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典音樂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對雅納切克不甚了解,不過在村上春樹的小說《1Q84》裡,雅納切克的《小交響曲》卻反覆出現。
▲作家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本人是樂迷,又慣於在小說中營造小資情調,但在小說中多次提及同一首樂曲,甚至作為一種共同的標籤,神秘地安放在男女主人公身上,貫穿始終,可見其對雅納切克音樂的鐘愛程度。
▼
▽
萊奧什·雅納切克 捷克作曲家
(1854年-1928年)
代表作|《耶奴發》
生平經歷| 1854年出生於貧困的教師家庭。童年時參加過教會的唱詩班。20歲時進入布拉格管風琴學校學習鍵盤樂器和歌唱,並在萊比錫和維也納的音樂學校短期進修。雅納切克一生多產,富有創意。他最大的成就是一系列獨到的歌劇,熱情洋溢而不失生動活潑,為同時期音樂家所望塵莫及。最具代表性歌劇是《耶奴發》。1916年《耶奴發》首演的巨大成功後,62歲高齡的雅納切克進入思如泉湧的多產期。70多歲後,雅納切克寫了兩部最受歡迎的樂曲《小交響曲》和《格拉高利彌撒》。
新捷克音樂之父貝德裡赫·斯梅塔納曾經說過:「捷克人的生活是在音樂中。」
/音樂根植於捷克民族文化/
生活在晚期浪漫主義與二十世紀現代音樂之間的雅納切克(1854~1928年),其音樂創作對捷克民族文化有著深深的迷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非常推崇他。
雅納切克是一位徹底的民族主義者,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音樂特別是摩拉維亞音樂的開掘與揚棄上。他成熟期以後的風格,實際上是從摩拉維亞農民語言和歌曲的節奏中成長起來的。
他善於從語言中提煉出有表現力和生活氣息的音調,從而形成了一種以語言音調為基礎的新穎獨特的聲樂風格。換句話說,雅納切克是一位把語言當作音樂的作曲家。
同時,雅納切克是捷克第一位用散文體而不是詩歌創作歌劇的作曲家。這些都構成了雅納切克最基本、最鮮明的創作特徵。
/平實無華間使人肝腸寸斷/
有人說,雅納切克的作品平實無華間使人肝腸寸斷。這種難以忘懷的感覺有可能刺激到村上春樹。雖然在《1Q84》裡,村上春樹並沒明說反覆提及雅納切克的作用,但蘊含對命運的暗喻。
在小說中,此曲一響,主人公青豆就有「身軀被扭絞」的感覺,進而產生一種「非常個人的震撼」。青豆是在第一次出場殺人之前聽到雅納切克的《小交響曲》。開頭的鼓號曲在她耳中鳴響,「沒準那就是開端」,青豆想。
有評論家認為,這是村上春樹借雅納切克的音樂對烏託邦的影射。因為捷克總讓人聯想起烏託邦。從米蘭·昆德拉筆下的烏託邦,到捷克傑出思想家哈維爾寫的種種荒誕劇,再到捷克拍攝的烏託邦電影。
「哪裡有捷克人,哪裡就有音樂」。捷克的民族音樂屬於三個人:雅納切克、新捷克音樂之父斯梅塔納,以及民族復興的使者德沃夏克。
捷克是除奧地利、德國、義大利以外東歐音樂文化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談話、勞動、風吹雨滴、動物的追逐,甚至是吵架、打仗,所有我們能夠看到的聽到的都能被捷克人化為自己民族的聲音。
▼
▽
9月7日晚,「捷克三傑專場音樂會——捷克、斯洛伐克二重奏(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將在杭州劇院上演,屆時杭城觀眾能欣賞捷克音樂家雅納切克的經典作品,明白村上春樹為何如此欣賞他。
捷克-斯洛伐克二重奏成立於2004年,由捷克小提琴家Pavel Burdych和斯洛伐克鋼琴家Zuzana Bereova組成。這兩位音樂家經常受邀在歐洲眾多音樂節上表演,也曾多次受邀到世界多國家巡演。他們的保留曲目很多,從古典到現代作品,非常廣泛。此外,每年他們都會以紀念一個作曲家為主題舉辦系列音樂會。9月7日,他們將攜這三位世界音樂巨匠的作品到來,這又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節 目 單
雅納切克 —— 浪漫曲
雅納切克 —— 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德沃夏克 —— F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斯美塔那 —— 我的祖國選曲
雅納切克 —— 杜姆卡
德沃夏克 —— 狂想曲
德沃夏克 —— 夜曲
德沃夏克 —— 瑪祖卡
演出時間:2017年9月7日(周四)19:30
票價:300、200、100、50元
微信購票:點此購票
杭州劇院小舞臺 大世界
http://www.hzj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