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香又薄,拉到1米還不斷!海南這種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到底是什麼來頭?

2020-12-23 瀟湘晨報

跟隨記者走進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工廠一探究竟

全生物降解塑膠袋 帶你混個臉熟

香 有玉米清香味 薄 厚度0.02毫米 韌 拉伸到1米不斷 解 3個月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降解樹脂母料

「咔嚓」,伴隨著機器切割聲,一個個印有數字代號「53」的塑膠袋「誕生」了,「53」代表它是一個材料為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脂)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在今年12月1日海南正式「禁塑」後,這樣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將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場所。

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是如何製作的?和普通塑料有何不同?使用性能如何?近日,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走進工廠,探訪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生產的秘密。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譚琦 文/圖

「玉米」做成塑膠袋

聞起來有點香哦

走進位於金鹿工業園區的中科天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塑料生產車間內,和普通的車間不同,這裡沒有轟鳴的生產機械聲,沒有粉塵甚至還有些淡淡的玉米香味。

記者在一個高約5米、寬3米左右的設備上看到,呈灰白色的、綠豆般大小的母料從進料口通過螺杆,經過100多度的高溫和高壓融化後,根據需求設定厚度,經過圓形的風冷進行吹膜成型,變成一個長長的薄膜圓柱體,在空氣中冷卻後捲成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的半成品。

一個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生產過程

顆粒狀生物降解樹脂母料放入機器中

吹膜

壓製成型

印刷

裁剪

塑膠袋十分柔軟 拉伸超1米不斷裂

拿起一個寬度40公分左右的塑膠袋,用力地向兩側拉開,可以拉伸到1米多仍沒有斷裂。此外,袋子觸感十分柔軟,聞起來還有一股玉米的清香。「這是母料為 PBAT,助劑為玉米澱粉的原料,所以會有玉米的清香,是製作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的配方之一。」中科天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智功介紹道。

一噸原材料可生產 十幾萬個袋子

一噸的原料除去消耗可以生產近920公斤的塑膠袋;

根據袋子厚度和大小的不同,一噸的原材料可生產十幾萬個袋子;

如果一臺機器24小時工作的情況下,能生產650公斤的袋子。

袋子厚度0.02毫米

胡智功說,這一批做成後是2個絲的袋子,一個絲的單位約為0.01毫米,即這批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它的厚度0.02毫米。無論是承重還是延展性都可以和普通塑膠袋媲美。

全生物降解塑膠袋 價格相對較高

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原材料的價格約為每噸19000元,相比於傳統塑料原料每噸大概8000元,差價大概是兩倍,相應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也會比普通塑料貴一些。

胡智功稱,目前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料並未在海南生產,後續隨著原料生產線落地海南和更多的企業投產,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價格也會有所降低。

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

如何實現完全降解?全靠原料裡的PBAT

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如何實現完全降解?秘密就在原料中的PBAT裡。

那麼,啥是PBAT?

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脂):本身是一種生物降解的材料,是成本更低、力學性能高、生物安全性良好的材料,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BAT生產工藝及成套生產及應用專利技術。PBAT也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在使用上可以替代普通一次性塑膠袋。

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一共有5種不同的原料組合,PBAT+PLA(聚乳酸)或澱粉塑料是性價比較高的組合。

中科信暉(海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龔真介紹,用PBAT作為生產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母料,根據需求進行不同的配比,生產出適合各類塑料製品和不同降解時間的產品。2018年起,中科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中心已著手為海南「禁塑」提供技術支持,並支持中科信暉(海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將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線落地。

最快3個月實現完全降解

●在普通的陽光、土壤和水的環境下,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實現完全降解;

●在堆肥的環境下最快3個月就能完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龔真介紹,PBAT除了用於生產購物袋、垃圾袋外,還能生產農用地膜等膜類製品。「像後續製作餐具需要用到的PBS(聚丁二酸丁二酯),具有較好的耐熱性,很多的成分甚至與海鮮味精是一樣的,可以達到食品標準,並能在堆肥中進行完全降解。」龔真說,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在正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性能非常穩定,在包裝完好妥善保存的前提下,能保存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4家工廠投入生產

目前,中科天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有18套設備可進行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的生產。「目前我們可以實現年產量3500噸,年底我們將會達到7000噸的產量,計劃要達到年產量2萬噸的目標。」胡智功說,除了原料不同,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的生產流程與普通塑料一樣,只是在生產切割時,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相比普通塑膠袋來說較軟,需要改變風機等設備後便可實現轉型生產。

據了解,目前海南省內已有5家塑料企業正在轉型或已經完成轉型,具備生產能力的有4家,年產量1.2萬噸。與此同時,海南還引進了3家生產全生物降解製品的企業,還在規劃和建設中。

「將計劃在洋浦經濟開發區打造10萬噸級的PBAT上遊生產企業、在海口雲龍產業園建設3萬噸級的塑料改性工廠、在老城經濟開發區落地2萬噸級別的加工產業。」海南省塑料行業協會秘書長周鴻勳稱,海南還將打造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全產業鏈,從塑料基材、塑料改性、產品生產到堆肥回收布局產業基地,將探索全生物降解塑料生產-銷售-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

隨著「禁塑」的開展,普通一次性塑膠袋將何去何從?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如何進行檢測和監管?「禁塑」後生產或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將面臨怎麼樣的處罰?記者將採訪相關職能部門,解答疑惑。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有玉米香味的塑膠袋你見過嗎?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帶你混個臉熟
    「53」代表它是一個材料為 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脂)的 全生物降解塑膠袋 在今年12月1日海南正式「禁塑」後 這樣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將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場所。
  • 如何辨別塑膠袋是否可降解?
    12月1日起,海南全面禁止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1。如何辨別塑膠袋是不是可降解的?  答: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辨。
  • 不可降解塑膠袋禁用在即,多數商家仍在觀望 可降解塑膠袋為什麼難...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亮相武漢各大商超
    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亮相武漢商超.mp33:15下午5點,在中百倉儲水果湖店的收銀臺前,「我是減塑行動派」的標語十分顯眼,上面提示超市已向廣大消費者有償提供可降解購物袋。收銀員王蘭說,他們也會向排隊結帳的顧客挨個詢問:收銀員:主要問一下顧客的需求,如果有的顧客需要(塑膠袋)的話,我們就基本上儘量以可降解為主。
  • 塑膠袋 吸管 飲料杯 拜拜!
    菜市場會否使用價格較高的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日前,記者對此進行走訪。記者 沈麗煥 文/圖  【新聞背景】  從「限」到「禁」,我省按下「禁塑」啟動鍵  2008年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從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限塑令」,並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制度。
  • 「最強限塑令」執行在即,標準眼花繚亂,究竟誰是可降解塑膠袋?
    但對於從事塑料產品生產的楊先生,卻犯了難,「標準真的有點多,感覺挺亂的,還沒啥思路」。楊先生所說的標準是指可降解塑膠袋的標準。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將隨著2021年一同走進大家的生活。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
  • 傳統塑料製品禁用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市民們最近發現,藥物包裝袋、儲片袋、資料袋等,開始換成了帶有環保標誌的「生物降解」塑膠袋。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可降解塑膠袋發展前景如何?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有發展前景嗎? 對於採購而言,可降解包裝袋是什麼意思已經不是新鮮詞彙,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採購可降解包裝袋,那麼從日常銷售量和長遠經營角度來看,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是否有發展前景,銷量會高嗎?
  • 這種生活必需品「替身」上陣後,給海南人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25分鐘是每個塑膠袋的平均使用壽命470年是一個塑膠袋在自然界被「消化」的時間世界上第一個塑料製品到現在還沒有完全降解消失今年這位來自我省首家全降解生活超市「賽小高」的項目總監、設計師,與同事在「趕時間」。「12月1日是『禁塑令』開始實施的日子,我們希望全降解生活超市趕在這之前開業。」馮錦玉說,LED屏上那句話,是開業活動現場呼應開展「禁塑」工作的標語。11月22日,海南首家售賣全生物降解用品的生活超市在海口開業,吸引消費者選購。
  • 「最嚴限塑令」下,紙吸管和可降解塑膠袋新訂單「爆了」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2020年7月,九部門又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同樣以2021年1月1日為時間節點,進一步明確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同時,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伊藤上新「生物降解」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今年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可降解塑料不是「萬靈藥」,各地減塑限塑還有什麼靈丹妙藥?
    相關規定明確,到2020年底,北京全市郵政快遞及電商配送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要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要達到95%以上。 「可降解」是高頻詞,但不是「萬靈藥」 加強版「限塑令」來了,「可降解」一時成為各地出臺文件中的高頻詞。 什麼是可降解材料?
  • 日本開發了海水降解塑膠袋,中國呢?
    據NHK報導,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這種購物袋由甘蔗等植物成分製成,在海水裡僅需約1年時間即可被完全降解。但由於需先進技術為支撐,價格估計會是普通購物袋的6倍以上。一些含氯塑膠袋在燃燒時會產生二惡英等汙染物,造成大氣汙染。物料袋的回收利用價值很低,人們往往用之則棄。常規處理方法是把塑料填埋到底下,經過成百上千年讓其自然降解。但最可怕 的還是塑料的大範圍擴散。
  • 海南「禁塑令」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培育發展替代品全產業鏈方面,目前已有7家省內企業具備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生產能力,年底可形成膜袋類產能3.2萬噸/年,餐飲具產能約1.1萬噸 /年。我省還發揮自貿港政策優勢,吸引中科院、中石化等8個上遊原材料項目落地,將於2022年至2023年前後形成全生物降解材料及製品完整產業鏈。為擴大禁塑宣傳教育工作,我省還在各地累計開展50餘場、共有上萬人次參與的「禁塑」系列宣傳教育活動。
  • 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聽聽網友們怎麼說?
    以不可降解塑膠袋為例,《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塑膠袋作為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與其相關的規定必然會引發關注。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限塑令已執行數日。新京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6家烘焙門店發現,多數企業已明示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帶包裝使用紙質手提袋或可降解塑膠袋。有的門店還將飲品塑料封膜更換為紙質封膜,提前將塑料咖啡棒更換為木質材料。儘管整體執行情況較為理想,但也有個別門店存在違規情況。
  • 調查|可降解塑膠袋貴,逛超市自備購物袋的人多了
    價格信號引導之下,多數到店購物的顧客已經自備購物袋,但部分消費者多拿果蔬區連卷袋的現象明顯增加,成為商超限塑的管理難題。收銀臺塑膠袋價格漲用量降在右安門附近超市發門店的收銀櫃檯上,一張印有「生物降解塑膠袋,綠色環保我先行」字樣的綠色宣傳單非常醒目。宣傳單顯示:依據國家規定,2021年1月1日起,北京超市發所有門店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膠袋」。
  • 限塑令倒計時,你使用的塑膠袋能降解嗎?
    其中,第一個時間節點是在今年年底,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禁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集貿市場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也要進行規範和限制。升級版"限塑令"實施進入了倒計時,今天(12月22日),記者對相關場所進行了走訪。
  • 原來古人也用吸管,那「禁塑」後的海南用什麼吸管呢?
    、日用塑膠袋、紙塑複合包裝袋)和用於盛裝垃圾的塑膠袋這2小類一次性餐飲具類具體包括:盒(含蓋)、碗(含蓋)、碟、盤、飲料杯(含蓋)、吸管這6小類以上這些列入禁塑範圍的製品,同一次性吸管一樣要用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替代。
  • 實探|塑料之鄉的禁塑令「前夜」:all in可降解=賭博?
    2015年,吉林省率先開始禁塑,洪濤等人在當地政府組織下前往考察,也是這次吉林之行,兩人受到啟發研究起轉型可降解塑料。洪濤告訴貝殼財經記者,2016年自己便開始試生產可降解塑料,並在2017年1月拿到了當地部門頒發的「可降解塑料」生產資質。2018年沃科美以「生物降解生產」的名義入駐開發區,如今,20多臺機器全部升級成可造「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機器。