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菊與刀》看《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2020-10-13 azuremn

《菊與刀》這本書與《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這部電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前者是1946年出版,戰時美國人眼中的日本,而後者則是透過戰爭中東西方文化差異反思日本文化。

影片處於二戰期,(爪哇戰疫1942.2.14-3.15,日軍俘虜荷印軍和美澳軍約8萬人,繳獲飛機177架,奪取了170萬噸的石油,並得到了破壞不很嚴重的油田設施,為其戰略進攻提供了急需的石油。)日本作為法西斯亞洲戰場的主力,在我們印象中是個好戰的國家。書中如下闡釋,只要每個國家擁有絕對的主權,世界就會動亂不斷,因而日本需要通過戰鬥來建立一個等級體系,當然是在日本的領導之下。這也促成了日本戰鬥的主要原因。

電影以一場戰爭中同性之間的肉體關係作為開始,片子雖然帶著同性標籤,但基於當下所處年代,更像是戰爭讓每個處於戰爭中的人都失去了自我,從而「被迫變成同性」。

勞倫斯上校也是爪哇島上的俘虜之一,與北野武飾演的日方大原上士中士交好,面對這場「同性錯誤」時,大原上士刻意叫來勞倫斯來「見識」一下,劇中勞倫斯這個角色則充當第三視角,或者說是你我觀影者的視角,將日本如何糾正這所謂的錯誤,鮮血淋漓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處理這場問題中,大原上士仍以一種羞辱的態度對待「犯錯」的朝鮮士兵,揚言要對方再當著他的面侵犯荷蘭士兵,就準許他刨腹,自殺仿佛成了一種恩賜,他卻回過頭對勞倫斯說,連刨腹都沒看過怎麼算見過日本人呢。

一個近代日本人會對自己做的最極端的攻擊行為,就是自殺。基於他們的信念,一次處理得當的自殺可以洗刷他的汙名,重建人們的記憶。美國人則嚴厲譴責自殺,並把這種自我毀滅的行為視為一個人走投無路、向絕望屈服的表現;但日本人尊崇自殺,認為它是有意義但光榮之舉。在某些情況下,自殺是履行對名聲的義理、最令人尊重的方案。

審判中,日方不斷詢問大衛·鮑伊飾演的英軍少校傑克的姓名,傑克一臉不耐煩的說以我目前的境遇何必使用假名,日方說在戰爭中日本士兵被俘後都會使用假名,然後他會因為不堪受辱而選擇死亡。

這是劇中第又一次產生文化差異的地方。在日本被俘等於屈辱,每一個士兵都被灌輸了不投降政策,在北緬戰爭中,被俘和戰死的比例高達1:120;在西方軍隊中,投降和戰死的比例通常在4:1。

所以在日本人眼中,那些被俘虜的外國人,光是「投降」這個舉動就已經夠丟人了,戰俘和「廢物」沒有什麼區別,哪怕沒有受傷,也沒有疾病,也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許多美國人回憶說在俘虜營中發出笑聲是很危險的。這個舉動會激怒看守,因為日本人不能忍受本應感到恥辱的美國人竟然毫無自知之明。

而西方軍隊即便投降了,他們依然視自己為關榮的軍人。對傑克來說,長官淪為階下囚並不好受,面對牆壁一人分飾兩角的自問自答,以士兵的口吻向長官問好,哪怕淪落至此仍然在保有自己身為長官的尊嚴。

在審判過程中,坂本龍一飾演的世野井上尉說應按照戰俘身份對待傑克,此處源於日內瓦公約,並由此看出世野井的對傑克的照顧,區別於其他審判官員。

但當看到士兵沒有遵從命令毆打俘虜時,即便紳士如世野井,也狠狠的懲罰了士兵。這便是日本根深蒂固的等級秩序。日本人對秩序等級的依賴,和美國人對平等自由的信仰,就如同南北兩極,差異巨大。這種對秩序的信奉奠定了他們和同胞以及和政權之間的關係。

影片中世野井赤裸雙足在清晨練習劍道,日本武士的佩刀,象徵著道德品行,練習劍道除強健身體外更在於增強面對痛苦的忍耐力。日本甚至東亞對精神力,似乎有種崇高的景仰。物質會隨時間而磨滅,精神則永世長存。日本政府甚至在民間推行,精神克服物質條件這一信條。在工廠連續工作十二個小時並經歷通宵達旦的轟炸恐懼後,日本政府對民眾說:「我們的身體越沉重,我們的意志、精神就能越超越它。」

每個人可能都會被一些「意外」影響,而對世野井上尉影響最大的就是傑克,這點也被其他人看在眼裡,為了防止他的改變,手下勤務員不惜違背軍令,私自刺殺傑克。

勞倫斯對世野井說你要用我的死來維持你的秩序感,哪怕我是被冤枉的。世野井說你終於明白了,你是為我而死。這裡體現了對日本人來說很重要的義理,包括:遵守所有與「恰當地位」相對應的煩瑣禮儀;顯示對痛苦的堅忍;在專業技能和手藝上維護自己的聲譽;等等。所以只要一個人在遵守義理等前提下,洗刷他人對自己的污衊,他就沒有犯罪。大概連世野井也受不了自己的變化,想要掙脫這不符合他身份的意外情感。

勞倫斯:「他們是一個焦慮的民族。作為個人的時候他們什麼也做不了,所以他們選擇瘋狂,集體瘋狂。「

參與戰爭的理由有很多種,傑克為了逃避面對曾經對弟弟的背叛,選擇了主動參與戰爭;而聖誕節當晚,從大原上士傻笑的臉上看到了他對家鄉的思念,戰爭讓人背井離鄉。他笑著說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將這份節日的喜悅與戰爭中的飽受創傷的人們共同分享,並私自釋放了本要處死的勞倫斯他們。這種本不該出現的違背階級的行為,讓這個焦慮的民族多了一絲柔情。就像事後世野井遞給大原上士的菸捲上的菊花,除了如刀般剛強,也如菊花般溫和。

傳說中的名場面世紀之吻,也不過是一場救贖。傑克犧牲了自己換回了希克斯利上尉的生命,他深知如果沒有自己,他俘虜隊長的地位也不會受到威脅。而他不過是利用了世野井對自己曖昧不明的情感做籌碼,拼死救下希克斯利,最後死在懷念弟弟的歌聲中,完成對希克斯利的拯救和對自己的救贖。

1946年,四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切反轉,勞倫斯看著成為俘虜的大原上士,兩人懷念起當年那個聖誕節,勞倫斯說你當時喝醉了,大原上士說那我可以一直醉下去嗎。沒有人是一心向死的,就像沒有人願意身處戰爭中,大原上士眼含熱淚,坦然面對自己的即將到來的死亡,看著勞倫斯的背影,重回多年前的那晚聖誕節:「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戰爭結束」。

公眾號:阿呆的興趣小組

分享有趣的影視動畫,歡迎大家來玩👏

相關焦點

  • 百看不厭《戰場上快樂的聖誕》
    大約十年前第一次看《戰場上快樂的聖誕》時,根本不知道David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Lawrence. Merry Christmas!
    今年聖誕的夜晚,月色如銀,就像曾經灑在Jack金色頭髮上的婆娑月影,就像夏目漱石對愛人的的表白:「今夜月色真美。」世野井在幽藍空明的月光下割下Jack的一綹頭髮,於此,陰陽兩隔。世野井試著證明他毋庸置疑的信仰,皇軍至的高無上溶於血骨中,無可非議的軍國主義思想埋於靈魂間,俘虜是敵人,愛,無可希冀,因為感情不允許存在。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比起英文,感覺日文翻譯過來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這個名字更浪漫。殘酷的二戰,由外貌到信仰都迥然不同的日本軍官和歐洲戰俘,在被硝煙覆蓋的小島上,他們一起度過了快樂的聖誕節。對於勞倫斯和傑克來說,聖誕禮物是原中士給他們的自由;對原中士來說,他給了自己片刻溫暖的人性,釋放了兩位英國俘虜,這是他最好的禮物。那天晚上,平日裡殘暴的日本中士舉起酒杯,毫無顧忌的笑著祝兩個戰俘聖誕快樂。那晚是日本和英國文化的碰撞,和以往不同,他們好像終於能互相理解,雖然傑克出門時說原是個瘋子,原也如俘虜營長所說「醉的像個蠑螈」。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武士的榮譽感和愛情
    《戰場上的聖誕快樂》,四點五顆星。北野武因為這個電影獲得了最佳男配,名至實歸。這個電影兩大記憶點,日本武士軍官和英國戰士的含蓄克制的愛情,還有大原上士兩次說「聖誕快樂」時臉上純淨可愛的笑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中國人最熟悉不過。抗戰可能是廣電最好過審的題材了,於是我們見多了日本的軍人,各式各樣的,在這裡面武士道精神就是反派的核心。
  • 萬清放映|《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本周五下午四點三十萬能青年影院將免費播放《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是日本知名導演大島渚導演的影片,大島渚已於2013年逝世於1983年首映於坎城電影節,由大衛鮑伊、坂本龍一、湯姆·康蒂以及北野武主演,這是一部影迷與樂迷都不該錯過的影片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救贖之吻
    由我選擇,之前想看但是怕自己心情不夠寧靜,破壞了這部電影。所以選擇約好同一個時間點看,然後討論,這樣會比較認真觀看,討論起來也會有更多想法。果然,討論過程中互相都有很多新的見解,對這部電影的解讀也可以更全面了。寫在自一周後延遲想要記錄下來的我。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迷妹舔顏聖片
    喔對不起,上錯圖了,是這樣的好了,就算這部片是聊天嗑瓜子有這三個人我也願意看了。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大島渚,很久之前我看過一部無比硬核的情色片《感官世界》,震驚之餘記住了這個導演,再次在《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演職員表看到導演是大島渚時非常吃驚,這才知道他不是專職拍情色片的(霧)。話說回來,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是Merry Christmas,Mr. Lawrence,配樂就是坂本龍一舉世聞名他本人已經彈膩了的同名曲。
  • 戰爭|《戰場上的聖誕快樂》
    2020年3.22 成都 天氣 晴 《戰場上的聖誕快樂》個人覺得這是這部電影裡最經典的一個鏡頭了我選擇把它放在文章的開頭電影裡日本陸軍大尉的部下:原(北野武飾)本是一個強調武士道的悍匪之徒,在聖誕節前夜釋放了被關禁閉的勞倫斯和傑克,以此作為「聖誕禮物」。這是一部以二戰背景來講述同性之愛的電影。
  • 分享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奧利奧觀影團 我的精神園地寫在前面本期奧利奧觀影團給大家帶來的是日本導演大島渚的代表作《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戰場上的快樂聖誕),豆瓣評分高達8.8分,主演是坂本龍一和大衛·鮑伊,可以說是顛倒眾生的視覺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Mr.Lawrence
    《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是日本導演大島渚執導於1983年上映的作品,是一部殘酷而又動人的同性戰爭題材電影。該片根據小說《種子與播種者》改編而成,獲得第36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這部影片給我的感覺是驚豔的:驚豔的配樂,驚豔的選角,驚豔的劇本。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一部非典型性的聖誕電影
    大島渚也是如此,基本上人們一提起他就想到《感官王國》,但其實在《感官王國》之後,大島渚依然導演了諸多優秀的影片,《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便是其中之一,改編自英國作家勞倫斯的小說《種子與播種者》。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在1942年的爪哇島的日軍戰俘營,陸軍大尉與野井和原上士共同看守此處,在一次審判英軍戰俘傑克時,與野井對傑克動了心,兩人徘徊在國家恩怨與個人情感中。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聖誕快樂
    還有希利亞斯的貼面吻,落在希利亞斯臉頰上的白蛾,大原上士喝醉的聖誕快樂。我很喜歡勞倫斯的視角,是一種娓娓道來的平和感。在大家都浮躁的兵荒馬亂年代,這份平和尤為珍貴。信仰勞倫斯說日本是個焦慮的團體性的民族,所以他不憎惡任何作為個體的日本人民。
  • 「八紘一宇」的反叛者——《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看大島渚
    (影片中多次出現八紘一宇 )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中有這樣一幕——在肅穆莊嚴的審訊室裡(《感官世界》中的阿部定與石田吉藏)大抵,從《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開始,後期的大島渚開始呈現一幅克制,收斂的姿態,甚至著手於紀錄片拍攝《京都,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肉體和精神的較量
    《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可能是史上最有名的同性戀的電影了,但是我覺得這個片如果不當成同性戀看也完全可以,它其實討論的是肉體和精神的問題,是大島渚對日本文化的切腹式慘烈剖析。作為亞洲人我喜歡這個片遠勝過類似探討民族性的《桂河大橋》,很有興趣知道西方的觀眾能不能看得懂大島渚這個片,能看懂幾成。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聖誕快樂,希望你懂那些隱忍的情緒
    每當入秋、天氣冷下來,從套上外套開始,我便是開始我這一年對聖誕節的期待。並不是有什麼宗教信仰,大概只是聖誕的氣候背景令一切都珍貴起來。白雪壓下塵埃、溫暖變得喜人、擁抱讓人平靜……聖誕讓人際溫存,把急促的年底鬆弛。 電影的背景是二戰時期的爪哇,炎熱、黏膩從角色衣襟的汗漬中輸出。
  • 「八紘一宇」的反叛者——從《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看大島渚
    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中有這樣一幕——在肅穆莊嚴的審訊室裡,軍官世野井靜坐在椅子上,他神情嚴肅憤怒,一聲不吭的看著自己愛慕著的英國俘虜,就在下一秒他即將失去自己的理智。而那在牆上掛著「八紘一宇」的題字,卻佔了電影畫幅的三分之一的大小——毫不吝嗇的說,這應該是全片最諷刺的鏡頭了。
  • 《奏鳴曲》北野武的菊與刀
          北野武在出演大島渚的電影《戰場上的聖誕快樂》之前演過其他電影,但這部卻是他的真正入行作品,這部沒有出現一個女演員的電影獲得過金棕櫚獎提名,北野武在其中飾演一名深受軍國主義折磨而陰沉暴戾的日軍上士,因在平安夜時多喝了點酒,展露出壓抑良久的人性,說出了那句赫赫有名的對白:「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本片配樂足夠讓它成為經典
    戰爭下熱帶叢林,茂盛卻荒蕪,潮溼也冷寂,悶熱的空氣和嚴酷的管理壓榨著被俘英軍殘存的人性…這裡是1942年,日軍在亞洲各戰場上所向披靡,然而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短短三年以後局面將會發生逆轉,對於英軍來說仍是看不到盡頭的昏暗……上帝,是他們的精神支柱;生存,是他們的人生信條。本片有兩條故事線,明線是世野井和傑克,暗線是原上士和勞倫斯。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遲來的補影,全能的教授
    很久之前偶然的第一次聽到,我就喜歡上了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這首曲子,當時我不知道他是本片的配樂,也不知道他是坂本龍一作曲。後來當我得知曲子的名之後,就查到了本片,一看年份,1983,就覺得很有意思了,一般的藝術能活幾年,只有經典中的經典,才能流傳。
  •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哀而不傷
    電影的畫面很老舊,戰場的背景以及一開始原的許多反應,都顯得很不搭調,但是看到最後,這確實是一部流淌著情感的,溫和的,哀而不傷的作品。影片最開始的部分,是勞倫斯被迫觀看朝鮮士兵被處置,第一次處置盡顯野蠻,第二次又是無比認真的切腹自盡過程,以至於本片有點反日的、講述文化差異的意思。然而影片並不真的在講差異,而是用了很多很多的筆墨,描述被文化壓抑著的角色們,內心深處擁有的相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