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指定倖存者》,美國人盛氣凌人,韓國人沉默寡言!

2020-12-25 陸芊芊

"平行宇宙"既是個科學理論,也是熱門的戲劇題材,經常用來比對同一主人翁置身於不同"宇宙"、"時空"裡的迥異人生與奇特際遇。現實裡,如果真發生類似情事,該是十分有趣的話題。

2016 年的美劇《指定倖存者》,與2019 年根據相同題材翻拍的韓劇《60天,指定倖存者》,透過戲劇反映兩國文化趨向,則頗似"劇外版的平行宇宙",或可提供我們一個有趣對照,比較東、西文化,以及韓、美兩國,對英雄、領導人的不同認定和期待。

在此先簡述一下美、韓兩劇"共同"的劇情大要:儘管地域、國勢不同,這兩部政治劇集同以慘絕人寰的重大國家災難開始——在總統發表國情諮文的場合,國會大樓突遭恐攻、溘然崩塌。罹難者除了總統本人,還有全體內閣官員、以及參眾兩院所有國會議員,逾千名各界精英共赴黃泉。

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根據法律,唯一一位因故未能與會而倖存的內閣閣員必須立即就職、擔任代理總統,扛起帶領國家渡過難關的重責大任,他就是所謂的"指定倖存者"。

這位原本相對冷門、排名末座的內閣閣員,在美劇裡為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科克曼,在韓劇則為環境部部長樸武振。前者原為專業建築師、後者出身大學教授,兩人都帶著濃濃的學者氣息,質樸坦誠、沒有心機。

這樣的政治素人,如何在風雨飄搖的危船上,應對爾虞我詐的國際強權、虎視眈眈的政黨對手與疑慮恐懼的幕僚團隊;在煙硝、屍塊、廢墟與兇手不明、漫天謠言裡梳理頭緒、殺出血路?

01東西方主流文化下,政治人物"表現出"的顯著差異

肇因於環境需求、主流政治文化不同,兩人的應對分歧,在開場後不久就明白顯現:

同樣在驚惶失措、不知所以的情況下接受大位,進入軍事戰情室,直面聲勢凌人的軍方將領;因為壓力導致腸胃反絞、退避洗手間狼狽嘔吐,尷尬地聽聞隔室素未謀面的新聞官,單憑履歷就對自己無情批評。

出了洗手間,照面那位魯莽部屬後,韓國樸武振的反應是自反而餒、思索可有辭職空間?美國科克曼卻當場下令:"我是當前國家僅有的選擇,而你還有52分鐘為我擬好一篇講稿、說服美國民眾何以這是好事!"

美、韓劇組刻意安排的這一幕,一開始就顯明兩國文化差異:美國崇拜強者,不管私下有多戰兢、狼狽,面對公眾、部屬,你只能堅定果決、胸有成竹;韓國則多了包容,只要證明結果可行,他們不介意領導者"看起來"不像領導者,願意給他更多理解與空間。

02面對假想敵挑釁,展現的"態度"亦不同

回到戰情室,面對敵國挑釁,以及執意開啟戰端的軍方將領,兩人開始遂行不同因應策略、展現迥異領導風格:

美國科克曼面對的是伊朗戰艦趁機進入號稱"中東咽喉"的荷姆茲海峽,或恐危及石油等全球戰略物資供應;韓國樸武振則面對北韓潛艦鬼祟南移,懷疑會否發起二輪攻擊?

前者"當機立斷",一邊同意軍方派遣美國戰機起飛備戰,同時召見伊朗大使,不顧其搪塞否認,威脅若不撤艦,將予立即擊沉。其態度直接、手法明快,像極了"大美國"的總統的作風。

後者則發揮科學家"實事求是"的本能,在獨自搜集所有跡證後,力排眾議,研判潛艦或因故障漂流而非伺機埋伏,因而沉著等待北韓回應,最後也順利化解危機——儘管眼光獨到,但似乎談不上"領導統御"。

經此首役,科克曼開始展現領導魄力,捭闔縱橫、協調折衝,逐步贏得團隊敬重、政敵信服;樸武振則維持一貫學者氣質——寡言深思、謀定而後動,因而仍不時遭受幕僚質疑、政敵蔑視。

03領導風格不同,命運亦不同:是否暗示某種反思?

仿若平行宇宙,臨危受命的兩人接下來同步經歷了一觸即發的戰爭威脅、跋扈將領專擅自主、投機政客挑起種族紛爭、挑選副手所託非人、陳年往事引發家庭紛擾等紛至沓來、未曾稍歇的內外挑戰。

但儘管同樣焦頭爛額,科克曼至少還有一個凝聚對外的白宮團隊;樸武振則一直顯得人單勢孤,必須不斷在青瓦臺眾人的私心算計與質疑眼光裡披荊斬棘、匍匐前進。好在得道者多助,樸的堅持、正直、真誠、善良,最終感動了政敵與近身幕僚,傾心助他完成使命。

但兩人的在劇中的"結局",卻有顯著差異:不愛權勢的樸武振在代理總統60天、經過一季16集努力後"解甲歸田、回歸校園";漸入佳境但變得複雜的科克曼則持續奮戰,歷經三季53集,最後"參選扶正"。

同處儒家文化圈,自幼經常被教育、薰陶要"富貴不淫"、"高風亮節"、"功成不居"的我們這代人,對於樸武振的處世為人、不戀棧"權位"、最後慨然求去,很容易打從心裡認同、欽服。

令人好奇的,韓國作為全世界"最有"儒家精神的國家,是韓劇刻意改編、打造如此一個人格典型,是否為了投民所好,讓一貫自詡為"儒家傳人"的韓國民眾,真誠愛戴?

他們嚴選主題後,花費數年改編美劇,刻意仿效、複製類似的國內政局、國際情勢、主要人物,卻摒棄雄才大略、美國觀眾認可的科克曼總統形象,執意端出一個性情、風格南轅北轍的領導人——目的除了增添戲劇張力外,可否視為一扇窗、一塊切片,藉以窺探、反思這個受中華文化極深、自傲為"儒家傳人"的東方古國,骨子裡理想的英雄典型?

相比之下,一個沉默謙遜、不具群眾魅力的總統,儘管才德兼備、正直不屈,因為違逆傳統英雄形象,大概很難獲得美國大眾青睞。

事後諸葛,從《60天,指定倖存者》一路長紅,最後一集,甚至以超過6% 的收視率,榮膺全國收視冠軍來看,韓國民眾顯然是買單的。

更令人好奇的是,如此一個不識時務、不食煙火、"今之古人"的領導形象,如果放到美國,或者大多數的西方國家,不知還能否服眾,一樣受觀眾歡迎?

相關焦點

  • 韓劇《60日,指定倖存者》
    【60日,指定倖存者】導演: 柳鍾善編劇: 金泰姬主演: 池珍熙 / 李俊赫 / 許峻豪 / 姜漢娜 / 裴宗玉jtbc在今年7月1日開播的劇集《60日,指定倖存者》同樣是一部翻拍作品,憑藉著高質量的製作水準在豆瓣保持著8.4分的高分,甚至超過了原版美劇《指定倖存者》的評分。韓劇並不缺乏以「政治」為核心主題的好作品,韓國人在揭露其公檢法機關的黑暗上是一點兒都沒含糊過。
  • 【20150413 橙周刊周一季·環球】揭秘美國的「指定倖存者」 成為...
    裡德向美國公共廣播電臺(NPR)解釋說。    根據他的諫言,每年國情諮文演講前,美國總統都會指定一名內閣成員公然「翹班」,並在特工保護下藏在秘密地點,成為危機發生時的幸運兒。一旦發生不測,他將成為領袖,繼續掌管國家;上任頭一天,他要做的決策包括是否對襲擊者進行核報復。    一些擔任過「指定倖存者」、仍然健在的人告訴NPR,他們會被塞入飛機,送到秘密地點。
  • 觀《指定倖存者》有感
    總統及在他以上所有擁有總統繼任權的人都死了。指定倖存者是冷戰期間因為擔心總統等高級領導人遭遇核打擊而設置的。最初,只有有資格接任總統的內閣成員(即35歲以上且出生於美國並在美國生活14年以上的美國公民)才可以成為指定倖存者。
  • 「指定倖存者」:總統大權在手僅一天
    每年的國情諮文演講,是美國政壇大腕們集體露臉的機會。然而,機敏的人可能會注意到,在眾多達官顯貴的名單中,總有至少一名內閣成員「神秘缺席」。當有人詢問老布希時代的退伍軍人事務部長愛德華·德文斯基為何缺席1990年國情諮文演講時,德文斯基表示,那天,他被送到華盛頓之外當「替補總統」——學名「指定倖存者」。
  • 下飯神劇《指定倖存者》完結,期待第四季
    《指定倖存者》第四季會不會播出?如果會的話,會在什麼時候播出?在陰謀驚悚劇《指定倖存者》中,基弗·薩瑟蘭飾演總統內閣成員湯姆·柯克曼,在一場重大襲擊後,他突然成為了美國的總統。《指定倖存者》第一季於2016年9月在ABC首播,第二季於一年後首播,共22集。
  • 人人都該懂的「指定倖存者」機制
    該劇講述了美國內閣一位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Tom Kirkman突然在一次恐怖襲擊(總統與其他內閣成員及國會成員全部遇難)後依據指定倖存制度成為總統的故事。很緊張,也很有意思。事實證明,陰謀集團之所以特意想方設法讓他成為指定倖存者,就是因為他無黨派,而且看上去是最不適合成為總統的人,也便於他們接下來繼續自己的陰謀。只不過,男主讓他們意外了。
  • 【新劇推薦】《指定倖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
    They are known as the Designated Survivor他們被叫做「指定倖存者「。美國總統每年到國會對參眾兩院發表國情諮文演說(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時,副總統、兩院領袖和內閣部長都會到場。按照慣例,屆時一定會有一位內閣部長缺席,留守在某個沒有透露的安全地點,以防萬一。這就是「指定倖存者」制度。        美劇《指定倖存者》用這項鮮為人知的政治制度作為核心設定。
  • 美劇《指定倖存者》:政治驚悚劇的迷局
    《指定倖存者》預告「保護美國總統最得力的那個人突然成為總統」,可是誰來保護他呢?主演了美劇《24小時》八部半的基弗·薩瑟蘭,這一次不再是「小強」(傑克·鮑爾),而是即將被迫辭職的住屋及城市發展部長湯姆·柯克曼,就在他要去海外擔任閒職時「順便」做了「指定倖存者」,從此他的人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國會發生不明爆炸,他的高階同事們全部喪生,「小強」成了總統。
  • 推薦一部美劇《指定倖存者》
    和《紙牌屋》一樣,這是一部政治陰謀劇,所謂「指定倖存者」,就是美國總統、副總統、國會領袖及內閣成員如果需要聚集在同一處時,一定要故意安排一名內閣成員缺席,避免出現意外事故後被一鍋端。這名故意缺席的內閣成員就是designated survivor(指定倖存者),由他來擔任總統的繼任者。
  • 美劇推薦——《指定倖存者》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美劇《指定倖存者》。上周的美國大選看得連我這個對政治莫不關心的吃瓜群眾都覺得美國政治好有趣啊。
  • 《60天,指定倖存者》比原版美劇還要精彩的翻拍韓劇!
    《60天,指定倖存者》講述總統國政演說當天發生恐怖攻擊,總統及眾多內閣成員不幸喪命,繼承順位排行第12位的環境部長官樸武振(池珍熙飾),代行總統職權60天,在各種陰謀中保護家人和國家的故事。海報中皆有男主池珍熙的身影,而在他身邊的人也分成了兩批人馬。
  • 《60天,指定倖存者》超越原版的韓版「指定倖存者」:內憂外患、陰謀權鬥以及一個總統的養成
    韓劇《60天,指定倖存者》,翻拍自美劇《指定倖存者》,講述了當總統和幾乎所有政府高官都死於爆炸襲擊後,唯一倖存的內閣官員成為代理總統,穩定政局、追查真兇的故事。原版美劇雖然也有創意,但隨著展開以及從整體而言,強調的恐襲懸念以及白宮政治風雲這些內容其實也不算新鮮,跟諸多珠玉相比沒有特別的優勢。
  • 《指定倖存者》不是另一部《紙牌屋》,而是美版《甄嬛傳》
    另外一點不可否認,「鮑小強」此次飾演的角色,從廣義上說,屬於華盛頓政治圈的局外人,突然搖身一變成總統,這與現實中,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樣,讓人不禁產生好奇,他將如何打破華盛頓的固有遊戲規則,如何在「紙牌屋」式的陰謀詭計、相互掣肘中存活下來。
  • 美國總統如果有意外誰來繼任?「指定倖存者」到底有多少秘密?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本期導讀美國總統一旦發生意外,有完備的繼任體系。甚至為政府「團滅」的災難性結果,設計了「指定倖存者」制度。第12任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05 指定倖存者制度 防止領導一鍋端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棣文曾經多次承擔這個叫做「指定倖存者」。這就是我們今天開頭埋的一個扣,美國政府「指定倖存者」制度是怎麼回事?
  • 基弗·薩瑟蘭的「指定倖存者」在ABC取消後可能被Netflix拯救
    指定倖存者是一部ABC劇集基弗薩瑟蘭湯姆·柯克曼是美國政府的一名較低級別的內閣成員,在國情諮文期間,在美國國會大廈遭受災難性襲擊後,他突然被任命為美國總統。有了新的職責,他必須防止國家和他自己的家庭解體,同時在高度動蕩的政治舞臺上航行,並領導尋找應對襲擊負責的人。
  • 【美劇】【劇情 / 懸疑】指定倖存者 第1-2季
    指定倖存者 第1-2季 Designated Survivor Season 1-2導演: 保羅·麥奎根編劇: 大衛·古根海姆主演: 基弗·薩瑟蘭 / 娜塔莎·麥克艾霍恩 / 阿丹·IMDb連結: tt5296406《指定倖存者》是一部由ABC出品的驚悚類電視系列劇,由保羅·麥奎根、塞爾吉奧·米米卡-戈贊等執導,基弗·薩瑟蘭、娜塔莎·麥克艾霍恩、阿丹·坎託等主演。
  • 《60天,指定倖存者》
    《60天,指定倖存者》可以說是今年數一數二的政治懸疑題材劇,雖然是翻拍美國版,但是在故事背景,人物的塑造方面都成功的韓國化,一些經典的情節也保留下來。電視劇雖為虛構,但也沒有完全脫離現實。看這部劇真的可以感受到韓國總統是個高危職業,國內要防止軍政奪取,國外一方面要促進南北統一,一方面要防著小日本,還要在美國爸爸面前夾著尾巴做事,現實中韓國到現在仍沒有跟美國拿回戰時作戰指揮權。主演配角全程演技在線,特別是演員孫錫久,感覺以後肯定會大紅,車室長這個角色算是難度很大的,但是孫錫久在表情動作,臺詞語氣方面把控很出色,使「車室長」這個角色成為劇裡一大亮點。看完這部劇感覺學到很多政治思想。
  • 指定倖存者 | 別慌,你們都玩兒完了還有我
    指定倖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 本劇講述了美國內閣一名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湯姆·柯克曼突然在一次恐怖襲擊後被成為了總統的故事。是ABC出品的驚悚類電視系列劇,已續訂第二季。豆瓣和IMDb評分均高達8.0分。
  • 《60天,指定倖存者》時機真巧
    時機巧合(也可能故意的[捂臉]),7月1日TVN開播美劇翻拍劇《指定倖存者》,第一集就把美韓聯盟諷刺了遍,美國談判代表拍著桌子聒噪大喊「我們代表自由而來」,劇中那位南韓總統支持率只有個位數、搞經濟不在行,卻拿朝半島統一做政治籌碼(真的不是在諷刺文在寅麼[捂臉])。現實時局下放這樣的片子,TVN你真的好敢啊[捂臉]。
  • 日本也有了「指定倖存者」,這些「接班人」都是怎麼來的?
    不過還好,在確診之前,詹森已經定了「指定倖存者」方案,選好了「接班人」——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他也將繼續推動英國戰勝新冠病毒的計劃。而現在,日本版的「指定倖存者」方案也出爐了。4月7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透露了自己的「接班人」——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事實上,早在3月31號,安倍晉三和麻生太郎就已經不再同席開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