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介紹&拍攝手記/夜宿沉船的隆頭鸚哥

2021-02-18 遨遊海底


夜宿沉船的隆頭鸚哥

PARROTFISH AT HOME



拍攝時間:2015/10 /11

潛點:自由號沉船

深度:約5m
相機:Canon EOS 5D Mark III
鏡頭:EF8-15mm f/4L FISHEYE USM

防水罩:SEA&SEA housing for 5D3
鏡頭罩:FIT MINI DOME PORT
閃光燈:SEA&SEA D1  2X 

技術細節

光圈 F13,快門1/200s,感光度400,焦段14mm,白平衡自定義 拍攝這張照片最難的是以沉船的殘骸為背景,同時兼顧隆頭鸚哥正面的大腦袋和天空中初升的太陽,我發現隆頭迎著朝陽時其實是看不清逆光方向的物體的,因此可以湊到非常靠近,而不必擔心會嚇跑它們。 


物種介紹 

        隆頭鸚嘴魚(Bolbometopon muricatum),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隆頭鸚哥——它們是潛水員們常常遇見的水下明星。隆頭鸚哥以成年魚隆起的額頭得名,平均尺寸在一米左右,但體型龐大者可達130釐米以上,它們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區,在許多著名的潛水勝地都能遇見,其中最有名的除了馬來西亞的詩巴丹就要數印尼的峇里島了。


        它們通常喜愛成群在珊瑚礁海域活動,以啃食石珊瑚上的藻類為生。隆頭鸚哥啃食珊瑚的噪音,往往會成為潛水者發現它們的捷徑——因為這極富穿透力的聲音即便離得老遠都能聽到。成年的隆頭鸚哥一年可以啃食五噸以上的珊瑚,而被粉碎的珊瑚碎片則被排洩回海裡,而這些排洩物其實就是珊瑚砂,事實上正是隆頭鸚哥締造了那些海島上海島浪漫的白色珊瑚沙灘。


        每個月的滿月前後,隆頭鸚哥會呈現出特別的發情體色,頭部呈現出明亮的蒼白色塊,這時它們會在清晨大量聚集,然後一小群一小群地聚攏在一起,當雌魚產卵之後,雄魚會爭相給雌魚排出的卵細胞受精,那時的場面極其壯觀。


拍攝手記

  在印度尼西亞的峇里島,有一個叫做圖藍本(Tulamben)的地方,這裡離岸不遠的海底沉睡著一艘歷史悠久的沉船,它曾是一艘叫做自由號的商船。這艘商船1942年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東面的龍目海峽被日軍潛艇的魚雷擊中,受到重創擱淺在圖藍本的黑沙灘上,20多年後,附近的阿貢火山爆發,引發了地震,才又將自由號徹底歸還給了大海,它靜靜躺在漆黑的海床上,船上傾向右側,船體的殘骸散落在附近100米的海域。時過境遷,如今船依然是船,而船客卻早已不是當年的那些,各種各樣的魚類穿梭其中,大海扇在鋼鐵廢墟上肆意綻放,船艙中成為了一大群隆頭鸚哥的棲身之所,沉沒了40餘年,如今沉船已經演變成了一處經典的人工魚礁,帶來了無比豐富的生物資源,因而也成為了峇里島最好的潛點之一。
        夜晚,大群的隆頭鸚哥在支離破碎的船艙中沉睡,隨著清晨的第一道陽光射向海中,晨練時間到了,它們開始很有默契地集結在一起,慢悠悠地遊向遠方,開始一天新的生活。

  要想一大早與它們邂逅,就需要天不亮就起床,早上6點多從岸邊下水遊向沉船,運氣好時能看見數十條隆頭鸚哥從船底鑽出,集群活動,場面十分壯觀。一直以來我都十分喜歡拍攝隆頭鸚哥,因為每一次來到這裡總會有不一樣的經歷和收穫。
        而今年我又回到了這裡去尋找它們的身影。每天凌晨4點半起床,準備妥當來到海邊時,往往天還擦著黑,太陽在海平面下散發著曖昧的暖光,在微涼的海邊走在大塊的火山巖上,踉蹌入水,直奔沉船而去,早上的隆頭往往格外配合,在清晨陽光下沐浴在船尾的殘垣斷壁間。而這時是拍攝它們的最好時機。

記得那次旅行的最後一天,我凌晨五點不到自然醒,照例起來做最後一支晨潛。這一潛我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由號。由於時間早,沉船周圍基本沒有什麼人,因此一位一頭白髮的老奶奶看起來特別扎眼。今早的流不算小,老奶奶一直懸浮著用力頂流前進,而隆頭鸚哥也在默默頂流,我調整閃燈位置,壓低輸出指數以老奶奶為背景拍下了這個有趣的畫面。心想有一天當我也滿頭白髮,是否還能像她一樣自由地潛水,而這群隆頭鸚哥的子孫們是否還會繼續經過這條老路呢? 

請繼續關注《遨遊海底》,之後這裡將會有更多精彩照片和拍攝感受呈現給各位,歡迎大家隨我的鏡頭一起遨遊海底。



相關焦點

  • 峇里島最新潛點介紹
    建議客人早6點晨潛沉船,不僅可以看到早上出來覓食的各種魚群,還能看到巨大的隆頭鸚哥家族,最多時看到26條隆頭一起出動,隊伍浩大。還可以避開南部的潛水團,沒那麼多天雷滾滾的天兵降臨,能見度也好。  -等級:新手到有經驗的-入水:岸潛-水流:溫和-水溫:28-30度全年-潛水:珊瑚礁潛水類型 海洋生物:葉子魚,各種海兔,裝甲蟹,花園鰻,經常看到海龜,以及成群的隆頭鸚哥
  • 「紅嘴綠鸚哥」 -安青網
    「紅嘴綠鸚哥」 2020-04-19 08:47:39   來源:合肥日報
  • 此鸚哥而非彼鸚哥——論鸚哥與紫鵑的文本矛盾
    在「脂本」中,通過上下文的一些線索,我們可以推知紫鵑確是改名後的鸚哥,二者是一個人。然而,在《紅樓夢》的一百二十回本中,鸚哥和紫鵑又同時出現了,被安排為黛玉身邊兩個不同的丫鬟。這些異文和矛盾之處能夠讓我們從另一方面探究《紅樓夢》的版本流傳及修訂情況。一、紫鵑即鸚哥鸚哥原是賈母的四大丫鬟之一,即鴛鴦、鸚哥、琥珀、珍珠。
  • 鸚哥與賽鴿
    段某忽然犯了事,被關進牢裡半年才被放回來,一到家,就跑到籠子前問:「鸚哥,我入獄半年出不來,早晚只是想你,你還好嗎?家人按時餵養你了嗎?」鸚哥答道:「你被關了幾個月就不能忍受,跟我這經年累月在籠子裡的比起來,誰更難過呢?」段某聞聽此語,大為感動,遂道:「我會親自送你回你的舊棲所在的。」
  • 《無用的超能力者》演員介紹及第一天拍攝手記~
    ·   演員介紹  嶽鉑雄  浙江大學電氣與自動化  大二
  • 紅樓夢:黛玉身邊的兩隻「鸚哥」
    :(黛玉)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鸚哥見林黛玉來了,嘎的一聲撲了下來,倒嚇了一跳,因說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頭灰。」可見林妹妹曾經多少次對著這隻鸚哥吟詩、嘆息訴說心事,才至於到了鸚鵡都學會誦詩的地步。苦成的字句,到今日聽了,竟做一場笑話。鸚哥的一聲嘆息,可能是聽了黛玉一百次甚至一千次的嘆息才學會的,這一聲淡淡的嘆息,更是林姑娘日復一日的孤獨的真實寫照。這看似雲淡風輕的幾筆,歡笑聲中包含了多少的孤寂與無奈。
  • 歌手王雨珊萬寧沉船遺址拍攝MV遇險
    近日,歌手王雨珊在海南拍攝回歸樂壇的重磅作品《如果不再愛》MV,其中有一場浮潛的劇情選景在萬寧大洲島沉船遺址。《如果不再愛》是Openmusic Studio團隊首次以電影模式拍攝的劇情MV,片中男女主角選大洲島沉船遺址浮潛時遭遇溺水。
  • 《盜賊之海》船沉了怎麼辦 沉船搶救辦法介紹
    作為一款海盜模擬遊戲,沉船在所難免,沉船之後如何搶救才是關鍵。馬上帶來盜賊之海沉船搶救辦法介紹,想知道的玩家快來看看吧。 盜賊之海沉船搶救辦法介紹 沉船條件 船上的破洞太多,會導致大量的漏水,而漏水太多,最終就會導致沉船。
  • 夜宿臺灣墾丁海生館是什麼感受?| 博物館系列
    本期介紹墾丁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如果想在下個假期去,現在就可以開始計劃了,為什麼?看後面就知道啦。夏天來墾丁,白天最好不出門,實在太曬了,海洋生物博物館(當地人都簡稱海生館)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選擇參加博物館的夜宿項目。
  • 「紅嘴綠鸚哥,金杯白玉湯」打一奉化菜餚
    「這菜名叫「紅嘴綠鸚哥,金杯白玉湯」。乾隆牢記菜名,心裡打算回京後一定要讓御廚做這道菜。乾隆私訪江南結束回到京城,處理完國事後就要御廚做「紅嘴綠鸚哥,金杯白玉湯」。端給乾隆一嘗, 「這哪是「紅嘴綠鸚哥,金杯白玉湯」,奇駿可惡,給我拖出去斬了!」「皇上,皇上饒命啊!皇上!饒命啊。。。。」
  • 《靈魂迴響》旅行者手記介紹:赫裡亞納
    《靈魂迴響》旅行者手記介紹:赫裡亞納
  • 【潛水知識】尋找失落的文明——沉船潛水的概述
    近年來,對水下探索活動產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同時,尋找沉船殘骸的興趣也是與日俱增。國際知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攝的巨作《鐵達尼號》講述了超豪華遊輪「鐵達尼號」的沉沒,引起世人的極大關注。而類似的電影《Ioto The Blue》(碧海追蹤)中那樣的寶藏級沉船也吊足了大眾胃口。
  • 錫伯族主題紀錄片《根與魂》編導拍攝手記(一)
    由瀋陽廣播電視臺拍攝的六集錫伯族西遷主題紀錄片《根與魂》5月13日,將在新聞綜合頻道首播。從今天起,我們將推出《根與魂》的編導拍攝手記,傾聽紀錄片拍攝背後的那些故事。兩天前,接到來自新疆的電話,說是今年的西遷節有一百多名新疆的錫伯族要來瀋陽祭祖,並參加《根與魂》的開播儀式,電話裡不斷傳來那很熟悉卻聽不懂的錫伯語,把我的思緒一下子拉到了萬裡之外的新疆,為了拍片子,那個我往返了八次的地方。
  • 紫薇格格的這道「紅嘴綠鸚哥」,你一定得嘗嘗……
    小編當年看《還珠格格》裡微服私訪這一段的時候,被紫薇口中那一道道普通卻又充滿生動詩意菜給驚豔到了,尤其是「紅嘴綠鸚哥」,當時乾隆皇帝吃了讚不絕口
  • 拍攝手記 | 我為什麼選擇「薩滿」這個主題
    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選擇「薩滿」作為拍攝題材,其實開始時是很偶然的。選定顧桃導演這個人物,聚焦內蒙古青年電影周這個事件。最後決定拍攝這個選題,無論拍的好與壞,都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北方,了解薩滿文化,了解少數民族,哪怕只是多了一點點的了解。無論你是否相信,他們都存在著。大概一周後,我就會踏上「尋找薩滿」的拍攝旅途了,按照原計劃,從內蒙古呼和浩特出發,一路向東至通遼,迂迴到呼倫貝爾,也許會去到長白山。
  • 殘波覆衾(一)魂斷錫蘭的皇家海軍沉船
    在這場面貌全新的海空戰中有包括航空母艦「競技神」號(HMS Hermes,95)在內的多艘英軍艦船戰沉,她們之中很多今天都成為了沉船潛點。我本來計劃將馬來亞與印度洋兩次海空戰的沉船歸為一個系列加以介紹。然而馬來亞的兩艘沉船在2016年遭到嚴重的破壞,加上當地的潛水條件也很不穩定,所以我本次將主要介紹位於斯裡蘭卡城市巴提卡蘭(Batticaloa)附近的那些二戰沉船。
  • 三大沉船博物館
    以古代沉船為原型而建造博物館,肯定是有它自身的價值。但古代沉船那麼多,也不是都能夠以此來建造博物館的。現今,以沉船而建造的博物館,世界上有三個:英國的瑪麗露絲博物館、瑞典的瓦薩博物館、中國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