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閃卡提升智力的雷區,我們一起來避一避!

2021-03-04 爸媽頻道

昨天我整理了一堆家裡的卡片,從果果幾個月大時用的黑白卡到英語啟蒙的各類卡片,

然後將這些卡片寄給家裡的一個親戚,她家娃不到一歲,正在找各類卡片產品。

電話裡,親戚滔滔不絕,

她說,我給你講奧,我準備去給毛豆報個開發大腦的班,他們也是用的閃卡,說是早教利器,能開發大腦,培養天才寶寶。。。。

果然,少有媽媽在娃一歲之前能逃得過閃卡的誘惑,今天這一篇,我們就來聊一聊【閃卡】,究竟是真的有神奇作用還是智商稅呢

閃卡(Flash Cards),最早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美國格連·杜曼(GLENN DOMAN)發明的一種視覺刺激卡片,最初的臨床是用來改善和加速大腦受損兒童的身心發展

我研究了杜曼的官網以及他的幾本著作,關於閃卡的基本信息如下:

閃卡最初是從數字點數開始的

在杜曼的研究中,他覺得每個剛出生的孩子都有極大的天賦,都應該從出生就開始學習,

他的閃卡教學年齡也是基於此:越早越好,從3個月就可以開始,

杜曼的文中寫到數字閃卡的應用時這樣講,

當孩子看下方點數的時候,

他們是可以直接看到數字的,而不是像我們成年人一樣,最先看到並且非常依賴數字符號, 

於是他建議父母使用帶有紅點,圖片和文字的認知卡,

用這些卡片在孩子眼前迅速閃過,一天進行多次,並且數量的卡片逐漸增加。

這樣長久堅持,對孩子的智力和大腦開發,有很大的益處。

在他的書中,他對閃卡的閃過速度是這樣解釋的,

嬰兒學習內容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閃卡刷的太慢,嬰兒會表現出不耐煩,進而失去興趣,所以閃卡的閃過速度很重要。

同時他提出了應用閃卡時的幾個附加條件:

杜曼提出這套理論之後,引起了不同觀點的討論,

支持者自然不必說,他們以左右腦思維訓練為出發點,認為大腦有90%待開發,而六歲前是右腦最活躍的階段,所以要儘早對孩子進行感官訓練,促進右腦開發。

不過,關於全腦開發的理論,質疑也是非常多的

而反對者的理由也極其充分, 因為閃卡最開始就是針對大腦受損的智障兒童設計的,用這種方法放在正常兒童身上進行「訓練」可能得不償失

而且閃卡一張不到一秒的快速閃動時,對孩子的視覺是否造成損傷,也未可知。

曾任馬塞諸薩大學和萊斯利大學教授、美國孤獨症研究所創辦人Kathleen Ann Quill在她的書中則寫到:

「數以千計的家庭在跟隨杜曼方法的過程中浪費著時間和精力」

「從業者從杜曼的偽科學的方法中學不到什麼,但是從他的市場影響策略中可以學到很多」,這個策略「瞄準了父母們的希望和幻想」


如果說杜曼學習法只是小範圍內的推廣,右腦開發和閃卡的廣泛流傳,源自一位叫七*真的日本人, 他出版了一系列關於右腦開發的書籍, 並且把他的理論和閃卡的作用推廣到亞洲的角角落落(但其學歷和資質,也飽受質疑

他的書和理論中,都是提倡和推崇右腦開發。 

但是這麼多年,右腦開發的理論也一直飽受批判, 多個學者在反覆的實驗中統一認可並且論證的是:

人的大腦有兩個腦半球,雖然各有所司,卻是相輔相成,正常人左右腦半球是聯結在一起,無論我們在做什麼,左右腦都會被用到,只有極少數的病患左右腦中間的聯結被剪開,

不可否認的是,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

但是並不存在,只用半邊腦的理論。 

但這似乎並不影響右腦開發的火熱以及閃卡的全方位應用,閃卡也從初級的點數,逐漸發展為了量子波動速讀、蒙眼識字、照相記憶、第六感、超強計算能力。。。

 

量子波動速讀在搜狗百科中,也被定性為騙人的把戲和鬧劇

我們接下來聊聊閃卡本身,

閃卡作為一種卡片,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值得我們存疑和思考的是: 

速閃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我把文中知識點從正反面來總結,給大家思考和參考: 

一: 速閃確實能夠讓孩子短期內達到記憶的目的, 

但是速閃知識量之大,複習有難度,但是知識長時間不複習會不會又會忘得一乾二淨? 

二:速閃記住的大量的字和字形, 

但是閱讀的基石是理解,想像和興趣,不理解文字背後的含義,速閃的意義又到底有多大? 

三: 在家/機構運用閃卡教學,是父母樂在其中,還是孩子樂在其中?

速閃是由成人操控在閃,掌控權不在孩子,孩子如果不能從中得到真正的樂趣,只是被動接受,這對學齡前的娃來說,算不算掉進了焦慮的陷阱? 

四: 假設閃卡和右腦開發的益處是有的,比如杜曼一開始提倡的圓點卡和使用方法,並非全無道理, 一無是處,

但是在焦慮的大背景下,我們父母,亦或是機構,有幾個能完全正確使用它? 

我在查找杜曼的閃卡資料時,發現杜曼學習法使用手冊中附加條件特別多,如果使用不當,如果它變成了急功近利的表演,或者拔苗助長的手段,

咱們當初的初衷,就完全變味了。

寫到最後,竟然不知道如何下筆結尾了,

一個事物的蓬勃發展,除了他們極其厲害的營銷手段社會的焦慮,是否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孩子的養育,是順應自然的生長,在自然的生長中,我們是施肥者,不是拔苗助長者。 

而施什麼肥,在什麼時候施肥,量的把控,則需要我們終身學習。 

那麼不妨,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吧!~

參考文獻:

rightbraineducationlibrary

百度百科,搜狗百科

人類潛能開發研究所.維基百科詞條

① 雖然最近公眾號又改版,但好內容值得被看到,大家多多星標,轉發你的每一個點擊,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 如需進英語啟蒙交流群,請微信果媽(gymmb8), 備註「公眾號進群」。 ② 我們往期所有乾貨,大家在公眾號後臺回覆:乾貨 即可獲取。

相關焦點

  • 閃卡提升孩子的智力就是一場騙局
    很多機構打著閃卡可以提高智力的幌子,吸引怕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購買,一套閃卡的價格貴的離譜,但其作用,普通認知卡完全可以達到,甚至會比那做的很好。寶寶的第一套啟蒙讀物用認知卡是沒錯的,但真沒必要花那麼多錢去買死貴死貴的閃卡。2010年美國兒科學會再一次重申杜曼的方法在科學上沒有依據。
  • 老人家說:在家不避父母,出嫁不避丈夫,老祖宗的智慧
    祖先從生活中領略出很多為人之道的真理,他們用文字的形式留給後輩子孫眾多教誨,每一個俗語都代表著一段故事,如《智囊全集》中豐富多彩的名人名事,都有其深意。古人的大智慧往往都源自於生活中的瑣事和困難阻礙,每一段人生經歷都給後人留下了訓誡,下面就來看看老人家說的"在家不避父母,出嫁不避丈夫"是什麼意思?
  • 成長總是辛酸的,可卻也是我們避無可避的
    這個世界車水馬龍,那我們就好好的,手牽著手的一起走下去吧!遵從本心,向愛而行,為每一個當下每一個更優秀的自己而拼盡全力。大家好,我是輕描淡寫Hxh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過往的,經歷著的,或是未知的,每一次經歷都是寶貴的,我們都是在不停的成長,從稚嫩到成熟。
  • Kio:生活手記——避無可避的速食文化
    有次在臺北711,和洪鑫誠一起想要用硬幣支付,兩人在收銀臺終於數清楚數十元臺幣遞給收銀員的時候,收銀員友好地說:慢慢來,不著急喔!期間我非常擔心後面排隊的人們有任何不耐煩,結果沒有。出門我向友人感慨,這要是在香港,店員肯定高喊下一位了。確實,在臺北,腳步都可以跟著放慢起來。只要一回到香港機場,從踏出閘口的那一刻起我都會不知不覺加快腳步。
  • 鬼月之避鬼十法
    成為了小心謹慎者的問題,具體採取什麼方法可以避鬼?錢經萬人手,自身陽氣重,所以一些流通百年以上的銅錢便帶著很強的陽性,我們知道大陽克陰,陽氣重的地方和人,鬼是不敢輕易靠近的,但這裡大家要注意,一定要用銅錢,因為鐵器不通陰陽,不會聚集陽氣,所以古代的鐵幣或是現代的硬幣都很難達到聚陽避鬼的效果
  • 陽春三月,薄霧渺渺,我們心中的白月光 藍湛的避塵與抹額
    現在我們就來聊一聊,{魔道祖師}裡面的前世今生。現在的好多網絡小說都是延時間的順序慢慢發展在,總體情節一環扣一環,帶給人們的順序性很強,不會突然就尷尬在不知是在講些什麼,雖然安全但也難脫同類衍生品過多的嫌疑,難以再升華。
  • 清平樂:少避長,弟避兄,還避賢,古代起名「規矩」為何那麼多?
    關於避諱一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殷商時期另一種則是西周。不論是哪個時代,都可以看出此事的受重視性。在集權制度逐漸完善的過程中,避諱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嚴格。1. 少避長諱,弟避兄諱「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還之侄」。
  • 《卜筮正宗》 避亂
    自持鬼墓,墳中不可潛藏;或值水神,舟內猶當仔細——官鬼墓庫之爻動來刑克或持世是也,凡遇此象,不可避於墳墓內;木鬼不可避於草叢中;水鬼不可避於舟船,金鬼不可避於寺觀,火鬼不可避於窯冶而已。子爻福德北宜行,午象官爻南勿往——官鬼所臨之方,乃寇出入之墟,宜避之;子孫所臨之地,乃賊不到之處,宜往之。
  • 魔道祖師:魔道中忘羨的武器,隨便不隨便,避塵不避塵!
    隨便劍還是避塵劍還是什麼?羨羨陳情笛有「鬼笛」之稱,可操控萬屍,一曲能使白骨生花。魏無羨貼身佩戴。但修鬼道不修仙,任千軍萬馬,十方惡霸,九州奇俠,高嶺之花,但凡化為一抔黃土,統統收歸旗下,為夷陵老祖所用,供其驅策。世人都知藍忘機拿著忘機琴問靈十三載,可又有誰知江橙拿著陳情尋了魏無羨十三年。不說其他的,這份兄弟情又有多少人能頂得住。
  • 驅邪避煞防身、釋放負面能量?有它就夠了
    在這種時刻,我們的整個能量都處在一種比較低迷、需要被保護的狀態裡。並且通常,越是療愈、修行的人,能量越是敏感,越需要去保護與覺察。於是,是否有一些方法,或者是物品,可以幫助我們釋放負面能量、隔絕負面磁場、保護我們的身心?
  • 「再愛孩子,也別親嘴」,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只是說說而已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只是說說而已"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作為一句俗語,很多人只是過去觀念,過時了,但父母在生活中沒有性別界限感,很可能會在無意中給孩子帶來一些危害,影響著孩子整個發育和成長的過程。那麼,性別界限感模糊會有怎樣的危害?
  • 文案學習有感:文案工作者要避的坑
    文案創作就像一場打怪升級的遊戲,每一個「關卡」的雷區截然不同,文案想要成功通關,就需要一份寫滿實用技巧的「攻略」,而這份攻略Lucky姐現在也在努力編撰,但在編撰過程中Lucky姐發現了我們創作的幾個坑,說與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成功跳躍!
  • 中國古代的名諱:王羲之不避「之」
    太平天國的避諱亂七八糟,上下級的避諱看官大小,但楊秀清就不避洪秀全的「秀」;李壽成偏偏把名字改成李秀成(一說洪賜的),以為王和王之間姓名衝突沒事,可靖王李開芳避翼王石達開改成李來芳……避諱改名不計其數。現在沒有皇帝了,倒是普通百姓還有信風水的,親戚之間講避諱常有改名的。
  •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避火丹
    「小畜生,你敢毀了老夫的打神石,也好,那就用這個銅鐘來抵債吧!」「嗚嗚嗚!」
  • 王一博用「避塵」給肖戰數衣服,動作被指太撩了
    王一博用「避塵」給肖戰數衣服,動作被指太撩了《陳情令》雖然已經播放完很長時間了,2019年的那個夏天已經離我們而去,不過在大家的心裡《陳情令》每一段時間都會被重新提起。就在最近他們之間的花絮重新更新了,網友們看到之後都紛紛調侃又是自己沒有見過的花絮,當時正在拍夜戲,王一博和肖戰他們正在整理服裝,不過大家卻看見王一博正在使用避塵給肖戰數穿的衣服的層數,而且一邊數另一邊兩個人都笑得特別開心,尤其是王一博的笑容和動作網友們都說實在是太撩了。
  • 魔道祖師番外劇透:你不了解的「香爐梗」和「非禮勿視的避塵篇」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動漫魔道祖師開篇第一話有一個場景,在雲深不知處一個房間的桌子上面放著一天子笑酒瓶,一把琴,琴的旁邊有一個冒著煙的香爐
  • 魔道祖師:忘羨番外篇 天天就是天天, 避塵洗乾淨還能用
    在雲深不知處一個房間的桌子上面放著一天子笑酒瓶,一把琴,琴的旁邊有一個冒著煙的香爐,看到這個香爐原著們沸騰了,懂的都是老司機。羨羨曾當著年幼的含光君的面,用避塵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可是讓藍湛綠了頭、紅了臉的。為此,「避塵梗」就揮之不去了。
  • 《演員請就位》預告,魔改《陳情令》引爭議,藍忘機用避塵捅魏嬰
    在一開始節目組公布導師陣容裡面有郭敬明的時候,網友就開始質疑,就以郭敬明的導演經驗,以及這些年導演的作品的水平來看,實在沒有資格和其他三位導演坐在一起。先不用說陳凱歌和李少紅這樣的知名導演了,就單說趙薇一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 比閃卡開發右腦更有效的方法在這裡,孩子6歲前不要錯過
    你家孩子玩過閃卡嗎?我家二寶上幼兒園前,我對閃卡的認知僅停留在知道而已。有一天,孩子的老師給我發來一段小視頻,視頻中老師拿著一疊精美的蔬果卡片,在我家二寶面前快速地翻閱,二寶對答如流,把每種蔬果的名字都記得清清楚楚。
  • 「女大不避父,兒大要避母」,字字在理,做父母的不妨多留意
    近年來,「巨嬰」一詞出現的頻率很高。這不是說嬰兒出生時個子很大,而是對「啃老族」的一種諷刺。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每天卻不務正業,遊手好閒不說,連吃喝拉撒睡都要父母來操心。在家是霸王,出門啥也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