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十一首·枯荷|學習絕句56法之第43法練筆作品

2020-12-27 詩詞論古今

七絕十一首·枯荷

1、覌重元寺外枯荷

文/仗劍天涯

碧水枯荷百草眠,重元寺外霧遮天。

縱然一世春光去,幾許殘香十裡連。

嬋娟試評——枯荷眠,霧遮天,春光去,殘香連。池中、天上,空間轉換;荷枯、香還在,視覺轉嗅覺,學習了!非要雞蛋中挑骨頭的話,「一世」還是「一季」?

2、觀殘荷

文/千裡共嬋娟

秋雨秋風欺碧塘,荷花荷葉漸枯黃。

縱然一副殘妝樣,猶似音符奏樂章。

星如雨學評:「欺」、「殘」、「奏」動詞使用的好,擬人化,生動形象,尾句「猶似音符奏樂章」使全詩靈動,絲毫沒有秋的蕭瑟,學習了。

3、秋到荷塘

文/星如雨

十月西風天地清,荷塘秋色盡分明。

縱然香散枝猶在,亦且待徵依樣情。

喬平試評:好可憐的模樣,都是西風惹的禍。結句都是單字,讀來缺乏節奏感。

4、枯荷

文/喬平

老樹凌風破葉多,殘花敗柳伴枯荷。

縱然嬌韻難留住,尚有音符奏輓歌。

茉莉花開評:一切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四季的輪迴莫不如此。有青春,也有凋敗,又何必傷感?學習了,也借你的韻接一首,哈哈。

個人淺見:既然起句有「破葉多」,承句再寫殘花敗柳,語義似乎有些重複了。

5、觀枯荷有感

文/茉莉花開

颯颯西風掠碧波,芙蕖敗落唱離歌。

縱然好景難常在,亦有青春逸興多。

快樂心簡評:起句和承句一種淡淡傷愁,很美!感覺結句不能統領涵蓋整首,好像是回味到它曾經的美好時光中去了。雞蛋挑點骨頭

6、賞枯荷

文/快樂心

落盡蓬歌冷碧塘,輪迴四季順時荒。

縱然不與留顏色,亦有經風傲骨揚。

志敏淺評:小詩洗卻鉛華,清麗可人。布局鋪陳如舟行江上,順風順水。喜歡您的蓬歌,冷碧塘,順時荒。若非要挑出點兒什麼的話,那麼可否把風改作霜 。讓傲骨更傲些許呢。

7、枯荷

文/志敏

謝了春紅謝野池,寒凌霜覆競頹姿。

縱然不復朱連碧,一縷香魂亦是詩。

自生花簡評:小詩清新脫俗,有林花謝了春紅的感覺,學習了。雞蛋挑骨:競頹姿讀起來拗口。

8、秋荷

文/自生花

一夜西風碧葉休,殘荷無蓋盡低頭。

縱然不見芳蹤跡,亦有香枝水上留。

王偉淺評:一夜西風碧葉休,感覺特別棒,有詩仙的誇張手法哦,學習啦!猶韻字入詩了吧。

謝謝詩友提醒,猶字改亦字

9、觀荷塘有感

文/王偉

雨打枯荷心境幽,花開花落豈能留。

縱然歲月催人老,也有深情共白頭。

知足常樂淺評:承句感覺不緊密,結句有點含糊,意志不堅定。

10、觀殘荷有感

文/知足常樂

十裡河池葉翠青,寒霜肅殺頓凋零。

縱然昨日芳菲盡,玉藕深藏德味馨。

月亮淺評:樂姐好詩!起承轉合,流暢自然,詞句凝鍊,詩意貼實,月亮仰視!惟最後一句沒有嵌入要求的字。

11. 殘荷

文/月 亮

西風蕭颯過青塘,花色連天頓失妝。

縱使春華終散去,亦留瘦骨繪詩香。

註:學習絕句56法之第43法

【第43法】:第三句首用一「縱」字或「任」字、「總」字,而第四句則或用「只」字、「終」字、「亦」字、「也」字、「猶」字、「又」字等以呼應之。

例1: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罷釣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例2:

李商隱《代贈》:東南日出照高樓,樓上離人唱石州。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供得幾多愁。

例3:

宋郭震《老卒》:老來弓箭喜離身,說著沙場更愴神。任使將軍全得勝,歸時須少去時人。

相關焦點

  • 七絕藏頭·詩十一首*作者:高紀明
    原創高紀明魯沂文學2020-08-20七絕藏頭·詩十一首七絕藏頭·鵲飛七夕(新韻)鵲聲漸隱九重天,飛去林深靜末眠。七彩虹雲如染色,夕陽不待故人還。七絕藏頭詩《天地恆昌》天生日月古今長,地載春秋有正方。《中國詩歌》藏頭七言絕句中華文脈萬年長,國萃書樓日月香。詩寫千秋傳四海,歌聲故裡美名揚。七言絕句藏頭詩《寫詩大會》寫作情為解夢臺,詩心未改似花開。大千世界多精彩,會友擇優灑韻來。七言絕句藏頭詩《齊魯風彩》(新韻』齊山澗水撲人面,魯聖先生血脈傳。
  • 劉坡公《學詩百法》
    五絕首句押韻之仄起法,即照前四句之平仄,五絕首句不押韻之仄起法,即照後四句之平仄。學者能將前兩首之平仄反覆熟讀,則作五律五絕詩,自無失調平仄之病。 學詩百法之七 七律平起法 七絕平起法附七律亦每首八句,首句亦有押韻者,亦有不押韻者,以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為平起。茲將其法示下:, 。
  • 冬日的枯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是緋紅輕點的春之絕色;「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洩清波」,是碧綠潑灑而留白的夏之快意;「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是疊彩描繪的秋之清冷;「霜凋老樹汗無色,風掠枯荷颯有聲」,是枯墨駐筆的冬之吝嗇。
  • 【原創】紫菩提詩詞專輯:《七絕》187首(第3輯)
    》187首(第3輯)詩 / 紫菩提【1】山寺鳴鐘又一晨,僧催暮鼓起聲頻。【14】《七絕》仄韻三首一疏鍾古寺禪蓮秀,冷傲青燈光若豆。九品初心九品修,花開五脈宗風佑。二花開五脈宗風佑,月下禪香留兩袖。萬點紅塵苦作舟,蓮心彼岸無量壽。三蓮心彼岸無量壽,慾海群迷夢照舊。可嘆青春又白頭,禪天卻比情天瘦。
  • 蒲風詩社宣教部總024期練筆-我
    要求:七絕或五絕。宣教部總024期練筆NO.1我臨近黃河好種田,務工掙那養家錢。閒來攜酒青山坐,做個詩中小小仙。評:全詩用詞質樸,無任何雕琢之感,如話家常,但個人之雅趣、閒適怡然彰顯無遺。讀此詩,讓人覺得詩人一派天真自得,定有一顆赤子之心。
  • 白茶花絕句六首 / 範永增
    凡發表於本公眾號的投稿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於『騰訊新聞、天天快報』共三大媒體平臺,將您的作品儘可能多渠道傳播
  • 王昌齡的《出塞》,是樂府詩還是七絕?
    也就是說秦漢時期和更早的詩,其實都是為了演唱而作,只要樂府機構收錄了譜子,並註明了歌詞,那麼這首作品就是樂府詩。但是曲子不常換,歌詞是要常換的,否則誰都會膩,所以文人為樂府中相同的曲子填寫不同的歌詞,也統稱「樂府詩」。是不是感覺就是後來的曲子詞——詞牌?所以,我們說「詩詞同源。」
  • 王建民:杜牧首聯對仗之七絕​
    杜牧首聯對仗之七絕王建民  上海1、前言晚唐杜牧曾居住長安南樊川別墅,著有《樊川文集》,故後世稱「杜樊川」。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現存詩511首,其中七絕約181首(個別作品疑似他人所作)。首句仄聲收尾的42首,約佔七絕中的23%。仄聲收尾的七絕中有21首首聯對仗,約佔其50%。可見,首聯對仗也是七絕創作中的重要手法。本文擬選杜牧首聯對仗的部分七絕,從字、詞、典籍等多角度進行賞析。
  • 「一船明月一帆風」——送別,永遠是七絕的主題
    這是一首平起平收,押平水韻「一東」部的七絕。首句感嘆扶桑之遠。《梁書·諸夷傳·扶桑國》: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裡,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後來就用「扶桑」代指日本,「東渡扶桑」,基本上就是指流亡日本或者留學日本了。因為是送別詩,整首詩都是韋莊對敬龍和尚說話的口氣。扶桑國啊,本來就遠在縹緲之地。
  • 閱讀與欣賞 杜甫《戲為六絕句》(下)
    其次,與之相聯繫的,這類絕句詩在藝術上,它不是朦朧縹緲,以韻致見長的作品;也缺乏運用於管弦的唱嘆之音。它所獨開的勝境,在於觸機成趣,妙緒紛披,顯得情味盎然,如同和讀者圍爐閒話,剪燭談心;無論是感慨唏噓也好,或者嬉笑怒罵也好,都能給人以親切、真率、懇摯之感,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樸質而雅健的獨特風格,是耐人咀嚼不盡的。
  • 紅樓詩社庚子第二社暨「《紅樓夢》與真州」之絕句篇
    紅樓詩社庚子第二社暨「《紅樓夢》與真州」之絕句篇本次活動得到了眾多支持,共收到作品81首,其中七絕居多。因為書法藝術表現的需要、郵冊版面設計的要求,「紅樓夢與真州」這一主題的突出,很多優秀的作品此次雖然沒能錄用或入圍,非常遺憾。
  • 什麼是竹枝詞,與七絕有什麼不同?
    劉禹錫對被貶之地的民歌特別感興趣,大量收集並效仿創作。最後一次被貶到夔州,他接觸到了「竹枝詞」。這其中最有名、最為我們熟悉的就是《竹枝詞二首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我們怎麼知道這是竹枝詞?因為劉禹錫的詩題中點明了。
  • 林金洪作品專輯——解語花·慶元宵(外十三首)
    七律•步韻隨和(十一尤)自修辭賦幸豐收,詩草成河天際流。論古談今誠可贊,標新立異豈能羞。芳聯妙對妝書院,絕句油詞飾畫樓。  老夫高興沿途跳,  觸景生情絕句題。  老夫高興沿途跳,  觸景生情絕句題。作品臺收錄,姓名傳九州。七絕•勸言(新韻)別對孩兒太關愛,七分獨立三分帶。
  • 世界五大學習法之跨界學習法(對比學習)
    世界五大學習法之跨界學習法(對比學習)跨界學習法包括四種方法:1)跨界融合,2)方法遷移,3)對比學習,4)思維網。圖0 跨界學習法思維導圖跨界學習法之對比學習摘要:對比學習屬於跨界學習法,主要包括三種:求同歸納;求異-以強補弱;求異-尋求新解。
  • 學習輸入與輸出關係,富爾曼兒童技能教養法和費曼學習法給你答案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實際上就是要有效處理學生吸收、理解和內化的知識(或信息)與將這些知識(或信息)表達和應用這兩者的關係,即知識(或信息)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係,輸入和輸出相結合,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學有所得,這也與學習金字塔模型中的主動學習之「教授給他人」方法相一致。
  • 青湖文苑II以詩戰役*藝起行動(第13期)詩詞作品專輯(75首)I I 2020年第55期(總142期)
    (歌)作品,現精選了75首,向戰鬥在疫情防控各個戰場的人們致敬!往期精彩:青湖文苑II以詩戰役*藝起行動(第12期)詩詞作品專輯(41首)I I 2020年第52期(總139期)青湖文苑I以詩戰役*藝起行動(第11期)詩詞作品專輯(53首)I2020年第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七絕有4個地方需要注意
    前言 這兩句詩很有名,出自南宋時期詩僧志南的七言《絕句》: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詩展示了一幅優美的畫面。其實有敘事、有人物、有景物,雖然沒有直接抒發詩人的情感,但是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閒適。
  • 唐詩閒讀:「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李義山,就是李商隱,當時就懷疑自己背錯了唐詩,於是趕緊翻各種本子,卻發現,各種本子裡記的都是「留得枯荷聽雨聲」,於是又鑽到書房翻各種《紅樓夢》的本子,幸好家人收藏的版本足夠多,於是乙卯本、蒙古王府本、甲辰本、列藏本,戚序本、庚辰本、再包括程本系列翻個遍,發現書裡都是「留得殘荷聽雨聲」,只有舒序本保持了原詩的「留得枯荷聽雨聲」。
  • 具荷拉親姨媽反對「具荷拉法」:她又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已故KARA成員具荷拉的親姨媽也站出來反對《具荷拉法》。日前,朝鮮TV一檔節目播出了具荷拉去世後,父親與哥哥反對生母繼承她遺產的內容。具荷拉的哥哥表示,生母在妹妹9歲時就離開了家,一直未照顧過子女,卻在妹妹去世後現身要求分割遺產,讓他和父親很是惱火。具荷拉的哥哥還請願設立「具荷拉法」,這是一項當父母或子女怠慢履行撫養義務時禁止其繼承財產的法則。
  • 【小草園地】第125期‖楊葆英:古詩詞《五絕組詩五首》誦讀:青蘋果
    作品要求:a詩歌:單首20行以上,或者以「組詩」形式投稿(不超過三首);b古詩詞:絕句五首為宜;律詩、詞作小令五首為宜;中、大令三首為宜,要求格律無誤、古風押韻(新韻、詞林正韻請備註)。c散文、小小說:散文3000字以內;小說5000字以內。d書畫、攝影,十五幅左右為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