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校園霸凌世界第一,現實比電影更可怕

2021-02-08 香港365天

「這世界上就兩種人,沒本事被欺負的人,和有本事的壞人。」

這是在六月份先行版預告片裡小北說的話,但在正片中並沒有放出來。

我想,這真實地說出了這個少年對世界的理解,和在校園中真實存在的「欺凌食物鏈」。

青春的校園生活本該是充滿燦爛的笑容、年輕的生命、美好的未來,但所有的一切正在被逐漸蔓延的校園欺凌蒙上了一層陰影。

2017年4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首份關於學生幸福感的報告,在受訪的70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15歲中學生的生活滿意度排名倒數第三,而本地出生的學生整體生活滿意度要顯著高於新移民學生。

另外香港校園欺凌的普遍程度很高,有32.3%的學生表示一個月內至少受到過一次不同形式的欺凌,還有26.1%的學生稱會不時被其他同學戲弄取笑。這兩項數據結果均在受訪國家/地區中排名第一

香港教育局發言人曾在2017年春季學期時指出,過去三個學年,香港每年約有120名中學生涉及校園欺凌個案。這還僅僅是被學校知曉,錄入統計的數據。

隨手搜索「香港校園欺凌」的新聞,你就會發現欺凌所跨越的年齡層和欺凌的方式都是廣泛而多樣的。

(圖片來源:《香港01》)

2017年4月,香港大學也被爆出「下體滴蠟」「下體鞭頭」事件。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何亮亮曾在採訪中指出,「香港高校中的霸凌行為很普遍,這在香港被看作是一種校園文化,主要來自英國公學的傳統,在西方大學裡,欺負新生是大學傳統的一部分。…… 雖然大家會批評這種行為,並且在法律上禁止這樣的行為,但短時間內它還是會繼續存在。」 

英文中還有特定的詞彙(Hazing)來代指這種新成員受欺凌的現象。

(圖片來源:Cosmopolitan)

除了大學校園,中小學校園中的欺凌現象也屢見不鮮。2019年初,位於馬鞍山的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發生了欺辱同學的事件。網上流傳的影片顯示,校內多名男生將一名男生困在椅子下做出欺負行為,包括對男生扭耳朵、腳踢和脫褲子等。8名涉事學生被拘捕後已獲得保釋。

 

(圖片來源:網絡)

《香港01》還曾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們進行過採訪,許多受到過欺凌的孩子們都表現出無力感,他們認為無法避免這樣的遭遇,只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自我安慰和化解。

(視頻來源:《香港01》)

近期社會事件使校園霸凌問題更令人感到擔憂。

在2019年8月臨近開學之時,有心懷不軌的暴徒曾通過社交媒體和短訊散布煽動性信息。他們公開部分警員子女的在校信息,照片和身份證號,並揚言要在開學後對其做出「不利舉動」。還有少數參與罷課示威的學生,在學校採用孤立、嘲諷等方式,對持不同意見的同學進行欺凌。

(香港教育局聲明,來源:《廣東新聞聯播》)

校園欺凌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不止是身體。欺凌的現象常被分為行為上的暴力間接的孤立、排擠

在學校時常遭受「冷暴力」的學生難以形成健全的自尊感和自信心,長期處於壓抑的環境中也很可能患上抑鬱症。更激烈的反應,則有可能像1999年震驚世界的美國校園槍擊案一樣,以暴制暴,同歸於盡。

這起轟動世界的槍擊案發生在1999年,在美國利託爾頓的科倫拜恩中學,兩名高中生舉起了半自動槍向學校的餐廳、圖書館、教室裡的學生和老師們進行瘋狂掃射。導致至少25人當場死亡,二十餘人受傷。兇手當場自殺,殺人動機無法清楚知曉,但據同學描述,兩人曾在學校受到欺凌和孤立,外加兩人對暴力電子遊戲的迷戀促成了壓抑情緒的最後爆發。

 (根據1999年槍擊事件改編的電影,《Elephant》2003)

無獨有偶,2007年美國維吉尼亞大學也發生了類似的慘劇。韓裔學生趙承熙用手槍殺死了學校裡32名學生並當場自殺。

他在最後留下的手寫信件中闡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這封信件未曾公開,但曾接觸這起案件的心理學家貝裡爾博士說,「雖然他不見得是一個精神病患者,但你可以明顯感覺到他的憤怒,那是一種被傷害、被排斥的感覺。可以看得出來,他多年累積的憤怒、不滿都徘徊在爆發的邊緣,隨時都會爆發。

 

(圖片來源:鳳凰網)

雖說我們生活在沒有槍枝的,相對安全的環境中,但校園欺凌背後積壓的負面情緒都很有可能造成最後意想不到的對自己、對他人的無盡傷害。

從「欺凌者」的角度來說,他們將難以具有同理心,並且逐漸認為這個世界理應以他們為中心,順遂他們的意志。走出校園後,他們將難以掌握和他人正常溝通的方式,並無法面對挫折。

教育機構,社會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圖片來源:新華網)

針對這樣的情況,「守護香港大聯盟」曾在八月底向全港中小學校長發出公開信,呼籲校長們加強學校管理,制止任何形式的校園欺凌行為,更表示不能讓「暴力政治」進入校園。

原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全國政協委員王惠貞、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楊耀忠、特區立法會議員張國鈞,以及黃大仙區議員譚美普等香港社會人士也發起了「校園欺凌關注組」,渴望通過學校、家長、社會的聯合力量,加強對孩子們在校環境的保護。

2003年3月12日,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了《2001少年犯(修訂)條例草案》,將刑事責任的最低年齡由7歲提高至10歲。針對惡行欺凌事件,對他人產生一定程度的身體傷害時,將進入司法程序。一般「初犯」會被處以「警司警誡」,並接受社工輔導至少一年。若再犯,情節嚴重者則可能被起訴甚至坐牢。

(香港教育局官網,學生訓育與輔導服務資源)

其實除了這些警示性的措施,學校、家庭的聯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香港教育局的官網中,就從學生/教師/家長幾個層面列明了關於欺凌的預防和處理跟進措施。

教育局曾明確提出,學校應完善反欺凌的政策,向學生表達清晰的「零容忍」立場,並積極認真地調查跟進每一宗欺凌事件。在學校課程中也應加強個人成長教育,讓學生懂得尊重別人並掌握處理人際衝突的辦法。

(圖片來源:網絡)

校園霸凌,的確是一個短時間內無法根除的,普遍存在的問題,但當我們每個人開始學會正視,學會制止,學會同情,從身邊看得見的小事做起。灑滿陽光的校園裡,將會有更多純真善良的笑臉。

1.《中國青年研究》:國外大學生欺負行為研究述評 (2017年第4期)

2. 《紅星新聞》:何亮亮解析香港高校霸凌事件: 是傳統,難以撼動

3.《教育部電子報》:港中學生幸福感全球倒數第3 霸凌比例世界第1

4.《信報》:從校園欺凌看香港教育

5. 《香港01》:守護香港大聯盟關注校園欺凌,憂不同意見學生被孤立

6. 《新華網》:「還孩子一張平靜書桌!」——香港成立校園欺凌關注組,呼籲減少校園暴力

7.《8world》:香港:校園傳出霸凌事件 警逮捕八名學生助查

8.香港教育局官網:學生訓育及輔導服務資源

9.新浪—歷史新視界: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

10.《人民網》:香港如何處理校園欺凌?

相關焦點

  • 校園霸凌,現實遠比電影殘酷
    原創: 圖解教育 圖解教育策劃 | 李帥、柏森森設計 | 阿呆近日,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電影《少年的你》熱映,再次引發公眾對校園霸凌話題的關注。現實永遠更為殘酷。
  • 《少年的你》獲獎引發熱議:現實中的校園暴力,比電影更可怕
    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落幕,電影《少年的你》榮獲最佳剪輯大獎,周冬雨則榮獲最佳女主角,現場激動落淚,更是感慨自己從小黃鴨變成「金雞」。而且此前,《少年的你》在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已經獲得了8項大獎。
  • 林妙可、金賽綸……連明星都被校園霸凌,現實比電影更殘酷
    連明星都有遭遇校園暴力的經歷。童星出身的金賽綸就曾經在《認識的哥哥》裡說過自己被同學欺負的經歷。金賽綸10歲就憑藉自己的出道作品《旅行者》獲得了韓國釜日電影獎最佳新人女演員獎,第二年,她和元斌主演的電影《大叔》成績斐然,她也由此成為韓國著名演員。當時金賽綸還是小學生,成名後,她回學校就受到了孤立。
  • 《少年的你》反抗校園霸凌,中國首部直面校園霸凌的電影!
    校園暴力的新聞,我們屢見不鮮,甚至近年來愈演愈烈。而校園霸凌是世界範圍內存在的老問題了,在電視裡、微信、微博上我們可能閱讀過很多次這種新聞報導。在痛心的同時,卻無法知道那些經受過暴力的孩子們最終怎麼樣了。人民日報評論,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校園角落裡的暴力,可謂不少人的童年噩夢,甚至是一生難走出的牢籠。
  • 三分之一學生都曾遭校園霸凌,現實遠比電影《少年的你》更殘忍!
    不同於以往的青春題材的電影,整部影片壓抑、窒息,雖然結局暖心,卻掩蓋不住影片略帶暗黑屬性的主題——校園霸凌。而隨著影片的火爆,「校園霸凌」這個話題也被一次次搬上檯面,佔據了大眾的視野。電影把鏡頭對準了一個高復班,而故事則起始於高考前夕的一個跳樓事件。
  • 豆瓣8.6,這才是中國第一部認真講校園霸凌的電影
    郭四爺當然不服,當即用一種碾壓《奇葩說》的詭辯技巧,先上了一套價值觀:「你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打掉李誠儒的高姿態,隨後抬高自己,稱該書及同名改編電影,是我國第一部討論校園霸凌的作品。眼睛雪亮的群眾不買帳,「你郭敬明認真討論校園霸凌了嗎?」校園霸凌,那不過是書寫狗血青春的點綴物罷了。長久以來,嚴肅探討校園霸凌的國產電影,可以說幾乎沒有。
  • 校園霸凌!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拍不出的殘酷,現實往往更沉重
    電影卻快人一步已在9月21默默地就這麼上映了,一句話說電影就是拖油瓶易同學青春之路不容易,由最開始的被轉學生唐小米欺負,繼而演變到全校欺凌,最後自殺的故事。觀影前做好沉重且悲傷的準備。不同與以往的緬懷青春和記憶,而今一些已為人父人母的各位8090的大家看待這部電影除了緬懷那些年沉迷於各種青春文學的年少時光,還帶有更加中立且深入的觀影思想。
  • 除了《少年的你》,還有這些校園霸凌電影
    它有多火,大家肯定都感受到了為此雄仔整理了中日韓8部關於校園霸凌的電影。喚醒喉嚨,反對霸凌。韓國:1.電影的導演是被稱作「日本的王家衛」的巖井俊二片子畫面極其豔麗,濃厚的文藝氣息不會有人想到美麗背後居然會隱藏著可怕的罪惡一個品學兼有的孩子,因為一趟衝繩之旅而性情大變
  • 聚焦校園霸凌,《聲之形》這部絕美的動畫電影其實是個校園霸凌事件的後續…送票!
    但是這部動畫畫風唯美的《聲之形》,卻反映了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問題:校園霸凌。如果男主是霸凌的主要實施者,那冷漠的同學就是整個過程的加害者。在純愛動畫的連番轟炸下,這部作品深刻剖析校園欺凌主題,實在讓人驚喜。
  • 郭敬明:中國第一校園霸凌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了解一下
    小四(郭敬明)說,《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第一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電影。
  • 校園霸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讓我無法釋懷的是,電影裡描繪出來的,觸目驚心的校園霸凌,宛如一條鋼絲繩,一道一道捆繞著勒緊我的心,血一滴一滴地滲出來的疼。大家總覺得,孩子在幼齡階段,因為表達能力有限,被人欺負了不會說,所以要特別被關注。可事實上,比起孩子太小不會說,更可怕的是,孩子大了,自己選擇了沉默。
  • 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在電影中經歷了校園霸凌最極端的一面——她的同學被欺負到跳樓,她自己被打臉、脫衣服、拍裸照,乃至她自己都不能控制情緒,失手錯殺了霸凌她的人。電影中,陳念和同學一起上排球課,但沒有人願意把球傳給她;陳念的母親賣「三無」產品的面膜被人追債,陳念因此被全班同學起鬨取笑;沒有人願意和陳念做朋友,更不會有人和她一起放學回家。
  • 比996更可怕的事情:職場霸凌
    ,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校園霸凌,「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句話也曾一度刷爆朋友圈,該話源自於2019年很火的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少年的你》,電影講述的就是關於校園霸凌現象,結尾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案例讓人不禁觸目驚心,可是大家卻都忽略了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職場霸凌殘酷程度絲毫不亞於校園霸凌。
  • 《少年的你》:實至名歸的「校園霸凌」題材電影
    《少年的你》劇照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校園青春片《少年的你》截至昨天,已經公映10天,目前的票房為11.48億元,成為今年十月檔第四部突破10億元大關的電影,該片的票房也超過了國慶檔明星雲集的《攀登者》。
  • 從《少年的你》看媒體如何報導校園霸凌
    這部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歷經6月份定檔、臨時撤檔、10月份再次定檔幾番波折,終於順利播出,並且收穫了不錯的口碑。作為一部關注校園霸凌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無論是票房,還是觀眾反饋,亦或是業界評價,都反映了《少年的你》對於良心電影的詮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顧名思義,就是反映一定社會的現實生活的電影。
  • 影后馬思純曾遭校園霸凌:面對霸凌,如何拯救少年的你?
    其實,現實中,校園霸凌真的十分普遍,不管你長得漂不漂亮,成績好不好,家裡有沒有錢,都有可能會遇到。這種行為通常指一個或者一群孩子對「看起來比較弱」的孩子下手,打罵、侮辱,而對方卻無力反抗的行為。不僅發生在學校裡,還發生在網絡上。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有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霸凌,其中將近30%的學生最終選擇沉默。
  • 創造高票房記錄的幾部校園霸凌電影力作
    當一個人開始成長,世界的大門就會敞開,好的、壞的,不管你有沒有準備,都將,淹沒一個少年的無措。這兩年,校園霸凌類影片陸續上映,其中創造了票房戰績的,也不在少數。以下幾部高票房校園霸凌電影,記載的都是那些被凌虐的少年時光。《少年的你》:世界很迷惘,有你,便有朝陽。
  • 從電影《懲戒者》談校園霸凌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是來源於發生在中國的一個真實的校園霸凌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XX,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一直到小學五年級都被全校學生欺負,整整被折磨了五年時間,期間幾乎沒有一天不被欺負。他上課時同學扔石子和各種垃圾,還朝他頭上滴化學粘液,身上潑墨水,甚至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就敢走過去毆打他。老師和家長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 馬思純自曝曾遭遇校園霸凌,其實有時候言語的傷害比暴力更可怕
    我是藍馨,歡迎來到藍馨微語~近日看了一期《看我的生活》,節目中馬思純自曝曾遭遇校園暴力,初中的時候,有女生拿她的信在全班朗讀,更過分的是,她喝下的可樂裡面竟然被加入了粉筆灰、抹布水和拖把水,這導致了她一直不自信,留下了很大的陰影。
  • 《黑色燈塔》告訴你校園霸凌的可怕之處,我們又能做什麼?
    通過電視劇我們可以看到校園霸凌的可怕後果,葛力帆受不了校園霸凌,精神不正常,產生了厭學棄學,最後甚至走向了殺人報復的行為,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徐天鶴的繼母先殺死了保姆,那麼等待葛力帆的會是什麼,也許等待他的就是殺人報復成功,那將造成多麼可怕的後果……在這個案件中有很多的因素,有校園霸凌,有家庭倫理,有夫妻關係……但是最主要的還是校園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