常為多基因遺傳。
  • 跑步-怎麼判斷高低足弓和內外翻足
    跑鞋作為跑步運動時最重要的裝備,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能使跑者在跑步時感覺更加輕鬆,提高運動效率和成績,還能降低跑步時受傷的機率。方法1,正常足弓高度在14-18毫米之間,也就是一指到一指到一指半的高度。高於18毫米基本可以判斷為高弓足,低於14毫米基本可以判斷為低弓足。把手指插入腳下,基本上就能判斷足弓高低。方法2,也可以從腳內側觀察腳背高度,高足弓和低足弓差別很明顯。高、低足弓的程度不同,在選擇跑鞋時也有所不同。
  • 寶爸寶媽學會這4招積極幹預
    發生斜頸時,程度較輕的,僅有姿勢的改變,家長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頭偏向一側,面部(頜部)則轉向另一側,但幫孩子把頭偏向另一側及轉頭時,仍是不受影響的,這屬於姿勢性斜頸;程度稍重一些的,孩子由於胸鎖乳突肌緊繃,開始出現頸部運動受限,這個時候如果硬是把孩子的頭偏向另一側時,他會因疼痛而哇哇大哭。
  • 英國自閉症兒童父母身陷「海豚療法」騙局!此外還有這些坑
    02什麼是海豚療法?有用嗎?海豚輔助治療(DAT)簡稱「海豚療法」,指的是為了治療一些身心疾病,讓患者泡在水池裡和海豚一起遊泳、互動。報導中,一名工作人員亦展示了兒童與哺乳動物的頭部接觸,以交換「波浪」的圖像,並解釋,「電磁波有助於激活兒童的大腦。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失去症狀。」
  • 或是小兒肌性斜頸,越早發現越好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黃智能主管技師通過體檢,頸椎X片及頸部彩超等檢查後,醫生診斷為:小兒肌性斜頸,建議到康復醫學科行康復治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小寶頸部的包塊消失不見了,而且頭也不再歪了,看著寶寶治療後端正可愛,全家喜笑顏開。
  • 馬蹄內翻足是什麼鬼?Sorry I don't understand!
    沒錯,就是那個「馬蹄內翻足」(見下圖)。。但是看的時候完全被我忽略,後來倒回去看。。。這到底是什麼鬼?中國人表示徹底懵逼,sorry....I....I don't understand!!!馬蹄內翻足是個醫學名詞,一種先天性足部畸形的疾病,看club foot的英英翻譯也是這個意思。那麼。。
  • 古琴音樂療法
    一般認為音樂療法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興起的,到目前為止已經遍及世界。在大學有音樂治療系,美國已設有博士學位。中國也有幾所大學開辦了這一專業,設有碩士學位。但是,在臨床上音樂療法治療的疾病還很有限,屬於輔助科室。如果給下一個定義,可以說:「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幹預過程,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動力的治療關係,幫助被幫助者達到健康的目的。音樂療法的理論主要有二:其一是心理學的作用;其二是共振作用。目前的研究以心理學為主要方向。
  • 腳拇指內翻矯正怎麼辦七個必學的矯正方法
    1、隨著大腳拇指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第1蹠骨內翻也越來越嚴重,第1蹠骨頭處受擠壓、摩擦加重,局部滑囊增厚,骨贅增生形成大骨拐,前足變寬,不僅穿鞋困難,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都是問題。2、大腳拇指外翻還會引發拇囊炎疾病的發生,並出現嚴重的疼痛,而影響行走。3、由於拇趾向外側偏斜,雞眼、腳墊會有嚴重疼痛,並反覆發作,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
  • 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很多人只有滿腔熱愛而沒有科學計劃,是運動損傷高發的重要原因。運動需要掌握一個尺度,尤其要掌握一些運動防護方面的知識,只有科學的運動理念才能讓我們享受運動的同時,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扁平足、正常足、高足弓……究竟咋樣才能選對鞋?
    判斷足弓的方法很簡單:取一張A4紙,平鋪在地面上;雙腳微微打溼,踩在紙上,印出腳型。可以看到,足底偏中間的位置有一塊空白。正常情況下,空白部分的寬度與整個足寬的比應為2/3;如果比值<2/3,則為低足弓或扁平足;>2/3,則為高足弓。足型問題可能導致跑步時出現足內翻(外旋)、足外翻(內旋)的過度或不足等,造成運動損傷及崴腳。在足部生物力學看來,慢跑時,正常足以足外側先著地,然後輕微內翻降低衝擊力。足內旋,也稱足外翻,一般用內側足來負重和著地,走路易內八字,多見於低足弓、扁平足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