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一帶在現在的人們看來,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雖然空氣好,但是並不宜居,所以總覺得這裡的一切都比較落後,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千年前,這裡曾經可有一個威震四方的帝國。
在這裡興起的吐蕃族,是唯一一個能和唐朝長期抗衡的帝國,這個曾經用鐵騎讓唐朝頭疼,讓阿拉伯國家害怕的少數民族帝國,在經歷兩百多年的興旺之後,突然間在兩三年時間內瓦解,速度之快令世人詫異,吐蕃帝國到底經歷了什麼?
圖片:吐蕃帝國資料截圖
一、贊普的能量
吐蕃最高首領被稱為贊普,這是雄強丈夫的意思,最早由一個犛牛部落統一了其他部落而興起,第一任贊普叫棄聶棄贊普。在各任贊普的努力下,吐蕃建立的部落越來越強大,在茫茫草原上建立起了奴隸制社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跨越,要知道,他們之前是以原始社會部落的形式生活著。
第三十三位贊普松贊幹布,大家就比較熟悉,他就是吐蕃帝國的創始人,可以說,松贊幹布經歷了吐蕃貴族傾軋爭奪皇權最激烈的時刻,在他十二歲那年,親生父親被舊貴族毒殺,十三歲臨危受命,登上了贊普寶座。
之後,松贊幹布評判舊貴族,收回他們曾經擁有的土地權利,並且遷都邏些,佔領西藏高原制高點,真正掌控了西藏高原命脈。
圖片:松贊幹布的父親被毒殺劇照
穩定了內部局勢之後,松贊幹布開始對外發展,強大的兵力在幾次和唐王朝的交戰中並沒有獲得實際好處,松贊幹布及時調轉風向,主動向唐王朝求親,這才有了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
後來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松贊幹布對唐王朝的制度、文化、農業、科技有了相當大的了解,他複製了很多唐王朝的制度,比如建立大法制,限制貴族的行為,有效的削弱貴族勢力,大興農業,刺激經濟發展,這些都使得吐蕃帝國的發展跨越了一大步。
但是松贊幹布在34歲那年卻不幸逝世,戛然而止的生命是吐蕃帝國衰弱的一個轉折點,關於松贊幹布的死有許多說法,有說是尺尊公主染上瘟疫傳給了他,這種說法比較不靠譜,因為在歷史上,西藏雖然有發生過瘟疫,但是能夠傳染到松贊幹布,這麼大的疫情顯然沒有發生過。
另一種說法,則是被當時其他有野心的貴族暗殺,想想松贊幹布父親的死,這個說法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圖片:松贊幹布畫像劇照
二、由盛轉衰的原因
不管怎麼說,松贊幹布的死對於吐蕃帝國而言是一個很不好的兆頭,雖然從史書上看,吐蕃在公元877年左右迅速走向瓦解,但其實這個結局是長時間矛盾得不到和解,慢慢產生的結果。吐蕃的滅亡有很多原因,和他們的奴隸制度也息息相關。
1、信仰的謀殺
西藏佛教文化之濃厚到現在依然存在,地域原因,佛教深入西藏人民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虔誠的佛教徒也有利於部落首領的控制,因此,對於佛教,在赤德祖贊之前都是尊重發揚的態度,佛教的理念也讓處於水深火熱的平民和奴隸,在心理上得到了短暫的平和,雖然階級矛盾依然明顯,但不至於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可是這一切都被新上位的達磨贊普給打亂了,這個達摩並不是佛教徒,相反,他極其反對佛教,認為吐蕃政權太依賴於佛教,給了佛教教徒太多權力,所以達摩上位,可怕的禁佛行動開始了。
以達磨贊普為首的新政權到處鎮壓佛教,關閉了禮佛場所,宣揚佛教徒不虔誠,飲酒作樂無所不能,曾經香火極旺的大昭寺、小昭寺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一夜之間,人們曾經視為生命中最重要一部分的佛教就這樣被破壞掉了,甚至許多有著極高地位的僧人也都被暗殺,整個西藏佛教可以說是一片悽然,僧人們跌下佛堂,性命不保,而更為可恨的是,達磨贊普還逼迫僧人們改行為獵人,以打獵為生。
圖片:僧人們落難劇照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西藏僧人、信佛人數之多是無法估量的,達摩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再一次激化了社會矛盾,當僧人沒有生存空間的時候,反抗就自然發生了。
公元842年,爆發了一場最為尖銳的刺殺,曾經是武將的高僧貝吉多傑在其他信佛人們的幫助下,趕到拉薩,在這裡用箭射殺了達磨贊普,自此,佛教也開始向吐蕃貴族宣戰。
曾經不可一世的吐蕃貴族又迎來了一方新的敵對勢力:佛教勢力,而佛教不再支持吐蕃貴族,也給吐蕃政權帶來了最沉重的打擊,可以說,和佛教翻臉,是吐蕃迅速瓦解的最大原因。
圖片:與佛教敵對劇照
2、貴族內部矛盾重重
為什麼吐蕃貴族會對佛教進行如此殘酷的打壓?其實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用宗教來控制人們的思想,這在許多國家都有使用過,但是過猶不及,當政權建立之後,如果不收回宗教的勢力,那麼也會產生新的矛盾,吐蕃帝國就是面對了這樣的問題。
吐蕃佛教興盛,高僧在嘗到了政權帶來的好處之後,自然會要求當權者給予自己更多的福利,於是,除了原來的貴族勢力,在吐蕃,佛教的掌管者其實也有著很大的權力和優待,這些都讓吐蕃貴族眼紅和不滿。
特別是赤祖德贊上位之後,發布了很多更加有利於佛教的措施之後,吐蕃貴族坐不住了,他們安排人暗殺了赤祖德贊,重新選了他們心儀的贊普。
這個過程看似是吐蕃貴族的重新洗牌,沒有多大的問題,實際上他們是瓦解了贊普在吐蕃的威嚴,贊普在吐蕃內部政權矛盾的競爭下成了傀儡。
一個國家的靈魂都沒有了,自然成為一盤散沙,只要外力稍微強大一些,就會分崩離析。
圖片:吐蕃贊普劇照
3、內戰激化
達磨贊普死後,由誰來繼承下一任贊普成了歷史性難題,達摩贊普的兩個兒子還有其他比較有實力的貴族形成了三股勢力,各自佔據一個山頭,開始了長期的內戰混戰。
他們在消耗吐蕃曾經輝煌的兵力,同時也在消耗著人們生的希望,最終內戰引起了人們的反抗,公元869年,平民反抗聲最厲害的一場內戰爆發,吐蕃政權名存實亡,一直處於無領袖狀態。
自此,吐蕃帝國消失在了世界版圖之上,變成了曾經。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